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300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特别是供胃脘痛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胃痛属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胃脘痛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胃脘痛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胃脘痛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以解决胃脘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胃脘痛。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精100~160g、延胡索80~160g、乳香30~100g、没药30~60g、柴胡30~100g、石菖蒲30~100g、枳实30~120g、积壳30~120g、木香30~120g、香附50~120g、零陵香80~160g、苏合香3~10g、降香90~160g、佛手30~120g、陈皮30~160g、砂仁30~80g、郁金30~120g、厚朴30~120g、高良姜25~80g、小茴香30~80g、吴茱萸15~60g、薤白50~100g、九香虫6~15g、神曲60~160g、白及60~180g、川芎30~12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精115~140g、延胡索90~140g、乳香38~90g、没药38~52g、柴胡38~90g、石菖蒲38~90g、枳实38~105g、积壳38~105g、木香38~105g、香附58~105g、零陵香90~140g、苏合香5~9g、降香100~140g、佛手38~105g、陈皮38~140g、砂仁38~70g、郁金38~105g、厚朴38~105g、高良姜30~70g、小茴香38~70g、吴茱萸20~52g、薤白58~90g、九香虫8~13g、神曲70~140g、白及70~160g、川芎38~105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精120g、延胡索1200g、乳香80g、没药45g、柴胡80g、石菖蒲80g、枳实95g、积壳95g、木香95g、香附95g、零陵香120g、苏合香8g、降香120g、佛手95g、陈皮120g、砂仁60g、郁金95g、厚朴95g、高良姜60g、小茴香60g、吴茱萸45g、薤白80g、九香虫12g、神曲120g、白及140g、川芎95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30~50目)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砂锅内,加入原料中药重量8~10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8min时,转文火熬制125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加入原料中药重量7~9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115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然后干燥、研末和消毒后备用;

c、①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b中研磨好的细末过筛后,加入适量的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②继而抛光、消毒,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4.5g(9粒)/次,温开水送服,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3个疗程,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医学大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黄精,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等症;

延胡索,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诸种痛证;

乳香,性味:性温、味辛苦,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性味:味辛、苦、性平,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柴胡,性味:苦、微寒,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等症;

石菖蒲,性味:辛、苦、温,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效,用于治疗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枳实,性味:苦、辛、酸、微寒,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效,用于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积壳,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破气除满、化痰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胃肠气滞、胸膈痰滞;

木香,性味:辛味辛、苦、性温,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之功效,用于治疗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香附,性味: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具有肝气郁结之胁痛、腹痛、脾胃气滞腹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气犯胃的胃脘疼痛、脾胃气滞的脘腹、胸膈噎塞、噫气吞酸、纳呆等症;

零陵香,性味:辛甘、温,具有祛风寒、辟秽浊之功效,用于治疗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等症;

苏合香,性味:辛、温,具有开窃、辟秽、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腹冷痛、惊痫等症;

降香,性味:辛、温,具有化瘀止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

佛手,性味:味辛、苦、酸、性温,具有疏肝理气、和胄止痛、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陈皮,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痰湿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头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秘结、乳痈疥癣、中鱼蟹毒、酒毒等症;

砂仁,性味:味辛、性温,具有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郁金,性味:味辛、苦、性寒,具有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癥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等症;

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温,具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脯反胃、食滞、瘴疟、冷癖等症;

小茴香,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等症;

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小毒,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薤白,性味:辛、苦,具有温中健胃、通阳散结、理气宽胸、消食导滞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胸闷、心绞痛、胁肋刺痛、饮食不消、脘肚胀满疼痛、腹泻或者痢疾、泻而不畅、咳嗽等症;

九香虫,性味:性温、味辛、咸具有行气止痛、温肾壮阳之功效,属理气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胀痛以及肾阳不足之腰痛、阳痿等症;

神曲,性味:甘、辛、温,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效,用于治疗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

白及,性味:苦、甘、涩、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川芎,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胃脘痛的原则,从依据胃脘痛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胃脘痛,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胃脘痛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精120g、延胡索1200g、乳香80g、没药45g、柴胡80g、石菖蒲80g、枳实95g、积壳95g、木香95g、香附95g、零陵香120g、苏合香8g、降香120g、佛手95g、陈皮120g、砂仁60g、郁金95g、厚朴95g、高良姜60g、小茴香60g、吴茱萸45g、薤白80g、九香虫12g、神曲120g、白及140g、川芎95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精140g、延胡索140g、乳香90g、没药52g、柴胡90g、石菖蒲90g、枳实105g、积壳105g、木香105g、香附105g、零陵香140g、苏合香9g、降香140g、佛手105g、陈皮140g、砂仁70g、郁金105g、厚朴105g、高良姜70g、小茴香70g、吴茱萸52g、薤白90g、九香虫13g、神曲140g、白及160g、川芎105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精160g、延胡索160g、乳香100g、没药60g、柴胡100g、石菖蒲100g、枳实120g、积壳120g、木香120g、香附120g、零陵香160g、苏合香10g、降香160g、佛手120g、陈皮160g、砂仁80g、郁金120g、厚朴120g、高良姜80g、小茴香80g、吴茱萸60g、薤白100g、九香虫15g、神曲160g、白及180g、川芎12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胃脘痛患者共1450例,年龄为47岁以上的820例,只有630例为47岁以下。1450例患者中痊愈的830例,有效的511例,无效的109例。总有效率达9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