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6853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洗手液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清洁护肤的作用,有些特定的成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比如大肠杆菌等,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洗手液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销售的洗手液虽然繁多,但很多产品或多或少地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漂白粉、汞、清洁剂、腐蚀剂等。这样会对收不的皮肤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中药植物型抑菌剂,并采用温和的配方,制备得到了抑菌清香型的洗手液,其对手部的清洁效果明显,不会刺激手部肌肤,具有保湿补水以及抑菌的功效,且易于降解,对于环境绿色环保。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进一步地,优选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为碳链在c14/16或c14以下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其比较适用于在液体洗涤剂中作为表面活性剂。

所述鱼腥草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鱼腥草粉碎成粉末,放入5~10倍的75~9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3~6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五分之一。

所述乌梅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乌梅粉碎成粉末,放入5~10倍的75~9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3~6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

所述柚子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柚子皮浸泡入5~8倍水中30~60min,反复浸泡三次,合并浸提液,并将浸提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即可得到柚子皮提取液。

所述精油包括玫瑰精油、丁香精油、薰衣草精油、茉莉精油、洋甘菊精油、柠檬精油、桔子精油、草豆蔻精油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蒸馏水加热至40~60℃,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依次向蒸馏水中加入配方量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乙氧基化改性油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己内酯、月桂酰胺丙基羟黄基甜菜碱,搅拌混合均匀;

(2)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配方量的柚子皮提取液、鱼腥草提取液、乌梅提取液,搅拌均匀后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并自然冷却;

(3)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2)中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和精油,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

本发明提供的洗手液的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如下:

乌梅的乙醇提取液中,富含多种有机酸,如草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其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且与鱼腥草提取液复配后,其抑菌作用增强显著。

鱼腥草的提取液中含有多种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在抑菌过程中相互协同作用,使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柚子皮提取液,柚子皮是食用柚子后废弃的果皮,其具有清香的气味,能够去除异味,本发明向洗手液的配方中加入柚子皮的水提液,可显著提高洗手液的清洁效果,并保持洗手液的清香气味。

甘油具有保湿护肤的功效,能够有效呵护手部的肌肤,此外甘油在配方中还能起到消泡的作用。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作为食用级的消泡剂,其可有效抑制几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产生的丰富泡沫,在不降低洗手液清洁效果的情况下,使得洗手液易于清洗,降低用水量,且安全健康。

几种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大大增加了洗手液的清洁去污效果,且具有优良的增稠性和润肤、抑菌作用。

精油的加入在进行保湿护肤的同时提高了洗手液的清香度,给人以嗅觉享受。

本发明提供的洗手液配方温和,粘稠度适宜,各原料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发挥抑菌、保湿、清洁的作用,而且不损伤手部肌肤,给手部肌肤带来自然柔滑的感受,安全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鱼腥草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鱼腥草粉碎成粉末,放入6倍的8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5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五分之一;

所述乌梅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乌梅粉碎成粉末,放入7倍的8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6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

所述柚子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柚子皮浸泡入7倍水中50min,反复浸泡三次,合并浸提液,并将浸提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即可得到柚子皮提取液。

所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配方量的蒸馏水加热至45℃,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依次向蒸馏水中加入配方量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乙氧基化改性油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己内酯、月桂酰胺丙基羟黄基甜菜碱,搅拌混合均匀;

(2)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配方量的柚子皮提取液、鱼腥草提取液、乌梅提取液,搅拌均匀后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并自然冷却;

(3)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2)中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和精油,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

实施例2

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鱼腥草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鱼腥草粉碎成粉末,放入7倍的8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6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五分之一;

所述乌梅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乌梅粉碎成粉末,放入10倍的7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4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

所述柚子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柚子皮浸泡入6倍水中60min,反复浸泡三次,合并浸提液,并将浸提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即可得到柚子皮提取液。

所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配方量的蒸馏水加热至50℃,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依次向蒸馏水中加入配方量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乙氧基化改性油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己内酯、月桂酰胺丙基羟黄基甜菜碱,搅拌混合均匀;

(2)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配方量的柚子皮提取液、鱼腥草提取液、乌梅提取液,搅拌均匀后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并自然冷却;

(3)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2)中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和精油,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

实施例3

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鱼腥草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鱼腥草粉碎成粉末,放入10倍的75%的乙醇中回流提取4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五分之一;

所述乌梅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乌梅粉碎成粉末,放入8倍的8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5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

所述柚子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柚子皮浸泡入7倍水中40min,反复浸泡三次,合并浸提液,并将浸提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即可得到柚子皮提取液。

所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配方量的蒸馏水加热至55℃,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依次向蒸馏水中加入配方量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乙氧基化改性油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己内酯、月桂酰胺丙基羟黄基甜菜碱,搅拌混合均匀;

(2)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1)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配方量的柚子皮提取液、鱼腥草提取液、乌梅提取液,搅拌均匀后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并自然冷却;

(3)在搅拌的同时向步骤(2)中加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和精油,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抑菌清香型洗手液。

实施例4

中药提取物的抑菌测定

分别将实施例中的鱼腥草提取液和乌梅提取液浓缩干燥成干粉,然后分别用75%的乙醇配制成浓度为300mg/l的药物溶液;取10支经高温高压处理的试管,并在每支试管中加入1mlmh肉汤培养基,同时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0mg/ml的药物溶液1ml,并从第1支试管进行倍比稀释至第9支试管,每支试管质量浓度依次为300、150、75、37.5、18.8、9.4、4.7、2.4、1.2mg/ml,第10支试管为对照组加入等体积1ml生理盐水。再在每支试管中加入100μl菌落数为107~108cfu/ml的大肠杆菌的菌液,37℃培养24h后取出,以对照组为参考观察试管中细菌生长情况,通过以眼观无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此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液和乌梅提取液的mic均为18.8mg/ml、18.8mg/ml。

对2种中药提取液的联合抑菌进行测定,以每种药物的mic值设定药物浓度分别为2mic、mic、1/2mic、1/4mic、1/8mic浓度分别进行联合药敏试验每组重复3次。联合用药判定依据:fici≤0.5为协同作用;0.5<fici≤1为相加作用;1<fici≤2为无关作用;fici>2为拮抗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后,鱼腥草提取液单独抑菌时的mic值由18.8降到了4.7;乌梅提取液单独抑菌时的mic值由18.8降到了4.7;计算可知fici值为0.5。可见鱼腥草提取液和乌梅提取液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表现出协同的抑菌作用。

比较例1

其他同实施例1,只是其中省去了鱼腥草提取液和其中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乌梅提取液的重量份为14份。

比较例2

其他同实施例1,只是其中省去了乌梅提取液和月桂酰胺丙基羟黄基甜菜碱,鱼腥草提取液的重量份为14份。

按gb/15979-2002附录c在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三比较例1~2制备的抗菌洗手液的抑菌效果,测试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选取100名志愿者对本发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洗手液的保水性和清洁去污能力进行评价,10分为最高分,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本发明提供的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洗手液的杀菌率均大于98%,抑菌效果显著,其具有较强的清洁去污能力和优异的保湿护肤性能。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