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吸入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035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吸入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雾化吸入杯。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现有的雾化杯在使用完成后,大多数都是采用将雾化杯和进气软管放入袋子里然后到回家,注意卫生的患者家属回家会将雾化杯清洗干净然后晾干,下一次再放到袋子里带到护士站进行雾化治疗使用,不注意卫生的患者家属直接将雾化杯和进气软管放入袋子里拿回家,然后下一次到护士站进行雾化治疗时直接从袋子里拿出来使用,将进气软管一端固定在雾化泵上,另一端固定在雾化杯底部,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雾化杯放入袋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出现杂物、细菌进入雾化杯内,特别是儿童在流感期间出现的流行性感冒进行雾化治疗,有的3-4天就能康复,有的一个礼拜都不见得有好转,反而出现病情加重或者其他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吸入杯,该雾化吸入杯通过在进气口和出药口处均增加帽塞,在雾化治疗完成后,利用帽塞对进气管和药物口进行封闭,然后放入袋子里带回家清洗干净后,等待下一次雾化治疗使用,不仅可以避免杂物进入雾化杯,而且可以减少细菌进入雾化杯内,使患者健康的使用雾化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杯,包括药液杯、设置于药液杯内的雾化芯和连接在雾化芯边缘的杯盖,所述药液杯内设置有储药槽,所述储药槽底部设置有与进气软管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药液杯侧壁上设置有杯把手和与药液杯内连通的出药管,所述进气管和出药管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帽塞和第二帽塞,所述第一帽塞包括与进气管内壁连接的塞柱、与进气管外壁连接的内侧帽体和与药液杯底壁连接的外侧帽体,所述第二帽塞包括与出药管内壁连接的塞柱I以及与出药管外壁连接的帽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帽塞和第二帽塞均设置为采用医用硅胶或者医用橡胶制成的一体成型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帽塞底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气软管连接的连接柱,所述杯把手与药液杯连接处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和杯把手围成卡接进气软管的挂孔。

进一步,所述挂钩与药液杯外壁之间围成容纳进气软管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外侧帽体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缠绕进气软管的导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杯通过在进气口和出药口处均增加帽塞,在雾化治疗完成后,利用帽塞对进气管和药物口进行封闭,然后放入袋子里带回家清洗干净后,等待下一次雾化治疗使用,不仅可以避免杂物进入雾化杯,而且可以减少细菌进入雾化杯内,使患者健康的使用雾化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杯中帽塞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药液杯;2-杯盖;3-杯把手;4-进气管;5-出药管;6-第一帽塞;7-第二帽塞;8-挂钩;9-挂孔;10-连接柱;11-塞柱;12-内侧帽体;13-外侧帽体;14-导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杯中帽塞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杯,包括药液杯1、设置于药液杯1内的雾化芯和连接在雾化芯边缘的杯盖2,所述药液杯1内设置有储药槽,所述储药槽底部设置有与进气软管连接的进气管4,所述药液杯1侧壁上设置有杯把手3和与药液杯1内连通的出药管5,所述进气管4和出药管5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帽塞6和第二帽塞7,所述第一帽塞6包括与进气管4内壁连接的塞柱11、与进气管外壁连接的内侧帽体12和与药液杯底壁连接的外侧帽体13,所述第二帽塞7包括与出药管5内壁连接的塞柱I以及与出药管外壁连接的帽体。

本实施例通过在进气口和出药口处均增加帽塞,在雾化治疗完成后,利用帽塞对进气管和药物口进行封闭,然后放入袋子里带回家清洗干净后,等待下一次雾化治疗使用,不仅可以避免杂物进入雾化杯,而且可以减少细菌进入雾化杯内,使患者健康的使用雾化杯。

进一步,所述第一帽塞6和第二帽塞7均设置为采用医用硅胶或者医用橡胶制成的一体成型体,该结构不仅有利于加工,方便携带,重量轻,而且有利于将第一帽塞6和第二帽塞7可拆卸地安装在雾化吸入杯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帽塞6底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气软管连接的连接柱10,所述杯把手3与药液杯1连接处设置有挂钩8,所述挂钩8和杯把手3围成卡接进气软管的挂孔9,该结构有利于在雾化治疗完成后,利用连接柱10和挂孔9方便固定进气软管,避免进气软管在携带过程中进细菌以及杂物。

进一步,所述挂钩8与药液杯1外壁之间围成容纳进气软管的卡槽,该结构有利于将进气软管缠绕在药液杯1的外壁上,并对进气软管进行固定,避免进气软管在携带过程中从药液杯1上松脱。

进一步,所述外侧帽体13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缠绕进气软管的导向纹14,该结构有利于将进气软管缠绕在药液杯1的外壁上,同时导向纹14有利于将第一帽塞6从药液杯1拆卸下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