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口腔护理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22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用具,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口腔护理棒,属于口腔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口腔是食物的进入、加工区域,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日常对口腔进行经常性护理,目前,通常采用药物或清洁类物品对口腔进行护理,如漱口水清洁、牙膏清洁等,漱口水等护理用品通常含有酒精等刺激性物质,长期使用会对口腔黏膜产生不利;同时,许多细菌会粘附在口腔的上颚、舌苔等部位,用常规手段很难清除;并且漱口水、牙膏等携带也不方便,因此,需要有一种携带便捷、使用方便的口腔护理用具来替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捷式口腔护理棒,该口腔护理棒对口腔护理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捷式口腔护理棒,包括一手柄,一基座,以及一振动端、一水雾发生端,所述基座底部铰接于手柄上端,所述振动端包括一和口腔上颚形状相适配的第一硅胶块以及一和舌头上端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二硅胶块,所述第一硅胶块和第二硅胶块内分别密封卡接有第一振动电机和第二振动电机,所述第一、第二振动电机分别通过第一电源连接线和第二电源连接线连接于一位于手柄外侧的第一控制按键;所述第一、第二硅胶块后端卡接于基座,所述基座前端卡接有一水雾发生器,所述手柄底部插入式连接有一内部带压力泵的储水盒,所述储水盒上端通过一水管和所述水雾发生器相连接,且所述水管位于手柄内,所述手柄侧边设有可控制压力泵及水雾发生器的第二控制按键,且第二控制按键分别通过第三电源连接线、第四电源连接线和所述压力泵及水雾发生器形成电性连接,还包括一电源端,该电源端位于手柄后端,且分别通过第五电源连接线、第六电源连接线、第七电源连接线、第八电源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振动电机、第二振动电机、水雾发生器以及压力泵形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前端下侧还铰接有一用于接水的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硅胶块的上端和第二硅胶块的下端,均一体式连接有若干球状硅胶粒。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喷雾和振动的结构,对口腔容易携带细菌的部位进行重点、有效地清除,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适合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基座;3、第一硅胶块;4、第二硅胶块;5、第一振动电机;6、第二振动电机;7、第一电源连接线;8、第二电源连接线;9、第一控制按键;10、水雾发生器;11、压力泵;12、储水盒;13、水管;14、第二控制按键;15、第三电源连接线;16、第四电源连接线;17、电源端;18、第五电源连接线;19、第六电源连接线;20、第七电源连接线;21、第八电源连接线;22、盖体;23、球状硅胶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便捷式口腔护理棒,包括一手柄1,一基座2,以及一振动端、一水雾发生端,并且基座2底部铰接于手柄1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振动端包括一和口腔上颚形状相适配的第一硅胶块3以及一和舌头上端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二硅胶块4,在第一硅胶块3和第二硅胶块4内分别密封卡接有第一振动电机5和第二振动电机6,第一振动电机5和第二振动电机6分别通过第一电源连接线7和第二电源连接线8连接于一位于手柄1外侧的第一控制按键9。同时,在第一硅胶块3的上端和第二硅胶块4的下端,均一体式连接有若干球状硅胶粒23。

第一硅胶块3可和上颚部位相贴合,第二硅胶块4可和舌苔部位相贴合,按动第一控制按键9后,第一振动电机5和第二振动电机6产生振动,结合球状硅胶粒23,可将上颚和舌苔部位的脏物震下来。

第一硅胶块3和第二硅胶块4的后端卡接于基座2,在基座2前端卡接有一水雾发生器10,在手柄1底部插入式连接有一内部带压力泵11的储水盒12,储水盒12上端通过一水管13和水雾发生器10相连接,且水管13位于手柄1内,在手柄1侧边设有可控制压力泵11及水雾发生器10的第二控制按键14,且第二控制按键14分别通过第三电源连接线15、第四电源连接线16和压力泵11及水雾发生器10形成电性连接。

按动第二控制按键14后,可开启压力泵11以及水雾发生器10,通过水雾发生器10向口腔内喷射高压水雾,以此全面清洗口腔各个部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电源端17,该电源端17位于手柄1后端,且分别通过第五电源连接线18、第六电源连接线19、第七电源连接线20、第八电源连接线21和第一振动电机5、第二振动电机6、水雾发生器10以及压力泵11形成电性连接。该电源端17实际应用中,可为充电式电池,或可放入电池的电池盒,或者是充电端。

在手柄1前端下侧还铰接有一用于接水的盖体22,经过水雾发生器10喷射到口腔的水,最终落到盖体22。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喷雾和振动的结构,对口腔容易携带细菌的部位进行重点、有效地清除,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适合日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