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1505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形放疗时用于直线加速器的多叶光栅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多叶光栅从1965年诞生并第一次使用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多叶光栅最初用来取代射野挡块,形成期望的射野形状,开展经典适形放疗。与射野挡块相比,多叶光栅具有显著优势:第一,能大幅提高适形放疗的效率,操作简便;第二,多叶光栅可以重复利用,形成多种射野形状,避免制造多种类型的射野挡块产生的有害污染,而且多叶光栅的使用有效避免了使用射野挡块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第三,多叶光栅还广泛应用于旋转照射,在所述放射源旋转过程中,射野形状可以跟随靶区的投影形状变化;第四,多叶光栅应用于调强放射治疗中时,通过控制多叶光栅叶片的运动,能够实现期望的剂量分布。广泛的应用已使多叶光栅成为部分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时准直器的标准配置。多叶光栅的出现促进了适形、调强等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多叶光栅还存在一些缺点:

第一,现有的多叶光栅叶片较宽,而且由于所使用的多叶光栅多采用等宽的叶片设计,不仅占用空间大,还存在着适形度较低的问题。

第二,现有的多叶光栅采用多层设计,占用空间较大,还存在着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设计合理,适形度高的多叶光栅,通过设置三种宽度的叶片,提供较高的适形度,通过将叶片按照不同的宽度合理布设,解决多叶光栅适形度较低,占用空间较大,制造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其设计新颖合理,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适形度较高,通过设置三种宽度的叶片,提供较高的适形度,通过将叶片按照不同的宽度合理布设,减小了多叶光栅占用的空间,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布设在放射源下方的光栅叶片,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相互配合形成多种射野形状,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的顶面共面,且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的底面共面,每组所述光栅叶片均包括从中间向两边依次布设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在等中心面的投影宽度均不相同。

上述的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其特征是:两组所述光栅叶片包括布设在所述放射源下方的第一组光栅叶片和布设在所述放射源下方且位于第一组光栅叶片后方的第二组光栅叶片,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和第二组光栅叶片关于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和第二组光栅叶片的顶面共面,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和第二组光栅叶片的底面共面。

上述的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叶片的数量为30片,且第一叶片在等中心面的投影宽度为5mm,所述第二叶片的数量为20片,且第二叶片在等中心面的投影宽度为7.5mm,所述第三叶片的数量为10片,且第三叶片在等中心面的投影宽度为10mm。

上述的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顶面均平行于等中心面,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底面均平行于等中心面。

上述的一种多叶光栅叶片排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光栅叶片在等中心面上的投影面积为400mm×20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宽度不同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在等中心面的投影宽度均不相同,这种光栅叶片的组合方式,提高了多叶光栅的适形度,使小治疗野内的适形治疗更加精确,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宽度的光栅叶片,并且将不同宽度的光栅叶片进行合理的布设,避免了传统多叶光栅统一采用在等中心面上投影宽度为10mm光栅叶片的设计造成的占用空间较大适形度较低的问题,节省的安装空间会相应的增加适形放疗的治疗空间,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占用空间小,光栅叶片顶面共面、底面共面,且中间采用第一叶片,两边采用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避免了光栅叶片统一采用在等中心面投影宽度小于5mm光栅叶片引起的制造工艺复杂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适形度好,通过设置三种宽度的叶片,提供了较高的适形度,通过将叶片按照不同的宽度合理布设,减小了多叶光栅的体积,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栅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组光栅叶片; 2—第二组光栅叶片; 1-1—第一叶片;

1-2—第二叶片; 1-3—第三叶片; 4—中心线;

5—等中心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布设在放射源下方的光栅叶片,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相互配合形成多种射野形状,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的顶面共面,且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的底面共面,每组所述光栅叶片均包括从中间向两边依次布设的第一叶片1-1、第二叶片1-2和第三叶片1-3,所述第一叶片1-1、第二叶片1-2和第三叶片1-3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第一叶片1-1、第二叶片1-2和第三叶片1-3在等中心面5的投影宽度均不相同。

实际使用过程中,每组所述光栅叶片均采用三种宽度的设计,且排布时由中间向两侧依次为第一叶片1、第二叶片2和第三叶片3,这样的布设使得第一组光栅叶片1和第二组光栅叶片2在进行适形放疗时形成射野形状的适形度达到最高。

本实施例中,两组所述光栅叶片包括布设在所述放射源下方的第一组光栅叶片1和布设在所述放射源下方且位于第一组光栅叶片1后方的第二组光栅叶片2,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1和第二组光栅叶片2关于中心线4对称,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1和第二组光栅叶片2的顶面共面,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1和第二组光栅叶片2的底面共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1-1的数量为30片,且第一叶片1-1在等中心面5的投影宽度为5mm,所述第二叶片1-2的数量为20片,且第二叶片1-2在等中心面5的投影宽度为7.5mm,所述第三叶片1-3的数量为10片,且第三叶片1-3在等中心面5的投影宽度为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1-1、第二叶片1-2和第三叶片1-3的顶面均平行于等中心面5,所述第一叶片1-1、第二叶片1-2和第三叶片1-3的底面均平行于等中心面5。

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光栅叶片在等中心面5上的投影面积为400mm×200mm,两组所述光栅叶片的总投影面积为400mm×400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对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1进行布设,将30片第一叶片1-1布设在中间位置,然后将第二叶片1-2在第一叶片1-1的外侧两边各布设10片,接着将第三叶片1-3在第二叶片1-2的外侧两边各布设5片,然后按照第一组光栅叶片1的布设方法完成第二组光栅叶片2的布设,布设完成后第二组光栅叶片2位于第一组光栅叶片1的后方,所述第一组光栅叶片1和第二组光栅叶片2在等中心面5上的总投影面积为400mm×400mm。在进行适形放疗时,通过电机调节第一组光栅叶片1和第二组光栅叶片2中的部分光栅叶片进行移动,使两组所述光栅叶片之间形成期望的射野形状,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