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灭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387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蒸汽灭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柠檬酸消毒液以及细胞保存液等药液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蒸汽灭菌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柠檬酸消毒液以及细胞保存液等药液的长期保存,需要对柠檬酸消毒液以及细胞保存液等药液的容器进行消毒,以避免在装罐后因有细菌等存在容器中而导致药液使用寿命较短,故需要使用灭菌设备。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告号为CN 205964533 U的蒸汽灭菌器,该灭菌器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锅体,机体上设置有水箱槽,水箱槽内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侧面设置有卡槽,该水箱、锅体以及为锅体加热的加热器形成了蒸汽产生单元。虽然该灭菌器对灭菌腔内的器皿实现了通过蒸汽方式灭菌,但是该灭菌器存在的缺点为:

将器皿放入至灭菌腔内需要手动,导致劳动强度增大,增加了劳动成本,并延长了工作时间,导致灭菌后的器皿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在灭菌后器皿排列整齐,导致工作以及器皿的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灭菌系统,实现自动将器皿输送至灭菌腔内,并保证了灭菌后的器皿从传送装置输出后均匀排列在收纳盒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灭菌系统,包括:

传送装置,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且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传送带的出口处;

蒸汽产生单元,其设置于第一传送带旁;

灭菌箱体,第一传送带穿过灭菌箱体,灭菌箱体设置有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的传送通道,传送通道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开闭传送通道入口的第一卷帘门,传送通道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开闭传送通道出口的第二卷帘门,开闭传送通道能供待灭菌器皿通过,第一卷帘门将将开闭传送通道入口封闭且第二卷帘门将开闭传送通道出口封闭后传送通道为灭菌腔,在灭菌箱体上设置有将灭菌腔与蒸汽产生单元出口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导气管的电磁阀;

收纳盒,其一侧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开闭门,收纳盒放置于第二传送带上收纳盒的底面与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上一个平面上;

导向机构,其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出口端,以在第一传送带工作时导向机构与第二传送带配合将器皿整齐地排列入收纳盒中;以及

控制箱,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蒸汽产生单元、第一卷帘门、第二卷帘门、电磁阀以及导向机构均电连接至控制箱。

优选的是,导向机构包括:

两导向臂,两导向臂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出口端两侧,每个导向臂均包括:导向杆、圆弧导向部、旋转杆以及转动基体,转动基体安装于第一传送带平面上,转动基体转动穿过有旋转杆,旋转杆靠近第一传送带中心的端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导向杆能伸入至位于第二传送带上的收纳盒内,导向杆靠近灭菌箱体的端部连接有圆弧导向部,圆弧导向部均为圆弧结构,圆弧导向部均向背离第一传送带的方向弯曲;以及

转动驱动机构,两导向臂的旋转杆均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导向杆的转动。

优选的是,转动驱动机构包括:

转动电机,其安装于第一传送带的下方;

第一传动齿轮,其中心与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

传动辊,其能转动地安装于第一传送带下方;

第二传动齿轮,其安装于转动辊的中部且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以及

两皮带传动单元,传动辊的一端通过一皮带传动单元与一导向臂的旋转杆连接,传动辊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皮带传动单元与另一导向臂的旋转杆连接。

优选的是,导向机构还包括两转动开闭机构,每个导向臂均设置有一转动开闭机构,每个转动开闭机构均包括:

固位齿轮,在转动基体内设置有对应旋转杆穿过的转动腔,固位齿轮设置于旋转杆位于转动腔内段部外壁上,固位齿轮的中心线与旋转杆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驱动筒,在转动腔内壁上设置有驱动筒,驱动筒与转动腔内壁形成与转动腔连通的驱动腔

移动杆,其穿梭于驱动腔和转动腔内;

永磁铁体,其固定于移动杆位于驱动腔内的端部上;

卡舍,其固定于移动杆位于驱动腔外的端部上;

弹簧,其一端与永磁铁体固定,其另一端与驱动腔内壁固定,移动杆穿过弹簧;

电磁铁,其设置于驱动筒靠近固位齿轮的端部上,电磁铁与控制箱电连接;

其中,当电磁铁未通电时,卡舍远离固位齿轮;当电磁铁通电后,永磁铁体于电磁铁相互吸引,将固位齿轮卡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实现自动将器皿输送至灭菌腔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且设置第一卷帘门和第二卷帘门实现了将传送通道封闭形成灭菌腔,实现了对器皿的灭菌,保证了灭菌工作的有序进行;通过设置导向机构、第二传送带以及收纳盒的结构,保证了灭菌后的器皿从传送装置输出后均匀排列在收纳盒中,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减少了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蒸汽灭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动基体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灭菌系统,包括:

传送装置1,其包括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2,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与第二传送带12的传送方向垂直,且第二传送带12位于第一传送带11的出口处;

蒸汽产生单元(图中未示),其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1旁;

灭菌箱体3,第一传送带11穿过灭菌箱体3,灭菌箱体3设置有位于第一传送带11上方的传送通道,传送通道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开闭传送通道入口的第一卷帘门31,传送通道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开闭传送通道出口的第二卷帘门,开闭传送通道能供待灭菌器皿通过,第一卷帘门31将将开闭传送通道入口封闭且第二卷帘门将开闭传送通道出口封闭后传送通道为灭菌腔,在灭菌箱体3上设置有将灭菌腔与蒸汽产生单元出口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导气管的电磁阀;

收纳盒4,其一侧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开闭门,收纳盒4放置于第二传送带12上收纳盒4的底面与第一传送带11的上表面上一个平面上;

导向机构5,其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1的出口端,以在第一传送带11工作时导向机构5与第二传送带12配合将器皿整齐地排列入收纳盒4中;以及

控制箱(图中未示),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带12、蒸汽产生单元、第一卷帘门31、第二卷帘门、电磁阀以及导向机构5均电连接至控制箱。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导向机构5,并保证器皿会传送至两导向杆之间,导向机构5包括:

两导向臂,两导向臂分别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1出口端两侧,每个导向臂均包括:导向杆51、圆弧导向部52、旋转杆53以及转动基体54,转动基体54安装于第一传送带11平面上,转动基体54转动穿过有旋转杆53,旋转杆53靠近第一传送带11中心的端部连接有导向杆51,导向杆51与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平行,导向杆51能伸入至位于第二传送带12上的收纳盒4内,导向杆51靠近灭菌箱体3的端部连接有圆弧导向部52,圆弧导向部52均为圆弧结构,圆弧导向部52均向背离第一传送带11的方向弯曲,此设计使得进入导向杆51的前对器皿进行导向,圆弧导向部52入口较大,能使所有位于第一传送带11上的器皿均进入至导向杆51中;以及

转动驱动机构,两导向臂的旋转杆53均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导向杆51的转动。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包括:

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其安装于第一传送带11的下方;

第一传动齿轮(图中未示),其中心与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

传动辊55,其能转动地安装于第一传送带11下方;

第二传动齿轮(图中未示),其安装于转动辊的中部且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以及

两皮带传动单元56,传动辊55的一端通过一皮带传动单元56与一导向臂的旋转杆53连接,传动辊55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皮带传动单元56与另一导向臂的旋转杆53连接。转动电机以及转动辊的设计可以通过其他安装结构固定在第一传送带11的支撑架上,避免妨碍第一传送带11的工作。

如图2所示,由于皮带传动组的皮带轮与皮带连接不会对旋转杆53转动进行限制,若在导向过程中因导向杆51转动而导致导向工作无法进行,导向机构5的设置就失去了意义,为了确保导向工作的正常进行,故做了如下设计:导向机构5还包括两转动开闭机构,每个导向臂均设置有一转动开闭机构,每个转动开闭机构均包括:

固位齿轮61,在转动基体54内设置有对应旋转杆53穿过的转动腔,固位齿轮61设置于旋转杆53位于转动腔内段部外壁上,固位齿轮61的中心线与旋转杆53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驱动筒63,在转动腔内壁上设置有驱动筒63,驱动筒63与转动腔内壁形成与转动腔连通的驱动腔

移动杆64,其穿梭于驱动腔和转动腔内;

永磁铁体65,其固定于移动杆64位于驱动腔内的端部上;

卡舍62,其固定于移动杆64位于驱动腔外的端部上;

弹簧66,其一端与永磁铁体65固定,其另一端与驱动腔内壁固定,移动杆64穿过弹簧66;

电磁铁67,其设置于驱动筒63靠近固位齿轮61的端部上,电磁铁67与控制箱电连接;

其中,当电磁铁67未通电时,卡舍62远离固位齿轮61;当电磁铁67通电后,永磁铁体65于电磁铁67相互吸引,将固位齿轮61卡住。当需要转动时,电磁铁67不通电,卡舍62释放固位齿轮61使得到导向杆51能相对转动基体54转动;当不需要转动时,电磁铁67通电,卡舍62卡住固位齿轮61,就使得导向杆51不能转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控制箱控制蒸汽产生单元产生蒸汽;收纳盒4接收器皿前,先将开闭门取下,将收纳盒4放置于第二传送带12上,开始收纳盒4的前端与第一传送带11的出口相对,转动导向杆51,使得收纳盒4前端侧壁能通过;然后,将器皿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1上,此时第一卷帘门31打开,第二卷帘门关闭,使得器皿进入灭菌腔内,当装满后,关闭第一卷帘门31和第一传送带11,然后打开电磁阀,将蒸汽通入至灭菌腔,实现对器皿进行灭菌;再后,第一传送带11启动,将器皿传送至导向机构5,导向机构5将器皿一个一个地输出至收纳盒4,此时第二传送带12未工作,到达收纳盒4的器皿,被刚进入的器皿挤动,在收纳盒4内排成一排,通过时间计一排是否排满,排满后,暂停第一传送带11,启动第二传送带12,且同时将导向杆51转动到不阻碍器皿的位置,使得收纳盒4向前移动一排的距离,继续之前收纳器皿的工作,实现将灭菌后的器皿整齐排列在收纳盒4内,且在排满后转移收纳盒4扣上开闭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