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1231发布日期:2019-02-22 22:00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临床发现,动静脉穿刺点渗血时有发生,原因在于:1.内瘘穿刺范围局限,穿刺频繁,局部皮肤缺乏时间修复;2.血液透析中应用抗凝剂加剧针眼渗血;3.长期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4.长期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均在贫血、血色素低,凝血机制差等症状;5.透析过程中穿刺肢体的活动会增加针眼出血机会。因此,血液透析结束穿刺点止血护理环节尤为重要。然而,关于现有止血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现有技术中关于血液透析结束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通常采用环形的弹力绷带进行按压止血,因这种弹力绷带的结构限制,通过环形按压使内瘘侧手臂增加环形受力,不及垂直按压,直接垂直精准按压,并分散压力,由于动脉化的血管压力高,弹力绷带增加了环形区域的受压,不利于平衡血管内的自身压力,易发生水肿等并发症,甚至影响下次透析以及血管内瘘的长期寿命。

其次,由于患者冬季衣物较多,穿衣袖时常出现环形弹力绷带发生滑脱而导致出血的情况。

再次,现有弹力绷带为重复使用,倘若,保洁不及时,势必增加穿刺点感染机会,严重者将导致败血症,甚至导致内瘘功能丧失。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棉球进行按压,棉球按压对于少量渗血是有效的,当渗血较多时,若压迫点偏差,针眼与皮肤之间的缝隙无法凝结,造成止血效果差;同时,棉球的反复更换,不但可能污染环境也造成交叉感染隐患。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20232380.9,专利名称为急救止血绷带,公开了一种急救止血绷带,尤其是适用于院前或战(现)场的急救止血绷带,包括敷料垫、活动敷料垫、自粘弹性绷带、衬布与搭扣,其结构特点是:衬布和搭扣固定于自粘弹性绷带两端,敷料垫经缝纫工艺紧邻衬布固定于自粘弹性绷带一端。活动敷料垫不作固定,可根据急救时需求选择应用。敷料垫由内层(创面接触层)、中间层(吸收层)、外层(阻水层)三层通过缝纫工艺缝制。活动敷料垫由两层创面接触层通过缝纫工艺缝制。但是关于一种能够便于垂直按压,止血效果好,不易脱落的止血绷贴则无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能够便于垂直按压,止血效果好,不易脱落的止血绷贴,而关于这种止血绷贴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垂直按压,止血效果好,不易脱落的的弹性绷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所述的止血绷贴包括垂直按压块、固定粘贴带;所述的垂直按压块设置在固定粘贴带的内表面上,垂直按压块的轴向与固定粘贴带的轴向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的垂直按压块的上表面为带弧形面结构;所述垂直按压块的上表面上设有密封绒毛带,密封绒毛带由纤维绒毛构成,纤维绒毛一端固定在垂直按压块的上表面上,另一端为游离端;所述的垂直按压块包括壳体层和止血药层;所述壳体层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止血药层设置在壳体层的内部,且在壳体层的上表面设有供止血药层挥发的微孔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垂直按压块的长度为27mm,宽度为1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垂直按压块在长度方向的轮廓为直形结构,宽度方向的轮廓为弧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止血药层涂设的药物为云南白药类药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粘贴带为矩形结构,且四个角为圆角的结构形式;所述固定粘贴带的长度为80mm,宽度为39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粘贴带包括基层、薄膜层、粘胶层;所述的基层分布在薄膜层与粘胶层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基层为弹性PU,粘胶层为丙烯酸树脂以及抗过敏材料。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能够形成垂直按压区,止血效果好,不易脱落,能够准确、快速、安全地实现止血目的,利于维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减少内瘘长期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便捷的操作,无菌止血和有效按压一步完成;将止血和压迫的用途合二为一,一次性使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设有垂直按压块,通过按压块对内瘘穿刺点的垂直作用,产生的力直接垂直作用在穿刺点位置处,针对性强,减少应力分散,满足内瘘需要的按压区;

3、垂直按压块的轴向与固定粘贴带的轴向呈十字形分布,一方面具有定位作用,将止血绷贴按压区域快速精准地覆盖于内瘘穿刺点及血管穿刺处,另一方面,使垂直按压的轴向与血管轴向顺应一致,有利于血管的保护;

4、垂直按压块的上表面为弧形面结构,能够更好的与穿刺点处的皮肤贴合,便于形成垂直按压区;

5、垂直按压块的上表面设有绒毛带,绒毛带具有密封作用,有助于穿刺点止血;

6、垂直按压块的壳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弹性作用形成较大的按压区;

7、垂直按压块中设有止血药层,一旦出血,即可发挥良好呢止血效果;

8、固定粘贴带基层为弹性PU,一方面固定效果好,使得止血绷贴不易脱落;另一方面,能够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有助于垂直按压块形成较大的垂直按压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垂直按压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垂直按压块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固定粘贴带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固定粘贴带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垂直按压块 11.上表面

12.密封绒毛带 13.壳体层

14.止血药层 2.固定粘贴带

21.基层 22.薄膜层

23.粘胶层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所述的止血绷贴包括垂直按压块1、固定粘贴带2;所述的垂直按压块1设置在固定粘贴带2的内表面上,垂直按压块1的轴向与固定粘贴带2的轴向呈十字形分布。

请参照图2,图2为垂直按压块1结构示意图。所述垂直按压块1的长度为27mm,宽度为15mm;所述的垂直按压块1在长度方向的轮廓为直形结构,宽度方向的轮廓为弧形结构;所述的垂直按压块1的上表面11为带弧形面结构,该弧形面结构与人体生理皮肤表面相贴合;所述垂直按压块1的上表面11上设有密封绒毛带12,密封绒毛带12由纤维绒毛构成,纤维绒毛一端固设在垂直按压块1的上表面11上,另一端为游离端。

请参照图3,图3为垂直按压块1横断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垂直按压块1包括壳体层13和止血药层14;所述壳体层13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止血药层14设置在壳体层13的内部,且在壳体层13的上表面11设有供止血药层14挥发的微孔结构。其中,优选止血药层14涂设的药物为云南白药。

请参照图4,图4为固定粘贴带2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固定粘贴带2为矩形结构,且四个角为圆角的结构形式;所述固定粘贴带2的长度为80mm,宽度为39mm。

请参照图5,图5为固定粘贴带2横断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粘贴带2包括基层21、薄膜层22、粘胶层23;所述的基层21分布在薄膜层22与粘胶层23之间。优选基层21为弹性PU,粘胶层23为丙烯酸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垂直按压块1的轴向与固定粘贴带2的轴向呈十字形分布,该设计方式一方面具有定位作用,将该止血绷贴快速精准地按压在内瘘针眼处;另一方面,使用状态下,使垂直按压的轴向与血管轴向顺应一致,有利于保持血管通畅,避免产生假性动脉瘤,从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垂直按压块1的上表面11为弧形面结构,该弧形面结构与人体生理皮肤的轮廓形状设计而成,使用状态下,使得垂直按压块1能够更好的与穿刺点处的皮肤贴合,便于形成垂直按压区;垂直按压块1的上表面11设有绒毛带,绒毛带具有密封作用,有助于穿刺点止血。

垂直按压块1中设有止血药层14,使用时,止血药层14上的止血药物挥发,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液凝结过程,迅速愈合针眼与皮肤之间的缝隙达到止血目的。其中,优选止血药层14涂设的药物为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止痛、活血、消肿、抗感染的功效。

垂直按压块1的壳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弹性作用形成较大的按压区;使用状态下,垂直按压块1置于内瘘针眼处,垂直按压块1直接与内瘘针眼对接,这样垂直按压块1产生的按压力直接垂直作用在穿刺点位置处,针对性强,减少应力分散,满足内瘘需要的按压区(透析穿刺后,形成皮肤及血管两个穿刺点不一致,需要较大按压区)。

所述的固定粘贴带2能够将包括基层21、薄膜层22、粘胶层23,其中,薄膜层22主要用于保护粘胶层23的黏度,使用时,需要将薄膜片撕下即可;粘胶层23的材质优选为丙烯酸树脂,这样不易过敏。基层21为弹性PU,一方面固定效果好,使得止血绷贴不易脱落;另一方面,能够保持弹性力,该弹性力有助于垂直按压块1形成较大的垂直按压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垂直按压止血点的弹性绷贴,能够形成垂直按压区,止血效果好,不易脱落,能够准确、快速、安全的实现止血目的,利于维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减少内瘘长期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便捷的操作便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垂直按压块1的轴向与固定粘贴带2的轴向呈十字形分布,设有垂直按压块1,通过垂直按压块1对内瘘针眼处的按压,产生的按压力直接垂直作用在穿刺点位置处,针对性强,减少应力分散,满足内瘘需要的按压区;垂直按压块1的轴向与固定粘贴带2的轴向呈十字形分布,方面具有定位作用,将该止血绷贴快速精准的按压在内瘘针眼处;另一方面,使用状态下,使垂直按压的轴向与血管轴向顺应一致,有利于保持血管通畅;垂直按压块1的上表面11为弧形面结构,能够更好的与穿刺点处的皮肤贴合,便于形成垂直按压区;垂直按压块1的上表面11设有绒毛带,绒毛带具有密封作用,有助于穿刺点止血;直按压块的壳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弹性作用形成较大的按压区;垂直按压块1中设有止血药层14,止血效果好;固定粘贴带2基层21为弹性PU,一方面固定效果好,使得止血绷贴不易脱落;另一方面,能够将具有弹性力,该弹性力有助于垂直按压块1形成较大的垂直按压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