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0723发布日期:2019-03-19 21:3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患者有的需要引流大便,以避免其发生便溺;一般护理中会为患者带上一次性纸尿裤,以防止其大便失禁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溃烂、感染、剧烈疼痛,也容易引起骶尾部皮肤的压疮,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

目前,应用引流管引流法,将大便通过引流管引流至引流袋内,其最大的缺点是大便会随着引流管壁流出,从而容易引起肛门周围的皮肤发红、水肿或破溃,患者舒适性差,还会弄脏衣服、床单等,给护理带来困难。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引流管在插入肛门的时候极为费力,而且插管不当可能损伤患者肛门;而且引流管极易从肛门脱出,故需要医护人员冲洗为患者插管,这不仅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特提供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不仅有效保证了大便液体不会沿着引流管流出,而且保证引流管不会脱出体外且插管容易;其集成多种功能于一体,便于患者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

包括收集袋、引流管以及辅助插管;所述引流管的前端设有气囊,该气囊的充气管与引流管集成伸出引流管的侧壁外连接一手动充气泵;

还包括一辅助插管;所述辅助插管插设于引流管的前端内部;

还包括一软质橡胶膜制成的容纳腔,其设于引流管的一端侧壁外;所述辅助插管的尾端设有两条尾杆,其延伸至容纳腔内;拉动尾杆用于将辅助插管退回后置于该容纳腔内;

所述容纳腔与引流管的连接处设有一系带。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中,还包括防漏装置,其包括肛塞和设于肛塞底部的半椭圆状的吸附盘;

所述吸附盘的顶部为吸附膜,其周边设有一圈生物胶贴;

所述吸附盘的内部设有医用型吸附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中,所述肛塞的上端为螺旋状,其上端还设有多个贴在引流管上的矩形气囊;其充气后与皮肤贴合处设有凸点;

该矩形气囊的充气管引出后连接一手动充气泵。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中,所述气囊为两个,其依次设于引流管的前端;

两个气囊分别连接一充气管,设于前端的气囊略小于后端的气囊;

三个充气管并排,各个手动充气泵上设有对应的气囊的编号。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中,所述容纳腔为折叠的塑料膜,其展开状态可容纳所述辅助插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中,还包括灌肠管以及与其连接的灌肠液容纳袋;所述灌肠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管的容纳腔的下方的连接接头螺纹连接;

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开关夹。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中,所述辅助插管的长度为至少2cm;所述辅助插管为硬质橡胶管;所述引流管为硅胶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中,所述引流管的直径为1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通过设置多个气囊,有效起到固定引流管于患者体内的目的;同时还设置了可退出的辅助插管,可实现插管简便的特点;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设置了防漏装置,其上端为肛塞,可防止液体流出;下端为吸附盘,该吸附盘不仅起到吸附的作用而且起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可将渗出的液体进行有效吸附,从而避免患者出现的皮肤发红、水肿或破溃的问题;以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可接上灌肠管进行灌肠操作,具有一物多能的特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的防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收集袋 2、引流管 3、辅助插管

4、气囊 5、充气管 6、手动充气泵

7、矩形气囊 8、容纳腔 9、尾杆

10、系带 11、肛塞 12、吸附盘

13、吸附膜 14、生物胶贴 15、灌肠管

16、灌肠液容纳袋 17、连接接头 18、开关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包括收集袋1、引流管2以及辅助插管3;所述引流管2的前端设有气囊4,该气囊4的充气管5与引流管2集成伸出引流管2的侧壁外连接一手动充气泵6;还包括一辅助插管3;所述辅助插管3插设于引流管2的前端内部;还包括一软质橡胶膜制成的容纳腔8,其设于引流管2的一端侧壁外;所述辅助插管3的尾端设有两条尾杆9,其延伸至容纳腔8内;拉动尾杆9用于将辅助插管3退回后置于该容纳腔8内;所述容纳腔8与引流管2的连接处设有一系带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在使用的时候,借助辅助插管3的力量将引流管2可快速插入患者的肛门内;待插入后;医护人员首先为引流管2前端的气囊4手动充入气体;然后从容纳腔8处缓慢拉动尾杆9从而使得辅助插管3从肛门内退出至容纳腔8内;再用系带10将容纳腔8的开口处绑缚;然后医护人员可将肛塞11缓慢塞入;将吸附盘12固定在肛门外周;最后再通过对应的手动充气泵6为肛塞11上的矩形气囊7冲入气体从而使得肛塞11贴合在患者体内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设置的辅助插管3其材质较硬,可辅助引流管2进入患者体内,用完后再迅速退出即可,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引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所述容纳腔8与引流管2的连接处设有一系带10;将辅助插管3取出后,用系带10将容纳腔8绑住即可;由于该容纳腔8的材质较软,绑缚后可避免液体流入其内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还包括防漏装置,其包括肛塞11和设于底部的半椭圆状的吸附盘12;所述吸附盘12的顶部为吸附膜13,其周边设有一圈生物胶贴14;所述吸附盘12的内部设有医用型吸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此处设置防漏装置,其包括体内和体外两部分;体内部分为带有矩形气囊7的肛塞11,其起到固定引流管2以及防止液体从引流管2壁流出;体外设置了吸附盘12,该吸附盘12内设有医用吸附性材料,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防止患者的肛门处受到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此处提到的医用吸附性材料,其可选用吸附树脂或者医用级活性炭均可;可针对人体使用,安全无害。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所述肛塞11的上端为螺旋状,其上端还设有多个贴在引流管2上的矩形气囊7;其充气后与皮肤贴合处设有凸点;该矩形气囊7的充气管5引出后连接一手动充气泵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该肛塞11塞入肛门内,为了防止其脱出,特在其侧壁上设有多个矩形气囊7,该矩形气囊7充气后,其展开,仅仅贴合在肛门内;由于此处需要,故矩形气囊7较薄,不会将肛门处撑开,只是起到固定的目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所述气囊4为两个,其依次设于引流管2的前端;两个气囊4分别连接一充气管5,设于前端的气囊4略小于后端的气囊4;三个充气管5并排,各个手动充气泵6上设有对应的气囊4的编号。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所述容纳腔8为折叠的塑料膜,其展开状态可容纳所述辅助插管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该容纳腔8为类似螺纹管的折叠状的塑料膜,其用于容纳退出引流管2的辅助插管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还包括灌肠管15以及与其连接的灌肠液容纳袋16;所述灌肠管15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管2的容纳腔的下方的连接接头17螺纹连接;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开关夹1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其集成灌肠的功能,若患者需要灌肠,则将灌肠管15接在引流管2的连接接头17上,打开开关夹18即可开始灌肠操作;将灌肠功能附加于此,方便患者的使用,具有一物多能的特点。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所述辅助插管3的长度为至少2cm;所述辅助插管3为硬质橡胶管;所述引流管2为硅胶管。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灌肠大便收集器,所述引流管2的直径为1cm。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