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440发布日期:2018-10-30 21:5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



背景技术:

病人休养时所用到的床其有普通及多功能病床。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621332320.8,名称为一种智能病床的专利中,通过在床体的上表面设置压力传感器,检测人躺在床体上并计算一直躺着的时间,当该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即在设定的时间内人不曾动过,则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对人翻身或按摩,这样的设置可防止医护人员忘记为自己负责的人翻身或按摩,但是这种病床不能够作为担架使用,不能够折叠起来方便移动,不够便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将病床设计为折叠病床,矩形箱体下表面设有一对万向轮,将折叠病床折起来的时候可以推着病床通过一对万向轮移动,十分方便;一号框架、二号框架上边面分别设有一号支架、二号支架,可以通过每个一号伸缩杆调整一号支架与一号框架之间的距离,通过每个二号伸缩杆调整二号支架与二号框架之间的距离;可作为担架使用,可调整病床长度;设有充气垫垫、充气泵,可以定时对充气垫垫充气放气,可以达到对病床上的病人活动身体的效果。因此,设计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包括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前后表面均加工有一号通孔,所述矩形箱体内设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通过每个一号通孔伸出矩形箱体,所述一号转轴前表面设有一号三角板,所述一号转轴后表面设有二号三角板,所述一号三角板后表面左侧与二号三角板前表面左侧之间设有二号转轴,所述一号三角板后表面右侧与二号三角板前表面右侧之间设有三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上套有一号框架,所述二号转轴上套有二号框架,所述一号框架上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一号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一号伸缩杆,每个所述一号伸缩杆上表面共同设有一号支架,所述二号框架上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二号凹槽,每个所述二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二号伸缩杆,每个所述二号伸缩杆上表面共同设有二号支架,所述一号框架右表面、二号框架左表面共同设有充气垫,所述矩形箱体内下表面设有充气泵。

所述一号框架内前后表面之间设有若干三号支架,若干所述三号支架中的一个三号支架上转轴连接有三号框架。

所述二号框架内前后表面之间设有若干四号支架,若干所述四号支架中的一个四号支架上转轴连接有四号框架。

所述矩形箱体后表面加工有二号通孔,所述充气泵后表面设有导管,所述导管通过二号通孔伸出,所述矩形箱体前表面设有市电接口。

所述矩形箱体下表面设有一对万向轮。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可以对充气垫垫充气放气达到活动病人身体的效果;可以将病床加长,可以作为担架使用;可以将病床折叠起来,推着移动,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的左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的主视展开图;

图中,1、矩形箱体;2、一号转轴;3、一号三角板;4、二号三角板;5、二号转轴;6、三号转轴;7、一号框架;8、二号框架;9、一号伸缩杆;10、一号支架;11、二号伸缩杆;12、二号支架;13、充气垫;14、充气泵;15、三号支架;16、三号框架;17、四号支架;18、四号框架;19、导管;20、市电接口;2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病床,包括矩形箱体1,所述矩形箱体1前后表面均加工有一号通孔,所述矩形箱体1内设有一号转轴2,所述一号转轴2通过每个一号通孔伸出矩形箱体1,所述一号转轴2前表面设有一号三角板3,所述一号转轴2后表面设有二号三角板4,所述一号三角板3后表面左侧与二号三角板4前表面左侧之间设有二号转轴5,所述一号三角板3后表面右侧与二号三角板4前表面右侧之间设有三号转轴6,所述一号转轴2上套有一号框架7,所述二号转轴5上套有二号框架8,所述一号框架7上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一号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一号伸缩杆9,每个所述一号伸缩杆9上表面共同设有一号支架10,所述二号框架8上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二号凹槽,每个所述二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二号伸缩杆11,每个所述二号伸缩杆11上表面共同设有二号支架12,所述一号框架7右表面、二号框架8左表面共同设有充气垫13,所述矩形箱体1内下表面设有充气泵14;所述一号框架7内前后表面之间设有若干三号支架15,若干所述三号支架15中的一个三号支架15上转轴连接有三号框架16;所述二号框架8内前后表面之间设有若干四号支架17,若干所述四号支架17中的一个四号支架17上转轴连接有四号框架18;所述矩形箱体1后表面加工有二号通孔,所述充气泵14后表面设有导管19,所述导管19通过二号通孔伸出,所述矩形箱体1前表面设有市电接口20;所述矩形箱体1下表面设有一对万向轮21。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将病床设计为折叠病床,矩形箱体1下表面设有一对万向轮21,将折叠病床折起来的时候可以推着病床通过一对万向轮21移动,十分方便;一号框架7、二号框架8上边面分别设有一号支架10、二号支架12,可以通过每个一号伸缩杆9调整一号支架10与一号框架7之间的距离,通过每个二号伸缩杆11调整二号支架12与二号框架8之间的距离;可作为担架使用,可调整病床长度;设有充气垫13、充气泵14,可以定时对充气垫13充气放气,可以达到对病床上的病人活动身体的效果;可以对充气床垫充气放气达到活动病人身体的效果;可以将病床加长,可以作为担架使用;可以将病床折叠起来,推着移动,方便携带。

在本实施方案中,作为担架使用的时候可以将一号框架7围绕二号转轴5展开、二号框架8围绕三号转轴6展开,将一号支架10、二号支架12拉出,可以抬着一号支架10、二号支架12作为担架使用;作为病床使用的时候,三号框架16围绕每个三号支架15中的一个三号支架15展开,四号框架18围绕每个四号支架17中的一个四号支架17展开,三号支架15、四号支架17作为病床腿支住一号框架7、二号框架8,市电接口20连接电源,充气泵14导管19与的充气垫13连接,打开电源,可以定时对充气垫13充气放气,可以达到对病床上的病人活动身体的效果;不使用的时候,用绑带固定住三号框架16、四号框架18,将一号框架7、二号框架8分别围绕二号转轴5、三号转轴6折叠起来,矩形箱体1下表面设有一对万向轮21,可以推着折叠床移动,十分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