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381发布日期:2019-03-02 04:1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18岁以上青年及成人疝一般需要行无张力修补术,特别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效果好,为多数医师所采用,但在进行无张力修补尤其在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时,置放补片经常不易到位,另外不易充分展平,置放过程会明显影响手术时间,也影响与周围组织的贴合,术后局部积液,影响恢复。因此置放补片经常消耗手术医师一定的时间,会延长麻醉时间,补片如果不能充分展平也会影响和周围组织的贴合,影响治疗效果,且容易出现积液等并发症。

开放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目前无相应的置放装置,术中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放置,因为部位深,不容易到位,并且不易展平。可能会导致复发及积液,影响治疗效果。而现有的辅助器械生产成本较高,维修不便,造成了医疗成本高,且推广较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成本低、维修方便的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包括中心座,中心座的四周设有若干可弯折的展翼,各展翼与中心座的连接处设有使展翼复位的弹性元件,各展翼上均设有固定件,各固定件分别可拆卸固定补片的一角,中心座与展翼铰接,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座和展翼。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件包括设置于各展翼上若干用于穿线的通孔,通孔中穿设有医用线,中心座上的设有夹线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通孔的一侧开有方便布线的矩形缺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通孔呈列状排列,各展翼上对称设有两列通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件包括位于各展翼上的若干夹子,夹子列状排列在展翼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中心座的中部设有定位补片位置的刻度盘。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展翼的一侧设置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展翼共四根,四根展翼呈圆周等角度分布在中心座的四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中心座上设有铰接孔,铰接孔中可拆卸铰接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先利用固定件将补片的四周固定在展翼上,而后用力将展翼收拢,待装置进入欲放置补片的组织间隙后,利用其他手术器械调整展翼,使得展翼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开,快速将补片充分展平,由于展翼和中心座是铰接,因此当展翼损坏时,可拆卸更换,因此维护更加方便,降低了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安上手柄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包括中心座1,中心座1的四周设有若干可弯折的展翼2,各展翼2与中心座1的连接处设有使展翼2复位的弹性元件3,各展翼2上均设有固定件,各固定件分别可拆卸固定补片的一角,中心座1与展翼2铰接,弹性元件3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座1和展翼2,弹簧使得展翼2具备复位的能力,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使用时,需先将补片修剪成需要的尺寸,而后,将补片四周边缘的若干点与展翼2上固定相连。手术时,先用力将展翼2收拢,确定方向后从患者切口将此装置向腹腔侧推送,待展翼2完全进入腹膜前间隙后,使用长镊子适当调整装置的展翼2,使得补片充分展平。最后将展翼2与补片的连接拆卸,将补片留在腹膜外间隙,而将装置退出腹膜外间隙及切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件包括设置于各展翼2上若干用于穿线的通孔6,通孔6中穿设有医用线,中心座1上设有夹线块7。在手术准备阶段,先利用医用线穿过补片边缘的固定点,再将医用线绕设在通孔6之中,利用医用线将补片边缘固定在通孔6附近,而后拉出两头线尾并将两头线尾均卡固在夹线块7中。手术时,待补片完全展平后,可利用剪刀剪断医用线,并将剪断后的医用线抽出,即可完成补片与展翼2的分离,过程迅速,操作简洁,能有效避免感染并缩短手术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孔6的一侧开有方便布线的矩形缺口8,医用线可直接从矩形缺口8进入通孔6中,简化了穿线的操作,减少了穿线的时间消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孔6呈列状排列,各展翼2上对称设有两列通孔6,具体的,列状排布的通孔6使得此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的各个展翼2上的通孔6具有了可选择性,使用时可根据补片的尺寸对通孔6进行选择,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件包括位于各展翼2上的若干夹子,夹子列状排列在展翼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心座1的中部设有定位补片位置的刻度盘9,在装置进入欲放置补片的组织间隙后,使用者可通过此刻度盘9对腹腔内补片的位置做出判断,从而对补片的位置进行调整,直到补片的位置满足手术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展翼2的一侧设置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筋5,用于维持展翼2的形状并能保持展翼2的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展翼2共四根,四根展翼2呈圆周等角度分布在中心座1的四周,四根展翼2分别固定住补片边缘的四角,保证展平过程的效率和展平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心座1上设有铰接孔10,铰接孔10中可拆卸铰接有手柄11,使用者可持握手柄11进行操作,更加方便,而且手柄11可以转动,提高了适应能力。

在进行腹股沟斜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时,需先将腹股沟区逐层切开,寻找分离疝囊后,高位结扎疝囊,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

补片和此装置紧贴,补片和装置可修剪成需要的适当大小,在展翼2末端相应补片外缘U形缝合,两头线尾经通孔6牵向夹线块7并紧固。同样方法将补片的四角固定。将手柄11与中心座1铰接。

在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后,充分止血,检查无活动性出血。确定补片的方向和位置,检查固定于补片装置的补片稳妥后,手持手柄将装置中心座1向腹腔侧推送。展翼2完全进入腹膜前间隙后,长镊子适当调整装置的展翼2,使补片充分展平。剪断每个展翼2表面两条线中的一条,轻轻拉出。先从内下方向两个展翼2之间镊子保护轻轻退出此装置。缝合腹横筋膜,余对层缝合。

此用于疝开放手术的辅助器械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充分展平各种类型补片,保证治疗效果、防止复发及积液等并发症,减少病人痛苦,且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