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装置以及血压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01211发布日期:2019-04-03 05:0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血压测量装置以及血压测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血压进行测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有用于对受检者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测量的各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结构,即,根据由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身体活动的检测结果和由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体温的检测结果而对受检者的睡眠期间进行确定,并在睡眠期间的前后执行使用了被佩戴于受检者的手腕上的袖带的血压测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9383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受检者需要在佩戴了袖带的状态下睡眠,因此可能会因血压测量时的袖带的加压以及减压而妨碍安眠。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只不过是在睡眠期间的前后的时间点下测量血压。因此,例如,存在如下的问题,即,无法适当地对睡眠状态下的血压的异常上升(夜间高血压症)或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血压的异常上升等的、可能成为脑中风或心脏疾病的原因的血压变动进行检测。考虑到以上的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抑制对于受检者的负荷的同时,在容易产生血压变动的情况下对血压变动进行适当地检测。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具备:测量波检测部,其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的测量波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血压解析部,其通过检测信号的解析而反复地确定受检者的血压;状态判断部,其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变化判断部,其对血压的时间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进行判断;测量控制部,其在状态判断部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且变化判断部判断为时间变化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缩短血压解析部对血压进行确定的时间间隔。在以上的结构中,由于通过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的测量波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的解析来确定血压,因此,与在血压的测量中使用袖带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能够减轻受检者的身体上的负荷。此外,由于在睡眠状态下在时间变化率超过阈值时缩短血压测量的时间间隔,因此能够在于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适当地对血压变动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具备脉搏解析部,所述脉搏解析部对与检测信号相应的脉搏数进行确定,状态判断部根据脉搏数而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根据由检测信号而确定的脉搏数来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因此与在受检者的活动状态的判断中使用和测量波的检测分开的要素的结构相比,具有简化了装置结构的优点。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具备动作检测部,所述动作检测部对受检者的动作进行检测,状态判断部根据动作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具备:测量波检测部,其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的测量波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血压解析部,其通过检测信号的解析而反复地确定受检者的血压;环境判断部,其对受检者所处的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的变化的有无进行判断;变化判断部,其对血压的时间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进行判断;测量控制部,其在环境判断部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变化、且变化判断部判断为时间变化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缩短血压解析部对血压进行确定的时间间隔。在以上的结构中,由于通过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的测量波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的解析而确定血压,因此与在血压的测量中使用袖带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能够减轻受检者的身体上的负荷。此外,由于在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缩短血压测量的时间间隔,因此能够在受检者的血压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适当地对血压变动进行检测。

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优选例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具备血压判断部,所述血压判断部对血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进行判断,测量控制部在血压判断部判断为血压未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缩短血压解析部对血压进行确定的时间间隔。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在受检者的血压未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也缩短血压测量的时间间隔,因此能够适当地对血压变动进行检测的这一前述的效果格外显著。而且,根据具备在血压判断部判断为血压未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对受检者的状态异常进行通知的通知处理部的结构,能够提前掌握受检者的以上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血压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着眼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功能的结构图。

图4为解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为测量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6为着眼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量装置的功能的结构图。

图7为着眼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量装置的功能的结构图。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测量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常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中的血流波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100的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100为非侵害性地测量受检者的血压的测量设备,且被佩戴于受检者的身体上的成为测量对象的部位(以下,称为“测量部位”)m处。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100为具备筐体部12和带14的手表型的便携设备,并且能够通过将带14卷绕在作为测量部位m的例示的手腕上,从而佩戴于受检者的手腕上。

图2为血压测量装置100的结构图。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100具备:控制装置20、存储装置22、显示装置24和检测装置26。控制装置20以及存储装置22被设置于筐体部12的内部。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显示装置24(例如液晶显示面板)被设置于筐体部12的表面(例如与测量部位m为相反侧的表面)上,并且在控制装置20的控制下显示包含测量结果在内的各种图像。另外,虽然在血压测量装置100中也设置有受理来自使用者(例如受检者或测量者)的操作的操作设备,但在图1以及图2中,为了方便而省略了其图示。

图2的检测装置26为生成与测量部位m的状态相应的检测信号d的传感器模块,并且被设置在例如筐体部12中的与测量部位m对置的对置面上。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26具备照射部32和检测部34。

照射部32向测量部位m照射光。第一实施方式的照射部32包含发光元件322和驱动电路324。发光元件322为,向测量部位m射出预定的波长(例如850nm)的光的光源。例如,通过谐振器内的谐振而在窄带中射出相干的激光的vcsel(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laser: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就能够作为发光元件322而被适当利用。另外,从发光元件322射出的光的波长是任意的。驱动电路324通过与来自控制装置20的指示相应的驱动电流的供给,从而使发光元件322发光。

从照射部32(发光元件322)射出的光入射到测量部位m内,并在测量部位m的内部进行反射以及散射。穿过测量部位m的内部的光向筐体部12侧射出并到达检测部34。检测部34(测量波检测部的例示)对穿过测量部位m的光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d。如根据以上的说明所理解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26为,照射部32和检测部34相对于测量部位m而位于一侧的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部34包含受光元件342和a/d转换器344。

受光元件342例如由光电二极管(pd:photodiode)构成,并生成与从测量部位m到达的光的受光电平相应的检测信号d。由于在扩张时和收缩时血管内的血液的吸光量不同,因此受光元件342根据来自测量部位m的受光电平而生成的检测信号d为,包含与测量部位m的内部的动脈的脈动成分相对应的周期性的变动成分在内的脉搏波信号。a/d转换器344将受光元件342所生成的检测信号d从模拟转换为数字。

图2的控制装置20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运算处理装置,并且对血压测量装置100的整体进行控制。存储装置2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并且对控制装置20所执行的程序和控制装置20所使用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另外,虽然在图2中,将控制装置20和存储装置22作为分体的要素而进行了图示,但也能够通过例如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特定用途集成电路)等来实现内含了存储装置22的控制装置20。

图3为着眼于血压测量装置100的功能的结构图。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装置22中的程序,从而实现了用于对受检者的血压进行测量的多个功能(血压解析部42、脉搏解析部44、血压判断部52、变化判断部54、状态判断部56、测量控制部62和通知处理部64)。另外,也能够采用将控制装置20的功能分散于多个集成电路中的结构,或者利用专用的电子电路来实现控制装置2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功能的结构。

血压解析部42通过检测装置26(检测部34)所生成的检测信号d的解析而对受检者的血压p进行确定。由血压解析部42所实施的血压p的确定以时间间隔(以下,称为“测量间隔”)d而反复执行。测量间隔d为对受检者的血压p进行解析的周期,例如被设定为相对于脉搏的一个周期而足够长的间隔(例如几分钟)。

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解析部42包含第一运算部421和第二运算部422。第一运算部421对受检者的血管截面面积a和脉搏波传播速度v进行推算。图4为,第一运算部421对血管截面面积a和脉搏波传播速度v进行推算的处理(以下,称为“解析处理”)的流程图。例如,以相对于脉搏的一个周期而足够短的间隔(因此,即使与测量间隔d相比也足够短的间隔)来执行图4的解析处理。

当开始进行解析处理时,第一运算部421对检测部34所生成的检测信号d的功率谱x进行推算(sa1)。在检测信号d的功率谱x的推算中,利用了例如高速傅立叶转换等的频率解析。检测信号d中的成为功率谱x的推算的对象的区间针对每次解析处理而在时间轴的方向上移动。

第一运算部421根据检测信号d的功率谱x而对血流量q进行推算(sa2)。具体而言,第一运算部421例如通过应用了功率谱x的以下的数学式(1)的运算而对血流量q进行推算。数学式(1)的记号k为预定的常数,记号<i2>的含义是指,检测信号d的总功率。此外,记号f1以及记号f2的含义是指,预定的截止频率,记号f的含义是指,照射部32所照射的光(激光)的频率。

数学式1

第一运算部421根据血流量q的时间序列(以下,称为“血流波”)b而对血管截面面积a进行推算(sa3)。血流波b的含义是指,血流量q的时间变化。此外,第一运算部421通过利用血管截面面积a而对血流量q进行微分,从而对脉搏波传播速度v(pwv:pulsewavevelocity)进行推算(sa4)。由第一运算部421所实施的解析处理的具体例如上文所述。另外,对受检者的血流量q、血管截面面积a和脉搏波传播速度v进行推算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

图3的第二运算部422以测量间隔d依次地对受检者的血压p进行推算。血压p为,收缩期血压(最大血压)或扩张期血压(最小血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运算部422利用第一运算部421的运算结果(血管截面面积a以及脉搏波传播速度v)每测量间隔d依次地对血压p进行推算。具体而言,通过应用了第一运算部421所推算的血管截面面积a和脉搏波传播速度v的以下的数学式(2)的运算,从而能够对血压p进行推算。另外,数学式(2)的记号p的含义是指平均动脉压,记号a的含义是指,血管截面面积a的时间平均。此外,记号ρ为血液的质量密度,并且被设定为预定值。

数学式2

图3的脉搏解析部44对受检者的脉搏数(每单位时间的脈数)h进行确定。具体而言,脉搏解析部44通过第一运算部421所推算(sa3)的血流波b的解析来确定脉搏数h。由脉搏解析部44所实施的脉搏数h的确定以例如与由血压解析部42所实施的血压p的确定同步的方式每测量间隔d依次地被执行。

血压判断部52对血压解析部42所确定的血压p是否处于预定的范围(以下,称为“正常范围”)n内进行判断。正常范围n的含义是指,能够诊断为在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不存在异常的血压p的范围。此外,变化判断部54对血压解析部42所确定的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每单位时间的血压p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δth进行判断。

状态判断部56对受检者的活动状态(睡眠状态、清醒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而言,状态判断部56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第一实施方式的状态判断部56根据脉搏解析部44所确定的脉搏数h而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而言,状态判断部56在脉搏数h稳定地维持在低于预定的阈值的数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在脉搏数h维持在超过阈值的数值的情况或动态地变动的情况下判断为受检者处于清醒状态。

图3的测量控制部62以可变的方式对血压解析部42的血压p的测量间隔d进行控制。第一实施方式的测量控制部62根据血压判断部52、变化判断部54和状态判断部56的各自的判断结果而以可变的方式对测量间隔d进行控制。在于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优选为,与健康状态为正常的情况相比而提高血压p的测量频率。考虑到以上实际情况,第一实施方式的测量控制部62在推断为在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通过缩短测量间隔d而提高血压p的测量频率。即,提高了血压测量的时间分辨率。

例如,在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健康状态为正常,则血压p急剧变动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于睡眠状态下血压p急剧变动的情况下,对于受检者而言有可能产生了夜间高血压症等的异常。考虑到以上倾向,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状态判断部56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且变化判断部54判断为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即血压p急剧地变动了)的情况下,测量控制部62使测量间隔d缩短。此外,由于即使在处于清醒状态的受检者的血压p处于正常范围n以外的情况下,也会推断为在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因此测量控制部62缩短测量间隔d。

图3的通知处理部64向使用者(例如受检者或测量者)通知测量结果等的信息。具体而言,通知处理部64使显示装置24显示血压解析部42所确定的血压p和脉搏解析部44所确定的脉搏数h。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通知处理部64向使用者通知受检者的健康状态的异常(以下,称为“状态异常”)。具体而言,在处于睡眠状态的受检者的血压p急剧变动的情况下,或者,在受检者的血压p处于正常范围n以外的情况下,通知处理部64使显示装置24显示例如“检测出血压的异常。请在医疗机构受診。”等消息所表示的状态异常的警告。另外,向使用者通知测量结果或状态异常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图像显示。例如,也能够通过语音而向使用者通知测量结果或状态异常。

图5为对受检者的血压p的测量间隔d进行控制的处理(以下,称为“测量控制处理”)的流程图。以与测量间隔d相比较短的间隔而产生的中断为契机,从而反复性地执行图5的测量控制处理。

当开始进行测量控制处理时,状态判断部56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sb1)。在状态判断部56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sb1:是),变化判断部54对受检者的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是否超过阈值δth进行判断(sb2)。在状态判断部56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sb1:是)、且变化判断部54判断为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sb2:是)下,对于受检者而言有可能产生夜间高血压症等的异常。因此,测量控制部62使血压解析部42的血压p的测量间隔d缩短(sb3)。具体而言,测量控制部62将测量间隔d设定为与预定的标准间隔d1相比而较短的间隔d2。标准间隔d1为,适于处于健康状态的受检者的血压测量的标准的间隔,例如设定为从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的时间长度。另一方面,缩短后的间隔d2为,适于在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的受检者的血压测量的间隔,且被设定为例如5分钟左右的时间长度。此外,通知处理部64通过使显示装置24显示警告,从而向使用者通知状态异常(sb4)。另一方面,在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低于阈值δth的情况(sb2:否)下,测量间隔d被设定为标准间隔d1(sb5)。

在受检者未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sb1:否)下,或者,在时间变化率δ低于阈值δth的情况(sb2:否,sb5)下,血压判断部52对受检者的血压p是否处于正常范围n内进行判断(sb6)。在血压判断部52判断为血压p未处于正常范围n内的情况(sb6:否)下,测量控制部62以与在睡眠状态下时间变化率δ上升了的情况(sb2:是)同样的方式将测量间隔d缩短为间隔d2(sb3)。即,在受检者处于清醒状态的情况(sb1:否)下,即使例如因运动等而使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发生了变动,作为正常状态也会将测量间隔d维持为标准间隔d1,并在血压p变化为正常范围n以外的数值的情况下,将测量间隔d缩短为间隔d2。此外,通知处理部64通过使显示装置24显示警告,从而向使用者通知状态异常(血压p的异常)(sb4)。另一方面,在血压判断部52判断为血压p处于正常范围n内的情况(sb6:是)下,测量间隔d被设定为标准间隔d1(sb7)。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对穿过了受检者的测量部位m的光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d的解析而确定了血压p,因此与在血压的测量中利用袖带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能够减轻受检者的身体上的负荷。例如,能够在不妨碍受检者的安眠的条件下,持续性地对血压p进行测量。此外,在推断为在受检者的血压p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缩短血压p的测量间隔d。具体而言,在于睡眠状态中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例如推断有夜间高血压症的情况)下,缩短测量间隔d。因此,能够在于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的可能性的状况下,适当地对血压变动进行检测。此外,与不论受检者的状态如何均以间隔d2而对血压p进行确定的结构相比,具有减轻控制装置20(尤其是血压解析部42)的处理负荷的优点。由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100为小型的便携设备,因此电池容量受到限制。因此,在通过减轻处理负荷来减少消耗电力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是特别有效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由于即使在血压p未处于正常范围n内的情况下也会缩短测量间隔d,因此如下效果是格外显著的,即,在于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的可能性的状况下,能够适当地对血压变动进行检测。此外,在于睡眠状态中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下、以及在血压p未处于正常范围n内的情况下,通知受检者的状态异常。因此,能够提前掌握受检者的状态异常并实施用于改善的措置(例如去医疗机构接受诊断)。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由检测信号d确定的脉搏数h而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即,检测装置26兼用于受检者的活动状态的判断和血压p的确定。因此,与在受检者的活动状态的判断中使用与检测装置26独立的要素的结构相比,具有简化了血压测量装置100的结构的优点。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在以下所例示的各个方式中作用或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将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过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各自的详细的说明。

图6为着眼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量装置100的功能的结构图。如图6所例示的那样,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100为,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中追加了动作检测装置72的结构。动作检测装置72(动作检测部的例示)为,对受检者的动作进行检测的身体活动传感器。例如,对正交三轴的加速度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作为动作检测装置72而被适当利用。

第二实施方式的状态判断部56通过对脉搏解析部44所确定的脉搏数h和动作检测装置72的检测结果进行解析,从而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而言,状态判断部56在脉搏数h低于预定的阈值、且动作检测装置72未检测出受检者的身体活动的状态持续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在脉搏数h低于预定的阈值但是检测出了受检者的身体活动的情况下、或在未检测出受检者的身体活动但是脉搏数h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状态判断部56判断为受检者处于清醒状态。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动作检测装置72的检测结果被反映在受检者的活动状态的判断之中,因此与仅将脉搏数h利用于活动状态的判断中的结构相比,具有能够对受检者的活动状态进行高精度地推断的优点。

另外,虽然在图6中,将脉搏解析部44所确定的脉搏数h和动作检测装置72的检测结果这双方用于受检者的活动状态的判断中,但是也能够省略脉搏数h的利用。即,也能够仅将动作检测装置72的检测结果用于活动状态的判断中。例如,在动作检测装置72未检测出受检者的身体活动的状态持续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状态判断部56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

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量装置100的结构图。如图7所例示的那样,第三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100为如下的结构,即,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状态判断部56置换为环境判断部58,并且追加了温度湿度检测装置74。温度湿度检测装置74为,以预定的周期而反复性地对受检者所处的环境(以下,称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进行检测的环境传感器,例如被构成为,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测量环境也可以换言为,血压测量装置100被使用的环境。图7的环境判断部58对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的变化的有无进行判断。具体而言,第三实施方式的环境判断部58根据温度或湿度的时间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而对变化的有无进行判断。另外,也能够加入温度以及湿度的双方。

在受检者所处的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急剧变动的情况下,受检者的血压p有可能急剧变动。例如,在温度急剧降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因血管的收缩而使受检者的血压p上升。此外,例如在高温环境中湿度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中暑症状而使血压p下降。因此,在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与温度或湿度稳定的情况相比,优选为,提高血压p的测量频率。考虑到以上实际情况,第三实施方式的测量控制部62在环境判断部58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变化、且变化判断部54判断为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下,缩短血压p的测量间隔d。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测量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如图8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测量控制处理(图5)的步骤sb1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被置换为步骤sc。当开始进行测量控制处理时,环境判断部58对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是否发生了急剧变动进行判断(sc)。在温度或湿度急剧变动(sc:是)、且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sb2:是)下,测量控制部62将测量间隔d缩短为间隔d2(sb3),并且通知处理部64通知受检者的状态异常(sb4)。另一方面,在未观测到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的变动的情况(sc:否)下,如果血压p为正常范围n以外的数值(sb6:否),则将执行测量间隔d的缩短(sb3)和状态异常的通知(sb4)。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m的光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d的解析来确定血压p。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与在血压的测量中利用袖带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能够减轻受检者的身体上的负荷。此外,在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血压p的测量间隔d被缩短。因此,能够在受检者的血压p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对血压变动进行适当地检测。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如果与不论受检者的状态如何均以间隔d2对血压p进行确定的结构相比,则也具有减轻了控制装置20(特别是血压解析部42)的处理负荷的优点。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受检者的血压p未处于正常范围n内的情况下测量间隔d也被缩短,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如下效果是格外显著的,即,能够在于受检者的健康状态中存在异常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对血压变动进行适当地检测。此外,在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急剧变动的情况下、以及在血压p未处于正常范围n内的情况下,将通知受检者的状态异常。因此,能够提前掌握受检者的状态异常并实施用于改善的措置。

<改变例>

以上所例示的各个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多样地变形。也能将从前述的方式以及以下的例示中任意地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进行适当合并。

(1)如图9所例示的那样,常温(平均气温)环境下的血流波b1和低温环境下的血流波b2的波形不同。如果考虑到以上的趋势,则也能够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根据血流波b(检测信号d)而推算出的指标作为测量环境中的温度降低的指标(以下,称为“温度指标”)来进行利用。具体而言,环境判断部58代替温度湿度检测装置74所检测出的温度而根据由检测信号d确定的温度指标来对温度的急剧的下降的有无进行判断。根据以上的结构,由于能够省略温度湿度检测装置74,因此具有可简化血压测量装置100的结构的优点。但是,也能够与温度湿度检测装置74所检测出的温度一起,利用温度指标来对温度的急剧下降进行检测。

以下例示了能够用于温度下降的检测中的温度指标的具体例。另外,图9中的记号qs的含义是指,血流波b的一个周期内的血流量q的最大值,记号qd的含义是指,血流波b的一个周期内的血流量q的最小值。记号qave的含义是指,血流波b的一个周期内的血流量q的平均值,记号qp为,源自从血管的末端向上游侧反射的脉搏波成分的血流量q。记号δt的含义是指,血流波b的峰值的时间长度。

[a]最大值qs、变动幅度(qs-qd)、搏动系数、阻力系数

当测量环境的温度降低时,末梢血管发生收缩,从而血流量q(例如最大值qs)降低。因此,能够将血流波b的一周期内的最大值qs作为温度指标来利用。例如,在最大值qs的减少率(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环境判断部58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急剧下降。

由于受检者的血流量q的变动幅度(qs-qd)、搏动系数(pi:pulsatilityindex)、以及阻力系数(ri:resistanceindex)也具有与测量环境的温度联动而下降的这一趋势,因此能够与最大值qs同样地作为温度指标来进行利用。另外,搏动系数为,将血流量q的变动幅度(qs-qd)除以平均值qave之后得到的数值((qs-qd)/qave),阻力系数为,将血流量q的变动幅度(qs-qd)除以最大值qs之后得到的数值((qs-qd)/qs)。

[b]反射率、时间长度δt

将反射流量qp与最小值qd之间的差分(qp-qd)除以血流量q的变动幅度(qs-qd)之后得到的数值(qp-qd)/(qs-qd)为,脉搏波成分从血管的末端向上游侧进行反射的程度的指标(反射率)。当测量环境的温度下降时,由于通过末梢血管收缩而促进了脉搏波成分的反射,因此反射率增加。因此,能够将反射率作为温度指标来进行利用。具体而言,在反射率的上升率(每单位时间的上升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环境判断部58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急剧下降。关于血流波b的峰值的时间长度δt,由于也具有在测量环境的温度下降时上升的这一趋势,因此能够与反射率同样地作为温度指标来进行利用。

[c]脉搏波传播速度v、血管截面面积a

当测量环境的温度下降时,由于血管难以变形,因此具有脉搏波传播速度v上升的趋势。此外,当测量环境的温度下降时,通过末梢血管收缩而使动脈的血液滞留,其结果为,具有动脈的血管截面面积a增加的趋势。因此,脉搏波传播速度v以及血管截面面积a也能够作为温度指标来利用。具体而言,在脉搏波传播速度v或血管截面面积a的增加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环境判断部58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急剧下降。

(2)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将受检者的血压p显示在了显示装置24上,但是向使用者通知的测量结果并未不限定于血压p的数值本身。例如,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即,根据血压解析部42所确定的血压p而对血压状态(高血压/正常/低血压)进行辨别,并且通知处理部64使显示装置24显示辨别结果。此外,也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即,通知处理部64使状态判断部56所判断出的受检者的活动状态(例如睡眠状态/清醒状态/运动状态)显示在显示装置24上。

(3)也能够将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相互组合。例如,血压测量装置100也被设想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状态判断部56和第三实施方式的环境判断部58这双方。在状态判断部56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和环境判断部58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在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时,测量控制部62将测量间隔d缩短为间隔d2。

(4)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通过数学式(例如数学式(1)或数学式(2))的运算而对各个生物体信息(血压p、血管截面面积a、脉搏波传播速度v)进行了推算,但是,对生物体信息进行确定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具体而言,可设想为,利用事前被存储在存储装置22中的表格而对生物体信息进行确定的结构。例如,也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即,血压解析部42根据将血管截面面积a以及脉搏波传播速度v的各个数值与血压p的各个数值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格,从而对与血管截面面积a以及脉搏波传播速度v的数相对应的血压p进行搜索。

(5)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将测量间隔d设定为标准间隔d1以及间隔d2中的任意一个,但是测量间隔d并不限定于两个值。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睡眠状态下,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时间越长,越将测量间隔d多级性地缩短。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根据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的时间变化率而使测量间隔d多级性地变化(例如,时间变化率越大,越将测量间隔d设定为较短的时间)。

(6)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通过穿过测量部位m的光的检测而生成了检测信号d,但是也能够通过对超声波等声波进行检测而生成检测信号d。具体而言,检测装置的照射部32向测量部位m照射超声波等声波,并且检测部34通过对穿过测量部位m的声波进行检测而生成检测信号d。如根据以上的说明所理解的那样,照射部32作为向受检者的测量部位m照射测量波的要素而被包括在内,检测部34作为对穿过测量部位m的测量波进行检测而生成检测信号d的要素而被包括在内。测量波为,包含光波以及声波在内的波动。

(7)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可佩戴于受检者的手腕上的血压测量装置100,但是血压测量装置的具体的方式(佩戴位置)是任意的。例如,能够采用可粘贴在受检者的身体上的贴片型、可佩戴于受检者的耳廓上的耳环型、可佩戴于受检者的指尖上的手指佩戴型(例如卡爪型)、可佩戴于受检者的头部上的头戴型等的、任意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但是,由于可设想有在佩戴了例如手指佩戴型等的血压测量装置的状态下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障碍的可能性,因此从在日常生活中不存在障碍而经常性地对血压p进行测量的这一观点来看,特别优选为,能够佩戴于受检者的手腕上的前述的各个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100。另外,也能够实现佩戴于(例如外设于)手表等的各种电子设备上的方式的血压测量装置。

(8)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血压测量装置100具备存储装置22以及显示装置24的结构,但是也能够将存储装置22或显示装置24设为与血压测量装置100独立的装置。例如,也能够在能够与血压测量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机或智能电话)中设置存储装置22或显示装置24。

(9)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也可作为前述的各个方式所涉及的血压测量装置100的动作方法(血压测量方法)而被掌握。在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血压测量方法中,血压测量装置100通过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m的测量波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d的解析而反复地确定受检者的血压p,并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对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是否超过阈值δth进行判断,在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且判断为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下,缩短对血压p进行确定的间隔d。在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血压测量方法中,血压测量装置100通过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m的测量波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d的解析而反复地确定受检者的血压p,并对受检者所处的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的变化的有无进行判断,对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是否超过阈值δth进行判断,在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变化、且判断为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下,缩短对血压p进行确定的间隔d。

(10)如前文所述,在前述的各方式中所例示的血压测量装置100通过控制装置20和程序的协同工作而被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程序使计算机作为血压解析部42、状态判断部56、变化判断部54以及测量控制部62而发挥功能,其中,所述血压解析部42通过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m的测量波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d的解析而反复地确定受检者的血压p,所述状态判断部56对受检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所述变化判断部54对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是否超过阈值δth进行判断,所述测量控制部62在状态判断部56判断为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且变化判断部54判断为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下,缩短血压解析部42对血压p进行确定的间隔d。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程序使计算机作为血压解析部42、环境判断部58、变化判断部54以及测量控制部62而发挥功能,其中,所述血压解析部42对穿过受检者的测量部位m的测量波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信号d的解析而反复地确定受检者的血压p,所述环境判断部58对受检者所处的测量环境温度或湿度的变化的有无进行判断,所述变化判断部54对血压p的时间变化率δ是否超过阈值δth进行判断,所述测量控制部62在环境判断部58判断为测量环境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了变化且变化判断部54判断为时间变化率δ超过阈值δth的情况下,缩短血压解析部42对血压p进行确定的间隔d。

以上所例示的程序能够通过被存储于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的方式来提供并被安装在计算机中。记录介质例如为非暂时性(non-transitory)的记录介质,虽然优选例为cd-rom等的光学式记录介质(光盘),但是也可以包含半导体记录介质或磁记录介质等公知的任意形式的记录介质。此外,以上所例示的程序也可以作为能够安装于可与血压测量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机或智能电话)中的应用程序而被提供。

符号说明

100…血压测量装置;12…筐体部;14…带;20…控制装置;22…存储装置;24…显示装置;26…检测装置;32…照射部;322…发光元件;324…驱动电路;34…检测部;342…受光元件;344…a/d转换器;42…血压解析部42;421…第一运算部;422…第二运算部;44…脉搏解析部;52…血压判断部;54…变化判断部;56…状态判断部;58…环境判断部;62…测量控制部;64…通知处理部;72…动作检测装置;74…温度湿度检测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