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0339发布日期:2018-06-12 17:3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中医常将腹泻归结于脾气虚弱,在治疗上以健脾益气为主要手段,典型方剂有参苓白术散,该方剂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淮山药、扁豆、甘草组成。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脾虚夹湿之证。参苓白术散通过重振脾气,温健中焦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效果。但有部分患者长期腹泻,服用参苓白术散后症状仅轻微改善,停药或时间拖延后,腹泻再次加剧,该种腹泻被称之为顽固性腹泻,由此可见,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仅依靠温补中焦、重振脾气的手段难以达到疗效,该病的病机并不完全在于中焦脾气衰败,而另有其他的病机尚未完全掌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顽固性腹泻的特点,在调整中焦的基础上通过对病机的分析从而得到一种全新的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而当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0-15g、淫羊藿5-10g、百合9-16g、人参3-9g、薏苡仁10-15g、知母6-12g、茯苓9-16g、柴胡10-15g、甘草3-9g、附子3-6g、当归10-15g、吴茱萸5-10g、山药10-15g、麦冬9-16g、桑白皮9-16g、杜仲9-15g、芍药10-15g。

进一步的,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中药的重量份为:白术12g、淫羊藿8g、百合12g、人参6g、薏苡仁12g、知母9g、茯苓12g、柴胡12g、甘草6g、附子5g、当归12g、吴茱萸8g、山药12g、麦冬12g、桑白皮12g、杜仲12g、芍药12g。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取上述中药组合物煎提后所得药汁100-300毫升,加如蜂蜜20-30g、大枣榨汁10-15g搅拌均匀一次性服用,每日早中晚各一次,7日为一疗程。

组方分析:脾主生化,谷物入胃,脾气运磨,谷精化为营血行于脉中,渣滓入胃转而下肠,脾气衰败则食谷不化,形成腹泻。因此在治疗腹泻时,应注重温补中焦、重振脾气。但针对顽固性腹泻,依靠上述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疗效,申请人经过仔细辩证发现,患有顽固性腹泻的患者往往伴有肺燥之象,如咳嗽、口渴、胸满等候,细究之,肺为燥金,脾为己土,脾气已败,而肺金现其本气,造成肺金辱土,脾气愈败,肺金愈辱,无有止期,因此单纯的补中焦而忽视肺燥则难以根治。又由于中土衰败根于中焦土湿,湿为火衰,因此急补元火,火旺则土温。且顽固性腹泻往往又伴随腹痛,腹痛则木郁克土,中焦长期衰败则肝木不升,木郁生风则克中土,风生则现其本性,疏泻不止,此为顽固性腹泻的又一病机。基于上述辩证分析,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除了补中焦、振脾气外,还需润肺降燥、温补肾阳、疏肝清风,故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白术、山药、人参、薏苡仁、茯苓、甘草补中焦、振脾气,取当归、麦冬、百合、桑白皮、知母润肺降噪,取附子、杜仲、淫羊藿、吴茱萸温补肾阳,取柴胡、芍药疏肝清风。上述药物协同作用,中焦土温,肝木生发,肺金以降,顽固性腹泻一症自解。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而当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2g、淫羊藿8g、百合12g、人参6g、薏苡仁12g、知母9g、茯苓12g、柴胡12g、甘草6g、附子5g、当归12g、吴茱萸8g、山药12g、麦冬12g、桑白皮12g、杜仲12g、芍药12g。

制作及服用方法: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添加其重量15-20倍的水,先武火煮开,然后转温火煎取药汁,得药汁450毫升。在药汁中加入蜂蜜75g、大枣榨汁36g混合均匀,分为三分,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份。

典型病例:李某,男,年龄45岁,患腹泻2年,每日排便次数5次以上,大便溏稀无形,精神萎靡,易怒,心烦,口渴,咳嗽无痰。脉诊,左关弦紧,右寸浮大有力,关脉沉滑,迟脉弱微,苔滑。

治疗过程如下:

第一次治疗:药物组成白术12g、淫羊藿8g、人参6g、薏苡仁12g、茯苓12g、甘草6g、附子5g、吴茱萸8g、山药12g、杜仲12g。

药物组成中白术、人参、薏苡仁、茯苓、甘草、吴茱萸、山药以振生脾气、温化中焦为主,同时加附子、淫羊藿、杜仲补下焦肾阳。

患者服用1周后,排便次数减少,但仍不成型,说明药物组成对腹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口渴、咳嗽等症状仍存在,继续服药一周后停药。排便次数再次增加,大便恢复溏稀。由于患者口渴、干咳无痰等症状的存在,辩证分析为肺燥辱土,在上述药物中添加百合12g、知母9g、当归12g、麦冬12g、桑白皮12g,服药一周后,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基本维持在每日3次,同时口渴、咳嗽等症状减轻。但腹痛感存在,辩证为肝郁风起,在药物中添加柴胡12g、芍药12g,继续服用一周,排便次数基本为每日1-2次,大便成形,同时腹痛、口渴、心烦、咳嗽等症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中药组合物1周停药,至今3个月再无复发,顽固性腹泻得以痊愈。

通过上述病例的治疗过程可见,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单纯依靠温补中焦、振生脾气的手段病症难以得到根治,顽固性腹泻往往与肺燥、肝郁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温补中焦、振生脾气的基础上结合润肺降噪、疏肝清风方能实现根治的效果。

通过上述治疗过程确定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的中药组成为:白术12g、淫羊藿8g、百合12g、人参6g、薏苡仁12g、知母9g、茯苓12g、柴胡12g、甘草6g、附子5g、当归12g、吴茱萸8g、山药12g、麦冬12g、桑白皮12g、杜仲12g、芍药12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而当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0g、淫羊藿10g、百合9g、人参9g、薏苡仁10g、知母12g、茯苓9g、柴胡15g、甘草3g、附子6g、当归10g、吴茱萸10g、山药10g、麦冬16g、桑白皮9g、杜仲15g、芍药10g。

制作及服用方法: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添加其重量15-20倍的水,先武火煮开,然后转温火煎取药汁,得药汁300毫升。在药汁中加入蜂蜜90g、大枣榨汁30g混合均匀,分为三分,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份。

典型病例:吴某,女,32岁,常年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6-8次,大便溏稀不成形,无腹痛、口渴、咳嗽等症状存在,服用参苓白术丸症状稍有改善,但停药即发。

治疗过程如下:

第一次治疗:药物组成白术10g、淫羊藿10g、人参9g、薏苡仁10g、茯苓9g、甘草3g、附子6g、吴茱萸10g、山药10g、杜仲15g。

药物组成中白术、人参、薏苡仁、茯苓、甘草、吴茱萸、山药以振生脾气、温化中焦为主,同时加附子、淫羊藿、杜仲补下焦肾阳。

患者服用1周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排便次数无减少,同时大便依然溏稀。脉诊其左关脉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寒为土湿,辩证其肝木克土,疏泄不止,再脉其右寸,寸脉浮大有力,肺燥无疑,故在上述药物中添加百合9g、知母12g、柴胡15g、当归10g、麦冬16g、桑白皮9g、芍药10g。服用上述药物一周,排便次数减少为每日3次以下,大便成型,继续服药巩固一周停药,至今本年在无复发,顽固性腹泻得以痊愈。

由此可见,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患者虽无肝郁、肺燥的外象,但在辩证时仍需考虑上述两者的因素,将肝郁、肺燥及中焦衰败的因素结合为一体进行治疗,则顽固性腹泻的病症得以根治。

通过上述治疗过程确定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的中药组成为:白术10g、淫羊藿10g、百合9g、人参9g、薏苡仁10g、知母12g、茯苓9g、柴胡15g、甘草3g、附子6g、当归10g、吴茱萸10g、山药10g、麦冬16g、桑白皮9g、杜仲15g、芍药1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而当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5g、淫羊藿5g、百合16g、人参3g、薏苡仁15g、知母6g、茯苓16g、柴胡10g、甘草9g、附子3g、当归15g、吴茱萸5g、山药15g、麦冬9g、桑白皮16g、杜仲9g、芍药15g。

制作及服用方法: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添加其重量15-20倍的水,先武火煮开,然后转温火煎取药汁,得药汁900毫升。在药汁中加入蜂蜜60g、大枣榨汁45g混合均匀,分为三分,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份。

典型病例:于某,男,65岁,患腹泻3年,干咳,每日排便次数6-8次,大便溏稀,小便自利,每有便意时来势较急,或咳嗽时也可造成大便,口干欲饮,愈饮愈便,多方治疗效果皆不满意。

治疗过程如下:

第一次治疗:药物组成白术15g、淫羊藿5g、人参3g、薏苡仁15g、茯苓16g、甘草9g、附子3g、吴茱萸5g、山药15g、杜仲9g。

药物组成中白术、人参、薏苡仁、茯苓、甘草、吴茱萸、山药以振生脾气、温化中焦为主,同时加附子、淫羊藿、杜仲补下焦肾阳。

患者服用2周后,症状有所改善,每日排便次数减少1-2次,但大便依然无形。观其咳嗽症状,在药物中添加百合16g、知母6g、当归15g、麦冬9g、桑白皮16g。再次服用上述药物二周,排便次数基本没有改变,且大便仍不成型,但咳嗽、口渴等症状减轻。由于其腹泻时时有腹痛症状,考虑为肝木克土,在药物中添加柴胡10g、芍药15g,服用1周,大便次数减少为每日2-4次,大便基本成型,巩固服用2周,大便次数降为每日1-2次,大便成型,其他口渴、咳嗽及腹痛症状小时。停药至今1年,再无复发。

由此可见,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除考虑中焦土败、肺金辱土外,还需考虑肝木郁郁不生的因素,肝郁克土往往是造成腹泻难以痊愈的主要因素,只有将肝郁、土败、肺燥结合起来方能取得优异的疗效。

通过上述治疗过程确定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的中药组成为:白术15g、淫羊藿5g、百合16g、人参3g、薏苡仁15g、知母6g、茯苓16g、柴胡10g、甘草9g、附子3g、当归15g、吴茱萸5g、山药15g、麦冬9g、桑白皮16g、杜仲9g、芍药15g。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服用方法,在药汁中添加蜂蜜、大枣汁,其目的是利用蜂蜜强化润肺的效果,利用大枣汁补益脾静的特效,以蜂蜜不能高温煮沸,而生大枣汁又最益脾精,两者合用共为药引使用。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在临床上进行了试验,试验如下:

腹泻患者156名,其中30岁以下患者29名,30-50岁之间102名,50岁以上25名,女性患者79名,男性患者77名,患者平均年龄44.34岁,腹泻平均时间1.82年。

治疗手段:

第一阶段治疗:取白术12g、淫羊藿8g、人参6g、薏苡仁12g、茯苓12g、甘草6g、附子5g、吴茱萸8g、山药12g、杜仲12g组成药物煎汁加蜂蜜大枣汁服用,1周后评价。

评价如下:有21例患者大便次数减至每日3次以下,大便基本成型,该21例患者停药进行观察。其余135例患者,有72例排便次数略有减少,但大便维持溏稀,73例无改善。

21例患者中停药一周后,再次出现排便次数增加及大便溏稀的患者18例,仅3例无复发。

第二阶段治疗:在第一阶段治疗的药物中添加柴胡12g、芍药12g组成药物煎汁加蜂蜜及大枣汁服用,服用人数除21例患者中的3例无复发外,其他153例患者同时服用,1周后评价。

评价如下:有54例患者大便次数减至每日3次以下,大便基本成型,该56例患者停药进行观察。其余102例患者,有58例排便次数略有减少,但大便维持溏稀,44例无改善。

54例患者中停药一周后,再次出现排便次数增加及大便溏稀的患者39例,15例无复发。

说明部分患者的长期腹泻除中焦土败外还存在肝郁的因素,但肝郁因素及中焦因素并不完全是致顽固性腹泻的全部因素。

第三阶段治疗:在第二阶段治疗的药物中添加百合12g、知母9g、当归12g、麦冬12g、桑白皮12g煎汁加蜂蜜及大枣汁服用,服用人数除54例患者中的15例无复发外,其他141例患者同时服用,1周后评价。

评价如下:141例患者中排便次数减少为每日1-2次,大便成形的患者138例,其余13例中有6例症状改善,7例无效。

通过上述治疗过程确定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时的中药组成为:白术12g、淫羊藿8g、百合12g、人参6g、薏苡仁12g、知母9g、茯苓12g、柴胡12g、甘草6g、附子5g、当归12g、吴茱萸8g、山药12g、麦冬12g、桑白皮12g、杜仲12g、芍药12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