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256发布日期:2018-07-31 22:14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
技术领域
,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用途,具体为一种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皮肤由角质层、有棘层、颗粒层和真皮层组成,这些细胞层中屏障结构在保护皮肤低于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除了自然因素的衰老,电脑、手机产生的蓝光,环境污染产生的空气当中的污染物,不恰当的使用化妆品和紫外线均能引起皮肤损伤,破坏皮肤屏障,加速皮肤衰老。表皮的代谢与基底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表皮从基底膜中增值分化,获取生长因子等,而表皮与基底膜之间有一个特殊结构—层粘连蛋白5,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组织间的黏连作用。且当年龄超过25岁后,胶原分解的速度会超过胶原合成的速度,皮肤出现松弛和皱纹,弹力纤维也会降解、变细、消失。1986年,在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上首先刊登介绍了维生素a酸治疗皮肤光老化有效性报告,但是因为维生素a酸的刺激性较大,且在应用历史中不良反应例较多,而导致使用受限制,从而衍生了后来的视黄醛、视黄醇(维a醇)、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乙酸酯等,广泛被应用,但这些原料还是存在光稳定性问题和刺激性问题,加之目前的抗衰老方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只增加胶原蛋白,更需要去探索研究衰老与皮肤基础结构的相关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寻找稳定性好、刺激性低、机理明确、新的抗衰老方向的原料或者原料组合。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及其用途,以稳定表皮与真皮之间的黏连,同时具有增加胶原表达和减少胶原降解。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优选地,所述牡丹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将牡丹根皮粉碎后与提取溶剂一起浸渍或者回流,过滤、浓缩后,即得;所述提取溶剂包括水、1,3-丁二醇、甘油、1,2-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用途。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上述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的乳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上述抗衰老的组合物1%~3%,甘油2%~15%,1,2-戊二醇0.5%~5%,edta二钠0.01%~2%,peg-100硬脂酸酯0.5%~5%,甘油硬脂酸酯0.1%~5%,胆甾醇羟基硬脂酸酯0.1%~5%,鲸蜡醇0.1%~5%,山嵛醇0.1%~5%,聚二甲基硅氧烷0.1%~5%,胆甾醇0.1%~2%,黄原胶0.1%~1%,丁二醇1%~5%,苯氧乙醇0.1%~0.5%,对羟基苯乙酮0.1%~0.5%,透明质酸钠0.01%~0.1%,香精0.01%~0.5%,余量为水。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的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各组分,将水相组分水、甘油、1,2-戊二醇、edta二钠依次加入水锅,加热至85-95℃,冷却至65-70℃,加入牡丹提取物、燕麦多肽、积雪草苷、乙酰羟脯氨酸、冬虫夏草提取物和人参提取物,搅拌均匀,搅拌速度15-25rpm;s2、将油相组分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胆甾醇羟基硬脂酸酯、鲸蜡醇、山嵛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胆甾醇、大豆异黄酮、花榈木树皮提取物依次加入油锅,加热至80-85℃,搅拌均匀,搅拌速度15-25rpm;s3、将油相组分与水相组分混合,并加入黄原胶与丁二醇的混合液,均质,然后保温60-70℃;s4、再依次加入苯氧乙醇与对羟基苯乙酮的混合溶液、透明质酸钠的水溶液和香精,搅拌均匀后,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作用靶点多,不仅限于促进胶原蛋白的表达,还能保持表皮与真皮的稳定黏连。2、协同能力强,组合物效果均超过单一原料的效果。当某一原料作用浓度达到最高时不再产生作用,其他的原料可以在这一信号通路也产生作用,进一步加强这一信号通路的作用。3、作用效果温和,刺激性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3实施例1-3涉及一种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其具体组分和含量如表1所示。其中,牡丹提取物的获得方法包括:将牡丹根皮粉碎后与提取溶剂一起浸渍或者回流,过滤、浓缩后获得;溶剂可以单独或者复配来使用,包括水、1,3-丁二醇、甘油、1,2-丙二醇等;通过膜过滤或者树脂除去杂质,也可以使用干燥得到的物质。表1实施例1-3抗衰老组合物的各组分及含量对比例1-10对比例1-10涉及一种抗衰老的组合物,其具体组分和含量如表2所示。表2对比例1-10抗衰老组合物的各组分及含量效果验证一、促进层粘连蛋白5的生成的测试实验步骤:1、培养表皮角质细胞(由人包皮分离而来),培养基中加入0.2mm的钙,并加入egf和牛脑垂体提取物2、培养3代后,用胰蛋白酶和edta分散细胞,200目尼龙网过滤,获得细胞悬液,然后离心、计数3、按照6×104个/ml密度在培养基中培养4、将0.5ml的细胞悬液加入到24孔板的培养板,并加入0.01%实施例和对比例样品,培养24h5、培养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含表面活性剂的tris盐酸缓冲液,-25℃保存。第二天超声处理,继续-25℃保存。第三天,离心分离,取上清液6、elisa方法测定层粘连蛋白5的生成量,空白对照设为100%实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表3层粘连蛋白5的生成量样品相对空白对照的层粘连蛋白5生成量(%)实施例1128实施例2127实施例3127对比例1120对比例2118对比例3115对比例4111对比例5106对比例6105对比例7107对比例8112对比例9119对比例10118由上表3结果分析可知,实施例的组合物由于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层粘连蛋白5的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二、促进胶原蛋白的表达和抑制mmp-1的生产的测试实验步骤:1、将成纤维细胞培养至对数期,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获得细胞悬液,计数2、按照1×104个/ml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入200μl,分别加入100μg/ml的实施例和对比例样品,空白对照组不加样品3、培养24h后用rt-pcr的方法检测coli和mmp-1的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如下表4和表5所示:表4coli的定量分析结果由上表4结果分析可知,实施例的组合物由于各组之间的协同作用,对胶原蛋白i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5mmp-1的定量分析结果由上表5结果分析可知,实施例的组合物由于各组之间的协同作用,对mmp-1的抑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施例4-9实施例4-9涉及一种具有稳定表皮与真皮间黏连作用的抗衰老组合物的乳液,所述乳液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本发明抗衰老组合物1%~3%,甘油2%~15%,1,2-戊二醇0.5%~5%,edta二钠0.01%~2%,peg-100硬脂酸酯0.5%~5%,甘油硬脂酸酯0.1%~5%,胆甾醇羟基硬脂酸酯0.1%~5%,鲸蜡醇0.1%~5%,山嵛醇0.1%~5%,聚二甲基硅氧烷0.1%~5%,胆甾醇0.1%~2%,黄原胶0.1%~1%,丁二醇1%~5%,苯氧乙醇0.1%~0.5%,对羟基苯乙酮0.1%~0.5%,透明质酸钠0.01%~0.1%,香精0.01%~0.5%,余量为水。所述乳液中抗衰老组合物的具体添加量见表6,其制备方法方法如下:a1、称取各组分,将水相组分水、甘油、1,2-戊二醇、edta二钠依次加入水锅,加热至85-95℃,冷却至65-70℃,加入牡丹提取物、燕麦多肽、积雪草苷、乙酰羟脯氨酸、冬虫夏草提取物和人参提取物,搅拌均匀,搅拌速度15-25rpm;a2、将油相组分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胆甾醇羟基硬脂酸酯、鲸蜡醇、山嵛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胆甾醇、大豆异黄酮、花榈木树皮提取物依次加入油锅,加热至80-85℃,搅拌均匀,搅拌速度15-25rpm;a3、将油相组分与水相组分混合,并加入黄原胶与丁二醇的混合液,均质,然后保温60-70℃;a4、再依次加入苯氧乙醇与对羟基苯乙酮的混合溶液、透明质酸钠的水溶液和香精,搅拌均匀后,出料。对比例11-14对比例11-14涉及一种抗衰老的组合物的乳液,其中组合物的具体添加量见表6,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9一致。表6各实施例4-9和对比例11-14中抗衰老组合物的添加量皮肤弹性测试30名身体健康志愿者参加本次实验(与以上两组实验为相同人员),男女不限,年龄在50-65岁之间,最近三个月没有参加过任何药品,化妆品或保健品的临床测试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具体步骤:1、用提前准备好的模板在受试者左右手臂标识出仪器测定的区域,每个区域大小为2.5cm2;2、受试者在左右臂随机的4个区域涂抹含实施例和对比例不同添加量的乳液,剩下的两个区域涂抹空白对照(不添加活性物)的乳液;3、除去左右手臂的空白对照区,在所有测试区用皮肤记号笔标记,早晚各使用一次,连续使用4个月样品,样品使用量为2mg/cm2;3、30d内不能使用其他任何护肤品或药品;4、本次测试仪器为corneometer(ck),皮肤弹性测试仪;测试时间点为样品使用前和样品使用4个月后(对照组为样品使用前,实施例和对比例为使用4个月后测试),测试之前先用水洗净皮肤,待30min后皮肤干后再进行测定(实验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2±2℃,相对湿度为50±5%);5、实验期间保持原有生活规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中t检验统计分析对照组与其他实验组的差异实验结果:r5=ur/ue(ur指皮肤快速恢复的部分,ue指由于吸力快速弹起的部分),在皮肤测试的第一次循环中,皮肤恢复过程中的弹性部分与加负压过程中的弹性部分之比,越接近与1,说明皮肤弹性越好表7皮肤粘弹性测试结果**表示显著性高,p<0.01;*表示显著差异,p<0.05由结果分析,组合物明显具有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且作用在1%~3%浓度范围内线性增加,浓度低作用不明显,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时作用效果不再增强。综合以上分析: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通过促进层黏连蛋白5与胶原蛋白的表达,减少胶原蛋白降解,保持基底膜与表皮之间的黏连,增加表皮与真皮之间的紧实度,来增加皮肤弹性。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