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7161发布日期:2018-07-20 08:5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



背景技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疼痛、骨骼变形、出现合并症乃至死亡等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雌激素的缺乏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因之一,雌激素能促进早期成骨细胞分化,刺激胶原蛋白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绝经后雌激素严重不足,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转化率,影响钙盐沉积,使骨消融增加,大量骨质丢失,最终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患病群体,西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采用雌激素替代及补充钙剂,服用维生素等,效果不理想,且长期服用药物容易引起并发症或副作用,易复发。然而中医药疗法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妇女绝经后,天癸竭,肾气衰,则髓不能满,肾气衰则血运无力,渐可致淤。因此挖掘、探索并运用中医药手段来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利用我国传统的中药,提供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成本低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0-30份杜仲、5-15份五加皮、10-25份淫羊藿、10-25份肉苁蓉、35-50份熟地黄、10-25份菟丝子、10-25份补骨脂、10-25份制首乌、30-45份丹参、5-10份黄芪、5-10份黄芩、5-10份炙甘草、1-5份鹿角胶、15-25份葛根、18-30份枸杞。

较佳地,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2-18份杜仲、8-12份五加皮、12-20份淫羊藿、15-20份肉苁蓉、35-42份熟地黄、12-18份菟丝子、15-20份补骨脂、15-20份制首乌、丹参35-40份、6-8份黄芪、6-8份黄芩、6-8份炙甘草、2-4份鹿角胶、18-23份葛根、20-25份枸杞。

较佳地,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5份杜仲、10份五加皮、18份淫羊藿、18份肉苁蓉、38份熟地黄、15份菟丝子、18份补骨脂、18份制首乌、丹参38份、7份黄芪、7份黄芩、7份炙甘草、3份鹿角胶、20份葛根、22份枸杞。

较佳地,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按照中成药常规技术制成片剂、丸剂、散剂、冲剂或者胶囊。

本发明配伍合理,相辅相成,见效快,疗效确切,以治根本,对骨质疏松症有良好治疗效果,且无副作用。采用的杜仲、五加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采用的淫羊藿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能够直接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使机体代谢处于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的正平衡状态,采用的补骨脂补元阳、温肾强的功效,熟地黄可平补肝肾,养血滋阴,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功效,采用的枸杞具有补肾精、壮筋骨的功效,采用的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髓的功效。本方配伍严谨,各中药组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奏补气健脾,补肾养胃,强筋健骨,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诸症得解,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0-30份杜仲、5-15份五加皮、10-25份淫羊藿、10-25份肉苁蓉、35-50份熟地黄、10-25份菟丝子、10-25份补骨脂、10-25份制首乌、30-45份丹参、5-10份黄芪、5-10份黄芩、5-10份炙甘草、1-5份鹿角胶、15-25份葛根、18-30份枸杞。

上述组分分别具有以下的功效与作用:

1、杜仲:性温,味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对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具有利尿作用,有明显的镇痛、抗炎等作用。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2、五加皮:可祛风湿,壮筋骨,补肝肾,活血去瘀;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腰脚酸痛,半身不遂,阳痿,脚弱,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3、淫羊藿:《医学入门》中提到淫羊藿能“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能够直接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使机体代谢处于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的正平衡状态,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的作用。

4、肉苁蓉:肉苁蓉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结晶性的中性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能补肾阳、益精血,抑制“阳虚”症状的出现,防止体重减轻。可有效地预防、治疗男子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及女子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疾病。

5、熟地黄:《本草备药》记载,熟地黄可平补肝肾,养血滋阴。滋肾水,补真阴、填骨髓、生精血。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珍珠囊》中记载: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6、菟丝子:《药性论》中提到菟丝子能“治男子、女子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久服延年。”菟丝子味甘、辛,性平,入肝、肾、脾经,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头晕耳鸣;肾虚腰疼,妇人带下,胎气不固;肝肾两亏、肝血不足之双目昏花、视物不清;脾肾两虚之便溏腹痛,完谷不化等症状。菟丝子为平补肾、肝、脾的良药,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的作用。

7、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现代研究补骨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治疗肾阳不足之不孕不育、腰膝冷痛、遗尿尿频、肾不纳气之虚喘不止、脾肾两虚之五更泄泻等证。

8、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

9、丹参: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主要功效为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除烦。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高骨密度,改善钙、磷代谢,并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促进骨愈合以及预防股骨头坏死等作用。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素、儿茶醛a和b,能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骨髓脂质代谢,从而改善骨结构,从而有效地预防骨丢失,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疗效。

10、黄芪:《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11、黄芩:《本经逢原》:昔人以柴胡去热不及黄芩,盖柴胡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著,一主风木客邪,一主湿上蕴著,讵可混论。黄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伏热,虚阳发露,可轻试乎其条实者兼行冲脉,治血热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女人血热,经水暴下不止者,最效。

12、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13、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

14、葛根:葛根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有解肌退热、生津、升阳止泻的功效。葛根中约含5%的异黄酮,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以增加去卵巢大鼠全身骨矿总量和骨矿密度,提高骨结构强度;而葛根素可以通过抑制骨吸收,刺激骨形成来调控骨代谢,从而起抗骨质疏松作用。

15、枸杞:《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久服能坚筋骨、主治肝肾不足、精血虚损,耐寒暑,轻身不老,乃中药中之上品。”《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甘平而润,性滋补……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有补肾强骨的作用。枸杞多糖为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骨质疏松作用。它能提高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密度值,改善骨质的形态学结构,并能促进钙吸收,提高一氧化氮和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5g杜仲、10g五加皮、18g淫羊藿、18g肉苁蓉、38g熟地黄、15g菟丝子、18g补骨脂、18g制首乌、38g丹参、7g黄芪、7g黄芩、7g炙甘草、3g鹿角胶、20g葛根、22g枸杞。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2g杜仲、9g五加皮、15g淫羊藿、15g肉苁蓉、40g熟地黄、18g菟丝子、15g补骨脂、16g制首乌、35g丹参、6g黄芪、6g黄芩、6g炙甘草、4g鹿角胶、18g葛根、25g枸杞。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配伍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8g杜仲、12g五加皮、20g淫羊藿、16g肉苁蓉、42g熟地黄、16g菟丝子、20g补骨脂、20g制首乌、40g丹参、8g黄芪、8g黄芩、8g炙甘草、4g鹿角胶、20g葛根、20g枸杞。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下面列举一些临床实例并以实施例1的配方为例,说明本发明本身药物的效果。

一、临床实验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20例,年龄48~65岁,中位数56.5岁。绝经时间1~10年,中位数5.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采用《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中确定的国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1)不符合本次观察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2)由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及体征等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椎骨折或者腰部肌肉劳损等病因引起的腰痛者;(3)排除可能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充进、糖尿病、卵巢切除术、皮质醇增多症等内分泌方面疾病,和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疾病;(4)近半年内服用过影响骨代谢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钙片、维生素d、雌激素及降钙素等;(5)既往曾行腰椎手术者。

1.4病例选择:将纳入研究的患者120名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名患者,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实施例1的中药配伍组分,每日三次,冲服使用,连续服用一个月。

对照组则予基础治疗服用西药钙尔奇d,连续服用一个月。

本次病例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年龄、绝经时间、体重指数(bmi)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组病例入组前x片检查均无腰椎骨折。入组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

1.5治疗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1.6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60例,痊愈40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60例,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变化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前后骨密度差异,结果显示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升高,治疗有效,且治疗组的骨密度升高致更高。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n=60,%)

表2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g/cm3n=6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由于采用的步骤方法与实施例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的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由于实施例1-3的效果相似,本发明仅描述了实施例1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