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诊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7205发布日期:2019-02-19 18:25阅读:1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诊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诊疗系统;属于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健康养生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也逐渐走向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并青睐中医。但是,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法在较大程度上与医生的工作经验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号难求,造成了求医难的尴尬局面;患者与医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形成了隐形成本,导致看病贵的现象。

鉴于上述原因,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如果能够将中医四诊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累积四诊大数据,必将能够提高诊病能力和诊病速度,也能够减少诊断结果对于医生经验的过分依赖,为中医服务插上翅膀,使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医诊疗系统,辅助医生得到诊断结果并给出建议处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开方模块以及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分为医生端和患者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同时发送至数据库管理模块和开方模块;所述数据库管理模块对结果进行存储,实时更新系统数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通过自学习和人工干预不断提高和完善数据库;所述开方模块根据结果给出建议处方并反馈至医生端,由医生确认后发送至患者端。

优选地,前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视频采集、图像采集、声音采集、脉象采集及手工录入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以上多方面的数据采集,得以将患者的信息全面采集。

更优选地,前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望诊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面部、舌部及全身的图像或视频信息,或者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输入上述信息;

闻诊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语音、咳嗽、呼吸等声音信息,或者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输入上述信息;

问诊采集单元:采用交互式问答的方法获得患者的症状信息;

脉诊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脉象信息;

以上四个采集单元与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法不谋而合,使诊断结果可信度高。

更优选地,前述问诊采集单元涉及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睡眠、皮肤、寒热、出汗、饮食、饮水、大小便、情志、疼痛、男科、妇科。

再优选地,前述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中医症候序列,前述开方模块根据获得的中医症候序列,从处方数据库中匹配最优处方信息作为建议处方,发送至医生端,医生端对建议处方进行调整或确认,生成最终处方,发送至患者端。诊断速度快,且需要通过医生确认后患者才能获得诊断处方,避免有偏差的处方结果对患者产生误导。

再进一步优选地,开方模块根据建议处方与最终处方的相似度生成处方评分,反馈给数据库管理模块,以提高和完善数据库,这样能够实现诊疗系统自修正。

更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医生端和患者端通过智能设备的app实现交互,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ad等。

再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医生端和患者端的app均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wifi实现连接交互。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诊疗系统,依托智能终端便捷采集望、闻、问、切的四诊信息,科学客观地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诊断结果和处方,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并提高了诊病速度,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就医难、看病贵的矛盾;

(2)本发明的中医诊疗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模块对结果进行存储,实时更新系统数据,方便随时查询患者的电子病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为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库;并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该系统能够通过自学习和人工干预不断提高和完善数据库,通过数据的不断收集,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学习,不断提高诊疗决策的准确性,总结甚至发现新的规律,逐步优化诊断效果;

(3)开方模块根据获得的中医症候序列,从处方数据库中匹配最优处方信息作为建议处方,发送至医生端,医生端对建议处方进行调整或确认,生成最终处方,发送至患者端。可见,在该系统中,需要通过医生确认后患者才能获得诊断处方,避免有偏差的处方结果对患者产生误导,医学严谨性可见一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本实施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诊疗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开方模块以及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分为医生端和患者端,医生端和患者端通过智能设备的app、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wifi实现连接交互。

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为了尽量全面地采集患者的信息数据,数据采集模块的采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视频采集、图像采集、声音采集、脉象采集及手工录入等多种方式。

具体地,本发明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望诊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面部、舌部及全身的图像或视频信息,或者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输入上述信息;

闻诊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语音、咳嗽、呼吸等声音信息,或者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输入上述信息;

问诊采集单元:采用交互式问答的方法获得患者的症状信息,涉及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睡眠、皮肤、寒热、出汗、饮食、饮水、大小便、情志、疼痛、男科、妇科等。

脉诊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脉象信息;

以上四个采集单元与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法不谋而合,使诊断结果可信度高。

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同时发送至数据库管理模块和开方模块。具体地,通过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中医症候序列,开方模块根据获得的中医症候序列,从处方数据库中匹配最优处方信息作为建议处方,发送至医生端,医生端对建议处方进行调整或确认,生成最终处方,发送至患者端。诊断速度快,且需要通过医生确认后患者才能获得诊断处方,避免有偏差的处方结果对患者产生误导。

数据库管理模块对结果进行存储,实时更新系统数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通过自学习和人工干预不断提高和完善数据库。

自学习的具体方法为:开方模块根据建议处方与最终处方的相似度生成处方评分,反馈给数据库管理模块,以提高和完善数据库,这样能够实现诊疗系统自修正,逐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综上,本发明的人工智能中医诊疗系统,依托智能终端便捷采集望、闻、问、切的四诊信息,科学客观地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诊断结果和处方,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并提高了诊病速度,有利于消除医生个体之间诊疗的主观差异,消除医疗资源地域间的发展不平衡,提高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生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就医难、看病贵的矛盾。总的来说,本发明的诊疗系统能够便捷地采集数据,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基本不需要增加设备成本,可以快速地推广普及,获得海量的医疗数据;此外,数据库的扩增又为人工智能的学习提高提供了资源,从而使得诊断越来越准确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