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2914发布日期:2020-04-29 00:5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压计。



背景技术:

血压值是诊断疾病、观察病情变化与判断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被测人血压值的测量,可以获知被测人的心脏功能与外周血管阻力等情况。随着对临床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臂间血压差(inter-armbloodpressuredifference,iad)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外周血管病往往会导致患者两臂的血压存在差异,如果仅靠左侧或右侧上肢血压测量的话,高血压漏诊率可以分别高达23.9%和31.0%。因此,国内外相关医学指南均强调对患者血压值的测量应该对双臂同时进行。

早年关于iad的研究一般都采用水银柱血压计非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这样的测量方式因为非同步的原因,对被测人的臂间血压差采集存在较大偏差。目前临床对双臂血压测量主要采用两个单袖套电子血压计进行同时测量。采用两台单袖套电子血压血压计,需要先后按下左右臂设备的开关,这一虽然减小了测量误差,但仍不能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同一时刻点测量,导致iad测量的结果依然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当两台电子血压计的型号品牌不一致时,测量出来的结果差异可能会更大。

此外,对于不同的被测人身体健康情况,在血压测量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升压法或降压法中的一种来进行测量,或两种测量方式各实施一次后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结合判断的情况。部分电子血压计并没有实现两种测量方式的兼容,需要根据测量方法来实时更换电子血压计。这给血压测量过程带来了更加繁琐的操作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出一种可同时测量上肢左右臂血压的血压计,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压计,包括

第一测压单元,包括第一进气阀和第一放气阀;

第二测压单元,包括第二进气阀和第二放气阀;

气泵,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阀和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气泵用于为所述第一测压单元和所述第二测压单元充气;

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一放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进气阀和所述第一放气阀的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测压单元采用升压法或降压法测量血压的同时,所述控制系统还通过控制所述第二进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的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测压单元采用升压法或降压法测量血压。

本申请所述血压计,通过所述第一测压单元和所述第二测压单元分别对被测人的左右两臂来进行血压测量,其测量气体来自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一放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的电性连接,实现了在测量过程中经由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进气阀的充气动作和所述第一放气阀的放气动作进行匹配调节,以使得所述第一测压单元采用升压法或者降压法中的一种来进行血压测量的目的。在同一时刻,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二进气阀的充气动作和所述第二放气阀的放气动作进行同步的匹配调节,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测压单元也采用升压法或降压法中的一种来进行血压测量。本申请血压计经由控制系统来控制所述第一测压单元和所述第二测压单元的测压过程,可以保证二者工作的同步性,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可以针对被测人的身体情况和测量环境,选用升压法或降压法之一来开展血压值的测量,扩展了血压计的适用范围,简化血压测量的操作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测压单元包括第一袖套、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数据通路,所述第一进气阀和所述第一放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袖套连通形成第一气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气路内并感测所述第一气路的第一压力值,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将所述第一压力值通过所述第一数据通路传送给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第二测压单元包括第二袖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数据通路,所述第二进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二袖套连通形成第二气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气路内并感测所述第二气路的第二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将所述第二压力值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通路传送给所述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血压计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通断接头、第二通断接头和第三通断接头,所述第一通断接头用作所述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通断接头用作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三通断接头与所述气泵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进气模块和放气模块,所述进气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阀和所述第二进气阀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袖套和所述第二袖套的充气;所述放气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放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袖套和所述第二袖套的放气。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内设阈值,当所述第一压力值或所述第二压力值超过所述阈值时,所述保护电路发出指令给所述放气模块以控制所述第一放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放气。

其中,所述血压计包括过压保护单元,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电性连接的测压部和处理部,所述测压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并将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传输给所述处理部,所述处理部与所述放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部内设阈值,当所述第一压力值或所述第二压力值超过所述阈值时,所述处理部发出指令给所述放气模块以控制所述第一放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放气。

其中,所述测压部包括第一保护气路和第二保护气路,以及保护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保护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气路,所述第二保护气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所述保护压力传感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保护气路和所述第二保护气路,所述保护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

其中,所述过压保护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放气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保护放气阀和第二保护放气阀,所述第一保护放气阀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所述第二保护放气阀与所述第二气路连通,所述放气模块接所述保护电路或所述处理部的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放气阀和所述第二保护放气阀分别对所述第一气路和所述第二气路放气。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放气阀的最大放气速度快于所述第一放气阀的最大放气速度;所述第二保护放气阀的最大放气速度快于所述第二放气阀的最大放气速度。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各自峰值之间的时间差,用于检测脉搏波传输速度。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血压计,包括第一测压单元,包括第一进气阀、第一放气阀、第一袖套、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数据通路,所述第一进气阀和所述第一放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袖套连通形成第一气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气路内并感测所述第一气路的第一压力值,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将所述第一压力值通过所述第一数据通路传送给所述控制系统;

第二测压单元,包括第二进气阀、第二放气阀、第二袖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数据通路,所述第二进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二袖套连通形成第二气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气路内并感测所述第二气路的第二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将所述第二压力值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通路传送给所述控制系统;

气泵,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阀和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气泵用于为所述第一测压单元和所述第二测压单元充气;

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一放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进气阀和所述第一放气阀的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测压单元测量血压的同时,所述控制系统还通过控制所述第二进气阀和所述第二放气阀的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测压单元测量血压。

本申请所述血压计同样可以实现同时测量上肢左右臂血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血压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测压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测压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三通接头的一种示意图;

图5是一种血压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过压保护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血压计,包括第一测压单元10、第二测压单元20、气泵30和控制系统40。其中第一测压单元10包括第一进气阀11、第一放气阀12、第一袖套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和第一数据通路15。第一袖套13用于环绕被测人的一侧手臂并进行充气测压动作。具体的,第一进气阀11、第一袖套13和第一放气阀12通过导管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气路110。第一进气阀11连通于气泵30,并将气泵30提供的气体导入第一袖套13中。第一压力传感器14设于第一气路110内,第一压力传感器14用于感测第一气路110的第一压力值。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气路110的内任意位置,其气压值都是相同的。因此本申请对于第一压力传感器14的具体位置没有明确限定。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14设置于第一袖套13内。第一数据通路15的一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4电性连接,第一数据通路15的另一端与控制系统40电性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14将感测到的第一气路110的第一压力值通过第一数据通路15传送给控制系统40。相似的设置见图3,第二测压单元20包括第二进气阀21、第二放气阀22、第二袖套23、第二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数据通路25。其中第二进气阀21、第二袖套23和第二放气阀22通过导管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气路120,第二袖套23用于环绕被测人的另一侧手臂并进行充气测压动作。第二压力传感器24设于第二气路120内用于感测第二气路120的第二压力值,第二数据通路2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24和控制系统40,第二数据通路25用于将第二压力传感器24感测到的第二压力值传输给控制系统40。

控制系统40分别与第一进气阀11、第二进气阀21、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电性连接。在本申请血压计100开始测压的过程中,第一测压单元10通过缠绕于被测人手臂上的第一袖套13对被测人手臂施压一段时间,并检测该时间段内第一袖套13的压力变化情况来实现测压功能的。而第一袖套13对被测人手臂的施压动作,是通过第一进气阀11和第一放气阀12的配合工作来实现的。具体的,第一进气阀11与气泵30连通,控制系统40控制第一进气阀11打开,气泵30向第一气路110内充气。此时控制系统40控制第一放气阀12关闭,因此第一气路110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当第一气路110内的气压达到检测需求的压力值后,控制系统40关闭第一进气阀11,同时打开第二放气阀12进行放气。控制系统40对第一进气阀11的进气速度,以及第二放气阀12的放气速度可以做匹配调节。当第一进气阀11的进气速度较快,第二放气阀12的放气速度较慢时,第一袖套13内的气压快速达到检测需求的压力值,并缓慢放气。此种测压方式为血压计的降压测量法。相似的原理,控制系统40在控制第一测压单元10的同时,对第二进气阀21和第二放气阀22同步进行控制,可以使得本申请血压计100用降压测压法对被测人左右双臂同时进行血压测量。降压法测量血压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而控制系统40对第一测压单元10和第二测压单元20的控制可以做到无时间差的同时测量,因此采用本申请血压计100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测压数据,包括较为准确的臂间血压差。

另一种实施例,控制系统40还可以控制第一进气阀11慢速进气后,再通过第一放气阀12快速放气;同步的,控制系统40控制第二进气阀21慢速进气并通过第二放气阀22快速放气。此种测压方式为血压计的升压测量法。被测人在接受降压法测量血压时会有较长的时间感觉不够舒适。因此,对于存在较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并不适宜于采用降压法来测量血压。而升压法在充气的过程中就可以测量出被测人的血压,并且预充气的压力较小,测量时间较短,被测人在测量过程中的舒适度相对较高。

当然,还包括一种实施例,本申请血压计100通过控制系统40对第一进气阀11和第一放气阀12的充放气速度进行匹配调节,可以控制第一测压单元10分别对被测人实施升压法或降压法来测量血压。具体的,血压计100可以预设被测人的身体状况,或通过存储用户信息来记录被测人的身体状况,进而在测量时根据被测人的身体状况来针对性的选择更适宜的测压方法来测量血压。相似的道理,控制系统40对第二进气阀21和第二放气阀22的充放气速度进行匹配调节,同样可以控制第二测压单元20分别对被测人实施升压法或降压法来测量血压。当第一测压单元10和第二测压单元20同时采用升压法或降压法来对被测人进行血压测量时,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第一进气阀11和第二进气阀21同时且同速的工作,可以在检测的过程中准确的控制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内的气压增速始终保持一致。在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内的气压均升高到检测需求的压力值后,控制系统40再同时且同速的控制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的放气动作,以使得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内的气压减速始终保持一致。在本申请血压计100对被测人双臂同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被测人双臂各自收到的压力状态始终保持同步,由此采集到的被测人臂间血压差(iad)排除了时间差的干扰,本申请血压计100所测得的臂间血压差数据更准确可信,能够更真实的反应被测人的实际血压状态。

需要提出的是,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通路15和第二数据通路25均采用有线传输的方式来与控制系统40实现电性连接,在其余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通路15和第二数据通路25还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来与控制系统40实现电性连接并分别传输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而在第一数据通路15和第二数据通路25中,需要分别设置模数转换电路,第一数据通路15和第二数据通路25分别将接收到的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再传输给控制系统40,有助于提高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的传输效率和精度。

一种实施例见图4,血压计包括有三通阀50。三通阀50包括有第一通断接头51、第二通断接头52和第三通断接头53。其中第一通断接头51、第二通断接头52和第三通断接头53两两相互连通,且第一通断接头51、第二通断接头52和第三通断接头53的内部均设有通断开关。控制系统40分别与三个通断开关电性连接,控制系统40通过对每个通断开关的单独控制来分别控制第一通断接头51、第二通断接头52和第三通断接头53的通断气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断接头51用作第一进气阀11,第二通断接头52用作第二进气阀21,第三通断接头53与气泵30连通。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三通阀50的设置来实现第一进气阀11、第二进气阀21的功能,同时利用第三通断接头53与气泵30连通,可以只利用一个组件实现本申请方案的三方气路控制,即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通过三通阀50集成于一处实现进气控制动作,减小了本申请血压计100的体积,简化结构。

控制系统40包括进气模块41和放气模块42,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的充气和放气动作,包括充气和放气的速度以及充气和放气的时间。具体的,进气模块41分别与第一进气阀11和第二进气阀21电性连接,进气模块41通过对第一进气阀11的进气速度和进气时间的控制,来实时控制第一袖套13内的充气速度,放气模块42通过对第一放气阀12的放气速度和放气时间的控制,来实时控制第一袖套13内的放气速度。进气模块41和放气模块42配合工作,即实现控制系统40对第一袖套13内的气压值的实时控制。相应的原理,进气模块41也控制第二进气阀21的进气速度和进气时间,放气模块42控制第二放气阀22的放气速度和放气时间,来实时控制第二袖套23内的气压值。

在控制系统40分别控制第一袖套13和第二袖套23内气压的过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1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分别对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进行压力监测,并将监测到的压力值信号实时发送给控制系统40,以获得被测人的血压参数。在正常情况下,控制系统40通过进气模块41和放气模块42的控制,即可实现对第一袖套13和第二袖套23的气压控制。此处所说的正常情况,是在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均畅通的情况。但实际测压过程中,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都存在被异物堵塞的可能性。特别是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因为与外界连通来实现放气动作,容易被外界异物堵塞。此时放气模块42即使控制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打开一定的时长,也无法实现顺利放气的效果,进而使得第一袖套13或第二袖套23内的气压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如果此时第一进气阀11和第二进气阀21还持续进气动作,将造成第一袖套13和第二袖套23内气压值的进一步升高。长时间持续的高气压会对被测人产生较大的压迫,造成被测人的不适。

为此,在图5的实施例中,血压计的控制系统40内还可以包括保护电路43。保护电路43内设阈值t,该阈值t为气压值。保护电路43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均电性连接,即保护电路43可同时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14传回的第一压力值,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24传回的第二压力值。保护电路在接到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后,会将第一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值分别同阈值t进行对比,当第一压力值或第二压力值中的任意一组压力值超过了阈值t时,保护电路43发出指令给放气模块42以控制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放气。可以理解的,保护电路43需要同时与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电性连接。此处描述的电性连接,可以理解为保护电路43直接同第一放气阀12及第二放气阀22电性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保护电路43通过控制系统40内的电路结构关系(如放气模块42等),间接的实现与第一放气阀12及第二放气阀22的电性连接。由此,当第一气路110或第二气路120中的任意一方出现堵塞等障碍,造成第一袖套13或第二袖套23内的气压值过高时,保护电路43可以立即反应并启动血压计100进行放气,保护被测人免受意外伤害。

可以理解的,保护电路43还可以同时与第一进气阀11和第二进气阀21电性连接,在收到的第一压力值或第二压力值中任意一组超过阈值t时,保护电路43不仅控制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的强行开启,还同时控制第一进气阀11和第二进气阀21的强行关闭,即停止气泵30对第一气路110或第二气路120的充气动作,避免第一袖套13或第二袖套23内的气压值进一步上升。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即第一测压单元14或第二测压单元24出现失效,或第一测压单元14与控制系统40的通信,以及第二测压单元24与控制系统40的通信出现故障,导致第一测压单元14或第二测压单元24不能实时的反应第一袖套13或第二袖套23内的压力值。控制系统40所接收到的第一压力值或第二压力值出现偏差时,控制系统40对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内的气压控制会随之出现偏差。这样的情况同样可能造成第一袖套13或第二袖套23内的压力值出现较大的波动,严重时容易造成被测人的不适。为此,本申请血压计100还提供一种实施例见图6,在该实施例中血压计还包括独立的过压保护单元60。过压保护单元60包括电性连接的测压部61和处理部62,其中测压部61用于独立检测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并将检测到的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传输给处理部62。此处测压部61的独立检测,是相对于第一压力传感器1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的独立。处理部62与放气模块42电性连接,处理部62内也设有阈值t1,该阈值t1与前述的阈值t均为气压值。由此,独立测压的测压部61在检测到第一压力值或第二压力值超过阈值t1时,处理部62可以发出指令给放气模块42,进而通过放气模块42来控制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放气。

单独设置的过压保护单元60,在独立检测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之后,可以确保第一压力传感器14或第二压力传感器24即使失效,或第一压力传感器14或第二压力传感器24与控制系统40的通信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本申请血压计100也能对被测人实施有效的保护。可以理解的,处理部62也可以直接与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电性连接,处理部62也可以同时电性连接第一进气阀11和第二进气阀21,来对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实施更全面的控制保护,原理与上述原理类似。

另一方面,测压部61可以为两个,两个测压部61分别设置于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中,两个测压部61分别对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进行检测,并分别将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传递给处理部62。还有一种实施例,保护压力传感器613的数量为一个,一个保护压力传感器613设置于三通接头50内,或与三通接头50连通。此时保护压力传感器613可以同时监测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的压力情况,

一种实施例,测压部61包括第一保护气路611和第二保护气路612,以及保护压力传感器613。第一保护气路611连通第一气路110,第二保护气路612连通第二气路120,保护压力传感器613分别连通第一保护气路611和第二保护气路612。由此,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均由保护压力传感器613来检测。此时保护压力传感器613也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保护压力传感器613与第一保护气路611连通,另一个保护压力传感器613与第二保护气路612连通。两个保护压力传感器613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并分别将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传递给处理部62。还有一种实施例(见图2),保护压力传感器613的数量为一个,一个保护压力传感器613同时连通第一保护气路611和第二保护气路612。此时保护压力传感器613可以同时监测第一气路110和第二气路120的压力情况。该实施例因为只采用了一个保护压力传感器613,从而进一步简化了过压保护单元60的结构。

一种实施例,为了避免第一放气阀12或第二放气阀22堵塞,造成第一袖套13或第二袖套23放气不畅而导致被测人长期承受较高的气压作用,过压保护单元60还可以设置单独的第一保护放气阀614以及第二保护放气阀615。其中第一保护放气阀614与第一气路110连通,第二保护放气阀615与第二气路120连通,放气模块42也分别电性连接第一保护放气阀614和第二保护放气阀615。可以理解的,因为第一保护放气阀614为单独设置,此处单独设置是相对于第一放气阀12为单独设置,因此第一保护放气阀614和第一放气阀12均可以单独实现对第一气路110的放气动作。无论控制系统40内设置的是保护电路43,还是血压计100内设置有处理部62的实施例中,因为放气模块42都是接保护电路43的指令或处理部62的指令,都可以控制第一保护放气阀614来实现第一气路110的放气动作。此时如果第一放气阀12被堵塞,第一保护放气阀614同样可以对第一气路110放气,从而对被测人实施保护措施。同样的道理,放气模块42接保护电路43的指令或处理部62的指令,还可以同时控制第二保护放气阀615对第二气路120的放气,以应对在第二放气阀22堵塞的情况。

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在血压测量过程中,为了获得更清晰的血压变化曲线,需要较为精确的控制其放气速度。因此本申请血压计在选择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的过程中,会对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的放气精度提出一定的要求,以此获得更平滑的放气曲线,进而获得更精确的血压测量数据。而第一保护放气阀614和第二保护放气阀615的作用在于血压计检测到第一气路110或第二气路120内的气压值超过预设阈值时,能够对第一袖套13和第二袖套23实现快速放气,以此保护被测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在本申请血压计100包含第一保护放气阀614和第二保护放气阀615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护放气阀614与第一放气阀12之间、以及第二保护放气阀615与第二放气阀22之间,因为各自在血压计中的功能不同,而可能存在选型或者说性能上的相对差异。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因为需要控制放气精度,因此放气速度不宜过快。而第一保护放气阀614和第二保护放气阀615因为需要快速放气,因此对放气速度具备一定的要求。换言之,第一保护放气阀614的最大放气速度宜快于第一放气阀11的最大放气速度;第二保护放气阀615的最大放气速度宜快于第二放气阀22的最大放气速度。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两种不同的放气阀能够更好的行使各自功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血压计还包括有计时模块(图中未示)。计时模块用于监测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各自对应的值峰之间的时间差。该时间差可用于监测被测人的脉搏波传输速度。人体心脏的位置位于胸腔偏左侧,因此在心脏起搏的过程中,人体左臂和右臂之间的脉搏传输距离存在差异。该传输距离的差异会造成第一压力值耦合出的血压曲线,与第二压力值耦合出的血压曲线之间存在一固定的时间差。通过对被测人的身高体重等参数可以估算出被测人的臂间脉搏传输距离差值,而控制系统40在获得第一压力值的信号和第二压力值的信号后,结合计时模块可以通过二者耦合出的曲线间的时间差。由此,本申请血压计可以通过臂间脉搏传输距离差值和时间差计算出被测人的脉搏波传输速度。脉搏波传输速度是反映被测人动脉血管硬化程度以及预测心脑血管风险的“黄金标准”,因此本申请血压计通过设置计时模块,可以监测到被测人的脉搏波传输速度,扩大了血压计的功能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血压计,同样参考图1-6,该血压计包括第一测压单元10、第二测压单元20、气泵30和控制系统40。其中第一测压单元10包括第一进气阀11、第一放气阀12、第一袖套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和第一数据通路15,第一进气阀11和第一放气阀12分别与第一袖套13连通形成第一气路110,第一压力传感器14设于第一气路110内并感测第一气路110的第一压力值,第一压力传感器14将第一压力值通过第一数据通路15传送给控制系统40;第二测压单元20第二进气阀21、第二放气阀22、第二袖套23、第二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数据通路25,第二进气阀21和第二放气阀22分别与第二袖套23连通形成第二气路120。第二压力传感器24设于第二气路120内并感测第二气路120的第二压力值,第二压力传感器24将第二压力值通过第二数据通路25传送给控制系统40。

该血压计的气泵30分别连通第一进气阀11和第二进气阀21,气泵30用于为第一测压单元10和第二测压单元20充气。控制系统40分别与第一进气阀11、第二进气阀21、第一放气阀12和第二放气阀22电性连接。血压计200在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40通过控制第一进气阀11和第一放气阀12的配合,来实现第一测压单元10对被测人血压的测量;同时,控制系统40还通过控制第二进气阀21和第二放气阀22的配合,来实现第二测压单元20对被测人血压的测量。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血压计同样可以实现同时测量被测人上肢左右臂血压的效果。且因为控制系统40可以同步控制第一测压单元10和第二测压单元20,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血压计在测量过程中可以排除因为第一测压单元10和第二测压单元20之间的时间差而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干扰,进而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测量数据,包括被测人的臂间血压差。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压计与前面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类似,相关结构可参考前面实施例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