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5566发布日期:2019-02-01 19:2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具体为子宫复旧的研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子宫复旧是指自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妊娠前状态。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是产妇快速康复的关键。目前西医促进产后子复旧多以宫缩剂和抗生素为主,其副作用大,故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中药方剂促进子宫复旧的效果,尤其是生化汤加减中药方剂。本项目组在总结前期临床经验基础上自拟了新的生化汤,并发现其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效果较好。此外,近年产后康复仪也在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中的广泛运用。由此,本项目拟通过比较自研中药方剂、产后康复仪及两种方式联合分别对正常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疗效,探讨新的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开发新的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与分娩方式、胎盘因素、产褥感染等多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剖宫产己成为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子宫复旧不全是产后常见病、高发病,若迁延不愈,可导致子宫永久性变化,近期可引起产后出血,远期可造成月经失调、盆腔炎性疾病、贫血、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因此,如何促进妇女产后子宫复旧,预防子宫复旧不全成了一个热点问题。

在产褥期,子宫变化最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involutionofuterus)。分娩后在子宫体的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下,肌层内血管管腔狭窄或栓塞,使局部血液供应减少,子宫肌细胞缺血后易发生自溶或导致胞浆减少,细胞逐渐缩小,由此子宫体积显著缩小,同时子宫内膜再生促进剥离面修复,因此子宫逐渐在产后6~8周恢复到接近非孕时状态。子宫复旧的临床表现为子宫高度下降,子宫体缩小,阴道恶露逐渐减少,出血减少。当上述复旧功能阻时即引起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复旧不全主要是由于子宫体肌纤维不能如期修复和子宫内膜再生障碍,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性恶露持续不净或反复间歇性血性恶露、恶露过多。在此基础上常引起继发性不孕、月经失调、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对妇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西医促进产后子复旧的方法多以宫缩剂和抗生素治疗为主,甚则予以清宫术。缩宫素是促进产后复旧最常用的药物,但疗效有限,并且有一定的依赖性和毒副作用。这是由于缩宫素半衰期短,产后缩宫素较大剂量的使用,虽能使子宫强直收缩,但却常使子宫继发收缩不良,造成产妇难以忍受的宫缩痛,甚至少数产妇有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此外,缩宫素需肌肉注射,出院后继续应用缩宫素受限。抗生素可预防产后复旧过程感染,但长期应用抗生素会引起二重感染、耐药性等问题,并且对哺乳的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限制其临床的应用。产后清宫通常运用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由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产后宫腔较大,搔刮时出血面积大,也造成医源性的产后出血,并且加重了术后感染可能。由此,越来越多的妇产科临床医师把目光转向了中药的促进子宫复旧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产后复旧不全在中医中归属于“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范畴,主要是冲任神,气血运行失常所致。中医认为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及致病机理与气虚、血疲、血热,且三者往往相兼而患有关。中医药防治子宫复旧不全遵循“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原则,提示预防子宫复旧不全要近早且全面,但目前对中药方剂促进子宫复旧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近年研究报道了多种中药方剂在促进产后复旧中疗效较好,其中产后要方之一为生化复旧汤。生化汤为产后病常用方,《产宝》记载“生化汤…化中有生,实产后圣药也”。《张氏女科》记载生化汤“夫产后血块当消,新血宜生,若专消则新血不宁,如专生则旧血交滞。考诸药性,惟芎、归、桃仁善破旧血,骤生新血,佐以炮姜,甘草,引入肝肺,生血利气,行中有补,化中有生,实产后妙方也。”《胎产心法》《妇科秘书》等古籍也均强调本方在促进产后复旧上的重要意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化复旧汤可促进产后子宫收缩。这可能是通过促进产后子宫残留蜕膜脱落,增加子宫局部胶原降解,启动子宫内膜修复机制,促进子宫复旧。洪迎迎等在临床上用自拟芪蒲生化汤(生化汤+党参、黄芪、益母草、炒蒲黄)治疗,发现该改进方能有效抑制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许雪梅等以生化汤加减方(方药组成当归、川芎、益母草、炮姜、炒艾叶、党参、黄芪、阿胶)治疗剖宫产术后恶露过期不止的患者,结果发现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吴礼兰等以当归生化汤(当归、川芎、党参、炮姜、益母草、黄芪、炒艾叶、阿胶)为主方辩证治疗剖宫产术后恶露不绝,总有效率90%以上。本项目组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重新拟定了生化复旧汤,该方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白芍,怀牛膝,茯苓,白术,枳壳,熟地,炙甘草12味中药组成。该方中的当归具有补血化瘀生新的功能,熟地则具有补肾养血滋阴益髓的功效,白芍能养血缓急止痛,川芎能温通血脉活血行气,桃仁具有破血化瘀活血祛淤功效。加之其它诸药共用,能补益脾肾先后天之本,益气血生化之源,活血化瘀调经,促进子宫复旧和恢复子宫的生理功能。本项目组前期研究临床实践证实,该方对防治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但关于该方对产后子宫复旧目前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影响了其全面推广和应用。

此外,近年临床上也运用产后康复仪进行子宫复旧。产后康复仪原理是通过控制不断变化的蜗形磁场,将渐序输出的电磁波透射到深层组织,对患者进行更深层持久的治疗,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与血液循环,刺激腺体分泌,激活细胞组织,有效地恢复肌肉组织的紧张度和弹性在较短时间内使肌体功能得以恢复。产后康复仪具有(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子宫收缩,有助恶露排出;(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代谢;(3)镇痛等功效。产后康复仪通过腹部电极作用于产妇骶尾部,促使盆腔肌肉收缩,筋膜张力增强,带动子宫韧带运动,消除盆腔淤血,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恶露排出,加速子宫复旧。另外,产后康复仪还能促进肠蠕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整内脏植物神经系统,促进肠排气、排便,促进子宫收缩,宫底下降,减轻产后疲劳,缓解腰酸背痛,提前排气时间平均10~20小时,恢复正常饮食早,保证了产妇的充足营养,快速恢复体力,预防肠粘连和产后便秘,并且对盆底组织恢复、减轻产后会阴肿胀、侧切疼痛及产后痔疮有一定疗效。但产后康复仪促进子宫复旧也存在局限性。

由此,需要开发新的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顺产后子宫复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

1-1、设立正常自然分娩产妇纳入标准;a.所有产妇均具备自然分娩的指征;b.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设立排除标准:a.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患者;b.子宫肌瘤、瘢痕子宫等子宫疾病以及剖宫产者;c.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拟选取120例足月正常自然分娩产妇;

1-2、对纳入研究的产妇进行分成三组:自研中药方剂组、产后康复仪组、两种方法联合组,其中每组40例;

1-3、自研中药方剂组治疗方法为:在孕妇自然分娩产后24h进行自研中药方剂治疗,一日一剂,治疗7日,所述的中药方剂组成如下:当归15g,川芎10g,桃仁8g,炮姜5g,益母草30g,白芍15g,怀牛膝10g,茯苓20g,白术10g,枳壳10g,熟地15g,炙甘草5g,煎后服用;

1-4、产后康复仪组治疗方法为:孕妇自然分娩后24h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治疗7日,具体方法为:将医用电极片放置于产妇骶尾部两侧、子宫宫底两侧并固定好,产后康复仪选择子宫复旧模式输出强度60-120hz之间,治疗时间30min;

1-5、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法,在中药方剂煎服后4h开始使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具体方法见步骤1-4所述;

1-6、子宫复旧评价指标:比较三组产妇治疗开始后1~7d宫底下降高度、恶露量、腹部胀痛程度、恶露持续天数及术后30、42d子宫体积和术后14d宫腔积液体积;

步骤二、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

2-1、设立剖宫产产妇纳入标准a.所有产妇均具备剖宫产的指征;b.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设立排除标准:a.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患者;b.子宫肌瘤、瘢痕子宫等子宫疾病以及既往剖宫产者;c.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共计选取120例剖宫产产妇;

2-2、对纳入研究的产妇进行分组:自研中药方剂组、产后康复仪组、两种方法联合组,其中每组40例;

2-3、自研中药方剂组治疗方法:剖宫产后24h后进行自研中药方剂治疗,一日一剂,治疗7日,所述的中药方剂组成与步骤1-3所述的中药方剂组成相同;

2-4、产后康复仪组治疗方法:剖宫产后24h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治疗7日,具体方法见步骤1-4所示;

2-5、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法,在中药方剂煎服后4h开始使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具体方法见步骤1-4所示;

2-6、子宫复旧评价指标:比较三组产妇治疗开始后1~7d宫底下降高度、恶露量、腹部胀痛程度、恶露持续天数及术后30、42d子宫体积和术后14d宫腔积液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比较自研中药方剂、产后康复仪及两种方式联合分别对正常分娩和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疗效,探讨新的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开发新的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研究步骤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药方剂组和对照组剖宫产后子宫复旧情况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首先研制出中药方剂,初步探索该中药方剂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临床疗效,该中药方剂组成为:当归15g,川芎10g,桃仁8g,炮姜5g,益母草30g,白芍15g,怀牛膝10g,茯苓20g,白术10g,枳壳10g,熟地15g,炙甘草5g;图2是中药方剂组和对照组剖宫产后子宫复旧情况对照图,由此可见中药方剂组子宫底高度下降速度显著加快,恶露时间缩短,宫腔积血少,子宫复旧总体情况较好,说明该中药方剂可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因此选用此种中药方剂作为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中药组方。

参照图1所示,首先进行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顺产后子宫复旧临床观察研究;

1-1、设立正常自然分娩产妇纳入标准;a.所有产妇均具备自然分娩的指征;b.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设立排除标准:a.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患者;b.子宫肌瘤、瘢痕子宫等子宫疾病以及剖宫产者;c.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拟选取120例足月正常自然分娩产妇;

1-2、对纳入研究的产妇进行分成三组:自研中药方剂组、产后康复仪组、两种方法联合组,其中每组40例;

1-3、自研中药方剂组治疗方法为:在孕妇自然分娩产后24h进行自研中药方剂治疗,一日一剂,治疗7日,所述的中药方剂组成如下:当归15g,川芎10g,桃仁8g,炮姜5g,益母草30g,白芍15g,怀牛膝10g,茯苓20g,白术10g,枳壳10g,熟地15g,炙甘草5g,煎后服用;

1-4、产后康复仪组治疗方法为:孕妇自然分娩后24h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治疗7日,具体方法为:将医用电极片放置于产妇骶尾部两侧、子宫宫底两侧并固定好,产后康复仪选择子宫复旧模式输出强度60-120hz之间,治疗时间30min;

1-5、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法,在中药方剂煎服后4h开始使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具体方法见步骤1-4所述;

1-6、子宫复旧评价指标:比较三组产妇治疗开始后1~7d宫底下降高度、恶露量、腹部胀痛程度、恶露持续天数及术后30、42d子宫体积和术后14d宫腔积液体积。

其次对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临床观察研究;

2-1、设立剖宫产产妇纳入标准;a.所有产妇均具备剖宫产的指征;b.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设立排除标准:a.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患者;b.子宫肌瘤、瘢痕子宫等子宫疾病以及既往剖宫产者;c.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共计选取120例剖宫产产妇;

2-2、对纳入研究的产妇进行分组:自研中药方剂组、产后康复仪组、两种方法联合组,其中每组40例;

2-3、自研中药方剂组治疗方法:剖宫产后24h后进行自研中药方剂治疗,一日一剂,治疗7日,所述的中药方剂组成如下:当归15g,川芎10g,桃仁8g,炮姜5g,益母草30g,白芍15g,怀牛膝10g,茯苓20g,白术10g,枳壳10g,熟地15g,炙甘草5g,煎后服用;

2-4、产后康复仪组治疗方法:剖宫产后24h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治疗7日,具体方法为:将医用电极片放置于产妇骶尾部两侧、子宫宫底两侧并固定好,产后康复仪选择子宫复旧模式输出强度60-120hz之间,治疗时间30min;

2-5、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法,在中药方剂煎服后4h开始使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具体方法为将医用电极片放置于产妇骶尾部两侧、子宫宫底两侧并固定好,产后康复仪选择子宫复旧模式输出强度60-120hz之间,治疗时间30min;

2-6、子宫复旧评价指标:比较三组产妇治疗开始后1~7d宫底下降高度、恶露量、腹部胀痛程度、恶露持续天数及术后30、42d子宫体积和术后14d宫腔积液体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