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DP治疗仪,具体涉及一种颈肩部治疗仪。
背景技术:
TDP治疗仪是特定电磁波谱汉语拼音的字首的缩写(Teding Dianci Pu),它是TDP研究会对以太阳可见光为中心及其左右的短波和长波的波普和人体元素的比值进行分析研究后,选定了33种对人体有益无害、具有肯定医学价值的元素物质,混合于搪瓷涂料,按照特殊工艺涂于治疗板上。稳定产生出对人体最有益的2~25微米的特定电磁波谱。因为该仪器在各医院被广泛使用,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理疗科、内外科、妇科、骨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科等各种疾病是一种疗效高、见效快、无疼痛、应用广、无副作用的新型医疗保健器械、因此被百姓称为“神灯”。
但是TDP治疗仪的TDP辐射头的外形一般为圆形,在进行颈肩部治疗中通常需要对颈部和两个肩部分别进行治疗,不仅耗时长,而且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坐着一边针灸治疗,一边进行TDP治疗,需要长久保持一个坐姿,进行颈肩部治疗的患者会比较累,患者不能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治疗。
在专利号为“2016210323102”,专利名称为“一种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倒T形结构TDP辐射头的TDP治疗仪,在进行TDP的治疗时,由于TDP辐射头为T形结构,其横向方向的TDP辐射头可以对两个肩部进行治疗,其竖向方向的TDP辐射头可以对颈部进行治疗,但是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没有任何支撑的保持一个坐姿进行治疗,进行治疗的患者仍然会觉得治疗的过程会比较累,患者不能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颈肩部治疗仪,不仅结构简单、使用舒适,而且治疗耗时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颈肩部治疗仪,包括TDP治疗仪,所述TDP治疗仪具有倒T形结构的TDP辐射头;还包括治疗椅,所述治疗椅包括座板和靠背;所述靠背朝向后侧倾斜设置,所述靠背的两侧设有手臂支撑用扶手,所述扶手朝向靠背的后侧反向设置,所述靠背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高度可调的头部支撑环。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头部支撑环高度的定位珠一;所述头部支撑环包括支撑环和连接部;所述定位珠一安装在连接部上,所述靠背在对应连接支撑环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与连接部相适应,所述安装槽一在对应定位珠一内珠子的位置开设有与定位珠一内珠子相匹配的安装孔一;所述连接部通过定位珠一插接在安装槽一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一为3-5个。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包括手臂软布托和连接在手臂软布托两侧的软布带;所述靠背上侧的两端分别设有挂设软布带的挂件。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支撑环在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侧设有软垫;所述座板、靠背及两个扶手上均在与人体接触的位置设有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为弧形靠背。
进一步的,所述TDP治疗仪还包括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包括顺次连接的柔性金属软管、上段支架和下段支架,所述TDP辐射头连接在柔性金属软管的末端,所述下段支架的下端连接在底座上;所述上段支架的下端设有定位珠二,所述下段支架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与上段支架的下端相适应,所述安装槽二在对应定位珠二内珠子的位置开设有与定位珠二内珠子相匹配的 3-5个安装孔二,且3-5个安装孔二沿下段支架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上段支架通过定位珠二插接在下段支架的安装槽二内,并通过定位珠二调节支架的高度;所述治疗椅连接在底座上,且治疗椅背向靠近TDP治疗仪;所述支架上设有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TDP辐射头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外部的网罩以及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多个辐射器,所述辐射器包括元素板和加热器,所述元素板设置在加热器的上方,所述加热器之间相互串联,且加热器均与位于控制面板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辐射器按倒T形排列,所述外壳和网罩的形状与辐射器的排列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座板为四方形,其四个角的下方均设有支撑腿,所述座板后侧的两个支撑腿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后侧支撑腿,所述后侧支撑腿的一端连接在座板后侧的中部,其另一端与TDP治疗仪的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包括TDP治疗仪,所述TDP治疗仪具有倒T形结构的TDP辐射头,还包括治疗椅,所述治疗椅包括座板和靠背,所述靠背的两侧设有手臂支撑用扶手,所述靠背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高度可调的头部支撑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时,人体是正对治疗椅的靠背半躺,在坐下后,需要先调节头部支撑环的高度,半躺时是将头部放在头部支撑环上,头部支撑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对人体的额头和下巴进行支撑;同时靠背可以对人体的前胸进行支撑,两个扶手分别对人体的两个手臂进行支撑;待患者坐在治疗椅上,调整好治疗的坐姿以后,可以由针灸医生进行针灸,待针灸入人体后,然后由护士将TDP辐射头调整到治疗的颈肩部位进行 TDP治疗,由于TDP辐射头为T形结构,其横向方向的TDP辐射头可以对两个肩部进行治疗,其竖向方向的TDP辐射头可以对颈部进行治疗;待TDP治疗治疗完成,人体上进行针灸的针亦可同时取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人体是靠在治疗椅上的,人体的头部、手部、前胸都由治疗椅提供支撑,不会因为长时间保持这个坐姿觉得很累;并且,在进行治疗时,人体的颈部和两个肩部是同时进行治疗的,不需要多次分别进行治疗,而且,TDP治疗和针灸治疗可以同时治疗,同时完成,缩短了整体的治疗时间。另外,由于头部支撑环的高度可以调节,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进行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所述头部支撑环在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侧设有软垫;所述座板、靠背及两个扶手上均设有软垫,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支撑处都设有软垫,使治疗椅的使用更舒适,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不适。
(3)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还包括后侧支撑腿,所述后侧支撑腿的一端连接在座板后侧的中部,其另一端与TDP治疗仪的底座连接;后侧支撑腿的设置是因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时,人体是正对治疗椅的靠背半躺,人体的重心向后移,为了保证治疗椅的平衡,设置了起到后侧支撑作用的后侧支撑腿,让治疗椅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保证治疗椅的平稳性。
(4)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所述靠背为弧形靠背;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人体是半躺在靠背上的,将靠背设置成弧形靠背,人体的前胸更容易受到靠背上软垫的支撑,更符合人体工学。
(5)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将具有T形结构TDP辐射头的TDP 治疗仪与治疗椅相结合,提升了TDP治疗仪的治疗意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全面的进行肩颈部的按摩、针灸以及针刀治疗,并且舒适性高,同时还提升了治疗效率,以及提升了治疗的有效性;还可以避免治疗时的摔倒意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还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医院、诊所和家庭均适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TDP辐射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辐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部支撑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珠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TDP辐射头;11、外壳;12、网罩;13、辐射器;14、元素板;15、加热器;2、支架;21、上段支架;211、定位珠二;22、下段支架;221、安装孔二;222、安装槽二;23、柔性金属软管;3、底座;4、控制面板;41、定时器开关;5、座板;6、靠背;61、挂件;62、安装槽一;63、安装孔一;7、头部支撑环;71、支撑环;72、连接部;721、定位珠一;8、扶手;81、手臂软布托;82、软布带;9、软垫;10、支撑腿;101、后侧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
一种颈肩部治疗仪,包括TDP治疗仪和治疗椅,所述TDP治疗仪和治疗椅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将TDP治疗仪和治疗椅设置成分开结构或是活动连接结构,也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中颈肩部治疗仪的使用。
①TDP治疗仪:
所述TDP治疗仪具有倒T形结构的TDP辐射头1,所述TDP治疗仪还包括支架3和底座3,所述支架2包括顺次连接的柔性金属软管23、上段支架21 和下段支架22,所述TDP辐射头1连接在柔性金属软管23的末端,所述下段支架22的下端连接在底座3上;所述治疗椅连接在底座3上,且治疗椅背向靠近TDP治疗仪;所述伸缩支架2上设有控制面板4。当然,底座3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结构,为了节省空间,底座3还可以为弧形结构或圆形结构,只要能满足稳定支撑即可;并且,柔性金属软管23也可以用其他伸缩支架替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上段支架21的下端设有定位珠二211,是采用设置定位珠二211来调节支架2的高度。所述下段支架 22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二222,所述安装槽二222与上段支架21的下端相适应,所述安装槽二222在对应定位珠二211内珠子的位置开设有与定位珠二211内珠子相匹配的3-5个安装孔二221,且3-5个安装孔二221沿下段支架22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上段支架21通过定位珠二211插接在下段支架22的安装槽二222内,并通过定位珠二211调节支架2的高度。所述定位珠二211包括珠子2111、弹簧2112和壳体2113,所述弹簧2112位于壳体2113内,壳体2113 的外侧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珠二211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详述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二221为4个。当然,安装孔二221的数量可以为3个或5个,或是其他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即可。另外,支架2高度调节的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结构,可以是任意实现支架2高度调节的方式,只要能实现支架2的高度调节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TDP治疗仪是采用柔性金属软管23和可调高度的支架2 来调节TDP辐射头1使用时的位置,其具有调节范围广且调节方便的优点。
所述控制面板4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防倾倒自动断电开关,防倾倒自动断电开关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当本实用新型中的TDP治疗仪在发生意外发生倾倒后,能够自动断电,将其扶起摆正后可以自动通电,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控制面板4上设有定时器开关41和指示灯,通过定时器开关41能够方便的对TDP治疗照射的时间进行调整。
所述TDP辐射头1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外部的网罩12以及安装在外壳11内部的多个辐射器13,所述辐射器13包括元素板14和加热器15,所述元素板14设置在加热器15的上方,所述加热器15之间相互串联,且加热器15均与位于控制面板4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加热器15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且加热器15间是相互串联的,所以加热器15是同时进行工作的,对应需要进行治疗的部位可以进行全面的治疗。所述辐射器13 按倒T形排列,所述外壳11和网罩12的形状与辐射器13的排列形状相适应,也为倒T形。
所述元素板14和加热器15之间设置有陶瓷绝缘板,陶瓷绝缘板上设有抗氧化涂层,能够防止漏电等意外时间的发生,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TDP治疗仪由于只是辐射器13的排列方式的改变,陶瓷绝缘板的位置其实为现有技术,所以并未在附图中画出。
②治疗椅:
所述治疗椅包括座板5和靠背6;所述靠背6朝向后侧倾斜设置,所述靠背6的两侧设有手臂支撑用扶手8,所述扶手8包括手臂软布托81和连接在手臂软布托81两侧的软布带82;所述靠背6上侧的两端分别设有挂设软布带82 的挂件61,在使用时,将手臂软布托81两侧的软布带82绑扎在一起,然后挂设在挂件61上,即可以用来治疗时托臂使用,并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选择软布带82绑设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使用。
所述靠背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高度可调的头部支撑环7。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头部支撑环7高度的定位珠一721,是采用设置定位珠一721来调节头部支撑环7的高度。所述头部支撑环7包括支撑环71和连接部72;所述连接部72为长条状,所述定位珠一721安装在连接部72上,所述靠背6在对应连接支撑环7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一62,所述安装槽一62与连接部72相适应,所述安装槽一62在对应定位珠一721内珠子的位置开设有与定位珠一 721内珠子相匹配的安装孔一63;所述连接部72通过定位珠一721插接在安装槽一62内。同样的,所述定位珠一721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详述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一63为3个。当然,安装孔一63的数量可以为4个或5个,或是其他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即可。另外,所述头部支撑环7 活动连接在靠背6上的活动连接方式以及头部支撑环7高度调节的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结构,可以是任意实现头部支撑环7高度连接的方式,只要能实现头部支撑环7的高度调节即可。
所述头部支撑环7在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侧设有软垫9;所述座板5、靠背 6及两个扶手8上均在与人体接触的位置设有软垫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所有的支撑处都设有软垫9,使治疗椅的使用更舒适,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不适(在说明书附图中,扶手 8以及头部支撑环7上的软垫9均为画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6为弧形靠背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人体是半躺在靠背6上的,将靠背6设置成弧形靠背6,人体的前胸更容易受到靠背6上软垫9的支撑,更符合人体工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板5为四方形,其四个角的下方均设有支撑腿10,所述座板5后侧的两个支撑腿10与底座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板5 后侧的两个支撑腿10为金属材质,所述座板5后侧的两个支撑腿10与底座3 焊接。当然,所述座板5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四方形结构,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所述支撑腿10的数量与设置位置也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结构,只要能满足正常坐姿时能稳定支撑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后侧支撑腿101,所述后侧支撑腿101的一端连接在座板5后侧的中部,其另一端与TDP治疗仪的底座3连接。后侧支撑腿101 的设置是因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时,人体是正对治疗椅的靠背6半躺,人体的重心向后移,为了保证治疗椅的平衡,设置了起到后侧支撑作用的后侧支撑腿101,让治疗椅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保证治疗椅的平稳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时,人体是正对治疗椅的靠背6半躺,在坐下后,需要先调节头部支撑环7的高度,半躺时是将头部放在头部支撑环7上,头部支撑环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对人体的额头和下巴进行支撑;同时靠背6可以对人体的前胸进行支撑,两个扶手8分别对人体的两个手臂进行支撑;待患者坐在治疗椅上,调整好治疗的坐姿以后,可以由针灸医生进行针灸,待针灸入人体后,然后由护士将TDP辐射头1调整到治疗的颈肩部位进行TDP治疗,由于TDP辐射头1为T形结构,其横向方向的TDP辐射头 1可以对两个肩部进行治疗,其竖向方向的TDP辐射头1可以对颈部进行治疗;待TDP治疗治疗完成,人体上进行针灸的针亦可同时取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人体是靠在治疗椅上的,人体的头部、手部、前胸都由治疗椅提供支撑,不会因为长时间保持这个坐姿觉得很累;并且,在进行治疗时,人体的颈部和两个肩部是同时进行治疗的,不需要多次分别进行治疗,而且,TDP治疗和针灸治疗可以同时治疗,同时完成,缩短了整体的治疗时间。另外,由于头部支撑环7的高度可以调节,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将具有T形结构TDP辐射头1的TDP治疗仪与治疗椅相结合,提升了TDP治疗仪的治疗意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全面的进行肩颈部的按摩、针灸以及针刀治疗,并且舒适性高,同时还提升了治疗效率,以及提升了治疗的有效性;还可以避免治疗时的摔倒意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颈肩部治疗仪,还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医院、诊所和家庭均适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