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CT用X射线束准直器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CT通过球管发出X射线,并照射到人体上进行检查。由于人体上检测不同的部位所需X射线的宽度都不同,所以在照射到人体之前,需要先对X射线速的宽度进行调节。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X射线束准直器,通过调节X射线束所穿过开口的大小来调节X射线束的宽度。
目前,X射线束准直器的结构有两种,一种通过单个电机带动不同的固定的开口来调节X射线束大小。其存在的问题是只有几种固定的开口大小,不能实现无级调节。另一种是通过两个电机分别带动两个挡光板开合,实现X线束宽度的调节。其具体包括一个基座、两个挡光板、两个电机。其中两个挡光板可开合地滑动配合于基座上,两个电机分别与两个挡光板联动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挡光板开合。X射线束从两个挡光板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射到人体上。以上结构设计的X射线束准直器虽然能够实现X射线束的无级调节,但是成本比较高,控制比较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可实现X射线束无级调节,而且成本低,控制简单的CT用X射线束准直器的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CT用X射线束准直器的调节装置,包括基座、两个挡光板、驱动机构,两个挡光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开合地滑动配合于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电机、一根丝杆、两个螺母、两个连接块;所述丝杆枢接于基座的一侧,其与电机联动连接;所述丝杆由旋向相反的两段组成,两个螺母分别活动配合于丝杆的两段上;两个挡光板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与两个螺母相连。
进一步地,两个螺母的中间位置与两个挡光板之间的开口中心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丝杆上均安装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套装有皮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CT用X射线束准直器的调节装置,通过一个电机即可带动两个挡光板对称开合,进而实现X射线的无级调节,结构简单,成本低;此外,只需要保证X射线束的中心对应两个挡光板之间开口的中心,任何宽度的开口大小都能实现中心对称,从而确保调节精度,大大降低控制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基座 2、挡光板 3、电机 4、丝杆 5、螺母 6、连接块7、带轮 8、皮带 9、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CT用X射线束准直器的调节装置,包括基座1、两个挡光板2、驱动机构。两个挡光板2通过轨道9呈对称状态地滑动配合于基座1上,并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开合。以上并非重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在于对驱动机构的改进,以实现无级调节,同时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驱动机构具体由一个电机3、一根丝杆4、两个螺母5、两个连接块6组成。
其中,丝杆4枢接于基座1的一侧,其与电机3联动连接,并受电机3驱动旋转。本实施例中,电机3的输出轴和丝杆4上均安装有带轮7,两个带轮7之间套装有皮带8,电机3通过带轮7与皮带8的配合驱动丝杆4正反旋转。
丝杆4由旋向相反的两段组成,两个螺母5分别活动配合于丝杆4的两段上。以上所述旋向相反的两段,具体是指这两段上的螺纹旋向正好相反。丝杆4旋转时,两个螺母5可呈对称状态的相对活动。两个挡光板2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6与两个螺母5相连。当电机3带动丝杆4正反旋转时,可驱动两个螺母5呈对称状态的相对活动,进而通过连接块6带动两个挡光板2左右移动,最终实现挡光板2开合的目的。挡光板2在开合的过程中,其开口中心始终保持不变,并且能实现任意开口的调节,达到无级调节的目的。以上方案只通过一个电机3即可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两个螺母5的中间位置与两个挡光板2之间的开口中心相对应,同时,X射线束的中心与两个挡光板2之间开口的中心相对应。如此设计,任何宽度的开口大小都能实现中心对称,从而确保调节精度,大大降低控制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