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气功能的配药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012发布日期:2018-11-13 20:30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具有排气功能的配药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配药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常使用大规格的注射器和配药针来调配静脉输液药物。现有的注射器通常没有排气功能,在向粉剂瓶或母液瓶内注入液体时,会导致瓶内的压力逐渐增大。

瓶内的压力过大会产生两种现象:1、当注射器重复插入橡胶瓶塞时,会使瓶内液体向外喷溅,产生泄漏。2、随着注射器向瓶内注入液体的增加,压力增大,推动注射器活塞杆的阻力也会逐渐增大,给医护人员配药带来不便;如应用在自动配药机上,阻力的变化会对自动配药机的推拔活塞杆的受力产生阻尼作用,影响注入和抽吸瓶内液体的精度。

并且,现有的注射器针管与针筒同轴度不好,用在配药机器人上不好掌控针尖的插入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配药用注射器,它解决了现有的注射器在向粉剂瓶或母液瓶内注入液体时,容易引起液体向外喷溅,及推动注射器活塞杆的阻力逐渐增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排气功能的配药用注射器,包括针筒、活塞杆、针座及针管;针筒内设有容纳药液的内腔;活塞杆活动安装在针筒的内腔中,推拉活塞杆进而改变针筒内腔的大小;针头座内设有药液通道,针头座连接在针筒上,其内的药液通道与针筒的内腔相连通;针头一端安装在针头座的药液通道内,另一端为外露端;

其还包括通气套管;通气套管上端设有排气口,下端设有进气口,通气套管上端套装并固接在针头座上,其内壁与针头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环形空腔,排气口和进气口分别与环形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排气口为位于通气套管上端的条形镂空孔,所述进气口为位于通气套管下端的拱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气套管在下端呈外径渐缩的锥台形,其下端端部的内径与针头的外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针头座与针筒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排气功能,进行推药操作时可保证瓶内外气压一致。使用时,针头及通气套管下端部分穿刺瓶塞而进入瓶(粉剂瓶或母液瓶)内,通气套管上端部分位于瓶外,再进行药液推注,粉剂瓶或母液瓶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套管的进气口进入环形空腔,再通过通气套管的排气口导出到瓶外部,使瓶内外压力相同。

2、针头座与针筒是一体成型的,针头与针头座紧密配合,通气套管与针头座紧密配合,进而保证了针管与针筒的同轴度要求。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气套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通气套管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说明:图4中针筒上端及活塞杆省略未绘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具有排气功能的配药用注射器,包括针筒1、活塞杆2、针座3、针管4及通气套管5。

针筒1内设有容纳药液的内腔11。

活塞杆2活动安装在针筒1的内腔11中,推拉活塞杆2进而改变针筒1内腔的大小。

针座3内设有药液通道31,针座3连接在针筒1上,其内的药液通道31与针筒1的内腔11相连通。

针管4一端粘接固定安装在针头座3的药液通道31内,另一端为外露端。

通气套管5上端设有排气口51,下端设有进气口52,所述排气口51为位于通气套管5上端的条形镂空孔,所述进气口52为位于通气套管5下端的拱形缺口。通气套管5上端套装并粘接固定在针座3上,其内壁与针管4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环形空腔6,排气口51和进气口52分别与环形空腔6连通。

优选,通气套管5在下端呈外径渐缩的锥台形,其下端端部的内径与针管4的外径一致。该结构可保证通气套管5在下端卡住针管4,起到固定针管4,防止针管4脱出的作用。并且,当针管4穿刺橡胶瓶塞而进入粉剂瓶或母液瓶时,通气套管5下端呈锥台形也能便于其以较小的阻力跟随针管4一同进入粉剂瓶和母液瓶。

优选,针座3与针筒1一体成型。

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配药时,针管4和通气套管5的下端锥台部分同时插入瓶粉剂瓶或母液瓶内,通气套管5的上端位于瓶外,再按压活塞杆2推注药液进入瓶粉剂瓶或母液瓶内,粉剂瓶或母液瓶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套管5的进气口52进入环形空腔6,再通过通气套管5的排气口51导出到瓶外部,使瓶内外压力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