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声脊柱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226发布日期:2019-03-22 19:4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新型超声脊柱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超声脊柱诊断仪。



背景技术:

在脊柱外科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脊柱诊断治疗时,由于传统设备的限制不能进行一体化的诊断治疗,所以常常会使病人的治疗存在着不彻底的危险,并且治疗过程中的细菌污染也给病人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传统的脊柱诊断治疗方式存在着诊断不彻底,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等缺陷,严重降低了病人的康复效果,并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但是现有的超声脊柱诊断仪还存在着不方便分类存放药物,不能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记录和不方便对病人的脊柱进行检测的问题。

因此,发明新型超声脊柱诊断仪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超声脊柱诊断仪,以解决现有的超声脊柱诊断仪不方便分类存放药物,不能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记录和不方便对病人的脊柱进行检测的问题。新型超声脊柱诊断仪,包括诊断床本体,诊断仪机身,可调节病单固定架,可调节药物托架,检测探头,第一卡箍,导线,第二卡箍,脊椎检测锤结构,支撑腿,工具存放抽屉,拉手和底轮,所述的诊断仪机身放置在诊断床本体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可调节病单固定架放置在诊断床本体的左上部;所述的可调节药物托架螺栓安装在诊断床本体的下部;所述的检测探头放置在第一卡箍上;所述的第一卡箍焊接在诊断床本体的右侧;所述的检测探头通过导线与诊断仪机身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二卡箍焊接在支撑腿的中部右侧;所述的脊椎检测锤结构卡接在第二卡箍上;所述的支撑腿纵向焊接在诊断床本体的中下部;所述的工具存放抽屉插接在支撑腿的内侧;所述的拉手胶接在工具存放抽屉的前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底轮螺栓安装在支撑腿的下部;所述的可调节药物托架包括滑轨,滑槽,滑块,紧固螺栓,防护框,托盘,限位板,限位块和把手,所述的滑槽横向开设在滑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内;所述的防护框焊接在滑块的下部;所述的限位板焊接在托盘的内侧;所述的限位块焊接在防护框的内壁左右两端;所述的把手胶接在托盘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脊椎检测锤结构包括握管,调节杆,二级快拆扣和锤头,所述的调节杆插接在握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二级快拆扣套接在握管与调节杆的连接处;所述的锤头胶接再调节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病单固定架包括垫板,笔拖,防滑条,支撑套管,连接轴,支撑杆,固定吸盘,一级快拆扣和病单夹,所述的防滑条胶接在垫板的下端;所述的支撑套管通过连接轴轴接在垫板的上部后侧;所述的支撑杆插接在支撑套管的内侧下部;所述的固定吸盘胶接在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的一级快拆扣套接在支撑套管与支撑杆的连接处;所述的病单夹胶接在垫板的前表面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托盘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托盘分别插接在防护框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笔拖横向胶接在垫板的前表面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锤头胶接在调节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紧固螺栓安装在滑块与滑轨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锤头的右端还设置有按摩球。

优选的,所述的握管的外侧还套接有硅胶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托盘分别插接在防护框的左右两侧,有利于方便分类存放药物,进而增加使用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笔拖横向胶接在垫板的前表面下部,有利于方便存放写字笔,进而方便对垫板上的并单进行记录标记。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锤头胶接在调节杆的上端,有利于方便对病人的脊椎进行敲击,进而方便对病人脊椎的疼痛部位进行检查。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紧固螺栓安装在滑块与滑轨的连接处,有利于方便对滑块进行夹紧,进而防止滑块在滑轨上晃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锤头的右端还设置有按摩球,有利于能够对病人的脊椎起到按摩功能。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握管的外侧还套接有硅胶防滑套,有利于提高握持时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病单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药物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脊椎检测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诊断床本体;2、诊断仪机身;3、可调节病单固定架;31、垫板;32、笔拖;33、防滑条;34、支撑套管3;35、连接轴;36、支撑杆;37、固定吸盘;38、一级快拆扣;39、病单夹;4、可调节药物托架;41、滑轨;42、滑槽;43、滑块;44、紧固螺栓;45、防护框;46、托盘;47、限位板;48、限位块;49、把手;5、检测探头;6、第一卡箍;7、导线;8、第二卡箍;9、脊椎检测锤结构;91、握管;911、硅胶防滑套;92、调节杆;93、二级快拆扣;94、锤头;941、按摩球;10、支撑腿;11、工具存放抽屉;12、拉手;13、底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超声脊柱诊断仪,包括诊断床本体1,诊断仪机身2,可调节病单固定架3,可调节药物托架4,检测探头5,第一卡箍6,导线7,第二卡箍8,脊椎检测锤结构9,支撑腿10,工具存放抽屉11,拉手12和底轮13,所述的诊断仪机身2放置在诊断床本体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可调节病单固定架3放置在诊断床本体1的左上部;所述的可调节药物托架4螺栓安装在诊断床本体1的下部;所述的检测探头5放置在第一卡箍6上;所述的第一卡箍6焊接在诊断床本体1的右侧;所述的检测探头5通过导线7与诊断仪机身2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二卡箍8焊接在支撑腿10的中部右侧;所述的脊椎检测锤结构9卡接在第二卡箍8上;所述的支撑腿10纵向焊接在诊断床本体1的中下部;所述的工具存放抽屉11插接在支撑腿10的内侧;所述的拉手12胶接在工具存放抽屉11的前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底轮13螺栓安装在支撑腿10的下部;所述的可调节药物托架4包括滑轨41,滑槽42,滑块43,紧固螺栓44,防护框45,托盘46,限位板47,限位块48和把手49,所述的滑槽42横向开设在滑轨4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块43滑动连接在滑轨41内;所述的防护框45焊接在滑块43的下部;所述的限位板47焊接在托盘46的内侧;所述的限位块48焊接在防护框45的内壁左右两端;所述的把手49胶接在托盘46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脊椎检测锤结构9包括握管91,调节杆92,二级快拆扣93和锤头94,所述的调节杆92插接在握管9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二级快拆扣93套接在握管91与调节杆92的连接处;所述的锤头94胶接再调节杆92的上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病单固定架3包括垫板31,笔拖32,防滑条33,支撑套管34,连接轴35,支撑杆36,固定吸盘37,一级快拆扣38和病单夹39,所述的防滑条33胶接在垫板31的下端;所述的支撑套管34通过连接轴35轴接在垫板31的上部后侧;所述的支撑杆36插接在支撑套管34的内侧下部;所述的固定吸盘37胶接在支撑杆36的下端;所述的一级快拆扣38套接在支撑套管34与支撑杆36的连接处;所述的病单夹39胶接在垫板31的前表面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托盘46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托盘46分别插接在防护框45的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笔拖32横向胶接在垫板31的前表面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锤头94胶接在调节杆92的上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紧固螺栓44安装在滑块43与滑轨41的连接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锤头94的右端还设置有按摩球94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握管91的外侧还套接有硅胶防滑套911。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诊断时所需的药物放置在托盘46内,以便诊断时进行拿放药物,接着将病人的病单利用病单夹39夹住在垫板31上,检测时握持握管91并利用锤头94轻微敲击病人的脊椎,并对病人脊椎部位的疼痛处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写字笔在病单上进行记录,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节支撑杆36插接在支撑套管34内的长度,并利用一级快拆扣38进行夹紧,根据使用者的位置利用滑块43在滑轨41内滑动进行移动托盘46的位置。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