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准确读数的吸引瓶及吸引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556发布日期:2019-06-11 23:4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准确读数的吸引瓶及吸引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准确读数的吸引瓶及吸引瓶组件。



背景技术:

吸引器主要用于医疗中心的吸引系统,供医疗单位作吸引血、痰、脓及其他分泌物等用,主要在负压下工作。手术中,吸引器所吸引出来的血液量是评估术中总失血量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常配备的吸引器主要是直筒型的吸引瓶或袋状的吸引袋,吸引瓶的瓶盖上或吸引袋的封口处设置有吸入管接口和抽出管接口,其中抽出管接口用于通过抽出管连接抽吸装置,抽吸装置抽出瓶体中的气体,瓶体内形成负压;其中吸入管接口用于通过吸入管连接患者端,以将患者的体液吸入至瓶体中。而利用现有的吸引瓶在抽吸血液或其他分泌物的同时,会因飞溅到吸引瓶壁上的血液和组织而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对吸引瓶的读数,最终使失血量的评估产生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准确读数的吸引瓶,所述吸引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即解决抽吸血液或其他分泌物的同时因飞溅到吸引瓶壁上的血液和组织而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对吸引瓶读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准确读数的吸引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中设置有竖向或斜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瓶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隔板下端与瓶体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或者所述隔板下端具有通孔,所述间隙或通孔使瓶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互连通;所述瓶体的第一部分上方所对应的瓶盖用于连接吸入管,以将患者的体液吸入至所述瓶体的第一部分,所述瓶体的第二部分的瓶壁上设置有刻度。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瓶体被隔板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专用于直接接收吸引而入的体液,第二部分专用于读数,当体液吸入至瓶体的第一部分时,飞溅的体液因隔板的阻挡而不会沾染第二部分的瓶壁,因此不会影响读数。而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底部相互连通,根据连通器原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隔板下端与瓶体底部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滤网,或者在所述隔板下端的通孔处设置有滤网。本改进技术方案中,滤网可有效过滤气泡、血凝块及组织等,因此瓶体的第二部分中不存在气泡、血凝块和组织等,进一步方便准确读数。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横截面形状为水滴形,所述水滴形包括圆弧部和尖部,所述圆弧部对应所述瓶体的第一部分,所述尖部对应所述瓶体的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上设置有抽出管接口,所述抽出管接口为管状结构,所述抽出管接口一端露于瓶体外部,另一端伸入瓶体内部,所述抽出管接口用于通过抽出管以连接至抽吸装置,所述抽出管接口下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液体被抽入抽吸装置的抗液体返流的装置。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抗液体返流装置,防止液体或组织被抽吸进医院中心负压管路系统或便携式吸引器的主机,防止中心负压管路或便携式吸引器主机阻塞或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抗液体返流装置包括网兜和密封体,所述网兜连接于所述抽出管接口的下端,所述密封体设置于所述网兜之内,当瓶体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逐渐接近所述抽出管接口的下端口时,所述密封体将浮于所述液体的表面,并封堵所述抽出管接口的下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体为圆柱形浮漂,所述圆柱形浮漂顶面设置有一层橡胶垫片,所述抽出管接口的管内沿管壁设置有一圈圆环状的橡胶垫圈,所述圆柱形浮漂的直径小于抽出管接口的直径,大于橡胶垫圈的内径,所述网兜的深度小于所述圆柱形浮漂的高度,使所述圆柱形浮漂的顶端总是处于所述抽出管接口的管内,当瓶体中液体的液面高度接近所述抽出管接口的下端口时,所述圆柱形浮漂因浮于体液表面而高度抬升,使圆柱形浮漂顶面的橡胶垫片与抽出管接口内的橡胶垫圈接触而密封抽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上还设置有吸入管接口,所述吸入管接口为管状结构,所述吸入管接口一端露于瓶体外部,另一端伸入瓶体内部且位于瓶体的第一部分中,所述吸入管接口用于通过吸入管以连接至患者端。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吸入管接口,便于吸引瓶与吸入管连接,相比瓶盖直接与吸入管连接,通过吸入管接口与瓶盖连接,可具有更高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瓶组件,所述吸引瓶组件不仅具有上述吸引瓶的优点,而且具有更大容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引瓶组件,包括多个吸引瓶,多个吸引瓶通过抽吸管依次串联,其中第一个吸引瓶用于通过吸入管连接至患者端,最后一个吸引瓶用于通过抽出管连接至抽吸装置;并且其中最后一个吸引瓶包括抗液体返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吸引瓶通过隔板阻挡液体飞溅至瓶体的第二部分,避免影响读数。并且所述吸引瓶结构简单,成本很低,易于生产制造。

2、所述吸引瓶通过设置抗液体返流装置,可有效防止液体或组织被抽吸进医院中心负压管路系统或便携式吸引器的主机,防止中心负压管路或便携式吸引器主机阻塞或损坏。

3、所述吸引瓶组件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吸引瓶,其容量成倍扩大,因此具有更大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所示为实施例1中吸引瓶的剖面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1中又一种吸引瓶的剖面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1中吸引瓶的滤网示意图。

图4a所示为实施例1中再一种吸引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所示为图4a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2中吸引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2中抗液体返流装置的剖面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3中引流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瓶盖;20-瓶体;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30-隔板;40-间隙;50-刻度;60-滤网;70-抽出管接口;80-吸入管接口;91-网兜;92-圆柱形浮漂;93-橡胶垫片;94-橡胶垫圈;100-抽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准确读数的吸引瓶,包括瓶盖10和瓶体20。所述瓶体20中设置有竖向或斜向的隔板30,所述隔板30将瓶体20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所述隔板30下端与瓶体20底部之间具有间隙40,或者所述隔板30下端具有通孔,所述间隙40或通孔使瓶体20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选用间隙40将瓶体20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连通。所述瓶体20的第一部分21上方所对应的瓶盖10用于连接吸入管,以将患者的体液吸入至所述瓶体20的第一部分21,所述瓶体20的第二部分22的瓶壁上设置有刻度50。

作为举例,但不限于该举例,所述瓶体20及隔板30由高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所述瓶体20和隔板30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杯盖由普通硬质塑料制成,杯盖与杯体密封连接。所述刻度50以10mL为最小刻度50进行标记。

使用时,由于瓶体20被隔板30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21专用于直接接收吸引而入的体液,第二部分22专用于读数,当液体吸入至瓶体20的第一部分21时,飞溅的液体因隔板30的阻挡而不会沾染第二部分22的瓶壁,因此不会影响读数。而且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相互连通,根据连通器原理,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中体液的液面应齐平。

考虑到在抽吸血液、血凝块、组织或其他分泌物时,血液或其他分泌物会因负压气流而产生泡沫,产生的泡沫附着在瓶壁会对读数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可在所述隔板30下端与瓶体20底部之间的间隙40处设置有滤网60,或者在所述隔板30下端的通孔处设置有滤网60,请参阅图3所示。作为举例,所述滤网60可选用柔性滤网,通过粘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间隙40或通孔处;或者所述滤网60可选用与瓶体20相同的材料,所述滤网60和瓶体20、隔板30一体成型设置。

请参阅图4a和图4b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所述瓶体20的横截面形状为水滴状,所述水滴形包括圆弧部和尖部,所述圆弧部对应所述瓶体20的第一部分21,所述尖部对应所述瓶体20的第二部分22。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便于准确读数的吸引瓶,所述吸引瓶包括了实施例1中所述的所有技术特征。此外,所述瓶盖10上设置有抽出管接口70,所述抽出管接口70为管状结构,所述抽出管接口70一端露于瓶体20外部,另一端伸入瓶体20内部,所述抽出管接口70用于通过抽出管以连接至抽吸装置,所述抽出管接口70下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液体被抽入抽吸装置的抗返流装置。

相应的,所述瓶盖10上还可设置有吸入管接口80,所述吸入管接口80为管状结构,所述吸入管接口80一端露于瓶体20外部,另一端伸入瓶体20内部且位于瓶体20的第一部分21中,所述吸入管接口80用于通过吸入管以连接至患者端。

作为举例,但不限于该举例,所述抽出管接口70露于瓶体20外部的部分为抽出管外接口,伸入瓶体20内部的部分为抽出管内接口;所述吸入管接口80露于瓶体20外部的部分为吸入管外接口,伸入瓶体20内部的部分为吸入管内接口。抽出管外接口和吸入管外接口长度相同,约2.5~3cm,口径同目前医用标准管接口9mm。抽出管外接口和吸入管外接口均可套设密封盖,用于丢弃时封闭外口,防止引流液溢出。吸入管内接口长度约为1.5~2cm,口径同吸入管外接口。抽出管内接口长度更长,约为5cm,下端与最大刻度50线平齐。

基于上述吸引瓶,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所述抗液体返流装置可包括网兜91和密封体,所述网兜91连接于所述抽出管接口70的下端,所述密封体设置于所述网兜91之内,当瓶体20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接近所述抽出管接口70的下端口时,所述密封体浮于所述液体表面,并封堵所述抽出管接口70的下端口。当抽出管接口70下端被封堵后,抽吸终止,防止体液或组织被抽吸进医院中心负压管路或便携式吸引器的主机,防止中心负压管路或便携式吸引器主机阻塞或损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密封体可具体选用圆柱形浮漂92,所述圆柱形浮漂92顶面设置有一层胶垫片93,所述抽出管接口70的管内沿管壁设置有一圈圆环状的橡胶垫圈94,所述圆柱形浮漂92的直径小于抽出管接口70的直径,大于橡胶垫圈94的内径。所述网兜91的深度小于所述圆柱形浮漂92的高度,使所述圆柱形浮漂92的顶端总是处于所述抽出管接口70的管内,当瓶体20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接近所述抽出管接口70的下端口时,所述圆柱形浮漂92因浮于液体表面而高度抬升,使圆柱形浮漂92顶面的橡胶垫片93与抽出管接口70内的像胶垫圈94挤压接触。作为举例,所述网兜91可由硬质塑料或普通金属制成,成圆柱形结构,具有一定刚度。所述浮漂可选用聚苯乙烯等为原料的轻质泡沫制成。所述胶垫片93和胶垫圈94均有橡胶制成,胶垫片93和胶垫圈94相互挤压达到密封防渗漏效果。

实施例3: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瓶组件,包括多个吸引瓶,多个吸引瓶通过抽吸管100依次串联,其中第一个吸引瓶用于通过吸入管连接至患者端,最后一个吸引瓶用于通过抽出管连接至抽吸装置。并且其中最后一个吸引瓶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吸引瓶,即最后一个吸引瓶包括抗液体返流装置,而其余吸引瓶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吸引瓶,其余的吸引瓶不包括抗液体返流装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吸引瓶组件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吸引瓶,其容量成倍扩大,因此具有更大的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不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