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525发布日期:2019-06-13 15:5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在医疗领域中已使用多年,配套注射器用于临床中的肌肉、静脉、皮下、皮内注射或输液配药用,其外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因其作为一次性使用器具,从而杜绝了患者的交叉感染。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报告,发现临床在打开玻璃的安瓿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肉眼不可见的玻璃碎屑落入安瓿瓶内药液中,或者,在输液药液的配置过程中,采用针管穿刺西林瓶或大输液容器的胶塞过程中,会产生胶屑微粒,同时,药液中本身也会存有不溶性微粒或外来杂质等异物。注射器在抽取药液时,将这些存在于药液中的微粒、碎屑、杂质全部抽入注塑器的筒体中,而国内使用的普通注射针都是不具有过滤装置,在注射针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或静脉的过程中,也将药液中的微粒、碎屑、杂质全部注入到人体组织中了,这些外来的异物将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认识到了药液中的异物对人体的危害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发明了配套注射器的药液过滤器,临床中逐渐有少部分医护人员采用了在注射器末端增加过滤装置的方式来进行药液的过滤,具体操作方法为:先用普通注射针将药液抽吸,再取下注射针,将专用过滤器安装在注射器接头上,最后将注射针安装在药液过滤器上,最后将药液推注到人体中,也起到了对药液的过滤作用,但这个操作过程即繁琐又不方便,而且在更换器械的同时非无菌的操作造成了药物的污染,并且增加了使用的药液过滤器产品,造成患者就医的成本,因为以上的几点弊端,使这种过滤药液的方法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发明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批量化生产,带有药液过滤装置特别是精密过滤的注射针就尤为重要了。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过滤药液中的微粒、碎屑、杂质,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的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一种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包括保护套、设于所述保护套内的针管、与所述针管连接的针管座和与所述针管座连接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座的朝内端中部设有圆形垫片,所述圆形垫片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圆形垫片背向所述针管座的一端设有鸭舌硅胶件,所述鸭舌硅胶件的上端面设有开口槽,所述鸭舌硅胶件的下端面设有精密过滤膜片,所述底座为中空状结构,包括与所述针管座连接的朝内端、及与注射器连接的朝外端,所述朝内端上设有圆柱,所述圆柱用于将所述精密过滤膜片和所述鸭舌硅胶件抵在所述圆形垫片上,所述圆柱上设有两个均匀对称的过液孔。上述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可与常规的注射器具或输液器具配套使用,通过所述通孔、所述圆柱、所述过液孔和所述精密过滤膜片的设计,有效的过滤了药液中的微粒、碎屑、杂质,防止了微粒、异物或杂质输注入人体,减少了血栓几率,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上述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在使用时,先将所述底座上与注射器外套连接固定,再拔除所述保护套,将所述针管伸入或插入药瓶内,回抽注射器芯杆,在药瓶内形成负压,所述鸭舌硅胶件受到负压作用,其裙边弯向所述底座,药液通过所述圆形垫片上的通孔并绕过所述鸭舌硅胶件的边缘,再通过所述过液孔进入所述底座和进入注射器外套内,达到抽取药液的目的。推注药液时,所述开口槽在压力作用下打开,药液会通过依次所述精密过滤膜片和所述开口槽进入所述针管座内,达到推注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过液孔采用镂空四方形或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针管座与所述朝内端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密封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朝外端的末端设有内圆锥锁定接头,所述内圆锥锁定接头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注射器的外圆锥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精密过滤膜片的药液过滤介质标称孔径为5um,所述精密过滤膜片采用具有过滤功效的医用级聚醚砜或核孔膜材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垫片上设有6个所述通孔,且所述圆形垫片通过环己酮粘贴到所述针管座朝内端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针管座外周分布有32个电极柱,所有所述电极柱的高度大小均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外径尺寸为0.3mm至2.4mm。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鸭舌硅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鸭舌硅胶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圆形垫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针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针管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100保护套10针管11针管座12内端顶部121内端中部122内端底部123底座13朝外端131朝内端132圆柱133过液孔134内圆锥锁定接头135鸭舌硅胶件20开口槽201裙边202下端面203圆形垫片21通孔21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100,包括保护套10、设于所述保护套10内的针管11、与所述针管11连接的针管座12和与所述针管座12连接的底座13,所述针管座12的内端底部123与所述底座13之间粘接固定,所述针管11通过树脂胶与所述针管座12的朝内端顶部121粘接固定,所述针管座12的朝内端中部122设有圆形垫片21,所述圆形垫片21上设有多个通孔211,所述通孔211用于对药液进行杂质过滤,所述圆形垫片21背向所述针管座12的一端设有鸭舌硅胶件20,所述鸭舌硅胶件20的上端面设有开口槽201,所述鸭舌硅胶件20的下端面203设有精密过滤膜片。所述精密过滤膜片与所述鸭舌硅胶件20的下端面203之间采用挤压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3的上表面,所述精密过滤膜片的药液过滤介质标称孔径为5um,所述精密过滤膜片采用具有过滤功效的医用级聚醚砜或核孔膜材制成。请参阅图7至图8,所述底座13为中空状结构,包括与所述针管座12连接的朝内端132、及与注射器连接的朝外端131,朝外端131的末端设有内圆锥锁定接头135,所述内圆锥锁定接头135用于所述底座13与注射器的外圆锥接头连接。所述朝内端132上设有圆柱133,所述圆柱133用于将所述精密过滤膜片和所述鸭舌硅胶件20抵在所述圆形垫片21上,所述圆柱133上设有两个均匀对称的过液孔134,所述过液孔134采用镂空四方形或圆形结构。所述针管座12与所述朝内端132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密封在一起。所述圆形垫片21上设有6个所述通孔211,且所述圆形垫片21通过环己酮粘贴到所述针管座12朝内端的底部,所述针管座12外周分布有32个电极柱,所有所述电极柱的高度大小均相同,所述针管11的外径尺寸为0.3mm至2.4mm,其中外径为0.3mm~1.2mm的所述针管11可用于肌肉、静脉、皮下、皮内注射,外径为0.6mm~2.4mm的所述针管11可用于输液配药。本实用新型可与常规的注射器具或输液器具配套使用,通过所述通孔211、所述圆柱133、所述过液孔134、内圆锥锁定接头135和所述精密过滤膜片的设计,有效的过滤了药液中的微粒、碎屑、杂质,防止了微粒、异物或杂质输注入人体,减少了血栓几率,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所述底座13上与注射器外套连接固定,再拔除所述保护套10,将所述针管11伸入或插入药瓶内,回抽注射器芯杆,在药瓶内形成负压,所述鸭舌硅胶件20的裙边202受到负压作用,其边缘弯向所述底座13,药液通过所述圆形垫片21上的通孔211并绕过所述鸭舌硅胶件20的边缘,再通过所述过液孔134进入所述底座和进入注射器外套内,达到抽取药液的目的。推注药液时,所述开口槽201在压力作用下打开,药液会通过依次所述精密过滤膜片和所述开口槽201进入所述针管座12内,达到推注的目的。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