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6297发布日期:2019-08-27 20:1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心血管内科使用的引流瓶,需要双手操作,既,需要一手握持瓶体一手带动柱塞,比较不方便。若可以单手进行引流操作,则可以大大提高心血管内科手术的效率。

另外,传统的引流瓶,不便于精密引流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可以单手完成引流操作,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其包括瓶体以及柱塞件,瓶体为中空结构,瓶体的一端连接有引流管,瓶体的另一端开口,柱塞件包括密封柱以及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密封柱设置在瓶体内且与瓶体的内壁贴合,连接块向上延伸地设置有两个连接臂,连接臂的顶端均向下延伸地设置有操作臂,操作臂均位于瓶体的外侧,操作臂的底端均向外延伸地设置有操作盘。

进一步地,各操作臂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操作盘,各操作盘等距地设置。

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手、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两个连接臂关于瓶体的轴心旋转对称。

便于单手完成引流操作,同时使密封柱受力平衡、可以顺利的滑动。

进一步地,连接臂、操作臂之间固定设置有U形的弹性臂。

可以使密封柱受力平衡、可以顺利的滑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座端盖,插座端盖设置有让位腔,插座端盖与瓶体的开口螺纹连接,连接臂分别穿过让位腔。

母指B与插座端盖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提高引流操作舒适度。

进一步地,让位腔的内壁以及连接臂的内壁均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缓冲凸起,各缓冲凸起等距设置。

防止密封柱过分地移动,便于单手进行精密引流操作;同时,可以使连接臂以及密封柱的移动产生档位效果,便于单手进行精密引流操作。

进一步地,柱塞件还包括缓冲调节件,缓冲调节件包括固定柱、铰接柱以及连接螺母,固定柱与一个连接臂的顶端固定连接,铰接柱与另一个连接臂的顶端铰接,固定柱、铰接柱均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引流操作的手感、符合操作者的习惯。

进一步地,瓶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嘴,连接嘴套接有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座。

可以使引流管与瓶体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引流操作。

进一步地,插座端盖的顶端向外延伸地设置有限位台。

以防止插座端盖过分旋入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单手完成引流操作,比较方便;2、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手、适用性较高;3、便于单手进行精密引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半剖示意图。图3中,粗虚线箭头表示引流操作时食指A以及中指C的移动方向,粗实线箭头表示引流操作时密封柱21的移动方向。

图4是插座端盖3的立体示意图。

瓶体1;引流管11;连接嘴12;连接座13;柱塞件2;密封柱21;连接块22;连接臂23;操作臂231;操作盘232;弹性臂233;缓冲调节件24;固定柱241;铰接柱242;连接螺母243;插座端盖3;让位腔31;缓冲凸起32;限位台33;食指A;母指B;中指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其包括瓶体1以及柱塞件2。通常,瓶体1为透明材质制成,比如透明ABS、玻璃等。

瓶体1为中空结构,瓶体1的一端连接有引流管11,瓶体1的另一端开口。通常,瓶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嘴12,连接嘴12套接有与引流管11连接的连接座13;可以使引流管11与瓶体1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引流操作。

柱塞件2包括密封柱21以及与连接块22固定连接的连接块22;密封柱21设置在瓶体1内且与瓶体1的内壁贴合。通常,密封柱21为医用橡胶或者医用硅胶等柔性材料制成,以保证密封柱21与瓶体1之间的密封,从而保证引流效果。

连接块22向上延伸地设置有两个连接臂23,连接臂23的顶端均向下延伸地设置有操作臂231,操作臂231均位于瓶体1的外侧,操作臂231的底端均向外【向远离瓶体1的轴心的方向】延伸地设置有操作盘232。

各操作臂231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操作盘232,各操作盘232等距地设置。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手、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适用性。

两个连接臂23关于瓶体1的轴心旋转对称。食指A、中指C分别位于瓶体1的两侧可以夹持瓶体1,便于单手完成引流操作,同时使密封柱21受力平衡、可以顺利的滑动。

连接臂23、操作臂231之间固定设置有U形的弹性臂233。弹性臂233为弹性材料,比如ABS等制成。操作臂231受到弹性臂233的弹力、保持与瓶体1的外壁贴合,使操作臂231不会带动连接臂23歪斜,从而可以使密封柱21受力平衡、可以顺利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将引流管11与被引流物【比如心血管等】联通即可。

使用时,将食指A、中指C分别抵持两个连接臂23的操作盘232的底端,将母指B抵持瓶体1的顶端,然后将食指A以及中指C靠近母指B,使密封柱21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引流管11将被引流物【比如心血管等】的液体引流入瓶体1内。

由上述可以看出,进行引流操作时,只需将同一个手的食指A以及中指C靠近母指B即可完成引流操作,既,可以单手完成引流操作,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还包括插座端盖3,插座端盖3设置有让位腔31,插座端盖3与瓶体1的开口螺纹连接,连接臂23分别穿过让位腔31。引流操作时,母指B抵持插座端盖3的顶端,母指B与插座端盖3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提高引流操作舒适度。

通常,插座端盖3的顶端向外延伸地设置有限位台33;以防止插座端盖3过分旋入瓶体1。

让位腔31的内壁【让位腔31的靠近瓶体1的轴心的内壁】以及连接臂23的内壁【连接臂23的靠近瓶体1的轴心的内壁】均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缓冲凸起32【连接臂23的缓冲凸起32未画出】,各缓冲凸起32等距设置。通常,缓冲凸起32的断面为半圆形。让位腔31的缓冲凸起32与连接臂23的缓冲凸起32相互抵持,进行引流操作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可以使连接臂23发生轻微的弹性形变,使密封柱21可以移动,防止密封柱21过分地移动,便于单手进行精密引流操作;同时,可以使连接臂23以及密封柱21的移动产生档位效果,便于单手进行精密引流操作。

柱塞件2还包括缓冲调节件24,缓冲调节件24包括固定柱241、铰接柱242以及连接螺母243,固定柱241与一个连接臂23的顶端固定连接,铰接柱242与另一个连接臂23的顶端铰接,固定柱241、铰接柱242均与连接螺母243螺纹连接。旋转连接螺母243可以调节两个连接臂2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移动密封柱21所使用的力,既,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引流操作的手感、符合操作者的习惯。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