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组合式多功能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956发布日期:2019-06-05 23:2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组合式多功能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组合式多功能移动输液架。



背景技术: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人类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都在逐渐提高,在生活中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不仅如此,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大多数疾病能够通过治疗康复,在医疗过程中,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健康的手段被称之为手术,为了保证手术后患者的正常恢复,临床多数手术后患者留置有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瓶、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管道,但是管道的存在容易导致患者舒适度改变,不愿意配合下床活动,目前临床配置的移动输液架无法有效改善管道的位置,即使患者下床活动,也容易发生管道和患者身体相摩擦,导致患者疼痛或者管道脱落的情况,不利于患者下床移动,同时大部分患者术后输液量多、每日持续输液时间较长,现有输液架结构简单,无法放置引流瓶及其他引流装置,不能做到持续为患者输液,不利于患者下床活动使得持续输液状态,推延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现有的输液架功能单一,在夜间很难之间观看到患者输液及营养液滴注情况,同时也没有胃肠减压装置的存储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临床配置的移动输液架无法有效改善管道的位置,即使患者下床活动,也容易发生管道和患者身体相摩擦,导致患者疼痛或者管道脱落的情况,不利于患者下床移动,同时大部分患者术后输液量多、每日持续输液时间较长,现有输液架结构简单,无法放置引流瓶及其他引流装置,不能做到持续为患者输液,不利于患者下床活动使得持续输液状态,推延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现有的输液架功能单一,在夜间很难之间观看到患者输液及营养液滴注情况,同时也没有胃肠减压装置的存储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组合式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外侧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外侧表面等距离开设有限位盲孔,所述支撑杆顶部安装有第一挂钩,所述支撑杆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中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对应限位槽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凸块,所述支撑杆上部、中部和下部对应安装盘下方位置处均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螺纹套管、限位块、固定通孔、内螺纹套管、拧边、托板和环形槽,所述外螺纹套管内壁对应限位槽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外螺纹套管内壁对应限位盲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外螺纹套管外侧安装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外侧底部安装有拧边,所述内螺纹套管外侧顶部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

所述支撑杆上部通过安装盘安装有LED灯,所述LED灯的输入端和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杆中部通过安装盘安装有负压储物盒,所述负压储物盒外侧通过安装杆安装有环形扶手,所述支撑杆中部位于负压储物盒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挂钩。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下部通过安装盘安装有引流瓶存储机构,所述引流瓶存储机构包括储瓶盒、安装板、防护海绵、减震弹簧和管道卡槽,所述储瓶盒通过焊接方式和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储瓶盒内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贴覆有防护海绵,所述安装板另一侧通过弹簧固定座均匀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管道卡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盘的底部外边缘和环形槽的内边缘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环形扶手外侧包裹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拧边外表面开设有防护纹。

优选的,所述管道卡槽内壁贴覆有橡胶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在支撑杆顶部的安装盘两侧安装有LED灯,方便夜间活动患者输液及营养液滴注情况的观察,同时支撑杆中部的安装盘在安装有负压储物盒,便于胃肠减压装置的安装存放,同时在负压储物盒的外侧安装了便于推动的扶手,便于患者推动,在支撑杆下部的安装盘两侧安装有储瓶盒,便于安装引流瓶,起到了持续为患者输液的功能,便于患者下床活动。

2、通过固定通孔和限位盲孔对安装盘进行初步的定位,在通过转动外螺纹套管推动安装盘上下移动,实现对安装盘位置的二次调整,便于负压储物盒和储瓶盒内管道伸出位置和患者身体插管位置相接近,留置一定长度的管道后,能有效减少管道和患者的相对摩擦,以及管道从患者身体处脱落的情况。

3、储瓶盒内通过减震弹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另一侧安装有防护海绵,通过防护海绵能有效减少引流瓶和储瓶盒内壁的碰撞,同时通过减震弹簧能削弱外界传递到引流瓶的振动能量,避免引流瓶内部溶液晃动的泼洒的情况,利用卡槽能固定和引流瓶固定安装的管道,减少管道和引流瓶分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流瓶存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杆;2、限位槽;3、限位盲孔;4、第一挂钩;5、安装盘;6、槽口;7、限位凸块;8、调节机构;801、外螺纹套管;802、限位块;803、固定通孔;804、内螺纹套管;805、拧边;806、托板;807、环形槽;9、LED灯;10、负压储物盒;11、环形扶手;12、第二挂钩;13、引流瓶存储机构;1301、储瓶盒;1302、安装板;1303、防护海绵;1304、减震弹簧;1305、管道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组合式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外侧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支撑杆1外侧表面等距离开设有限位盲孔3,支撑杆1顶部安装有第一挂钩5,支撑杆1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安装有安装盘5,安装盘5中部开设有槽口6,槽口6内部对应限位槽2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凸块7,通过槽口6和限位凸块7能稳定的保证安装盘5的上下移动,避免安装盘5发生转动的情况,支撑杆1上部、中部和下部对应安装盘5下方位置处均安装有调节机构8,调节机构8包括外螺纹套管801、限位块802、固定通孔803、内螺纹套管804、拧边805、托板806和环形槽807,外螺纹套管801内壁对应限位槽2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块802,外螺纹套管801内壁对应限位盲孔3位置处开设有固定通孔803,外螺纹套管801外侧安装有内螺纹套管804,内螺纹套管804外侧底部安装有拧边805,为了便于拧动拧边805,拧边805外表面开设有防护纹,内螺纹套管804外侧顶部安装有托板806,托板806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807,为了保证安装盘5底部能稳定的放置在托板806上方,安装盘5的底部外边缘和环形槽807的内边缘相契合。

支撑杆1上部通过安装盘5安装有LED灯9,LED灯9的输入端和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支撑杆1中部通过安装盘5安装有负压储物盒10,负压储物盒10外侧通过安装杆安装有环形扶手11,为了便于患者使用时有良好的手感,环形扶手11外侧包裹有海绵垫,支撑杆1中部位于负压储物盒10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挂钩12,支撑杆1下部通过安装盘5安装有引流瓶存储机构13,引流瓶存储机构13包括储瓶盒1301、安装板1302、防护海绵1303、减震弹簧1304和管道卡槽1305,储瓶盒1301通过焊接方式和安装盘5固定连接,储瓶盒1301内部安装有安装板1302,安装板1302一侧贴覆有防护海绵1303,安装板1302另一侧通过弹簧固定座均匀安装有减震弹簧1304,安装板1302顶部开设有管道卡槽1305,为了减少管道的外壁和卡槽1305内壁摩擦,导致管道摩擦损坏的情况发生,管道卡槽1305内壁贴覆有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支撑杆1顶部通过安装盘5安装的LED灯9能提供有效的照明,方便夜间活动患者输液及营养液滴注情况的观察,支撑杆1的中部通过负压储物盒10能放置胃肠减压装置,便于患者胃肠更好的恢复,同时负压储物盒10外侧安装有环形扶手11,采用汽车方向盘造型,增加患者使用时手部舒适感,支撑杆1中部的第二挂钩12方便引流袋的悬挂及固定,支撑杆1下部的储瓶盒1301,便于单/双引流瓶的存放,维持患者下床活动的长时间输液,实现输液架的多种功能组合使用,更便于患者术后的下床活动和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储瓶盒1301内部通过减震弹簧1304安装有安装板1302,安装板1302一侧的防护海绵1303在减震弹簧1304的作用下紧紧贴合在引流瓶外表面,减少引流瓶和储瓶盒1301内壁的碰撞,同时通过减震弹簧1304减少外界传递到引流瓶内部的振动能量,避免引流瓶晃动,同时利用管道卡槽1305,有效减少了引流瓶和管道接口分离的情况发生;

安装盘5的下方均安装有调节机构8,将安装盘5的底部放置在托板806上表面开设的环形槽807内,旋转合适的限位盲孔3和外螺纹套管801下部的固定通孔803重合,利用固定杆固定后,实现初步的位置调整,再转动拧边805,使得内螺纹套管804在外螺纹套管801的外螺纹作用下上下移动,此时内螺纹套管804带动托板806上方搁置的安装盘5进行上下移动,对安装盘5的竖直高度进行二次调整,使得安装盘5上安装的LED灯9、负压储物盒10和储瓶盒1301处于合适的位置,便于根据患者胃管留置长度放置相应位置,避免出现管道和患者的相对摩擦,以及管道从患者身体处脱落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