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鼻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363发布日期:2019-08-16 22:16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鼻胃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胃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鼻胃管。



背景技术:

鼻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其主要应用于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和一些老年痴呆者以及儿童;临床上现有的不同型号鼻胃管,其进口处与注射器接头处大小不匹配,注射时易造成营养液溢出和漏气,另外胃管裸露在外面,极易被患者触碰到,导致胃管脱离胃部,而且插入胃管时,其与鼻腔摩擦,使得患者发痒难受,易打喷嚏,导致插入胃管不顺利,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鼻胃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鼻胃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鼻胃管与注射器接头不匹配导致营养液溢出和漏气,插入胃管易使鼻腔发痒打喷嚏,使护理工作不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鼻胃管,包括胃管,所述胃管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一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连接有套头,所述胃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鼻罩,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开设有导柱孔,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设有插柱,所述插柱的顶端开设有插柱孔,所述插柱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圈,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顶端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头的一端中心处开设有小孔,所述套头的另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侧一端设有套柱,所述鼻罩的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对称设有鼻孔柱。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呈圆柱体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导柱和所述插柱均呈圆锥体,所述胃管与所述插柱插接配合,所述导柱与注射器接头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导柱孔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插柱孔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垫圈呈圆环结构,所述垫圈与所述导柱套接配合,所述垫圈的外径与所述内腔的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呈圆柱体,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套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套头呈圆柱体,所述盲孔贯穿所述套头,所述小孔贯穿所述套柱,所述盲孔的内径与所述凸柱的外径相等,所述套柱的外径与所述套孔的内径相等,所述盲孔与所述凸柱插接配合,所述套柱与所述套孔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空腔与鼻子的外轮廓相匹配且套接配合,所述鼻孔柱与鼻孔插接配合,所述鼻孔柱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鼻罩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鼻胃管,在胃管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柱,并在连接柱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柱,使套头插接在固定柱一端,将注射器接头插入套头的小孔中,并与导柱插接,注入营养液时,其通过导柱孔,经过连接柱内部,并从插柱孔流入胃管中,从而进入胃中,其不同型号的胃管均可与连接柱连接,由于套头具有良好的弹性,注射器接头与之紧密贴合,避免营养液溢出和漏气。

2、该新型鼻胃管,通过在鼻子外面佩戴鼻罩,并使鼻孔柱插入鼻孔中,再用医用胶带粘住,此时将胃管插入通孔中,使得胃管不易脱离,也避免胃管直接接触鼻腔,而使患者鼻腔发痒打喷嚏,进而使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套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鼻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胃管;2、连接柱;20、外螺纹;21、导柱;210、导柱孔;22、插柱;220、插柱孔;221、防滑圈;3、垫圈;4、固定柱;40、内腔;400、内螺纹;41、凸柱;410、套孔;5、套头;50、小孔;51、盲孔;52、套柱;6、鼻罩;60、空腔;61、鼻孔柱;6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鼻胃管,如图1所示,包括胃管1,胃管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柱2,连接柱2的一侧设有垫圈3,垫圈3的一侧设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一侧连接有套头5,胃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鼻罩6。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连接柱2、固定柱4和鼻罩6均采用PP材质即聚丙烯一体制成透明状,其质轻、韧性好且强度刚硬,使其自重轻盈,耐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垫圈3和套头5均采用乳胶一体制成,其具有高弹性和高柔韧性,从而收缩自如,有助于密封。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柱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20,连接柱2的一端设有导柱21,导柱21的顶端开设有导柱孔210,连接柱2的另一端设有插柱22,插柱22的顶端开设有插柱孔220,插柱2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圈221,固定柱4的一端开设有内腔40,内腔40的内侧设有内螺纹400,固定柱4的另一端设有凸柱41,凸柱41的顶端开设有套孔410,套头5的一端中心处开设有小孔50,套头5的另一端开设有盲孔51,盲孔51的内侧一端设有套柱52,鼻罩6的一侧开设有空腔60,空腔60的底部对称设有鼻孔柱61。

具体的,连接柱2呈圆柱体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导柱21和插柱22均呈圆锥体,胃管1与插柱22插接配合,使得不同型号的胃管1与插柱22越插越紧,并通过防滑圈221胀紧胃管1,避免其脱离,导柱21与注射器接头插接配合,通过锥形表面使注射器接头越插越紧,避免注射营养液使溢出。

进一步的,导柱孔210与连接柱2的内部相连通,插柱孔220与连接柱2的内部相连通,使得营养液得以流通。

除此之外,垫圈3呈圆环结构,垫圈3与导柱21套接配合,垫圈3的外径与内腔40的内径相等,垫圈3起着密封作用,由于被连接柱2挤压在内腔40中,通过其自身的回弹力,使连接柱2防松脱。

值得注意的是,固定柱4呈圆柱体,内螺纹400与外螺纹20螺纹连接,套孔410与内腔40相连通。

值得说明的是,套头5呈圆柱体,盲孔51贯穿套头5,小孔50贯穿套柱52,小孔50使极细的孔,相当于针孔,由于套头5具有高弹性,从而自然状态下,小孔50处于封闭状态,当注射器接头插入时,便放大紧紧包裹着接头,盲孔51的内径与凸柱41的外径相等,套柱52的外径与套孔410的内径相等,盲孔51与凸柱41插接配合,套柱52与套孔410插接配合,使其各自紧密配合,避免漏气。

值得说明的是,空腔60与鼻子的外轮廓相匹配且套接配合,鼻孔柱61与鼻孔插接配合,避免胃管1接触鼻腔,鼻孔柱61的顶端开设有通孔610,通孔610贯穿鼻罩6的底部,便于呼吸。

本实施例的新型鼻胃管在使用时,将鼻罩6套入鼻子外侧,并使鼻孔柱61插入鼻孔,将胃管1插入通孔610,并插至胃中,使得鼻腔不会发痒,便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此时将注射器吸满营养液,并将其接头对准小孔50挤压进去,再与导柱21紧密插接,此时可按压注射器活塞杆,使营养液经导柱孔210流入连接柱2的内部,再从插柱孔220流入胃管1中,从而进入胃中,当拔出注射器时,小孔50由于自身的弹性而收缩闭合,避免营养液溢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