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可调式管路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当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合并呼吸衰竭时,需要经口进行气管插管,连接管路进行呼吸机辅助的通气治疗。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为预防因长时间卧床而发生的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需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皮肤护理,同时为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要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在进行以上护理过程中,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患者的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管路都必须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以防止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管路的脱落,使人工气道始终位于管路的最高位,防止管路内冷凝水返流入人工气道,导致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目前普遍医院内使用呼吸机自带的管路固定支架来固定呼吸机管路,但呼吸机自带支架存在与病人距离较远、跨度大、调节不方便、不能随床头升高降低而自动改变高度等缺点。随着技术的发现,市场上也开始出现独立于呼吸机的管路支撑结构,现有技术中,管路支撑结构所使用的连接臂一般采用两个以上的摆臂,利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转动摆臂,摆臂可以按照患者不同的需求固定在某一个位置。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调节每一个铰接位,并且每个调节后的摆臂要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配合,才能使连接臂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操作繁琐,调节难度大,自由度低,延长了护理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医疗用可调式管路支撑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自由度高、稳定性好,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可调式管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夹、可调式支撑臂和固定支架;所述可调式支撑臂为任意角度或长度可调的定位软管,所述可调式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夹连接,所述可调式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优选的,定位软管包括外皮层和软管芯,所述外皮层外裹于所述软管芯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所述上夹板的前端和所述下夹板的前端靠拢,用于夹持被固定医用设备。
优选的,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的前端均设有半圆形夹持部,两所述半圆形夹持部围成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用于固定被固定医用设备。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的最大开口角度为90°。
优选的,所述可调式支撑臂可拆卸地与所述固定夹和所述固定支架安装。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和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插槽,所述可调式支撑臂的两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管路固定架,所述管路固定架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管路的夹持位。
优选的,所述夹持位的孔径大小和儿童及成人呼吸机管路的直径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线路固定架,所述线路固定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医疗设备的线路穿过所述固定孔固定在所述线路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线路固定架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管路固定架之间,所述上固定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固定件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上固定件和所述下固定件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固定夹作为管路支撑结构的固定装置,使用简单,安装方便且稳固,可被管路支撑结构用于在护理床、轮椅、点滴架等医用设备上的安装和固定;
2、现有技术中管路支撑结构的连接臂一般采用两个或以上的摆臂,利用铰接的方式连接,使得摆臂可以按照患者不同的需求转动固定在某一个位置,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可调式支撑臂,且可调式支撑臂为任意角度或长度可调的定位软管,相比起刚性的连接摆臂,可调式支撑臂的自由度更大,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可调式支撑臂的位置、长度甚至是形状,稳定性较好,使用更加简单便捷,满足度更高,成本也更为低廉。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可调式管路支撑结构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可调式管路支撑结构中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架3从A(未安装状态)到B(已安装状态)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固定夹1;可调式支撑臂2;固定支架3;管路固定架31;夹持位311;线路固定架32;上固定件321;下固定件322;卡扣323;固定孔3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医疗用可调式管路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夹1、可调式支撑臂2和固定支架3;所述可调式支撑臂2为任意角度或长度可调的定位软管,所述可调式支撑臂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夹1连接,所述可调式支撑臂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连接。
一种医疗用可调式管路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夹1、可调式支撑臂2和固定支架3;所述可调式支撑臂2为任意角度或长度可调的定位软管,可调式支撑臂2的一端与固定夹1连接,可调式支撑臂2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3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固定夹1作为管路支撑结构的固定装置,使用简单,安装方便且稳固,可被管路支撑结构用于在护理床、轮椅、点滴架等医用设备上的安装和固定;现有技术中管路支撑结构的连接臂一般采用两个或以上的摆臂,利用铰接的方式连接,使得摆臂可以按照患者不同的需求转动固定在某一个位置,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可调式支撑臂2,且可调式支撑臂2为任意角度或长度可调的定位软管,相比起刚性的连接摆臂,可调式支撑臂2的自由度更大,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可调式支撑臂2的位置、长度甚至是形状,稳定性较好,使用更加简单便捷,满足度更高,成本也更为低廉。
更进一步说明,定位软管包括外皮层和软管芯,所述外皮层外裹于所述软管芯的表面。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夹1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所述上夹板的前端和所述下夹板的前端靠拢,用于夹持被固定医用设备。
如图1所示,固定夹1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可被管路支撑结构用于在护理床的床板和餐桌等位置上的安装和固定,板状夹具与被固定设备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可以保证管路支撑结构的安装稳固。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的前端均设有半圆形夹持部,两所述半圆形夹持部围成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用于固定被固定医用设备。
如图2所示,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前端均设有半圆形夹持部,两半圆形夹持部围成固定腔,可被管路支撑结构用于在护理床的防护栏、轮椅的把手、医用点滴架的立杆等位置上的安装和固定,使得管路支撑结构的安装更加可靠和稳定。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夹1的最大开口角度为90°。
固定夹1的最大开口角度为90°,可以较大范围地适应于被固定处不同厚度或不同直径的医用设备,使得管路支撑结构的适用性更强,使用满足度更高。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可调式支撑臂2可拆卸地与所述固定夹1和所述固定支架3安装。
固定夹1、可调式支撑臂2和固定支架3的安装方式为可拆卸安装,根据被固定的位置不同,可以选用安装或更换夹具形状为板状或圆形的固定夹1,灵活性强,在可调式支撑臂2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调节性能难免会有所下降,可通过更换新的可调式支撑臂2来保证可调节度,而且更换方便,只需要更换可调式支撑臂2就可达到目的,成本低廉。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夹1和所述固定支架3的底部均设置有插槽,所述可调式支撑臂2的两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插槽内。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滑垫,增加了固定夹1与被固定医疗设备的接触面的摩擦力,更有利于管路支撑结构的安装稳定,性能更加可靠。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管路固定架31,所述管路固定架31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管路的夹持位311。
固定支架3包括管路固定架31,管路固定架31设置有两个或以上用于固定呼吸机管路的夹持位311,除了用来固定呼吸机的吸气管和呼气管以外,还可用于其他辅助医用设备中管路的固定,可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夹持位311的孔径大小和儿童及成人呼吸机管路的直径尺寸一致。可有效避免患者在接受呼吸机治疗时,头部无意识的移位导致气管导管滑脱现象。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支架3还包括线路固定架32,所述线路固定架32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324,医疗设备的线路穿过所述固定孔324固定在所述线路固定架32上。
一般的管路支撑结构中,只设计了呼吸机的管路固定支架,而在医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用到不少辅助设备来帮助诊断和治疗,而这类辅助设备的管道和线缆却没有位置安放;固定支架3还包括线路固定架32,线路固定架32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324,可用于进行线缆或半径较小的管道的固定,线缆和管道得到有效的放置和整理,更加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病房的空间。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线路固定架32包括上固定件321和下固定件322,所述下固定件322固定安装在所述管路固定架31之间,所述上固定件32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固定件322的一端。
线路固定架32包括上固定件321和下固定件322,上固定件32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下固定件322的一端,在使用的时候,首先上固定件321和下固定件322分离,医护人员将线缆和管道等放置在固定孔324内,然后固定上固定件321和下固定件322,使得线缆和管道更好地放置和整理。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固定件32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上固定件321和所述下固定件322的卡扣323。
上固定件321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323,用于锁定上固定件321和下固定件322,这样的设置可令到医护人员在使用管路支撑结构的过程中,线缆和管道不会脱离线路固定架32,保证管路支撑结构性能的稳定。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