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8416发布日期:2020-06-12 14:3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理一种外科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针对外科损伤,较严重的会伴随骨损伤,需要用到护理床,并悬吊患处。

但目前市场上的普外科用护理床,在悬吊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有如下二个:

首先,在使用的时骨折挂接的装置一般是固定的支架,在不使用的时候非常的占据位置,也难实现快速收纳;又因外科接待的急诊或外伤患者也较多,空间有限,所以有时也因占地较大,比较碍事。

另外,普通外科用护理床在挂接受伤的腿部的时,不方便根据身高来调节装置的距离,所以,有些时候不得不添加垫块和调整伤部位置来适应床体,由此引起不便。

因此,改进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灵活度相对高一些的护理床,兼顾稳定性;用来方便外伤悬挂,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更有效的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外科用护理床,以解决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科用护理床,包括床体、滑杆、滑块、支撑杆、卡接装置、固定套、支杆、固定套紧定螺钉、滑块紧定螺钉、底杆支撑板和治疗用吊带。所述床体的两侧设置有床体护栏,所述床体护栏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在滑块的上表面通过卡接装置活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使用时与滑杆呈垂直放置,不使用时则与滑杆水平放置;在支撑杆的上部活动安装有固定套,且通过固定套紧定螺钉与支撑杆锁紧固定,所述固定套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底杆、第一橡胶弹顶垫、固定支座、第二橡胶弹顶垫、活动挡板、转动手柄、定位压杆和插销,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安装在滑块上表面的右端,在固定支座的左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三面与支撑杆底部三面接触连接,所述凹槽的两侧支耳上设置有与支撑杆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一端设有台肩,另一端贯穿滑槽,且与支撑杆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弹顶垫设置在底杆与滑槽之间;所述活动挡板滑动设置在滑块左侧开设的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左侧设有与活动挡板滑动连接的开口槽,当不使用支撑杆时,则将活动挡板水平转到开口槽中;在放置槽底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弹顶垫,所述活动挡板的右侧与支撑杆接触连接,且上部通过插销与支撑杆定位连接,活动挡板的底面与第二橡胶弹顶垫活动接触,活动挡板的下部通过定位压杆转动连接在滑块的放置槽内,所述定位压杆上的螺纹与滑块上的螺孔适配连接,且螺纹右侧的端面与活动挡板的左侧面接触连接,在定位压杆的左端设有转动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支撑杆和卡接装置的数量为各两个,且对称设置,滑块通过滑块紧定螺钉与滑杆锁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杆的左侧表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深度为2cm-4cm,弧形槽的弧形直径等于滑杆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治疗用吊带活动套挂在两个固定套上面的支撑杆上,并与底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杆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底杆支撑板,且底杆支撑板与底杆接触部位为弧形,与底杆的直径相适配,并垫有橡胶弹顶垫。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杆、滑块、固定套、和卡接装置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来调节装置的前后、上下和左右的位置,配合治疗用吊带把患者受伤的肢体悬挂且固定在底杆上;使用非常安全可靠,调节简单快速;不用时,还可方便快速的将支撑杆旋转至水平位置,不占用空间,方便实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橡胶弹顶垫和第二橡胶弹顶垫具有减震功能,保证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和韧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外科用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外科用护理床支撑杆4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外科用护理床支撑杆4水平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床体1;床体护栏1-1;滑杆2;滑块3;支撑杆4;卡接装置5;滑槽5-1;底杆5-2;第一橡胶弹顶垫5-3;固定支座5-4;放置槽5-5;第二橡胶弹顶垫5-6;活动挡板5-7;转动手柄5-8;定位压杆5-9;插销5-10;固定套6;支杆7;固定套紧定螺钉8;滑块紧定螺钉9;底杆支撑板10;治疗用吊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外科用护理床,包括床体1、滑杆2、滑块3、支撑杆4、卡接装置5、固定套6、支杆7、固定套紧定螺钉8、滑块紧定螺钉9、底杆支撑板10和治疗用吊带11。所述床体1的两侧设置有床体护栏1-1,所述床体护栏1-1上固定安装有滑杆2,所述滑杆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3,在滑块3的上表面通过卡接装置5活动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在使用时与滑杆2呈垂直放置,不使用时则与滑杆2水平放置;在支撑杆4的上部活动安装有固定套6,且通过固定套紧定螺钉8与支撑杆4锁紧固定,所述固定套6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杆7;所述卡接装置5包括底杆5-2、第一橡胶弹顶垫5-3、固定支座5-4、第二橡胶弹顶垫5-6、活动挡板5-7、转动手柄5-8、定位压杆5-9和插销5-10,所述固定支座5-4固定安装在滑块3上表面的右端,在固定支座5-4的左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三面与支撑杆4底部三面接触连接,所述凹槽的两侧支耳上设置有与支撑杆4相对应的滑槽5-1,所述滑槽5-1内设置有底杆5-2,所述底杆5-2的一端设有台肩,另一端贯穿滑槽5-1,且与支撑杆4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弹顶垫5-3设置在底杆5-2与滑槽5-1之间;所述活动挡板5-7滑动设置在滑块3的左侧开设的放置槽5-5内,所述放置槽5-5左侧设有与活动挡板5-7滑动连接的开口槽,当不使用支撑杆4时,则将活动挡板5-7水平转到开口槽中;在放置槽5-5底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弹顶垫5-6,所述活动挡板5-7的右侧与支撑杆4接触连接,且上部通过插销5-10与支撑杆4定位连接,活动挡板5-7的底面与第二橡胶弹顶垫5-6活动接触,活动挡板5-7的下部通过定位压杆5-9转动连接在滑块3的放置槽5-5内,所述定位压杆5-9上的螺纹与滑块3上的螺孔适配连接,且螺纹右侧的端面与活动挡板5-7的左侧面接触连接,在定位压杆5-9的左端设有转动手柄5-8。

所述滑块3、支撑杆4和卡接装置5的数量各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滑块3通过滑块紧定螺钉9与滑杆2锁紧固定。

所述支杆7的左侧表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深度为2cm-4cm,弧形槽的弧形直径等于滑杆2的直径。

所述治疗用吊带11活动套挂在两个固定套6上面的支撑杆4上,并与底杆5-2相连接。

所述底杆5-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块3固定连接的底杆支撑板10,且底杆支撑板10与底杆5-2接触部位为弧形,与底杆5-2的直径相适配,并垫有橡胶弹顶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骨科患者身高通过移动两侧滑块3来调节支撑杆4在滑杆2上的位置,用滑块紧定螺钉9锁紧定位,再根据治疗需要调解固定套6在支撑杆4上下位置,并用固定套紧定螺钉8锁紧定位,然后配合治疗用吊带11把患者受伤的腿悬挂且固定在底杆2上;在不使用的时候拉出插销5-10,稍微转动手柄5-8,使定位压杆5-9螺纹右侧的端面离开活动挡板5-7的接触面,把活动挡板5-7旋转水平放置到放置槽5-5的开口槽内,同时,转动支撑杆4至水平位置,使支杆7上的弧形槽个滑杆2的上表面接触;需要使用时,把支撑杆4旋转至垂直位置后,再将活动挡板5-7旋转至垂直位置,把插销5-10插入活动挡板5-7和支撑杆4上的孔内定位,然后转动手柄5-8使定位压杆5-9螺纹右侧的端面与活动挡板5-7的接触面压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橡胶弹顶垫5-3和第二橡胶弹顶垫5-6具有减震功能保证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杆2、滑块3、固定套6和卡接装置5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来调节装置的前后、上下和左右的位置,使用非常安全和方便,不用时,还可方便快速的将支撑杆4旋转至水平位置,不占用空间,方便实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