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尿裤挡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2790发布日期:2019-08-31 01:2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尿裤挡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尿裤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尿液大量排出时纸尿裤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吸收的问题,纸尿裤通常会在裆部的左右两侧设置侧挡墙以防止尿液溢流。现有的纸尿裤为了进一步防止婴幼儿躺卧或俯卧时出现前、后溢流,还会增设前挡墙和后挡墙。但是这些前、后挡墙均紧贴吸收芯体的前端/后端设置,并且独立设置在侧挡墙之间。而纸尿裤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均是保持折叠、压缩的状态,使得前、后挡墙长时间保持紧贴吸收芯体的状况,这便可能会导致前、后挡墙在纸尿裤使用过程中无法张开,无法实现阻挡尿液溢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点,为了保证前、后挡墙能够在使用纸尿裤的过程中正常发挥功效,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纸尿裤挡墙结构,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

一种纸尿裤挡墙结构,包括底膜和复合于底膜中部的吸收芯体,还包括由拒水布制成的侧挡墙和前挡墙,所述吸收芯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挡墙,所述侧挡墙的外侧边缘及前后端边缘均与底膜固定连接,其靠近吸收芯体的内侧边缘复合有弹性丝,所述前挡墙位于吸收芯体的前方,且整体横跨在侧挡墙之上,所述前挡墙的前侧边缘和左右边缘均与底膜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由拒水布制成的后挡墙,所述后挡墙位于吸收芯体的后方,且整体横跨在侧挡墙之上,所述后挡墙的后侧边缘和左右边缘均与底膜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侧挡墙、前挡墙和后挡墙的边缘均通过超声波复合的方式与底膜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纸尿裤挡墙结构,其通过改变前挡墙与侧挡墙之间的结构关系,使得因弹性丝自动立起的侧挡墙能够同时带动前挡墙掀起,从而保证前挡墙能够发挥正常的防溢流功能。本技术方案可用于制作纸尿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实施例1所述纸尿裤挡墙结构的使用状态立体视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纸尿裤挡墙结构平铺状态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纸尿裤挡墙结构,包括底膜1和复合于底膜1中部的吸收芯体2,还包括由拒水布制成的侧挡墙3、前挡墙4和后挡墙5,所述吸收芯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挡墙3,所述侧挡墙3的外侧边缘及前后端边缘均与底膜1固定连接,其靠近吸收芯体2的内侧边缘复合有弹性丝31,所述前挡墙4位于吸收芯体2的前方,且整体横跨在侧挡墙3之上,所述前挡墙4的前侧边缘和左右边缘均与底膜1固定连接,所述后挡墙5位于吸收芯体2的后方,且整体横跨在侧挡墙3之上,所述后挡墙5的后侧边缘和左右边缘均与底膜1固定连接。所述侧挡墙3、前挡墙4和后挡墙5的边缘均通过超声波复合的方式与底膜1实现固定连接。当纸尿裤处于折叠状态下,侧挡墙3、前挡墙4、后挡墙5均贴服在底膜1或吸收芯体2上;当纸尿裤处于使用状态下,侧挡墙3在弹性丝31的收缩、牵引下立起,而前挡墙4、后挡墙5由于横跨覆盖在侧挡墙3纸上,因而会被同步带动掀起。侧挡墙3、前挡墙4、后挡墙5使用超声波复合可以避免常规涂胶复合有可能出现的溢胶导致各挡墙整体粘连。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