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撕式除烟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908发布日期:2019-12-13 18:3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撕式除烟艾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撕式除烟艾条。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中医针灸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便于掌握的优点,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瑰宝,对防治疾病及保健养生有巨大贡献。治疗过程中,针灸从业人员和患者常常暴露于艾条燃烧所释放的烟雾里,艾烟中含有部分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成分。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款廉价便捷除烟艾条,因此,有必要研制出一种便捷的艾条,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解决艾灸时产生的烟雾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撕式除烟艾条,解决了现有艾灸过程中产生烟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撕式除烟艾条,包括艾条,所述艾条的表面设置有除烟隔热层,所述除烟隔热层呈螺旋状缠绕在艾条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除烟隔热层呈长条状,包括复合在一起的硬纸和锡箔,所述锡箔与艾条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除烟隔热层的宽度不大于艾条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艾条的直径设置为二厘米,所述除烟隔热层的宽度对应设置为0.8~1.2厘米;所述艾条的直径设置为五毫米,所述除烟隔热层的宽度对应设置为4.8~5.2毫米。

进一步,所述除烟隔热层的一端设置有斜角,所述斜角对应缠绕的终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在现有艾条的表面螺旋缠绕除烟隔热层,该除烟隔热层采用复合在一起的硬纸和锡箔,既可以减少艾条燃烧过程中的空气接触量,减少艾烟的产生,同时,除烟隔热层含有锡箔,隔热阻燃,防止艾灸过程中除烟隔热层燃烧产生更多的烟雾。艾灸时,通过继续手撕除烟隔热层,就可以保持艾条不熄灭,保障艾灸的治疗效果,另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对现有艾条结构上稍作改进即可完成,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艾条、2-除烟隔热层、21-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撕式除烟艾条,包括艾条1,在艾条1的表面设置有除烟隔热层2,该除烟隔热层2呈螺旋状缠绕在艾条1的表面。

为了缠绕方便,该除烟隔热层2设计呈长条状,包括复合在一起的硬纸和锡箔,硬纸在外,锡箔在内,其中一端设置有斜角21,该斜角21对应缠绕的终端。在缠绕时,以没有斜角21的一端为始端,用锡箔侧与艾条相接触进行缠绕,完成缠绕后,缠绕终端的除烟隔热层2带有斜角21,便于区分包装好的艾条的始端和终端,在艾灸时,先撕开终端的斜角21,再点燃艾条,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根据艾条燃烧的状态进行后续的手撕除烟隔热层2操作。该除烟隔热层2包裹住艾条1,可以减少艾条1燃烧过程中的空气接触量,减少艾烟的产生,同时,除烟隔热层2含有锡箔,很好地起到隔热阻燃的作用,防止艾灸过程中除烟隔热层燃烧产生更多的烟雾。当艾条1燃烧至除烟隔热层2边缘附近时,可手撕适当长度的除烟隔热层,保障艾条继续燃烧。

经过实验验证,该除烟隔热层2的宽度应当不大于艾条1的直径,当艾条1的直径设置为二厘米时,除烟隔热层2的宽度对应设置为0.8~1.2厘米,优选为一厘米;当艾条1的直径设置为五毫米或者七毫米时,除烟隔热层2的宽度对应设置为4.8~5.2毫米,优选为五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艾条的表面螺旋缠绕除烟隔热层,该除烟隔热层采用复合在一起的硬纸和锡箔,既可以减少艾条燃烧过程中的空气接触量,减少艾烟的产生,同时,除烟隔热层含有锡箔,隔热阻燃,防止艾灸过程中除烟隔热层燃烧产生更多的烟雾。艾灸时,通过继续手撕除烟隔热层,就可以保持艾条不熄灭,保障艾灸的治疗效果,另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对现有艾条结构上稍作改进即可完成,便于推广应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