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运动式植入物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3694发布日期:2019-11-26 02:2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关节运动式植入物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相关专利申请

本专利申请是2017年3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5/471,075的部分继续申请,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文公开了关节运动式植入物连接器和有关方法。



背景技术:

固定系统可用于矫形手术以维持多个骨或骨碎片之间的所需空间关系。例如,可通过将脊柱固定系统附接到一个或多个椎骨来治疗脊柱的各种状况,诸如断裂、畸形和退行性疾病。此类系统通常包括脊柱固定元件,诸如刚性或柔性杆或板,其通过将元件附接到各种锚固装置(诸如螺钉、钩或线)而被联接到椎骨。一旦安装,固定系统将椎骨保持在所需位置直到可发生愈合或脊柱融合,或持续另外一段时间。

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期望将多个植入物彼此连接。例如,一些翻修手术涉及通过将新安装的脊柱杆联接到先前安装的杆而将先前安装的构造延伸到另外的椎骨水平。作为另一个示例,患者的解剖结构、所使用的手术技术或所需的矫正的各方面可能需要多个脊柱杆彼此连接。作为又一个示例,将多个杆彼此联接可以提高植入构造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将多个植入物彼此连接可能存在各种困难。植入构造体的可用空间通常非常有限,尤其是在脊柱的颈部区域。而且,在外科伤口中对准和定位植入物和连接器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可能是挑战性的或麻烦的。因此长期需要改进的植入物连接器和相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公开了关节运动式植入物连接器和有关方法。示例性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这些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围绕旋转轴线彼此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择性地锁定以抵抗或防止此类旋转。每个主体可被构造成联接到杆或其他固定部件,并且即使当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连接器也可用于将第一杆和第二杆锁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该第一主体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这些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限定在其间延伸的近侧-远侧轴线;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该第二主体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这些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限定在其间延伸的近侧-远侧轴线;铰链销,该铰链销将第一主体联接到第二主体,该铰链销的中心纵向轴线限定旋转轴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以及紧固件,该紧固件能够相对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者移动,以沿着旋转轴线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朝向彼此推压,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

紧固件可将杆固定到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和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中的一者。紧固件可以是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固定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连接器可包括第二紧固件,该第二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中。铰链销可与第一主体一体地形成。铰链销能够相对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者旋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包括相应的承载表面,这些相应的承载表面被构造成承靠彼此以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承载表面可由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互补凸形结构和凹形结构限定。第一主体可包括锥形凸形突起部,其外表面限定第一主体的承载表面。第二主体可包括锥形凹形凹陷部,其内表面限定第二主体的承载表面。承载表面可各自包括齿或长条。铰链销可被接纳在形成于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中的腔内。当紧固件相对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移动时,铰链销可以在腔内纵向平移。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能够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由紧固件施加的力可通过鞍座传递到铰链销。鞍座可包括锥形表面,该锥形表面接合并承靠铰链销的对应锥形表面,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朝向彼此提拉。鞍座可包括从其朝远侧延伸的龙骨。龙骨可被接纳在形成于铰链销中的狭槽内。龙骨可具有承载表面,该承载表面接合并承靠狭槽的对应承载表面,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朝向彼此提拉。龙骨和狭槽的承载表面可位于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成角度的平面中。鞍座可包括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它们在其间限定空间,铰链销的中心肋被接纳于该空间中。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可具有承载表面,该承载表面接合并承靠铰链销的对应承载表面。铰链销可包括形成于其中的杆座。杆座可被构造成使得使得抵靠杆座推压杆致使铰链销相对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者沿着旋转轴线平移。杆座能够相对于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定位,使得当杆被安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中时,杆座的侧向侧壁干扰杆。杆座可在多个平面中弯曲。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铰链销,该铰链销与第一主体一体地形成并且从其沿侧向延伸至自由端;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该第二主体具有腔,铰链销的自由端被接纳于该腔中以将第二主体联接到第一主体,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固定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以及第二紧固件,该第二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并且沿着旋转轴线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朝向彼此推压,以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

第二紧固件可被构造成承靠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的鞍座,以抵靠铰链销的承载表面推压该鞍座的承载表面,以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朝向彼此移动。第二紧固件可被构造成承靠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的杆,以抵靠铰链销的杆座推压该杆,以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朝向彼此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科方法可包括将第一杆插入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将第二杆插入连接器的第二主体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第二主体通过铰链销联接到第一主体;使第一主体围绕由铰链销限定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相对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者移动紧固件,以沿着旋转轴线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朝向彼此推压,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以及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固定到患者的解剖结构。

第一杆可通过一个或多个骨锚固定到患者的颈椎,并且第二杆可通过一个或多个骨锚固定到患者的胸椎。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第一主体可使得第一杆和第二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移动紧固件可既有效地将第一杆和第二杆中的一者固定到连接器又锁定连接器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铰链销,该铰链销从第一主体沿侧向延伸至自由端;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该第二主体具有腔,铰链销的自由端可被接纳于其中以将第二主体联接到第一主体,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铰链销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固定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以及第二紧固件,该第二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铰链销可具有平坦表面,它们相交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角部。当第二紧固件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时,铰链销的角部可抵靠第二主体的腔施加力以将铰链销锁定在适当位置。

铰链销的横截面可具有多边形轮廓。连接器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的鞍座。鞍座可包括从其朝远侧延伸的鞍座突起部。鞍座突起部可被接纳在形成于铰链销中的狭槽内。由铰链销的一个或多个角部施加的力可从由第二紧固件施加的力通过鞍座传递。当铰链销的狭槽的终端接合并承靠鞍座突起部时,鞍座突起部可限制铰链销在第二主体的腔内的旋转。鞍座可具有邻近鞍座突起部的承载表面,该承载表面接合并承靠邻近狭槽的铰链销的对应承载表面。铰链销的狭槽可围绕铰链销的中心肋沿径向形成。鞍座的鞍座突起部可限定其中接纳铰链销的中心肋的凹入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铰链销,该铰链销从第一主体沿侧向延伸至自由端;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该第二主体具有腔,铰链销的自由端可被接纳于其中以将第二主体联接到第一主体,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铰链销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鞍座,该鞍座限定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的杆座,该鞍座包括从其朝远侧延伸的鞍座突起部,该鞍座突起部被接纳在形成于铰链销中的狭槽内;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固定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以及第二紧固件,该第二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二杆固定在鞍座的杆座上。铰链销的狭槽可具有成角度的凸轮表面,当第二紧固件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时,成角度的凸轮表面可接合并承靠鞍座突起部的对应成角度的承载表面以将铰链销锁定在适当位置。

狭槽的成角度的凸轮表面能够相对于铰链销的纵向轴线以倾斜角度取向。鞍座突起部的成角度的承载表面能够相对于铰链销的纵向轴线以倾斜角度取向。鞍座突起部的成角度的承载表面可取向成与铰链销中的狭槽的成角度的凸轮表面的倾斜角度匹配。鞍座突起部可具有楔形横截面,该楔形横截面可抵靠铰链销的狭槽的成角度的凸轮表面施加力,以在第二紧固件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时将铰链销锁定在适当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铰链销,该铰链销从第一主体沿侧向延伸至自由端;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该第二主体具有腔,铰链销的自由端可被接纳于其中以将第二主体联接到第一主体,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铰链销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固定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以及第二紧固件,该第二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铰链销的自由端可延伸穿过腔并进入限定在第二主体中的开口中。开口可具有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限制铰链销的自由端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二主体的旋转。

铰链销的自由端可具有被构造成在第二主体的开口内旋转的横截面形状。铰链销的自由端的横截面形状和开口的横截面形状可限定铰链销的自由端的旋转度。第二主体的开口的横截面形状和铰链销的自由端的横截面形状可为d形。第二主体的开口的d形横截面可具有大于铰链销的自由端的d形横截面面积的面积。

第二紧固件可被构造成承靠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的鞍座,以将鞍座的承载表面抵靠铰链销的对应承载表面进行推压。鞍座可包括鞍座突起部,该鞍座突起部从鞍座的邻近鞍座的承载表面的边缘朝远侧延伸。鞍座突起部可被接纳在邻近铰链销的承载表面形成于铰链销中的狭槽内。当铰链销的自由端插入第二主体的通孔开口中时,铰链销的狭槽可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的边缘对准。铰链销的承载表面可在大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的宽度的一半的连续长度上承靠鞍座的承载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铰链销,该铰链销从第一主体沿侧向延伸至自由端;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该第二主体具有腔,铰链销的自由端可被接纳于其中以将第二主体联接到第一主体,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铰链销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鞍座,该鞍座限定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的杆座,该鞍座包括从其朝远侧延伸的鞍座突起部,该鞍座突起部被接纳在形成于铰链销中的狭槽内;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固定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以及第二紧固件,该第二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二杆固定在鞍座的杆座上。当铰链销的自由端插入第二主体的腔中时,铰链销的狭槽可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的边缘对准。

鞍座突起部可从鞍座邻近鞍座的承载表面的边缘朝远侧延伸。鞍座突起部可被接纳在铰链销的狭槽内。鞍座的承载表面可在大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的宽度的一半的连续长度上承靠铰链销的承载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外科方法可包括将第一杆插入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内,第一主体包括从其沿侧向延伸至自由端的铰链销;将第二杆插在形成于鞍座中的杆座上,该鞍座设置在连接器的第二主体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中,第一主体的铰链销插入形成于第二主体中的腔中,并从而将连接器的第一主体联接到连接器的第二主体;使第一主体围绕由铰链销限定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使得形成于铰链销中的狭槽围绕从鞍座朝远侧延伸的鞍座突起部旋转;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紧固件以将第二杆固定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内,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以及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固定到患者的解剖结构。

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紧固件可使鞍座的承载表面抵靠铰链销的对应承载表面进行推压,并从而使铰链销的一个或多个角部抵靠第二主体的腔施加力。使第一主体围绕由铰链销限定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可包括使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使得当铰链销的狭槽的终端接合并承靠鞍座突起部时,该鞍座突起部可限制铰链销的旋转。铰链销的狭槽可具有成角度的凸轮表面,并且鞍座突起部可具有对应的成角度的承载表面。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紧固件将鞍座突起部的成角度的承载表面楔入狭槽的成角度的凸轮表面中。使第一主体围绕由铰链销限定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第一主体可包括旋转,使得铰链销的自由端在限定于连接器的第二主体中的开口内旋转。开口可具有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限制铰链销的自由端的旋转。使第一主体围绕由铰链销限定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第一主体可包括旋转,使得铰链销的狭槽围绕鞍座突起部旋转,该鞍座突起部从鞍座的边缘朝远侧延伸并且可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的边缘对准。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紧固件可使鞍座的承载表面抵靠铰链销的对应承载表面推压大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的宽度的一半的连续长度。

附图说明

图1a是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杆和第二杆;

图1b是图1a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c是图1a的连接器和杆的剖面侧视图;

图1d是图1a的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图;

图1e是图1a的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透视图;

图1f是图1e的第一主体的另一透视图;

图1g是图1a的连接器的第一鞍座的透视图;

图1h是图1g的第一鞍座的另一透视图;

图1i是图1a的连接器的铰链销的透视图;

图1j是图1i的铰链销的端视图;

图1k是图1i的铰链销的侧视图;

图1l是图1i的铰链销的顶视图;

图2a是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杆和第二杆;

图2b是图2a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c是图2a的连接器和杆的剖面侧视图;

图2d是图2a的连接器的第二主体的透视图;

图2e是图2a的第二主体的另一透视图;

图3a是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杆和第二杆;

图3b是图3a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c是图3a的连接器和杆的剖面侧视图;

图3d是图3a的连接器的鞍座的透视图;

图3e是图3d的鞍座的侧视图;

图3f是图3d的鞍座的另一透视图;

图3g是图3a的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透视图;

图3h是图3a的连接器的第二主体的透视图;

图3i是图3a的连接器的另选第一主体的顶视图;

图3j是图3a的连接器的另选鞍座的端视图;

图3k是图3i的另选第一主体的侧视图;

图3l是图3j的另选鞍座的侧视图;

图4a是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杆和第二杆并且省略了连接器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

图4b是图4a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c是图4a的连接器的剖面侧视图;

图4d是图4a的连接器的第二主体的透视图;

图4e是图4a的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侧视图;

图4f是图4a的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透视剖面图;

图5a是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一脊柱杆和第二脊柱杆;

图5b是图5a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c是图5a的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透视图;

图5d是图5c的第一主体的另一透视图;

图5e是图5c的第一主体的端视图;

图5f是图5a的连接器的顶视图,示出了省略了连接器的鞍座;

图5g是图5a的连接器的第二主体的透视图;

图5h是图5g的第二主体的另一透视图;

图5i是图5a的连接器的鞍座的透视图;

图5j是图5a的连接器的剖面侧视图,示出了省略了连接器的紧固件;

图5k是图5i的鞍座的另一透视图;

图5l是图5i的鞍座的端视图;

图5m是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示出了第二主体为透明的;

图5n是图5a的连接器的剖面端视图,示出了省略了连接器的紧固件;

图5o是图5a的连接器的另一剖面端视图,示出了省略了连接器的紧固件;

图6a是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省略了连接器的紧固件;

图6b是图6a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6c是图6a的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透视图;

图6d是图6a的连接器的顶视图,示出了省略了连接器的鞍座;

图6e是图6a的连接器的鞍座的透视图;

图6f是图6e的鞍座的另一透视图;

图6g是图6e的鞍座的另一透视图;

图6h是图6a的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示出了连接器的第二主体是透明的;

图6i是图6a的连接器的剖面侧视图,紧固件被省略;

图6j是图6a的连接器的底视图,示出了连接器的第二主体是透明的;

图7a是连接器的透视图,未示出连接器的紧固件;

图7b是图7a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7c是图7a的连接器的第一主体的侧视图;

图7d是图7c的第一主体的顶视图;

图7e是图7c的第一主体的端视图;

图7f是图7a的连接器的第二主体的侧视图;

图7g是图7f的第二主体的透视图;

图7h是图7f的第二主体的另一透视图;

图7i是图7a的连接器的鞍座的侧视图;

图7j是图7i的鞍座的透视图;

图7k是图7i的鞍座的另一透视图;

图7l是图7a的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省略了连接器的鞍座和紧固件;

图7m是图7a的连接器的剖面侧视图;

图7n为图7a的连接器的端视图;

图7o是图7a的连接器的剖面端视图,省略了连接器的紧固件;并且

图8为其上附接有固定系统的人体脊柱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了关节运动式植入物连接器和有关方法。示例性连接器可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这些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围绕旋转轴线彼此相对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锁定以抵抗或防止此类旋转。每个主体可被构造成联接到杆或其他固定部件,并且即使当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连接器也可用于将第一杆和第二杆锁定在一起。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以提供对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用途的原理全面理解。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具体描述且附图中示出的装置与方法为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示出或描述的特征部可与其它实施方案的特征部进行组合。

图1a至图1l示出了连接器1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连接器100可包括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104的第一主体102以及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108的第二主体106。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铰链销110彼此连接。铰链销110可以限定旋转轴线a1,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可以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连接器1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112、114,这些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相应的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或其他固定元件固定到连接器100。

紧固件112、114中的至少一个还可被构造成朝向彼此推压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a1的相对旋转。例如,可以拧紧第一紧固件112以将第一杆r1固定在第一主体102内并且将力施加到铰链销110的第一斜坡、弯曲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116,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朝向彼此拉动,从而锁定两者间的旋转。在图示实施方案中,由第一紧固件112施加的力通过第一杆r1并通过设置在第一杆与铰链销之间的第一鞍座118传递到铰链销110。在其他布置中,可以省略鞍座118,并且第一杆r1可以直接承靠铰链销110。在另外的布置中,第一紧固件112可直接承靠鞍座118。例如,第一紧固件112可包括外部固定螺钉和内部固定螺钉,该外部固定螺钉承靠鞍座118以锁定主体102、106的相对旋转,并且该内部固定螺钉承靠第一杆r1以将第一杆固定到连接器100。

类似地,可以拧紧第二紧固件114以将第二杆r2固定在第二主体106内并且将力施加到铰链销110的第二斜坡、弯曲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120,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朝向彼此拉动,从而锁定两者间的旋转。在图示实施方案中,由第二紧固件114施加的力通过第二杆r2并通过设置在第二杆与铰链销之间的第二鞍座122传递到铰链销110。在其他布置中,鞍座122可被省略,并且第二杆r2可直接承靠铰链销110。在另外的布置中,第二紧固件114可直接承靠鞍座122。例如,第二紧固件114可包括外部固定螺钉和内部固定螺钉,该外部固定螺钉承靠鞍座122以锁定主体102、106的相对旋转,并且该内部固定螺钉承靠第二杆r2以将第二杆固定到连接器100。

连接器100的各种部件的几何结构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逐个拧紧紧固件112、114中的任一个有效地锁定主体102、106之间的相对旋转,或者在主体102、106之间的相对旋转被锁定之前,必须拧紧两个紧固件112、114。

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围绕旋转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能力可以有利地允许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即使在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也被锁定在一起,例如,在矢状平面或冠状平面中。连接器100可特别用于跨患者的颈-胸(ct)结合部连接脊柱固定构造的串联杆。例如,连接器100可以将杆r1、r2固定成侧向偏移布置,以适应可能在ct结合部发生的不同螺钉轨线。以另一个示例的方式,连接器100进行关节运动的能力可以允许颈椎杆和胸杆在矢状平面中以倾斜角度彼此锁定,例如,以恢复自然脊柱前凸或脊柱后凸。连接器100还可以特别用于脊柱畸形矫正和其中多个成角度的杆彼此联接的其他过程。

在图1c、图1e和图1f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一主体102。第一主体102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2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102p、102d。主体102的近侧端部102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124、126,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中的杆r1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3。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1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1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1必须沿着轴线a3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104中。

臂124、126中的每个可从主体102的远侧部分102d延伸到自由端。臂124、126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可包括特征结构(未示出),诸如凹陷部、凹痕、凹口、突起部等,以便于将连接器100联接到各种器械。例如,每个臂124、126的外表面可包括在臂的相应自由端处的弓形沟槽,用于将连接器100附接到延伸塔或牵开器。臂124、126可包括或可联接到从主体102朝近侧延伸的延伸突片或缩小突片(未示出),以功能性地延伸臂124、126的长度。延伸突片可便于插入和缩小杆或其他植入物,以及插入和锁定第一紧固件112。延伸突片可被构造成脱离臂124、126或以其他方式与这些臂分离。

臂124、126中的每个的内表面可被构造成与第一紧固件112配合。例如,臂124、126的内表面可包括对应于在第一紧固件112上形成的外螺纹的螺纹。因此,相对于主体102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112可有效地使第一紧固件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轴向平移。

臂124、126中的每个的内表面可包括用于将第一鞍座118保持在第一主体102内和/或用于限制或防止鞍座相对于主体的某些移动的特征。例如,臂124、126可各自包括凹陷部128,该凹陷部被构造成接收形成在鞍座118上的对应突起部144。每个凹陷部128可限定面向远侧的上表面和面向近侧的下表面,该面向远侧的上表面被构造成限制鞍座118沿轴线a2向近侧行进,并且面向近侧的下表面被构造成限制鞍座118沿轴线a2向远侧行进。凹陷部128可以延伸通过小于臂(其中形成凹陷部)的整个宽度,使得当鞍座的突起部144被接纳在凹陷部内时,限制或防止鞍座118相对于主体102围绕轴线a2的旋转。

应当理解,所示的保持特征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各种其他保持特征。例如,结构可以被反转,使得主体102包括接纳在鞍座118中形成的对应凹陷部内的突起。又如,鞍座118和主体102可包括相对的沟槽,其中接纳卡环或c形夹以将鞍座保持在主体上。再如,鞍座118和铰链销110可包括相对的沟槽,其中接纳卡环或c形夹以将鞍座保持在铰链销上。

第一主体102可包括外承载表面130,该外承载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第二主体106的对应承载表面140。主体102、106的相应承载表面130、140可彼此承靠以在主体彼此被推压时锁定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的承载表面130、140是相对的平坦表面,这些表面被构造成在连接器100被锁定时彼此摩擦接合。然而,应当理解,可以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各种其他布置。例如,承载表面130、140可以包括或可以由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的互补的凸形结构和凹形结构限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主体102可包括锥形凸形突起部,其外表面限定第一主体的承载表面130,并且第二主体106可包括锥形凹形凹陷部,其内表面限定第二主体的承载表面140。当第一主体102的突起部被推压到第二主体106的凹陷部中时,锥形表面彼此楔入以形成锥形锁定连接。虽然在上述的示例中描述了锥形表面,但是凸形特征和凹形特征可以包括凹形或凸形球形表面、阶梯形表面等。

承载表面130、140中的一个或两个可包括用于增强表面之间的抓握的表面特征。例如,一个或两个表面可包括齿、沟槽、粗糙化、表面纹理或涂层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d所示,每个承载表面130、140可包括从旋转轴线a1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齿。齿可以选择性地互锁,以将主体102、106保持在相对于彼此的多个离散旋转位置中的一个中。

主体102的远侧端部102d可以限定内部腔132,铰链销110的第一端可以接纳在该内部腔中。腔132可以向第一主体102的承载表面130敞开并且如图所示向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敞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腔132可以是形成在主体102的承载表面130中并与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相交的盲孔。腔132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大于铰链销110的对应尺寸,以允许铰链销沿着旋转轴线a1在腔内平移。如下文进一步描述,腔132的尺寸可以被设计为限制主体102可以相对于铰链销110围绕轴线a1旋转的程度。

第二主体106可以与第一主体102相同或基本相同,或者可以具有上文相对于第一主体102描述的任何特征或变型。因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仅提供第二主体106的简要描述。第二主体106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4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106p、106d。主体106的近侧端部106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134、136,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108。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108中的杆r2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5。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108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2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1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108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2必须沿着轴线a5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108中。

臂134、136中的每个可包括用于将鞍座122保持在主体106内的特征138。第二主体106可包括外承载表面140,该外承载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第一主体102的外承载表面130。第二主体106的远侧端部106d可以限定内部腔142,铰链销110的第二端可以接纳在该内部腔中。腔142可以向第二主体106的承载表面140敞开并且如图所示向第二杆凹陷部108敞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腔142可以是形成在主体106的承载表面140中并与第二杆凹陷部108相交的盲孔。腔142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大于铰链销110的对应尺寸,以允许铰链销沿着旋转轴线a1在腔内平移。如下文进一步描述,腔142的尺寸可以被设计为限制主体106可以相对于铰链销110围绕轴线a1旋转的程度。

连接器100的主体102、106可包括各种特征,用于在杆被锁定到连接器时减小或增加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之间的中心至中心偏移。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的承载表面130、140相对于主体的相应的近侧-远侧轴线a2、a4倾斜成角度。因此,当杆r1、r2向远侧推进到连接器100中时,这些杆朝向彼此移动。这可以有利地减少杆r1、r2的中心至中心偏移,同时在主体102、106的近侧端部保持足够的材料厚度,以承受在杆减小、紧固件拧紧和/或术后患者运动期间经受施加到连接器100的相对高的力。

又如,主体102、106的承载表面130、140可以平行于近侧-远侧轴线a2、a4,相反,杆凹陷部104、108可以倾斜成角度,或者可以沿着相对于近侧-远侧轴线的弯曲路径,以使杆r1、r2更靠近在一起。

又如,第一紧固件112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一杆r1完全安置于凹陷部104中时从第一杆轴线a3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一主体102的近侧-远侧轴线a2倾斜成角度。另选地或另外地,第二紧固件114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二杆r2完全安置于凹陷部108中时从第二杆轴线a5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106的近侧-远侧轴线a4倾斜成角度。

连接器100的旋转轴线a1可垂直于杆轴线a3并垂直于杆轴线a5。旋转轴线a1可以垂直于第一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2,或者可以相对于轴线a2倾斜成角度。旋转轴线a1可以垂直于第二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4,或者可以相对于轴线a4倾斜成角度。主体102、106的近侧-远侧轴线a2、a4可以彼此平行或者可以相对于彼此以倾斜角度延伸。

在图1c、图1g和图1h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一鞍座118。鞍座118可定位在主体102内。鞍座118可被构造成在主体102内沿轴线a2平移,例如,在由主体102的凹陷部128与形成在鞍座上的突起部144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的近侧与远侧之间平移。

鞍座118可为大致圆柱形,第一臂146和第二臂148沿近侧方向延伸到臂的相应自由端。第一臂146和第二臂148可与主体102的第一臂124和第二臂126对齐,使得限定于其间的凹陷部与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对齐。因此,当第一杆r1被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中时,该杆可同时支撑在鞍座118的臂146、148与主体102的臂124、126之间。鞍座118的第一臂146和第二臂148可包括从其径向向外延伸并被构造成接纳在第一主体102的凹陷部128内的突起部144。

鞍座118的面向远侧的表面可以限定凹陷部150,该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铰链销110的至少一部分。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凹陷部150是半圆柱形的。凹陷部150的深度可以沿凹陷部的长度增加,如图所示,以考虑主体几何结构,其中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2相对于铰链销110的旋转轴线a1倾斜成角度。

鞍座11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这些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铰链销110的配对表面。例如,形成在鞍座118的第一臂146的外表面中的凹入部可以限定第一承载表面152,该第一承载表面是锥形的一部分。形成在鞍座118的第二臂148的外表面中的凹入部可以限定第二承载表面154,该第二承载表面是锥形的一部分。

第二鞍座122可以与第一鞍座118相同或基本相同,或者可以具有上文相对于第一鞍座118描述的任何特征或变型。因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仅提供第二鞍座122的简要描述。第二鞍座122可定位在主体106内。鞍座122可被构造成在主体106内沿轴线a4平移,例如,在由主体的凹陷部138与形成在鞍座上的突起部156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的近侧与远侧之间。

鞍座122可为大致圆柱形,第一臂158和第二臂160沿近侧方向延伸到臂的相应自由端。第一臂158和第二臂160可与主体106的第一臂134和第二臂136对齐,使得限定于其间的凹陷部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108对齐。因此,当第二杆r2被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108中时,该杆可同时支撑在鞍座122的臂158、160和主体106的臂134、136之间。鞍座122的第一壁和第二臂158、160可包括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部156,并被构造成接纳在第二主体106的凹陷部138内。

鞍座122的面向远侧的表面可以限定凹陷部162,该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铰链销110的至少一部分。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凹陷部162是半圆柱形的。凹陷部162的深度可以沿凹陷部的长度增加,如图所示,以考虑主体几何结构,其中主体106的近侧-远侧轴线a4相对于铰链销110的旋转轴线a1倾斜成角度。

鞍座12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这些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铰链销110的配对表面。例如,形成在鞍座122的第一臂158的外表面中的凹入部可以限定第一承载表面164,该第一承载表面是锥形的一部分。形成在鞍座122的第二臂160的外表面中的凹入部可以限定承载表面166,该承载表面是锥形的一部分。

第一紧固件112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主体102的臂124、12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一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2旋转

第一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前进或缩回。第一紧固件112可包括驱动接口168,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2向第一紧固件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第一紧固件112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抵靠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104中的杆r1,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100。当抵靠杆r1拧紧时,第一紧固件112可防止杆沿轴线a3相对于连接器1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3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112,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附加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四分之一圈旋转前进和锁定的封闭帽、侧向滑动而不旋转的封闭帽、旋拧到主体外部的螺母、或带有可独立旋转的内外构件的双部件固定螺钉、作用在杆r1上的内部构件以及作用在鞍座118上的外部构件。

第二紧固件114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二主体106的臂134、13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二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4旋转第二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4推进或缩回。第二紧固件114可包括驱动接口170,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4向第二紧固件114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第二紧固件114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108中的杆r2,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100。当抵靠杆r2拧紧时,第二紧固件114可防止杆沿轴线a5相对于连接器1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5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114,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附加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四分之一圈旋转前进和锁定的封闭帽、侧向滑动而不旋转的封闭帽、旋拧到主体外部的螺母、或带有可独立旋转的内外构件的双部件固定螺钉、作用在杆r2上的内部构件以及作用在鞍座122上的外部构件。

铰链销110更详细地示于图1i至图1l中。如图所示,铰链销110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这些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定在其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a6。纵向轴线a6可以与连接器100的旋转轴线a1共线。铰链销110可以形成为基本上圆柱形的轴,其中一个或多个突起部172从其沿径向向外延伸。突起部172的一个或两个侧表面可以是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并且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在鞍座118、122的配对表面上,或者,在省略鞍座的实施方案中,抵靠杆r1、r2的配对表面。图示的铰链销110包括至少第一突起部表面和第二突起部表面116、120,每个突起部表面形成相应锥体的节段。铰链销110的中间突起部172可以帮助保持铰链销在腔132、142中居中并且将主体102、106保持在承载表面130、140平行的位置。

突起部172可以围绕铰链销110的小于整个圆周延伸,使得突起部在横贯轴线a6的平面中具有非圆柱形横截面。例如,如图1j所示,每个突起部可以限定耳垂形状,其中第一平坦段和第二平坦段172a、172b通过弧172c连接。形成在主体102、106中的腔132、142可以具有对应的形状,仅具有围绕铰链销110的圆周延伸更大程度的弧。因此,当突起部172被接纳在腔132、142内时,主体102、106能够相对于铰链销110围绕轴线a1旋转的程度限于突起部的弧长与腔的体弧长之间的差值。

可以通过将铰链销110的一端插入第一主体102的腔132中并且将铰链销的另一端插入第二主体106的腔142中来组装连接器100。鞍座118、122可插入主体102、106的近侧端部并向远侧推进,直到鞍座的突起部144、156卡扣到主体的沟槽128、138中以将鞍座保持在其中。在组装的这个阶段,甚至在将杆锁定在连接器100内之前,鞍座118、122可以干涉铰链销110的突起部172,以防止铰链销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102、106中的任一个移除。

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杆凹陷部104中并通过拧紧第一紧固件112而固定到连接器100。当第一紧固件112被拧紧时,第一杆r1可抵靠远侧推压抵靠鞍座118,进而将鞍座向远侧推靠在铰链销110上。当向远侧推压鞍座118时,鞍座的凹形锥形表面152承靠铰链销突起部172的凸形锥形表面116,向铰链销110施加力,该力将铰链销更深地推压到腔132中。

第二杆r2可以安置在第二杆凹陷部108中并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114而固定到连接器100。当第二紧固件114被拧紧时,第二杆r2可抵靠远侧推压抵靠鞍座122,进而将鞍座向远侧推靠在铰链销110上。当向远侧推压鞍座122时,鞍座的凹形锥形表面166承靠铰链销突起部172的凸形锥形表面120,向铰链销110施加力,该力将铰链销更深地推压到腔142中。

在完全拧紧一个或两个紧固件112、114之前,主体102、106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围绕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然后可以拧紧紧固件112、114以锁定此种相对旋转。特别地,当拧紧紧固件112、114时,由鞍座118、122施加到铰链销110的反向力可以使主体102、106沿着轴线a1相对于彼此平移,从而推压主体的承载表面130、140彼此接合。承载表面130、140之间的摩擦、机械互锁或其他力可以有效地锁定主体102、106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

图2a至图2e示出了连接器2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连接器200可包括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204的第一主体202以及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208的第二主体206。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铰链销210彼此连接。铰链销210可以限定旋转轴线a1,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可以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连接器2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212、214,这些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相应的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或其他固定元件固定到连接器200。

紧固件212、214中的至少一个还可被构造成朝向彼此推压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a1的相对旋转。例如,可以拧紧第一紧固件212以将第一杆r1固定在第一主体202内并且将力施加到铰链销210的第一斜坡、弯曲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216,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朝向彼此拉动,从而锁定两者间的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由第一紧固件212施加的力通过第一杆r1传递到铰链销210。在其他布置中,上述类型的鞍座可设置在第一杆r1与铰链销210之间。在另外的布置中,第一紧固件212可直接承靠鞍座。例如,第一紧固件212可包括外部固定螺钉和内部固定螺钉,该外部固定螺钉承靠鞍座以锁定主体202、206的相对旋转,并且该内部固定螺钉承靠第一杆r1以将第一杆固定到连接器200。

可以拧紧第二紧固件214以将第二杆r2固定在第二主体206内。如图所示,第二紧固件214可以直接承靠第二杆r2,或承靠中间杆推动器222。

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围绕旋转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能力可以有利地允许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即使在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也被锁定在一起,例如,在矢状平面或冠状平面。连接器200可特别用于跨患者的颈-胸(ct)结合部连接脊柱固定构造的串联杆。例如,连接器200可以将杆r1、r2固定成侧向偏移布置,以适应可能在ct结合部发生的不同螺钉轨线。以另一个示例的方式,连接器200进行关节运动的能力可以允许颈椎杆和胸杆在矢状平面中以倾斜角度彼此锁定,例如,以恢复自然脊柱前凸或脊柱后凸。连接器200还可以特别用于脊柱畸形矫正和其中多个成角度的杆彼此联接的其他过程。

第一主体202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2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202p、202d。主体202的近侧端部202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224、226,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中的杆r1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3。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1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2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1必须沿着轴线a3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204中。

臂224、226中的每个可从主体202的远侧部分202d延伸到自由端。臂224、226中的每个的外表面可包括特征结构(未示出),诸如凹陷部、凹痕、凹口、突起部等,以便于将连接器200联接到各种器械。例如,每个臂224、226的外表面可包括在臂的相应自由端处的弓形沟槽,用于将连接器200附接到延伸塔或牵开器。臂224、226可包括或可联接到从主体202朝近侧延伸的延伸突片或缩小突片(未示出),以功能性地延伸臂224、226的长度。延伸突片可便于插入和缩小杆或其他植入物,以及插入和锁定第一紧固件212。延伸突片可被构造成脱离臂224、226或以其他方式与这些臂分离。

臂224、226中的每个的内表面可被构造成与第一紧固件212配合。例如,臂224、226的内表面可包括对应于在第一紧固件212上形成的外螺纹的螺纹。因此,相对于主体202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212可有效地使第一紧固件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轴向平移。

第一主体202可包括外承载表面230,该外承载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第二主体206的对应承载表面240。主体202、206的相应承载表面230、240可彼此承靠以在主体彼此被推压时锁定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的承载表面230、240由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的互补的凸形结构和凹形结构限定。如图所示,第一主体202可包括锥形凸形突起部,其外表面限定第一主体的承载表面230,并且第二主体206可包括锥形凹形凹陷部,其内表面限定第二主体的承载表面240。当第一主体202的突起部被推压到第二主体206的凹陷部中时,锥形表面230、240彼此楔入以形成锥形锁定连接。虽然在上述的示例中描述了锥形表面,但是凸形特征和凹形特征可以包括凹形或凸形球形表面、阶梯形表面等。应当理解,可以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各种其他布置,诸如相对的平坦表面,其被构造成如在上述连接器100中那样彼此摩擦接合。

承载表面230、240中的一个或两个可包括用于增强表面之间的抓握的表面特征。例如,一个或两个表面可包括齿、沟槽、粗糙化、表面纹理或涂层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承载表面230、240可包括从旋转轴线a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齿。齿可以选择性地互锁,以将主体202、206保持在相对于彼此的多个离散旋转位置中的一个中。

主体202的远侧端部202d可以限定内部腔232,铰链销210的第一端可以接纳在该内部腔中。腔232可以向第一主体202的承载表面230敞开并且如图所示向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敞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腔232可以是形成在主体202的承载表面230中并与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相交的盲孔。腔232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大于铰链销210的对应尺寸,以允许铰链销沿着旋转轴线a1在腔内平移。

在图2c、图2d和图2e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二主体202。第二主体206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4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206p、206d。主体206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234、236,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208。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208中的杆r2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5。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208可在侧向方向上打开,如图所示,使得杆r2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200向侧向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208可以在近侧方向上打开,在远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2必须沿着轴线a5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208中。

第二主体206可包括外承载表面240,该外承载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第一主体202的外承载表面230。第二主体206可以限定内部腔242,铰链销210的第二端可以接纳在该内部腔中。腔242可以向第二主体206的承载表面240敞开并且如图所示向第二杆凹陷部208敞开。腔242可包括肩部274,该肩部被构造成限制铰链销210沿轴线a1相对于主体206的平移。

杆推动器222可以设置在腔242内,并且可以被构造成承靠第二杆r2。杆推动器222可以通过偏置元件联接到第二主体206,该偏置元件被构造成将杆推动器朝向杆r2偏置,例如,以在将杆安置在第二凹陷部208中时提供“卡扣和拖曳”效果。关于此类特征的进一步细节可以在2016年5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implantconnectorsandrelatedmethods”的美国申请15/158,127中找到,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由此以引用方式并入。

第二主体206的臂234、236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开口276,该开口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第二紧固件214。例如,如图所示,第一臂234可包括螺纹开口276,第二紧固件214可在其中前进以推压杆推动器222抵靠位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208中的第二杆r2。

连接器200的主体202、206可包括各种特征,用于在杆被锁定到连接器时减小或增加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之间的中心至中心偏移。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主体202的与第二主体206相对的外表面相对于近侧-远侧轴线a2倾斜成角度。因此,当将杆r1、r2推进到连接器200中时,这些杆朝向彼此移动。这可以有利地减少杆r1、r2的中心至中心偏移,同时在第一主体202的近侧端部保持足够的材料厚度,以承受在杆减小、紧固件拧紧和/或术后患者运动期间经受连接器200的相对高的力。

又如,主体202、206的相对外表面可以平行于近侧-远侧轴线a2、a4,相反,杆凹陷部204、208可以倾斜成角度,或者可以沿着相对于近侧-远侧轴线的弯曲路径,以使杆r1、r2更靠近在一起。

又如,第一紧固件212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一杆r1完全安置于凹陷部204中时从第一杆轴线a3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一主体202的近侧-远侧轴线a2倾斜成角度。另选地或另外地,第二紧固件214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二杆r2完全安置于凹陷部208中时从第二杆轴线a5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206的近侧-远侧轴线a4倾斜成角度。

连接器200的旋转轴线a1可垂直于杆轴线a3并垂直于杆轴线a5。旋转轴线a1可以垂直于第一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2,或者可以相对于轴线a2倾斜成角度。旋转轴线a1可以垂直于第二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4,或者可以相对于轴线a4倾斜成角度。主体202、206的近侧-远侧轴线a2、a4可以彼此平行或者可以相对于彼此以倾斜角度延伸。

第一紧固件212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主体202的臂224、22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一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前进或缩回。第一紧固件212可包括驱动接口268,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2向第一紧固件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第一紧固件212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抵靠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中的杆r1,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200。当抵靠杆r1拧紧时,第一紧固件212可防止杆沿轴线a3相对于连接器2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3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212,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附加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四分之一圈旋转前进和锁定的封闭帽、侧向滑动而不旋转的封闭帽、旋拧到主体外部的螺母、或带有可独立旋转的内外构件的双部件固定螺钉、作用在杆r1上的内部构件以及作用在上述类型的鞍座上的外部构件。

第二紧固件214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二主体206的第一臂234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二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4旋转第二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4推进或缩回。第二紧固件214可包括驱动接口270,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4向第二紧固件214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第二紧固件214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杆推动器222,或者在省略杆推动器的实施方案中,承靠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208中的杆r2,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200。当拧紧时,第二紧固件214可防止杆r2沿轴线a5相对于连接器2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5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214,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旋转四分之一圈来推进和锁定的闭合盖、在不旋转的情况下侧向滑动的闭合盖或拧到身体外部的螺母。

铰链销210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这些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定在其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a6。纵向轴线a6可以与连接器200的旋转轴线a1共线。铰链销210可以形成为基本上圆柱形的轴。接纳在第一主体202内的铰链销210的部分可包括杆座278。接纳在第二主体206内的铰链销210的部分可包括从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部272。

突起部272可以安置在第二主体206中并且可以承靠形成在第二主体中的肩部274。因此,铰链销210沿轴线a1的侧向平移,例如当第一杆r1被推压向铰链销时,可以使第二主体206被推压向第一主体以锁定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杆座278可以是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并且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第一杆r1。杆座278可以具有平行于轴线a1的宽度,该宽度大于第一杆r1的直径,并且/或者大于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的宽度。当杆r1安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中时,杆座278可以沿着铰链销210的长度定位在杆座的侧向侧壁216干涉该杆的位置处。当将杆r1推进到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中时,该杆可以承靠杆座278的侧向侧壁216,以使铰链销210沿轴线a1侧向平移,从而将第二主体206拉向第一主体202以锁定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铰链销210能够相对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围绕轴线a1旋转,使得杆座278的底板保持与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204的底板对准,或者当杆r1安置在其中时自动移动到此种对准中。在安置第一杆r1之前,铰链销210可以使用各种技术(诸如型锻或保持销)保持在第一主体202的腔232内,这限制了铰链销210相对于主体的轴向平移,而不限制铰链销相对于主体围绕轴线a1的旋转。

连接器200可通过如下方式组装:通过将铰链销210插入第二主体206的腔242,安置铰链销的突起部272抵靠肩部274,然后将杆推动器222安装在第二主体内,以将铰链销保持在其中。然后,铰链销210的自由端可以插入第一主体202的腔232中并且利用上述类型的保持特征保持在其中。在组装的这个阶段,甚至在将杆锁定在连接器200内之前,可以防止铰链销210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202、206中的任一个移除。

第二杆r2可以安置在第二杆凹陷部208中并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214而固定到连接器200。当第二紧固件214被拧紧时,杆推动器222可以向远侧推压抵靠第二杆r2,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200。即使在第二杆r2锁定到连接器200之后,第二主体206也可以相对于第一主体202围绕轴线a1保持自由旋转。

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杆凹陷部204中并通过拧紧第一紧固件212而固定到连接器200。当第一紧固件212被拧紧时,第一杆r1可以向远侧推压抵靠铰链销210的杆座278,从而向铰链销施加力,该力将铰链销更深地推压到腔232中。

在完全拧紧一个或两个紧固件212、214之前,主体202、206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围绕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然后可以拧紧紧固件212以锁定此种相对旋转。特别地,当紧固件212被拧紧时由第一杆r1施加到铰链销210的力可以使主体202、206沿着轴线a1相对于彼此平移,从而推压主体的承载表面230、240彼此接合。承载表面230、240之间的摩擦、机械互锁或其他力可以有效地锁定主体202、206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应当理解,连接器200可以允许第二杆r2锁定到连接器,并且连接器的旋转自由度的锁定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

图3a至图3l示出了连接器3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连接器300可包括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304的第一主体302以及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308的第二主体306。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铰链销310彼此连接。铰链销310可以限定旋转轴线a1,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可以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连接器3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312、314,这些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相应的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或其他固定元件固定到连接器300。

紧固件312、314中的至少一个还可被构造成朝向彼此推压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a1的相对旋转。例如,可以拧紧第二紧固件314以将第二杆r2固定在第二主体306内并且将力施加到铰链销310的斜坡、弯曲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320,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朝向彼此拉动,从而锁定两者间的旋转。在图示实施方案中,由第二紧固件314施加的力通过第二杆r2并通过设置在第二杆与铰链销之间的鞍座322传递到铰链销310。在其他布置中,鞍座322可被省略,并且第二杆r2可直接承靠铰链销310。在另一些布置中,第二紧固件314可直接承靠鞍座322。例如,第二紧固件314可包括外部固定螺钉和内部固定螺钉,该外部固定螺钉承靠鞍座322以锁定主体302、306的相对旋转,并且该内部固定螺钉承靠第二杆r2以将第二杆固定到连接器300。

可以拧紧第一紧固件312以将第一杆r1固定在第一主体302内。第一紧固件312可以如图所示直接承靠在第一杆r1上,或者承靠在上面相对于连接器200所述类型的中间杆推动器上。

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围绕旋转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能力可以有利地允许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即使在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也被锁定在一起,例如,在矢状平面或冠状平面。连接器300可特别用于跨患者的颈-胸(ct)结合部连接脊柱固定构造的串联杆。例如,连接器300可以将杆r1、r2固定成侧向偏移布置,以适应可能在ct结合部发生的不同螺钉轨线。以另一个示例的方式,连接器300进行关节运动的能力可以允许颈椎杆和胸杆在矢状平面中以倾斜角度彼此锁定,例如,以恢复自然脊柱前凸或脊柱后凸。连接器300还可以特别用于脊柱畸形矫正和其中多个成角度的杆彼此联接的其他过程。

在图3c和图3g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一主体302。第一主体302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2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302p、302d。主体302的近侧端部302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324、326,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304。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304中的杆r1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3。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304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1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3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304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1必须沿着轴线a3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304中。

臂324、326中的每个可从主体302的远侧部分302d延伸到自由端。臂324、326中的每个的外表面可包括特征结构(未示出),诸如凹陷部、凹痕、凹口、突起部等,以便于将连接器300联接到各种器械。例如,每个臂324、326的外表面可包括在臂的相应自由端处的弓形沟槽,用于将连接器300附接到延伸塔或牵开器。臂324、326可包括或可联接到从主体302朝近侧延伸的延伸突片或缩小突片(未示出),以功能性地延伸臂324、326的长度。延伸突片可便于插入和缩小杆或其他植入物,以及插入和锁定第一紧固件312。延伸突片可被构造成脱离臂324、326或以其他方式与这些臂分离。

臂324、326中的每个的内表面可被构造成与第一紧固件312配合。例如,臂324、326的内表面可包括对应于在第一紧固件312上形成的外螺纹的螺纹。因此,相对于主体302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312可有效地使第一紧固件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轴向平移。

第一主体302可包括外承载表面330,该外承载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第二主体306的对应承载表面340。主体302、306的相应承载表面330、340可彼此承靠以在主体彼此被推压时锁定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的承载表面330、340由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的互补的凸形结构和凹形结构限定。如图所示,第一主体302可包括锥形凸形突起部,其外表面限定第一主体的承载表面330,并且第二主体306可包括锥形凹形凹陷部,其内表面限定第二主体的承载表面340。当第一主体302的突起部被推压到第二主体306的凹陷部中时,锥形表面330、340彼此楔入以形成锥形锁定连接。虽然在上述的示例中描述了锥形表面,但是凸形特征和凹形特征可以包括凹形或凸形球形表面、阶梯形表面等。应当理解,可以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各种其他布置,诸如相对的平坦表面,其被构造成如在上述连接器100中那样彼此摩擦接合。

承载表面330、340中的一个或两个可包括用于增强表面之间的抓握的表面特征。例如,一个或两个表面可包括齿、沟槽、粗糙化、表面纹理或涂层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承载表面330、340可包括从旋转轴线a1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齿。齿可以选择性地互锁,以将主体302、306保持在相对于彼此的多个离散旋转位置中的一个中。

如下文进一步描述,铰链销310可与第一主体302一体地形成。铰链销310可以沿着轴线a1从第一主体302的远侧端部302d侧向突起。第一主体302的承载表面330可以是一体形成的铰链销310的外表面。

在图3c和图3h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二主体302。除了如下所述,第二主体306可以与第一主体302相同或基本相同,或者可以具有上文相对于第一主体302描述的任何特征或变型。因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仅提供第二主体306的简要描述。第二主体306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4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306p、306d。主体306的近侧端部306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334、336,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308。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308中的杆r2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5。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308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2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3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308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2必须沿着轴线a5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308中。

臂334、336中的每个可包括用于将鞍座322保持在主体306内的特征338,例如,上述相对于连接器100的类型。第二主体306可包括外承载表面340,该外承载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第一主体302的外承载表面330。第二主体306的远侧端部306d可以限定内部腔342,铰链销310的自由端可以接纳在该内部腔中。腔342可以向第二主体306的承载表面340敞开并且如图所示向第二杆凹陷部308敞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腔342可以是形成在主体306的承载表面340中并与第二杆凹陷部308相交的盲孔。腔342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大于铰链销310的对应尺寸,以允许铰链销沿着旋转轴线a1在腔内平移。

连接器300的主体302、306可包括各种特征,用于在杆被锁定到连接器时减小或增加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之间的中心至中心偏移。例如,主体302、306的彼此相对的外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相对于相应的近侧-远侧轴线a2、a4倾斜成角度。因此,当将杆r1、r2推进到连接器300中时,这些杆可朝向彼此移动。这可以有利地减少杆r1、r2的中心至中心偏移,同时在主体302、306的近侧端部保持足够的材料厚度,以承受在杆减小、紧固件拧紧和/或术后患者运动期间经受连接器300的相对高的力。

又如,主体302、306的相对外表面可以平行于近侧-远侧轴线a2、a4,相反,杆凹陷部304、308可以倾斜成角度,或者可以沿着相对于近侧-远侧轴线的弯曲路径,以使杆r1、r2更靠近在一起。

又如,第一紧固件312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一杆r1完全位于凹陷部304中时从第一杆轴线a3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一主体302的近侧-远侧轴线a2倾斜成角度。另选地或另外地,第二紧固件314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二杆r2完全位于凹陷部308中时从第二杆轴线a5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306的近侧-远侧轴线a4倾斜成角度。

连接器300的旋转轴线a1可垂直于杆轴线a3并垂直于杆轴线a5。旋转轴线a1可以垂直于第一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2,或者可以相对于轴线a2倾斜成角度。旋转轴线a1可以垂直于第二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4,或者可以相对于轴线a4倾斜成角度。主体302、306的近侧-远侧轴线a2、a4可以彼此平行或者可以相对于彼此以倾斜角度延伸。

在图3c、图3d、图3e和图3f中更详细地示出了鞍座322。鞍座322可定位在主体306内。鞍座322可被构造成在主体306内沿轴线a4平移,例如,在由主体306的凹陷部338与形成在鞍座上的突起部356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的近侧与远侧之间。

鞍座322可为大致圆柱形,第一臂358和第二臂360沿近侧方向延伸到臂的相应自由端。第一臂358和第二臂360可与主体306的第一臂334和第二臂336对齐,使得限定于其间的凹陷部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308对齐。因此,当第二杆r2被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308中时,该杆可同时支撑在鞍座322的臂358、360和主体306的臂334、336之间。鞍座322的第一壁和第二臂358、360可包括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部356,并被构造成接纳在第二主体306的凹陷部338内。

鞍座322的面向远侧的表面可以限定凹陷部362,该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铰链销310的至少一部分。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凹陷部362是半圆柱形的。凹陷部362的深度可以沿凹陷部的长度增加,以考虑主体几何结构,其中主体306的近侧-远侧轴线a4相对于铰链销310的旋转轴线a1倾斜成角度。

鞍座32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这些表面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铰链销310的配对表面。例如,从鞍座322的凹陷部362向远侧延伸的龙骨突起部380可以限定第一承载表面366。第一承载表面366可以是平坦的。第一承载表面366可位于相对于旋转轴线a1倾斜成角度的平面中。如图3f所示,第一承载表面366可包括第一平面部分和第二平面部分,这些第一平面部分和第二平面部分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轴线a1倾斜成角度,并且在中心脊处相遇。当连接器主体302、306从中性位置相对于彼此旋转时,这可以促进更平滑的斜坡移动。

第一紧固件312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主体302的臂324、32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一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前进或缩回。第一紧固件312可包括驱动接口368,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2向第一紧固件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第一紧固件312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抵靠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304中的杆r1,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300。当抵靠杆r1拧紧时,第一紧固件312可防止杆沿轴线a3相对于连接器3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3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312,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旋转四分之一圈来推进和锁定的闭合盖、在不旋转的情况下侧向滑动的闭合盖或拧到身体外部的螺母。

第二紧固件314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二主体306的臂334、33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二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4旋转第二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4推进或缩回。第二紧固件314可包括驱动接口370,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4向第二紧固件314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第二紧固件314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308中的杆r2,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300。当抵靠杆r2拧紧时,第二紧固件314可防止杆沿轴线a5相对于连接器3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5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314,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附加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四分之一圈旋转前进和锁定的封闭帽、侧向滑动而不旋转的封闭帽、旋拧到主体外部的螺母、或带有可独立旋转的内外构件的双部件固定螺钉、作用在杆r2上的内部构件以及作用在鞍座322上的外部构件。

铰链销310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这些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定在其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a6。纵向轴线a6可以与连接器300的旋转轴线a1共线。如图所示,铰链销310可以与第一主体302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或者可以例如通过焊接或其他工艺固定地附接到第一主体。铰链销310的自由端可以接纳在第二主体306内。接纳在第二主体306内的铰链销310的部分可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狭槽382,鞍座322的龙骨380可接纳在该狭槽中。狭槽382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是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并且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鞍座322的配对表面,或者在省略鞍座322的实施方案中,承靠第二杆r2的配对表面。例示的铰链销310包括斜坡的承载表面320,该承载表面被构造成在第二紧固件314被拧紧时接触并承靠鞍座322的承载表面366。承载表面320可以是平坦的。承载表面320可位于相对于旋转轴线a1倾斜成角度的平面中。

当第二紧固件314被拧紧时,可以向远侧推压鞍座322以使龙骨380在狭槽382内向远侧平移。当龙骨380在狭槽382内移动时,龙骨的承载表面366可沿铰链销310的配对承载表面320推压,使得铰链销沿着轴线a1在第二主体306的腔342内侧向平移,从而将第一主体302拉向第二主体以锁定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

龙骨380的远侧端部可以是锥形或球形的,以便于将龙骨插入狭槽382中。将龙骨380插入铰链销310的狭槽382中可以防止铰链销从第二主体306移除,从而即使在一个或两个杆r1、r2锁定到连接器300之前,也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彼此保持在一起。龙骨380与狭槽382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有效地限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302、306之间的关节运动范围。例如,狭槽382可以在垂直于轴线a1并且垂直于轴线a4的方向上具有宽度,该宽度大于龙骨380的对应宽度。主体302、306可围绕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的程度可受到狭槽382的宽度与龙骨380的宽度之间的差值的限制。

可以通过将铰链销310的自由端插入第二主体306的腔342中来组装连接器300。鞍座322可以插入第二主体306的近侧端部并向远侧推进,直到鞍座的突起部356卡扣到第二主体306的沟槽338中以将鞍座保持在其中。在组装的这个阶段,甚至在将杆锁定在连接器300内之前,鞍座322可以干扰铰链销310的狭槽382,以防止铰链销从第二主体306移除。

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杆凹陷部304中并通过拧紧第一紧固件312而固定到连接器300。即使在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300之后,第二主体306也可以相对于第一主体302围绕轴线a1保持自由旋转。

第二杆r2可以安置在第二杆凹陷部308中并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314而固定到连接器300。当第二紧固件314被拧紧时,第二杆r2可抵靠远侧推压抵靠鞍座322,进而将鞍座向远侧推靠在铰链销310上。当向远侧推压鞍座322时,鞍座的斜坡表面366承靠铰链销310中的狭槽382的斜坡表面320,向铰链销施加力,该力将铰链销更深地推压到腔342中。

在完全拧紧一个或两个紧固件312、314之前,主体302、306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围绕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然后可以拧紧紧固件314以锁定此种相对旋转。特别地,当紧固件314被拧紧时由鞍座322施加到铰链销310的力可以使主体302、306沿着轴线a1相对于彼此平移,从而推压主体的承载表面330、340彼此接合。承载表面330、340之间的摩擦、机械互锁或其他力可以有效地锁定主体302、306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应当理解,连接器300可以允许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并且连接器的旋转自由度的锁定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

虽然上文描述了单个中心安装的龙骨380,但是应当理解,其他配置也是可能的。例如,如图3i至图3l所示,鞍座322可包括在鞍座的宽度尺寸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龙骨380a和第二龙骨380b。还如图所示,铰链销310的狭槽可以用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382a、382b代替,这些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形成铰链销的宽度减小部分或中央肋384,其被构造成在组装连接器300时接纳在鞍座322的龙骨380a、380b之间。每个龙骨380a、380b可包括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承载表面,该承载表面接触并承靠铰链销310的与中央肋384相邻的对应表面。可以选择肋384的相对宽度和龙骨380a、380b之间的空间以限制第一主体302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306围绕轴线a1旋转的程度。

图4a至图4f示出了连接器4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连接器400可包括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404的第一主体402以及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408的第二主体406。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402、406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铰链销410彼此连接。铰链销410可以限定旋转轴线a1,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402、406可以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连接器4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412、414,这些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相应的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或其他固定元件固定到连接器400。

紧固件412、414中的至少一个还可被构造成朝向彼此推压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402、406,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围绕旋转轴线a1的相对旋转。例如,可以拧紧第二紧固件414以将第二杆r2固定在第二主体406内并且将力施加到铰链销410的斜坡、弯曲或以其他方式渐缩的表面420,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402、406朝向彼此拉动,从而锁定两者间的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由第二紧固件414施加的力通过第二杆r2传递到铰链销410。可以拧紧第一紧固件412以将第一杆r1固定在第一主体402内。第一紧固件412可以如图所示直接承靠在第一杆r1上,或者承靠在上面相对于连接器200所述类型的中间杆推动器上。

除非如下所指出并且鉴于本公开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连接器400的结构和操作与上述连接器300相同,因此为了简洁起见,此处省略了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连接器400可以省略鞍座部件,使得第二杆r2直接承靠形成在铰链销410中的杆座420。杆座420可以是斜坡的、弯曲的或以其他方式渐缩。杆座420可以具有平行于轴线a1的宽度,该宽度大于第二杆r2的直径,并且/或者大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408的宽度。当杆r2安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408中时,杆座420可以沿着铰链销410的长度定位在杆座的侧向侧壁干涉该杆的位置处。当将杆r2推进到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408中时,该杆可以承靠杆座420的侧向侧壁,以使铰链销410沿轴线a1平移,从而将第二主体406拉向第一主体402以锁定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

杆座420可以在多个平面中弯曲,以允许上述承载动作在围绕铰链销410和第二主体406的轴线a1的多个相对旋转位置中的任一个处发生。例如,杆座420可以在由轴线a1、a2限定的第一平面中弯曲,并且在由轴线a2、a3限定的第二平面中弯曲。如图4e所示,杆座可以在第一平面p1中具有圆形横截面。如图4f所示,杆座420可以在垂直于第一平面p1的平面p2中具有横截面,该平面p2由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并通过弓形段连接的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限定。

杆座42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与杆r2呈现大致相同的斜坡几何结构,而不管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402、406的关节运动角度如何。杆座420在第二平面p2中的弯曲度可以被构造成限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402、406的关节运动。

铰链销410可以使用各种技术保持在第二主体406内,诸如型锻或保持销,其限制铰链销相对于主体的轴向平移,同时仍允许铰链销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铰链销410的自由端包括从其轴向突起的柱或铆钉尾部486。柱486可以接纳在形成于第二主体406中的通孔488内,然后进行型锻、变形、压平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使得柱不能从通孔中自由地移除。柱486的端部可以是杯形或中空的,以便于在型锻过程中柱的变形。

图5a至图5o示出了连接器5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连接器500可包括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512的第一主体510以及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582的第二主体580。第一主体510和第二主体580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铰链销514彼此连接,该铰链销限定旋转轴线a1,主体可以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铰链销514可从第一主体510侧向突起到自由端。铰链销514的自由端可以接纳在形成于第二主体580中的内部腔584内,从而连接第一和第二主体510、580。连接器5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520、522,这些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或其他固定元件固定到相应的杆接纳凹陷部512、582内的连接器500。第二紧固件522还可被构造成在铰链销上施加力,并从而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510、580的相对旋转。如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所示,由第二紧固件522施加的力可以通过鞍座550传递到铰链销514。

如下文进一步讨论,为了增加连接器500的锁定强度,铰链销514的外表面可包括尖角516或承靠第二主体580的腔584的内壁的其他表面特征。当第二紧固件522向铰链销514施加力时,销的角部516可以切入腔584的内壁或以其他方式使腔的内壁变形,并从而增加连接器主体510、580对旋转的阻力。第一主体510的铰链销514可包括狭槽518,该狭槽被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中的鞍座550的远侧突起部,从而防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510、580的拆卸并限制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510、580之间的相对旋转。

在图5c至图5f中更详细地示出了连接器500的第一主体510,包括铰链销514。第一主体510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2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510p、510d。主体510的近侧端部510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524、526,这些臂从主体510的远侧部分510d延伸到自由端。间隔开的臂524、526可以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512。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512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1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5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512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1必须沿着轴线a3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512中。

铰链销514可以从臂526的外表面528沿旋转轴线a1突起。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臂526的外表面528可从第一主体510的远侧端部510d垂直延伸。铰链销514可以从臂526的外表面528的远侧部分垂直延伸。铰链销514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这些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定在其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a6。纵向轴线a6可以与连接器500的旋转轴线a1共线。如图所示,铰链销514可以与第一主体510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或者可以例如通过焊接或其他工艺固定地附接到第一主体。

铰链销514可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销的周边沿径向设置的尖角516。如下文进一步讨论,当铰链销被锁定时,销的尖角516可以切入和/或变形第二主体580的腔584的内壁,从而通过边缘加载增加连接器500的锁定强度。例如,通过此种边缘加载,铰链销514的尖角516可以产生额外的摩擦、机械互锁或增加销施加在第二主体580上的径向力,以有效地锁定主体510、580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铰链销514的角部516可以由平面表面段530形成,该平面表面段至少部分地围绕销纵向延伸。每个平坦表面段530可以相对于一个或多个相邻平坦表面段倾斜成角度,使得平坦表面段530彼此相交以形成铰链销514的尖角516。

如图5e所示,铰链销514可具有五(5)个平坦表面段530,其形成销的侧向表面和远侧表面。平面段530可以在它们各自的边缘处倾斜地相交,使得铰链销514的角部516形成部分八边形的横截面轮廓。铰链销514的近侧表面532可具有圆形、弯曲、斜坡或其他轮廓形状。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平坦表面段530可以形成铰链销514的外表面,使得尖角516围绕销的整个圆周径向设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多于五(5)个平面表面段530来形成铰链销514的角部516,其具有多边形或其一部分的横截面轮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少于五个平面表面段来形成铰链销514的角部516,其具有多边形或其一部分的横截面轮廓。

如图5c和图5f所示,狭槽518可以形成在铰链销514的近侧表面532中。狭槽518可以是弓形或矩形狭槽。狭槽518的长度可以限定在第一对相对的侧壁540、542之间。相对的侧壁540、542中的每个可以位于垂直于旋转轴线a1的平面中。狭槽518的宽度可以限定在设置在第一对相对侧壁之间的第二对侧壁544、546之间。每个侧壁544、546可以位于与狭槽的相对侧壁540、542垂直或倾斜的平面中。肋548可以形成在侧壁544、546之间的狭槽518中。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狭槽518可以被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中的鞍座550的远侧突起部,从而防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510、580的拆卸并限制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510、580之间的相对旋转。

在图5g和图5h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二主体580。第二主体580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4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580p、580d。主体580的近侧端部580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586、588,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中的杆r2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5。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2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5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2必须沿着轴线a5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582中。臂586、588中的每个可包括用于将鞍座550保持在主体580内的凹陷部或沟槽590。第二主体580可包括与第一主体510的外表面528相对的外表面592。

第二主体580的远侧端部580d可以限定内部腔584,铰链销514的自由端可以接纳在该内部腔中。腔584可以从第二主体580的外表面592打开并且向第二杆凹陷部582敞开。如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所示,腔584可以是形成在主体580的外表面592中并与第二杆凹陷部582相交的盲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腔584可以是通孔。腔584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大于铰链销514的对应尺寸,以允许铰链销沿着旋转轴线a1在腔内平移。

在图5i至图5l中更详细地示出了鞍座550。鞍座550可定位在第二主体580内。鞍座550可为大致圆柱形,第一臂554和第二臂556沿近侧方向延伸到臂的相应自由端。第一臂和第二臂554、556可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杆接纳凹陷部或杆座558。鞍座55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554、556可以与第二主体58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586、588对准,使得杆座558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对准。因此,当第二杆r2被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中时,杆r2可同时支撑在鞍座550的臂554、556与第二主体580的臂586、588之间。鞍座550的第一壁和第二臂554、556可包括从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部560(弹簧突片),并被构造成接纳在第二主体580的沟槽或其他凹陷部590内。鞍座550可被构造成在主体580内沿着轴线a4平移,例如,在由第二主体580的沟槽或凹陷部590与臂554、556的径向突起部560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的近侧与远侧之间。

如图5j至图5l所示,鞍座550可具有凹陷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562和从其向远侧延伸的鞍座突起部552。凹陷的承载表面562可以具有弯曲的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其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铰链销514的半圆柱形外表面。远侧鞍座突起部552可被构造成接纳在铰链销514的狭槽518内,并从而保持第一主体510和第二主体580的联接。远侧鞍座突起部552还可被构造成在铰链销514旋转时干涉狭槽518,从而限制第一主体510相对于第二主体580的旋转范围。

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远侧鞍座突起部552可居中地设置在凹陷承载表面562内。远侧鞍座突起部552可具有朝向侧面的承载表面564、566,其从凹陷部向远侧延伸。鞍座突起部的面向侧向的承载表面564、566可以位于相对于凹陷承载表面562和旋转轴线a1垂直的平面中。鞍座突起部的面向侧向的承载表面564、566可以是平面的或弯曲的。鞍座突起部的面向侧向的承载表面564、566可以被构造成分别接触并承靠铰链销514的狭槽518的相对侧壁540、542,垂直于旋转轴线a1,并从而防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510、580的拆卸。

鞍座突起部的面向侧向的承载表面564、566可以在具有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的脊570处相遇。鞍座突起部552的脊570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580的近侧-远侧轴线a4垂直地延伸。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脊570可包括形成在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中的凹陷部572。凹陷部572的尺寸可以设计成接纳形成在狭槽518中的肋548。如下文进一步讨论,邻近凹陷部572的脊570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可以被构造成在铰链销514旋转时干涉狭槽518的侧壁544、546,从而限制第一主体510相对于第二主体580的旋转范围。

如图5m至图5o所示,可以通过将铰链销514的自由端穿过外承载表面592中的开口插入第二主体580的腔584中来组装连接器500。铰链销514可以定位在腔584内,使得销的狭槽518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对准。鞍座550可以插入第二主体580的近侧端部580p并向远侧推进,直到远侧鞍座突起部552被接纳在铰链销514的狭槽518中。鞍座臂554、556的径向突起部560可以卡扣到第二主体580的沟槽或凹陷部590中以保持鞍座550。

在组装的这个阶段,甚至在将杆锁定在连接器500内之前,鞍座550可以干扰铰链销514的狭槽518,以防止销从第二主体580移除。例如,当鞍座突起部552被接纳在狭槽518中时,鞍座突起部的面向侧向表面564、566可以承靠狭槽的相对侧壁540、542,以防止销的移除,并从而保持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510、580的连接。远侧鞍座突起部552还可以干涉铰链销514的狭槽518,以限制连接器主体510、580的相对旋转。例如,如图5n所示,当铰链销514围绕旋转轴线a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此种旋转的程度可以通过狭槽518的侧壁544、546中的一个接触鞍座突起部552的脊570来限制。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鞍座突起部552的脊570可具有面向远侧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位于相对于第二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4垂直的平面中。如图所示,狭槽518的侧壁544、546可以位于共同的平面中。当鞍座突起部552设置在狭槽518内时,可以在脊570与狭槽518的平面接触表面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铰链销514能够在其间限定的限制内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凹陷部572可以形成在脊570中,该凹陷部的尺寸设计成至少部分地接纳设置在狭槽的侧壁544、546之间的肋548。此类实施方案可以有助于增加铰链销514的旋转范围,而不会对应地增加间隙的宽度。另选地或另外地,此类实施方案可以有助于减小间隙的宽度而不会对应地减小铰链销的旋转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槽的侧壁544、546可以位于倾斜相交的相应平面中,以增加或减小销的旋转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514的槽518与鞍座突起部55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a1对称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514的旋转范围可以被限制为±30度、±60度、±180度,或者取决于外科手术适合的其他对称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514的槽518与鞍座突起部55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a1非对称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通过形成较小的狭槽518来限制销514的旋转范围可以允许更多的材料保持在销上,从而增加销的强度。

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主体510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512中,并通过拧紧第一紧固件520而固定到连接器500。第一紧固件520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一主体510的臂524、52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一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前进或缩回。第一紧固件520可包括驱动接口,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2向第一紧固件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520,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旋转四分之一圈来推进和锁定的闭合盖、在不旋转的情况下侧向滑动的闭合盖或拧到身体外部的螺母。

第一紧固件520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抵靠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512中的杆r1,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500。当抵靠杆r1拧紧时,第一紧固件520可防止杆沿轴线a3相对于连接器5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3旋转。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512中,而第二主体580可以保持相对于第一主体510围绕旋转轴线a1自由旋转,即使在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500之后也是如此。

第二杆r2可以安置在设置在第二主体580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582中的鞍座550的杆座558中。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522,第二杆r2可以固定到连接器500。第二紧固件522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二主体580的臂586、588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二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4旋转第二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4推进或缩回。第二紧固件522可包括驱动接口,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4向第二紧固件522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

第二紧固件522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设置在鞍座550中的杆r2,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500。当抵靠杆r2拧紧时,第二紧固件522可防止杆沿轴线a5相对于连接器5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5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522,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四分之一圈旋转前进和锁定的封闭帽、侧向滑动而不旋转的封闭帽、旋拧到主体外部的螺母、或带有可独立旋转的内外构件的双部件固定螺钉、作用在杆r2上的内部构件以及作用在鞍座臂554、556的近侧自由端上的外部构件。

当第二紧固件522被拧紧时,第二杆r2可抵靠远侧推压抵靠鞍座550,从而致使鞍座向远侧推靠在铰链销514上。如图5o所示,鞍座550的与远侧鞍座突起部552相邻的凹陷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562可以承靠铰链销514的承载表面。由鞍座550施加的向下的力可以推压销514抵靠第二主体580的腔582的内壁。

在完全拧紧一个或两个紧固件520、522之前,主体510、580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围绕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然后可以拧紧第二紧固件522以锁定此种相对旋转。特别地,当紧固件522被拧紧时,由鞍座550施加到铰链销514的力可以促使销的尖角516切割和/或变形第二主体580的腔584的内壁。通过此种边缘加载,铰链销514的尖角516可以产生额外的摩擦、机械互锁或增加销施加在第二主体580上的径向力,以有效地锁定主体510、580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应当理解,连接器500可以允许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并且连接器的旋转自由度的锁定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

在其他布置中,第二紧固件522可直接承靠鞍座550。例如,第二紧固件522可包括外部固定螺钉和内部固定螺钉,该外部固定螺钉承靠鞍座臂554、556以锁定主体510、580的相对旋转,并且该内部固定螺钉承靠第二杆r2以将第二杆固定到连接器500。在另外的布置中,鞍座522可被省略,并且第二杆r2可直接承靠铰链销514。

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510、580围绕旋转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能力可以有利地允许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即使在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也被锁定在一起,例如,在矢状平面或冠状平面。连接器500可特别用于跨患者的颈-胸(ct)结合部连接脊柱固定构造的串联杆。例如,连接器500可以将杆r1、r2固定成侧向偏移布置,以适应可能在ct结合部发生的不同螺钉轨线。以另一个示例的方式,连接器500进行关节运动的能力可以允许颈椎杆和胸杆在矢状平面中以倾斜角度彼此锁定,例如,以恢复自然脊柱前凸或脊柱后凸。连接器500还可以特别用于脊柱畸形矫正和其中多个成角度的杆彼此联接的其他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500的主体510、580可包括各种特征,用于在杆被锁定到连接器时减小或增加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之间的中心至中心偏移。例如,主体510、580的彼此相对的外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相对于相应的近侧-远侧轴线a2、a4倾斜成角度。因此,当将杆r1、r2推进到连接器500中时,这些杆可朝向彼此移动。这可以有利地减少杆r1、r2的中心至中心偏移,同时在主体510、580的近侧端部保持足够的材料厚度,以承受在杆减小、紧固件拧紧和/或术后患者运动期间经受连接器500的相对高的力。

又如,主体510、580的相对外表面可以平行于近侧-远侧轴线a2、a4,相反,杆凹陷部512、582可以倾斜成角度,或者可以沿着相对于近侧-远侧轴线的弯曲路径,以使杆r1、r2更靠近在一起。

又如,第一紧固件520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一杆r1完全安置于凹陷部512中时从第一杆轴线a3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一主体510的近侧-远侧轴线a2倾斜成角度。另选地或另外地,第二紧固件522在被拧紧时前进的轴线可以在第二杆r2完全安置于凹陷部582中时从第二杆轴线a5侧向偏移,或者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580的近侧-远侧轴线a4倾斜成角度。

臂524、526可包括或可联接到从主体510朝近侧延伸的延伸突片或缩小突片(未示出),以功能性地延伸臂524、526的长度。延伸突片可便于插入和缩小杆或其他植入物,以及插入和锁定第一紧固件520。延伸突片可被构造成脱离臂524、526或以其他方式与这些臂分离。臂524、526中的每个的内表面可被构造成与第一紧固件520配合。例如,臂524、526的内表面可包括对应于在第一紧固件520上形成的外螺纹的螺纹。因此,相对于主体510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520可有效地使第一紧固件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轴向平移。臂586、588可以类似地包括或联接到延伸突片或缩小突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500可包括单侧锁定接口的各种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沟槽594和表面突起部596。单侧锁定接口使得包括单侧锁定机构(未示出)的外科器械能够刚性地保持在连接器500的一侧上。可以包括在连接器500中的示例性单侧锁定接口在2017年12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unilateralimplantholdersandrelatedmethods”的美国专利申请15/843,618中公开,该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图6a至图6j示出了连接器6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连接器600可包括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612的第一主体610以及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682的第二主体680。第一主体610和第二主体680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铰链销614彼此连接,该铰链销限定旋转轴线a1,主体可以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铰链销614可从第一主体610侧向突起到自由端。铰链销614的自由端可以接纳在形成于第二主体680中的内部腔684内。连接器6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620、622,这些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或其他固定元件固定到相应的杆接纳凹陷部612、682内的连接器600。第一主体610的铰链销614可包括狭槽618,该狭槽被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中的鞍座650的远侧突起部652,从而防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610、680的拆卸并限制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610、680之间的相对旋转。

如下文进一步讨论,为了增加连接器600的锁定强度,销的狭槽618可以相对于销的旋转轴线a1倾斜成角度。成角度的狭槽618可被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中的鞍座650的远侧突起部652。远侧鞍座突起部652可以以倾斜角度取向,以与铰链销614的成角度的狭槽618匹配或重合。远侧鞍座突起部652可具有楔形横截面,该楔形横截面具有锥形承载表面,这有助于响应于由第二紧固件622施加在杆r2和/或鞍座650自身上的力而将鞍座突起部楔入狭槽618中。将远侧鞍座突起部652楔入铰链销614的成角度的狭槽618中可以产生额外的摩擦、机械互锁或由销施加在第二主体680上的增加的力,以有效地锁定主体610、680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

除非如下所述或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连接器600的第一主体610、第二主体680、第一紧固件620和第二紧固件622基本上类似于上文参照图5a至图5o描述的连接器500的第一主体510、第二主体580、第一紧固件520和第二紧固件522。因此,为了简洁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其结构和功能的详细描述。连接器600可包括上述连接器500的特征的任何组合。

在图6c和图6d中更详细地示出了连接器600的第一主体610,包括铰链销614。第一主体610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2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610p、610d。主体610的近侧端部610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624、626,这些臂从主体610的远侧部分610d延伸到自由端。间隔开的臂624、626可以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612。

铰链销614可以从臂626的外表面628沿旋转轴线a1突起。铰链销614可以从臂626的外表面628的远侧部分垂直延伸。铰链销614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这些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定在其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a6。纵向轴线a6可以与连接器600的旋转轴线a1共线。如上文相对于图5a至图5o所讨论,铰链销614的外表面可包括尖角616或其他表面特征,其可承靠第二主体680的腔684的内壁以增加连接器600的锁定强度。

狭槽618可以形成在铰链销614的近侧表面中。销的狭槽618可以相对于销的旋转轴线a1和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的中心纵向杆轴线a5以倾斜角度取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槽618可以相对于杆轴线a5以大约7度的倾斜角度取向。当主体旋转时,倾斜角度使主体在侧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进一步或更近地移动。当第一主体被锁定时,这种附加的运动产生阻力,并从而增加轴a1的旋转阻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槽618可以相对于杆轴线a5以大约5至10度的范围内的倾斜角度取向,包括端值在内。

狭槽618的长度可以限定在形成成角度的凸轮表面的第一对相对的侧壁640、642之间。相对的侧壁640、642中的每个可以位于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的旋转轴线a1和杆轴线a5倾斜的平面中。相对的侧壁640、642可以位于基本平行的平面中或者可以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狭槽618的宽度可以由设置在狭槽的第一对相对侧壁640、642之间的面向近侧的表面644限定。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狭槽618可以被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中的鞍座650的远侧突起部652,从而防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610、680的拆卸并增加连接器600的锁定强度以抵抗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610、680之间的相对旋转。

在图6e至图6j中更详细地示出了鞍座650。鞍座650可为大致圆柱形,第一臂654和第二臂656沿近侧方向延伸到臂的相应自由端。鞍座65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654、656可在其间限定杆座658。鞍座65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654、656可包括从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部660(例如,弹簧突片)。径向突起部660可被构造成卡扣到或以其他方式接纳在第二主体680的沟槽或其他凹陷部690内,以将鞍座650保持在其中。

鞍座650可具有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662。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662可以具有平面的、斜坡的、弯曲的或其他合适的轮廓,该轮廓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铰链销614的配对承载表面。鞍座650可包括鞍座突起部652,该鞍做突起部从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662向远侧延伸,以保持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610、680的联接,并增加连接器600的锁定强度,以阻止主体的相对旋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仅鞍座突起部652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铰链销614。

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远侧鞍座突起部652能够相对于由杆座658限定的中心纵向杆轴线a5倾斜成角度。远侧鞍座突起部652可以以倾斜角度取向,以与铰链销614的狭槽618的角度匹配或重合。因此,当设置在第二主体680中时,远侧鞍座突起部652可以相对于销的旋转轴线a1和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的中心纵向杆轴线a5以倾斜角度取向。当连接器600被锁定时,鞍座突起部652和狭槽618的倾斜成角度的几何结构可以提供对主体610、680之间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的增加的阻力。

远侧鞍座突起部652可具有锥形承载表面665、667,这些表面被构造成有助于响应于施加在鞍座650上的向下力而将鞍座突起部楔入狭槽618中。为了有助于楔入,远侧鞍座突起部652的锥形承载表面665、667可以成角度或斜坡以与铰链销614的狭槽618的侧壁640、642以不匹配的角度相交。换言之,远侧鞍座突起部的锥形承载表面665、667可以位于相对于狭槽618的相对侧壁640、642偏斜的相应平面中。将远侧鞍座突起部652楔入铰链销614的成角度的狭槽618中可以产生额外的摩擦、机械互锁或增加的力,以有效地锁定主体610、680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

如图6h至图6j所示,可以通过将铰链销614的自由端穿过外表面692中的开口插入第二主体680的腔684中来组装连接器600。铰链销614可以定位在腔684内,使得销的狭槽618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对准。鞍座650可以插入第二主体680的近侧端部680p中。鞍座650可被构造成沿着轴线a4在主体680内平移,并因此可向远侧推进,直到远侧鞍座突起部652被接纳在铰链销614的狭槽618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鞍座650可被构造成在由第二主体680的沟槽或凹陷部690与臂654、656的径向突起部660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的近侧与远侧之间平移。当设置在第二主体680中时,鞍座65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654、656可以与第二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686、688对准,使得杆座658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对准。因此,当第二杆r2被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中时,杆r2可同时支撑在鞍座650的臂654、656与第二主体680的臂686、688之间。

在组装的这个阶段,甚至在将杆锁定在连接器600内之前,鞍座650可以干扰铰链销614的狭槽618,以防止销从第二主体680移除。例如,当鞍座突起部652被接纳在狭槽618中时,鞍座突起部的锥形承载表面665、667可以承靠狭槽的相对侧壁640、642,以防止销的移除,并从而保持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610、680的连接。

远侧鞍座突起部652还可以干涉铰链销614的狭槽618,以限制连接器主体610、680的相对旋转。例如,当铰链销614围绕旋转轴线a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此种旋转的程度可以通过狭槽618的面向近侧的表面644的外边缘668来限制,该外边缘接触鞍座突起部652的脊670。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鞍座突起部652的脊670可具有面向远侧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位于相对于第二主体的近侧-远侧轴线a4垂直的平面中。当鞍座突起部622设置在狭槽618内时,可以在脊670与狭槽618的面向近侧的表面644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铰链销614能够在其间限定的限制内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614的槽618与鞍座突起部65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a1对称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614的旋转范围可以被限制为±30度、±60度、±180度,或者取决于外科手术适合的其他对称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614的槽618与鞍座突起部65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a1非对称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

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主体610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612中,并通过拧紧第一紧固件620而固定到连接器600。第一紧固件620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一主体610的臂624、62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一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前进或缩回。第一紧固件620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抵靠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612中的杆r1,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600。当抵靠杆r1拧紧时,第一紧固件620可防止杆沿轴线a3相对于连接器6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3旋转。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612中,而第二主体680可以保持相对于第一主体610围绕旋转轴线a1自由旋转,即使在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600之后也是如此。

第二杆r2可以安置在设置在第二主体680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682中的鞍座650的杆座658中。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622,第二杆r2可以固定到连接器600。第二紧固件622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二主体680的臂686、688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二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4旋转第二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4推进或缩回。第二紧固件622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设置在鞍座650中的杆r2,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600。当抵靠杆r2拧紧时,第二紧固件622可防止杆沿轴线a5相对于连接器6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5旋转。

当第二紧固件622被拧紧时,第二杆r2可抵靠远侧推压抵靠鞍座650,从而致使鞍座突起部652向远侧推压到铰链销614的狭槽618中并且锁定主体610、680的相对旋转。在其他布置中,第二紧固件622可直接承靠鞍座650。例如,第二紧固件622可包括外部固定螺钉和内部固定螺钉,该外部固定螺钉承靠鞍座臂654、656以锁定主体610、680的相对旋转,并且该内部固定螺钉承靠第二杆r2以将第二杆固定到连接器600。

在完全拧紧一个或两个紧固件620、622之前,主体610、680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围绕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然后可以拧紧第二紧固件622以锁定此种相对旋转。特别地,由第二紧固件622施加到鞍座650的力可以将鞍座突起部652楔入铰链销614的狭槽618中。例如,如图6i所示,远侧鞍座突起部652可以楔入铰链销614的狭槽618中,使得锥形承载表面665、667以不匹配的角度与狭槽618的侧壁640、642相交。通过将远侧鞍座突起部652楔入铰链销614的成角度的狭槽618中而施加的向下的力可以推压销614抵靠第二主体680的腔684的内壁,并从而有效地锁定主体610、680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将鞍座650楔入销的狭槽618中而施加到铰链销614的力可以推压销的尖锐边缘或角部616切割和/或变形第二主体680的腔684的内壁。通过此种边缘加载,铰链销614的尖角616可以产生额外的摩擦、机械互锁或增加销施加在第二主体680上的径向力,以有效地锁定主体610、680围绕轴线a1的相对旋转。应当理解,连接器600可以允许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并且连接器的旋转自由度的锁定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

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610、680围绕旋转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能力可以有利地允许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即使在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也被锁定在一起,例如,在矢状平面或冠状平面。连接器600可特别用于跨患者的颈-胸(ct)结合部连接脊柱固定构造的串联杆。例如,连接器600可以将杆r1、r2固定成侧向偏移布置,以适应可能在ct结合部发生的不同螺钉轨线。以另一个示例的方式,连接器600进行关节运动的能力可以允许颈椎杆和胸杆在矢状平面中以倾斜角度彼此锁定,例如,以恢复自然脊柱前凸或脊柱后凸。连接器600还可以特别用于脊柱畸形矫正和其中多个成角度的杆彼此联接的其他过程。

图7a至图7o示出了连接器7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连接器700可包括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712的第一主体710以及限定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或通道782的第二主体780。第一主体710和第二主体780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铰链销714彼此连接,该铰链销限定旋转轴线a1,主体可以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铰链销714可从第一主体710侧向突起到自由端。铰链销714的自由端可以接纳在形成于第二主体780中的内部腔784内。连接器7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720、722,这些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或其他固定元件固定到相应的杆接纳凹陷部712、782内的连接器700。第一主体710的铰链销714可包括保持狭槽718,该保持狭槽被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中的鞍座750的远侧突起部752,从而防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的拆卸。

如下文进一步讨论,可以改善连接器700的结构完整性,以降低铰链销714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710、780之间施加的剪切力下断裂的风险。例如,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通过在紧靠铰链销714的自由端形成保持狭槽718,可以改善铰链销714的结构完整性,使得狭槽可以通过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暴露,同时为铰链销在其长度的很大一部分提供最大横截面积。另选地或另外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最大化鞍座750与铰链销714之间的接触表面积来增加连接器700的锁定强度。另选地或另外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714的自由端可被构造成与在第二主体780中限定的通孔开口798相互作用,以限制销的旋转程度,并从而限制主体710、780之间允许的相对旋转。

在图7c至图7e中更详细地示出了连接器700的第一主体710,包括铰链销714。第一主体710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2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710p、710d。主体710的近侧端部710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724、726,这些臂从主体710的远侧部分710d延伸到自由端。间隔开的臂724、726可以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712。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712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1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7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712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1必须沿着轴线a3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712中。

铰链销714可以从臂726的外表面728沿旋转轴线a1突起。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臂726的外表面728可从第一主体710的远侧端部710d垂直延伸。铰链销714可以从臂726的外表面728的远侧部分垂直延伸。铰链销714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这些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定在其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a6。纵向轴线a6可以与连接器700的旋转轴线a1共线。如图所示,铰链销714可以与第一主体710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或者可以例如通过焊接或其他工艺固定地附接到第一主体。

铰链销714可具有第一部分730、第二部分732和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或肋734。铰链销714的第一部分730可具有圆柱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其允许销在第二主体780的腔784内自由旋转。铰链销714的第二部分732可具有半圆柱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其具有可与第二主体780相互作用的横截面,以限制销在腔784内的旋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销714的第二部分732可具有半圆形或d形横截面。铰链销714的肋734可具有圆柱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以在销的第一部分730与第二部分732之间形成保持狭槽718。狭槽718的长度可以由设置在第一部分730的侧壁740与第二部分732的相对侧壁742之间的肋734的长度限定。相对的侧壁740、742中的每个可以位于垂直于旋转轴线a1的平面中。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狭槽718可被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中的鞍座750的远侧突起部,从而防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的拆卸。

在图7f至图7h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二主体780。第二主体780可包括限定近侧-远侧轴线a4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780p、780d。主体780的近侧端部780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786、788,这些臂限定其间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中的杆r2可具有中心纵向杆轴线a5。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可在近侧方向上打开,使得杆r2可通过相对于连接器700向远侧移动杆而插入该凹陷部中。另选地,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可以在远侧方向上打开,在侧向方向上打开,或者闭合,使得杆r2必须沿着轴线a5平移以将杆插入凹陷部782中。臂786、788中的每个可包括用于将鞍座750保持在主体780内的凹陷部或沟槽790。第二主体780可包括与第一主体710的外表面728相对的外表面792。

第二主体780的远侧端部780d可以限定内部腔784,铰链销714的自由端可以接纳在该内部腔中。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腔784是通孔,其从形成在外表面792中的第一开口794延伸到形成在第二主体780的相对外表面796中的第二开口798。如下文进一步讨论,形成在第二主体780的外表面796中的第二开口798可以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接纳铰链销714的自由端部732并与之相互作用,并从而限制销在腔784内的旋转。如图7h所示,第二主体的外表面796中的第二开口可具有半圆形或d形横截面。腔784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大于铰链销714的对应尺寸,以允许铰链销沿着旋转轴线a1在腔内平移。

在图7i至图7k中更详细地示出了鞍座750。鞍座750可为大致圆柱形,第一臂754和第二臂756沿近侧方向延伸到臂的相应自由端。鞍座75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754、756可在其间限定杆座758。鞍座75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754、756可包括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部760(例如,弹簧突片)。径向突起部760可被构造成卡扣到或以其他方式接纳在第二主体780的沟槽或其他凹陷部790内,以将鞍座750保持在其中。

鞍座750可具有凹陷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762和从其延伸的鞍座突起部752。凹陷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762可以具有平面的、斜坡的、弯曲的或其他合适的轮廓,该轮廓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铰链销714的外表面。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鞍座750的凹陷的承载表面762可以弯曲以接触并承靠铰链销714的第一部分730的圆柱形表面。鞍座突起部752可以从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762向远侧延伸,以保持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的联接。

如图7j和图7k所示,远侧鞍座突起部752可以与鞍座750的臂756对准。例如,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远侧鞍座突起部752可以沿着鞍座750的边缘朝远侧延伸,该鞍座与鞍座臂756共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鞍座突起部752可从鞍座的凹陷的承载表面762向远侧延伸,使得突起部在平行于鞍座臂756的平面中邻近鞍座750的边缘设置。

如下文进一步讨论,通过将远侧鞍座突起部752设置在鞍座750的边缘处或邻近该鞍座的边缘,接触表面积可以在铰链销714的第一部分730与鞍座750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762之间最大化。最大化铰链销714与鞍座750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可以增加连接器700的锁定强度以抵抗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710、780之间的旋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鞍座突起部752可限定凹陷部754,该凹陷部的尺寸设计成部分地接纳铰链销714的中间部分(或肋)734,并从而允许肋在凹陷部内旋转。

如图7l至图7o所示,可以通过将铰链销714插入穿过第二主体780的外表面792的第一开口794并进入腔784,直到销的自由端部分732被接纳在外表面796的第二开口798中来组装连接器700。当铰链销714的自由端部732接纳在第二主体780的第二开口798中时,销的保持狭槽718可以通过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向近侧暴露,使得狭槽与最靠近第二主体780的臂788的凹陷部782的边缘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槽718可以在第二主体780的中心纵向杆轴线a5与臂788之间偏离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的边缘。

通过将保持狭槽718紧密地设置在铰链销714的自由端附近,例如使得槽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的边缘处或附近暴露,铰链销在其长度的很大一部分上可以具有最大横截面积,并从而改善连接器700的结构完整性。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714的第一部分730可具有最大横截面积,该最大横截面积从第一主体710的外承载表面728纵向延伸到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的宽度的一半以上。在此类实施方案中,铰链销714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710、780之间施加的剪切力下断裂的风险可以降低。

如图7m所示,鞍座750可以插入第二主体780的近侧端部780p并向远侧推进,直到远侧鞍座突起部752被接纳在铰链销714的狭槽718中。鞍座臂754、756的径向突起部760可以卡扣到第二主体780的沟槽或凹陷部790中以保持鞍座750。当设置在第二主体780中时,鞍座75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754、756可以与第二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786、788对准,使得杆座758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对准。因此,当第二杆r2被设置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中时,杆r2可同时支撑在鞍座750的臂754、756与第二主体780的臂786、788之间。

在组装的这个阶段,甚至在将杆锁定在连接器700内之前,鞍座750可以干扰铰链销714的狭槽718,以防止销从第二主体780移除。例如,当鞍座突起部752被接纳在狭槽718中时,突起部的面向侧向表面可以承靠狭槽的相对侧壁740、742,以防止销的移除,并从而保持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的连接。狭槽718的深度可以被构造成大于远侧鞍座突起部752的高度,以确保鞍座的面向远侧的表面762在锁定期间抵靠销的第一部分730。

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主体710的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712中,并通过拧紧第一紧固件720而固定到连接器700。第一紧固件720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一主体710的臂724、726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一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2旋转第一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2前进或缩回。第一紧固件720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抵靠设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712中的杆r1,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700。当抵靠杆r1拧紧时,第一紧固件720可防止杆沿轴线a3相对于连接器7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3旋转。第一杆r1可以安置在第一接纳杆的凹陷部712中,而第二主体780可以保持相对于第一主体710围绕旋转轴线a1自由旋转,即使在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700之后也是如此。

第二杆r2可以安置在设置在第二主体780的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中的鞍座750的杆座758中。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722,第二杆r2可以固定到连接器700。第二紧固件722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在第二主体780的臂786、788上的内螺纹配合,以允许第二紧固件通过围绕轴线a4旋转第二紧固件而相对于主体沿轴线a4推进或缩回。第二紧固件722可包括驱动接口,该驱动接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围绕轴线a4向第二紧固件722施加旋转力的驱动器。

第二紧固件722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接触并承靠设置在鞍座750中的杆r2,以将杆锁定到连接器700。当抵靠杆r2拧紧时,第二紧固件722可防止杆沿轴线a5相对于连接器700平移并且/或者相对于连接器围绕轴线a5旋转。虽然示出了一体的固定螺钉722,但是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通过四分之一圈旋转前进和锁定的封闭帽、侧向滑动而不旋转的封闭帽、旋拧到主体外部的螺母、或带有可独立旋转的内外构件的双部件固定螺钉、作用在杆r2上的内部构件以及作用在鞍座臂754、756的近侧自由端上的外部构件。

在完全拧紧一个或两个紧固件720、722之前,主体710、780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围绕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铰链销714的旋转程度,并从而主体710、780之间许可的相对旋转,可以通过铰链销714的自由端732与第二主体780的外表面796中的开口798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限制。

如图7n所示,第二主体780的外表面796中的通孔开口798和铰链销714的自由端732可被构造成具有垂直于旋转轴线a1的相应横截面轮廓,允许销在围绕旋转轴线a1的预先确定的角度范围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例如,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销的自由端部分732和第二主体780的通孔开口798都可以具有半圆形或d形横截面轮廓。如图所示,通孔开口798的半圆形轮廓大于销的自由端部分732的半圆形轮廓,以允许销的自由端部分围绕第二主体的通孔开口内的旋转轴线a1旋转。当铰链销714围绕旋转轴线a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此种旋转的程度可以通过自由端部分732的承载表面735、737与通孔开口798的内壁接触来限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孔开口798与铰链销714的自由端部73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a1对称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销714的旋转范围可以被限制为±30度、±60度、±180度,或者取决于外科手术适合的其他对称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孔开口798与铰链销714的自由端部73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a1非对称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

一旦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旋转到期望的取向,则可以拧紧第二紧固件722以锁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的相对旋转。当第二紧固件722被拧紧时,第二杆r2可抵靠远侧推压抵靠鞍座750,从而致使鞍座向远侧推靠在铰链销714上。例如,如图7o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鞍座750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762可被推压以接触并承靠铰链销714的第一部分730的承载表面。通过将狭槽718形成为尽可能靠近销的自由端732,可以使鞍座750的面向远侧的承载表面762与铰链销714的承载表面之间的接触表面积最大化。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鞍座750与铰链销714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可以在纵向轴线a6的方向上延伸连续长度,该连续长度大于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的宽度的一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鞍座750与销714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可以延伸连续长度,该连续长度在第二接纳杆的凹陷部782的宽度的70%至90%之间。通过最大化鞍座750与销714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可以增加锁定力并因此增加连接器700的锁定强度,以抵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的相对旋转。

在其他布置中,第二紧固件722可直接承靠鞍座750。例如,第二紧固件722可包括外部固定螺钉和内部固定螺钉,该外部固定螺钉承靠鞍座臂754、756以锁定主体710、780的相对旋转,并且该内部固定螺钉承靠第二杆r2以将第二杆固定到连接器700。

应当理解,连接器700可以允许第一杆r1锁定到连接器,并且连接器的旋转自由度的锁定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700可包括单侧锁定接口的各种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沟槽702和表面突起部704。单侧锁定接口使得包括单侧锁定机构(未示出)的外科器械能够刚性地保持在连接器700的一侧上。可以包括在连接器700中的示例性单侧锁定接口在2017年12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unilateralimplantholdersandrelatedmethods”的美国专利申请15/843,618中公开,该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连接器700可包括上述连接器500的特征的任何组合。例如,如上文相对于图5a至图5o所讨论,铰链销714的外表面可包括尖角或其他表面特征(未示出),其可承靠第二主体780的腔784的内壁以增加连接器700的锁定强度。

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710、780围绕旋转轴线a1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能力可以有利地允许第一杆和第二杆r1、r2即使在杆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时也被锁定在一起,例如,在矢状平面或冠状平面。连接器500可特别用于跨患者的颈-胸(ct)结合部连接脊柱固定构造的串联杆。例如,连接器500可以将杆r1、r2固定成侧向偏移布置,以适应可能在ct结合部发生的不同螺钉轨线。以另一个示例的方式,连接器500进行关节运动的能力可以允许颈椎杆和胸杆在矢状平面中以倾斜角度彼此锁定,例如,以恢复自然脊柱前凸或脊柱后凸。连接器500还可以特别用于脊柱畸形矫正和其中多个成角度的杆彼此联接的其他过程。

上述连接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中的任一个可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锥形锁定配合。锥形锁可以通过楔入锥形凹形特征的锥形凸形特征形成。凸形特征的锥角可以在约5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凸形特征的锥角可以是约20度。凹形特征的锥角可以在约5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凹形特征的锥角可以是约20度。凸形和凹形锥的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锥角或不同的锥角。可以选择连接器几何结构,使得当连接器完全拧紧时沿着轴线a1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存在空间,这可以确保锥形锁定承受大部分或全部锁定力。凸形和凹形特征可以是扁平锥,或者可以包括表面特征诸如轴向长条。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的程度可在上述任何连接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中变化。第一主体能够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高达360度。第一主体能够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高达约180度。第一主体能够相对于第二主体旋转高达约60度。

上述任何连接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的杆接纳凹陷部的几何结构可以变化。一个或两个凹陷部可包括v形座,该v形座构造成接纳不同直径的杆。

下文描述了使用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的示例性方法。

该过程可通过在患者中形成开口或经皮切口以进入目标部位而开始。目标部位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椎骨、长骨或长骨的多个部分,或患者的任何其他骨或非骨结构。如图8所示,目标部位可以是患者颈椎和胸椎中的多个椎骨。

骨锚可被驱动到一个或多个椎骨中,并且可使用已知技术将脊柱杆附接到其上。在所示的示例中,使用八个骨锚s1-s8将双侧脊柱杆r1、r2联接到四个相邻的椎骨v1-v4。另外,使用四个骨锚s9-s12将双侧杆r3、r4联接到两个另外的椎骨v5-v6。可分别使用本文所述类型(例如,连接器100、200、300、400、500、600、700中的任何一者或其组合或变型)的两个连接器c1-c2将杆r1、r2连接到杆r3、r4。

如图所示,连接器c1-c2可以进行关节运动并锁定在关节运动位置。这可以允许杆r1、r3的主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并且/或者杆r2、r4的主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倾斜成角度。

所有杆r1-r4、连接器c1-c2和骨锚s1-s12可在单个过程中安装。

或者,杆r1、r2和骨锚s1-s8可在先前的过程中安装,并且当前过程可以是修正过程,在该过程中安装杆r3、r4、连接器c1-c2和骨锚s9-s12以将先前安装的构造延伸到附加水平。

连接器c1-c2可以被附接以定位杆r1-r4,使得它们在侧视图中重叠。一个或两个连接器c1-c2也可以从所示的取向旋转90度,以定位一个或两个杆对r1、r3和r2、r4,使得它们在后视图或前视图中重叠。

可重复上述步骤以在相同或不同的椎骨水平安装附加的杆和/或连接器。可进行构造的最终紧固或其它调整,并且可使用已知技术完成该规程并闭合切口。

应当指出的是,上面的描述中或附图中所表达或暗示的方法步骤的任何顺序不应理解为是限制所公开的方法按照该顺序执行步骤。相反,本文所公开的每种方法的各种步骤可按照任意多种顺序执行。此外,由于所描述的方法仅为示例性实施方案,因此包括更多步骤或包括更少步骤的各种其它方法也涵盖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虽然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方法通常涉及将脊柱杆附接到多个椎骨,但是应当理解,本文的连接器和方法可与各种其他类型的固定或稳定硬件在任何骨中、在非骨组织中或在非生物或非组织对象中一起使用。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可完全植入,或可用作外部固定或稳定系统的一部分。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可用于微创手术和/或开放式手术中。

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及其各个组成零件可由多种已知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构成。示例性材料包括适合用于外科手术应用的材料,所述材料包括金属,诸如不锈钢、钛或其合金、聚合物(诸如peek、陶瓷、碳纤维)等。本文所公开的装置的各种部件可为刚性的或柔性的。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部分可由不透射线的材料形成,以便于在荧光镜透视检查和其它成像技术下可视化,或者由射线可透过的材料形成,以便不干扰其它结构的可视化。示例性射线可透过的材料包括碳纤维和高强度聚合物。

虽然上面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应当理解,在所描述的构思的实质和范围内可作出多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