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7153发布日期:2020-06-12 16:5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针筒(barrel)主体的筒部安装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盖主体的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4172457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具备:针筒主体,其具有能够填充药液的筒体部和从筒体部向顶端方向突出的筒部;和插入筒部内的盖。对于该注射器,在筒部的基端部,盖的外周面与筒部的内周面抵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当针筒主体的筒体部的内压比外压高时,填充于筒体部内的药液有可能进入与筒部的基端部相比位于顶端侧的内鲁尔部与盖之间,并附着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

在内鲁尔部的内周面上附着有药液的状态下,当将其它医疗器械(例如注射器)的外鲁尔部向内鲁尔部插入时,药液会进入外鲁尔部的外周面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之间。那样的话,存在内鲁尔部与外鲁尔部的嵌合松弛而使药液泄漏的隐患。

本发明是考虑这种课题而做出的,目的为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药液附着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并能在使外鲁尔部与内鲁尔部嵌合后的状态下抑制药液泄漏的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注射器具备:针筒主体,其具有内部能够填充药液的中空的筒体部、和从所述筒体部的顶端向顶端方向突出、包括在顶端开口的开口部并划分出使所述筒体部的内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流路的筒部;和盖,其具有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盖主体,该注射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筒部具有:内鲁尔部,其内径从所述开口部朝向基端方向缩径,并能与其它医疗器械的外鲁尔部嵌合;和基端部,其将所述内鲁尔部与所述筒体部彼此连接,所述盖主体具有:基部,其在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部相比配置于顶端侧;和插入部,其从所述基部向基端方向突出,并插入所述筒部内,所述盖主体的所述插入部具有:第1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并在所述盖主体未安装于所述筒部的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开口部的直径大的外径;和第2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并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径大的外径,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第1密封部由构成所述筒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顶端部,所述第2密封部由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基端部。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盖主体的第2密封部液密地密封筒部的流路的基端部,所以能够防止针筒主体内的药液进入筒部内。由此,能够抑制药液附着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因此,能够在将其它医疗器械的外鲁尔部插入内鲁尔部后抑制内鲁尔部与外鲁尔部的嵌合松弛。因此,能够在使外鲁尔部与内鲁尔部嵌合后的状态下抑制药液泄漏。另外,由于盖主体的第1密封部液密地密封筒部的流路的顶端部,所以能够抑制细菌从外部流入针筒主体内。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主体具有从所述插入部向基端方向突出的基端突出部,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基端突出部配置于所述筒体部的顶端部内。

不过,例如在将注射器内的药液冷冻干燥(freezedry)时,若药液正在进入内径比筒体部小的筒部内的话,则由于热导率和干燥效率在筒部和筒体部不同,所以有时无法有效地使筒部内的药液冷冻干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基端突出部可靠地防止筒体部内的药液进入筒部内,所以能够有效地使药液冷冻干燥。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基端突出部形成为朝向基端而前端细窄的凸状。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使筒体部的内压向相对于盖主体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分散,所以即使筒体部的内压升高也能抑制盖主体从筒部脱落。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具有以使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将所述第2密封部朝向径向内侧压缩的环状突出部,所述盖主体在所述第2密封部的基端具有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部大的扩径部,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扩径部的顶端与所述环状突出部的基端卡合。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扩径部的顶端与环状突出部的基端卡合,所以能够抑制盖主体从筒部脱落。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具有以使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方式形成的环状凹部,所述第2密封部具有比所述环状凹部的内径大的外径,所述插入部在所述第2密封部的顶端具有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部小的缩径部,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第2密封部由所述环状凹部朝向径向内侧压缩,并且所述第2密封部的顶端与所述环状凹部的顶端卡合。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2密封部的顶端与环状凹部的顶端卡合,所以能够抑制盖主体从筒部脱落。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主体在所述第1密封部与所述第2密封部之间具有外径比所述内鲁尔部的内径小的中间部。

根据这种结构,当盖主体安装于筒部时,中间部不会被内鲁尔部压缩。由此,由于能够防止盖主体过强地嵌入筒部内,所以能够很容易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主体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2密封部之间具有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外径比所述筒部的内径大的第3密封部,所述第3密封部由所述筒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盖主体过强地嵌入筒部内,并同时可靠地防止药液进入内鲁尔部内。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还具备筒状的罩部件,该罩部件由与所述盖主体相比硬质的材料构成,并具有与所述盖主体的所述基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罩部件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基部的卡合而以覆盖所述基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盖主体。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由硬质的材料构成的罩部件作为握持部发挥功能,所以很容易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罩部件具有:筒状的第1罩部,其具有所述卡合部并覆盖所述基部的所述外周面;和第2罩部,其从所述第1罩部向基端方向延伸并覆盖所述筒部的外周面。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2罩部覆盖筒部的外周面,所以能够在输送或保管注射器时防止对筒部造成撞击而使其破损。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罩部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所述筒部在所述外周面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的螺合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使罩部件相对于筒部旋转而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时,能够限制盖主体向轴向的移动速度。由此,能够在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时防止筒体部内的药液(药剂)向外部飞散。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罩部件具备:罩主体部,其具有所述卡合部并在顶端形成有开口部,且由实质上不透明的材料构成;和顶端罩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罩主体部的所述开口部,所述顶端罩部件具有:环状周壁部,其从所述罩主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向顶端方向延伸;顶端壁,其设于所述环状周壁部的顶端;和容纳空间,其由所述环状周壁部和所述顶端壁划分,能够容纳所述基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环状周壁部具有用于对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视觉辨认的视觉辨认容许部,所述盖主体的所述插入部具备与所述第1密封部相比配置于基端侧、且外径比所述筒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径大的抵接部,所述盖主体能够在所述罩部件内沿着所述罩部件的轴向、从所述基部位于所述罩主体部内的第1位置位移到所述基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罩主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向所述容纳空间内突出的第2位置,所述卡合部能够以防止所述盖主体从所述罩部件向基端方向脱离,并同时容许所述盖主体相对于所述罩部件向顶端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盖主体的所述基部卡合,所述顶端壁能够以防止所述盖主体从所述罩部件向顶端方向脱离的方式与所述盖主体的顶端抵接,在所述盖主体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1密封部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所述顶端部,所述第2密封部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所述基端部,通过使所述插入部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筒部的顶端部抵接,而使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盖主体位移到所述第2位置,能够经由所述环状周壁部的所述视觉辨认容许部视觉辨认所述基部的外周部。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盖主体从由实质上不透明的罩主体部覆盖的第1位置位移到第2位置,能够经由视觉辨认容许部视觉辨认盖主体的基部的外周部。由此,即使在将从筒部取下过一次的盖主体重新安装(重新连接)到筒部上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容易且可靠地判断盖的未开封状态和已开封状态。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视觉辨认容许部由形成于所述环状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透明部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经由视觉辨认容许部可靠地对盖主体进行视觉辨认。

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顶端罩部件由透明的材料构成,所述环状周壁部的整体为所述视觉辨认容许部。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经由视觉辨认容许部对盖主体进行视觉辨认。

本发明的预灌装注射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注射器;填充于所述筒体部内的药液;和能够在所述筒体部内液密地沿轴向滑动的垫圈。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获得发挥与上述注射器同样的效果的预灌装注射器。

根据本发明,由于盖主体的第2密封部液密地密封筒部的流路的基端部,所以能够抑制药液附着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并能在使外鲁尔部与内鲁尔部嵌合后的状态下抑制药液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预灌装注射器的纵剖视图。

图2中,图2a是图1的注射器的顶端部的分解纵剖视图,图2b是图1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注射器的内鲁尔部嵌合有其它医疗器械的外鲁尔部的状态的局部省略纵剖视图。

图5中,图5a是具备第1变形例的盖主体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图5b是具备第2变形例的盖主体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6中,图6a是具备第3变形例的盖主体的注射器的顶端部的分解纵剖视图,图6b是将图6a的盖主体安装于筒部的状态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8是图7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中,图9a是具备变形例的罩部件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预灌装注射器的顶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中,图12a是表示从图10的筒部取下盖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2b是表示将盖重新连接到筒部上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适当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预灌装注射器12a具有:具有针筒主体14和盖16a的注射器10a;填充于针筒主体14内的药液m(药剂);能够滑动地插入针筒主体14内的垫圈18;和与垫圈18连接的推杆20。

针筒主体14具有:内部能够填充药液m的中空状的筒体部22;从筒体部22的顶端部向顶端方向突出的筒部24a;和设于筒体部22的基端部的凸缘部26。筒体部22、筒部24a及凸缘部26一体构成。

针筒主体14的构成材料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由聚丙烯、聚氨酯、聚乙烯、环状聚烯烃、聚甲基戊烯1等聚烯烃、聚酯、尼龙、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醚酰亚胺(pei)、聚醚砜、聚醚醚酮(peek)、氟树脂、聚苯硫醚(pps)、聚缩醛树脂(pom)等树脂性材料、不锈钢等金属性材料、玻璃等形成。

筒体部22构成为圆筒状,并沿轴向延伸。筒体部22的顶端部构成朝向筒部24a的基端缩径的肩部28。如图2a所示,筒部24a包括在顶端开口的开口部30,并划分出使筒体部22的内部与开口部30连通的流路32。在图4中,筒部24a具有:内鲁尔部34,其内径从开口部30朝向基端方向缩径,并能与其它医疗器械300(其它注射器)的外鲁尔部302嵌合;和基端部36,其将内鲁尔部34与筒体部22彼此连接。

如图2a及图2b所示,筒部24a的基端部36具有以使基端部36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环状突出部38。环状突出部38将构成盖16a的后述的第2密封部58a朝向径向内侧压缩。在图2a~图3中,在筒部24a的基端部36的外周面设有环状突起39。在筒部24a的外周面设有与其它医疗器械300的内螺纹部304(参照图4)螺合的外螺纹部40(螺合部)。

在图1中,垫圈18能够在针筒主体14内液密地沿轴向滑动,以将填充于针筒主体14内的药液m送出。推杆20的顶端与垫圈18连接。

如图2a~图3所示,盖16a具有安装于筒部24a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盖主体42a。作为盖主体42a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橡胶或合成树脂性弹性体等。作为橡胶,例如能够使用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乳胶橡胶、硅橡胶等。作为合成树脂性弹性体,例如能够使用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等。

盖主体42a具有:基部44,其在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的状态下与开口部30相比配置于顶端侧;插入部46a,其从基部44向基端方向突出并插入筒部24a内;和基端突出部48a,其从插入部46a向基端方向突出。

基部44具有:成为盖主体42a的最大外径的部分即圆柱状的基部主体50;设于基部主体50的基端面的小径中间部52;和设于小径中间部52的基端面的大径中间部54。小径中间部52的外径比大径中间部54的外径小。大径中间部54的外径比筒部24a的开口部30的直径大。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大径中间部54的基端面与筒部24a的顶端面接触。但是也可以为,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大径中间部54的基端面接近筒部24a的顶端面。

插入部46a包括第1密封部56、第2密封部58a、中间部60及第3密封部62。第1密封部56设于大径中间部54的基端面。第1密封部56在盖主体42a未安装于筒部24a的自然状态下设于插入部46a的顶端并具有比开口部30的直径大的外径。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第1密封部56由构成筒部24a的开口部30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流路32的顶端部(参照图2b)。

第2密封部58a在自然状态下设于插入部46a的基端并具有比筒部24a的基端部36(环状突出部38)的内径大的外径。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第2密封部58a由筒部24a的基端部36(环状突出部38)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流路32的基端部。

中间部60设于第1密封部56与第2密封部58a之间,并在全长范围内具有固定的外径。中间部60的外径比内鲁尔部34的最小内径小。换言之,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在中间部60与内鲁尔部34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s(参照图2b)。

第3密封部62设于中间部60与第2密封部58a之间,并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比筒部24a的基端部36(环状突出部38)的内径大的外径。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第3密封部62由筒部24a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流路32(参照图2b)。第3密封部62是插入部46a中的成为最大外径的部分。

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基端突出部48a配置于筒体部22的顶端部内(参照图2b)。盖主体42a在第2密封部58a的基端侧具有外径比第2密封部58a大的扩径部64。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扩径部64的顶端与环状突出部38的基端卡合。基端突出部48a的基端面是平坦面。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预灌装注射器12a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填充于图1所示的预灌装注射器12a的筒体部22内的药液m冷冻干燥(freezedry)。之后,将盖主体42a从筒部24a取下,如图4所示,使筒部24a的外螺纹部40与其它医疗器械300的内螺纹部304螺合以使其它医疗器械300的外鲁尔部302与筒部24a的内鲁尔部34嵌合。此时,外鲁尔部302的外周面与内鲁尔部34的内周面接触。然后,使填充于其它医疗器械300内的药液ma与干燥粉末药剂d(冷冻干燥后的药液m)彼此混合,并通过使干燥粉末药剂d溶解于药液ma而获得所希望的药液。

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使未冷冻干燥的预灌装注射器12a的药液m与医疗器械300的药液ma混合而获得所希望的药液。

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预灌装注射器12a发挥以下效果。

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盖主体42a的第2密封部58a由筒部24a的基端部36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筒部24a的流路32的基端部。因此,能够防止针筒主体14内的药液m进入筒部24a内。由此,能够抑制药液m附着于内鲁尔部34的内周面。

因此,能够在将其它医疗器械300的外鲁尔部302插入内鲁尔部34后抑制内鲁尔部34与外鲁尔部302的嵌合松弛。因此,能够在使外鲁尔部302与内鲁尔部34嵌合后的状态下抑制药液泄漏。

另外,设于盖主体42a的插入部46a的顶端的第1密封部56由构成筒部24a的开口部30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筒部24a的流路32的顶端部。因此,能够抑制细菌从外部流入针筒主体14内。

不过,在将注射器10a内的药液m冷冻干燥时,若药液m正在进入内径比筒体部22小的筒部24a内的话,则由于热导率和干燥效率在筒部24a和筒体部22不同,所以有时无法有效地使筒部24a内的药液m冷冻干燥。

然而,盖主体42a具有从插入部46a向基端方向突出的基端突出部48a,当盖主体42a安装于上述筒部24a时,基端突出部48a配置于筒体部22的顶端部内。由此,由于能够通过基端突出部48a可靠地防止筒体部22内的药液m进入筒部24a内,所以能够有效地使药液m冷冻干燥。

筒部24a的基端部36具有以使基端部36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将第2密封部58a朝向径向内侧压缩的环状突出部38。盖主体42a在第2密封部58a的基端侧具有外径比第2密封部58a大的扩径部64。而且,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由于扩径部64的顶端与环状突出部38的基端卡合,所以能够抑制盖主体42a从筒部24a脱落。

盖主体42a在第1密封部56与第2密封部58a之间具有外径比内鲁尔部34的内径小的中间部60。由此,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中间部60不会被内鲁尔部34压缩。因此,由于能够防止盖主体42a过强地嵌入筒部24a内,所以能够很容易将盖主体42a从筒部24a取下。

盖主体42a在中间部60与第2密封部58a之间具有在自然状态下外径比筒部24a的内径大的第3密封部62。第3密封部62由筒部24a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筒部24a的流路32。由此,能够防止盖主体42a过强地嵌入筒部24a内,并同时可靠地防止药液m进入内鲁尔部34内。

盖16a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如图5a所示,构成盖16a的盖主体42b也可以具有形成为朝向基端而前端细窄的凸状的基端突出部48b。该基端突出部48b形成为大致半球形状。即,基端突出部48b的外表面具有弯曲面66。

根据这种盖16a,由于能够使筒体部22的内压向相对于盖主体42b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分散,所以即使筒体部22的内压升高也能抑制盖主体42b从筒部24a脱落。

如图5b所示,构成盖16a的盖主体42c也可以具有形成为朝向基端而前端细窄的凸状的基端突出部48c。该基端突出部48c形成为大致圆台形状。即,基端突出部48c的外表面具有朝向基端方向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68。根据这种盖主体42c,能够发挥与图5a所示的盖主体42b同样的效果。

基端突出部48b、48c只要是朝向基端而前端细窄的凸状即可,能够具有任意形状。基端突出部48c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大致三棱锥形状或大致三棱台形状。

如图6a所示,构成针筒主体14的筒部24b的基端部36也可以代替环状突出部38而具有以使基端部36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方式形成的环状凹部70。在该情况下,构成盖16a的盖主体42d具备包括具有比环状凹部70的内径大的外径的第2密封部58b的插入部46b、和设于第2密封部58b的基端的基端突出部48d。在插入部46b中的第2密封部58b与第3密封部62之间,设有具有比第2密封部58b的外径小的外径的缩径部74。第2密封部58b是插入部46b中的成为最大外径的部分。基端突出部48d与上述基端突出部48c同样地构成。

如图6b所示,当这种盖主体42d安装于筒部24b时,第2密封部58b由环状凹部70朝向径向内侧压缩,并且第2密封部58b的顶端与环状凹部70的顶端卡合。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2密封部58b的顶端与环状凹部70的顶端卡合,所以能够抑制盖主体42d从筒部24b脱落。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具有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b的预灌装注射器12b。需要说明的是,在第2实施方式的预灌装注射器12b中,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关于后述的第3实施方式也是同样。

如图7及图8所示,构成预灌装注射器12b的注射器10b具备针筒主体14和盖16b。盖16b具有盖主体42a和覆盖盖主体42a的罩部件80a。

罩部件80a由与盖主体42a相比硬质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构成。罩部件80a具有圆筒状的筒主体部82a、和设于筒主体部82a的内周面的卡合部84。筒主体部82a包括覆盖基部44的圆筒状的第1罩部86a、和从第1罩部86a的基端向基端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第2罩部88a。

第1罩部86a的全长比基部主体50的轴线方向的长度长。即,第1罩部86a覆盖基部主体50的整个外周面。但是,第1罩部86a只要覆盖基部主体50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第2罩部88a在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的状态下覆盖筒部24a的外周面。第2罩部88a的基端面在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的状态下与针筒主体14的肩部28隔开间隙相对。

卡合部84设于第1罩部86a与第2罩部88a的连结部分,并与盖主体42a的基部44卡合。卡合部84从筒主体部82a的内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并沿周向延伸一周。也就是说,卡合部84形成为圆环状。卡合部84的突出端部由基部主体50与大径中间部54夹持(参照图7)。由此,能够限制罩部件80a相对于盖主体42a向轴线方向移动。

在这种预灌装注射器12b中,用户能够通过在握持着罩部件80a的外周面的状态下相对于针筒主体14向顶端方向拉拽盖16b而将盖主体42a从筒部24a取下。因此,根据预灌装注射器12b,由于由硬质的材料构成的罩部件80a作为握持部发挥功能,所以很容易将盖主体42a从筒部24a取下。

另外,由于第2罩部88a覆盖筒部24a的外周面,所以能够在输送或保管注射器10b(预灌装注射器12b)时防止对筒部24a造成撞击而使其破损。

盖16b也可以代替罩部件80a而具备图9a及图9b所示的罩部件80b。罩部件80b具有筒主体部82b及卡合部84。如图9b所示,筒主体部82b包括覆盖基部44的圆筒状的第1罩部86b、和从第1罩部86b的基端向基端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第2罩部88b。在第2罩部88b的内周面形成有与筒部24a的外螺纹部40螺合的内螺纹部90。

在图9a中,在筒主体部82b的外表面形成有作为用户的手指的防滑物发挥功能的防滑部92。防滑部92通过在周向上交替设置多个沿着筒主体部82b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凸部92a及凹部92b而形成。这些凸部92a及凹部92b在筒主体部82b的全长范围内延伸。

防滑部92并不限定于沿筒主体部82b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凸部92a及凹部92b在筒主体部82b的周向上交替设置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从筒主体部82b的外周面呈柱状突出的多个突起等。

根据图9a及图9b所示的盖16b,在使罩部件80b相对于筒部24a旋转而将盖主体42a从筒部24a取下时,能够限制盖主体42a向轴向的移动速度,因此,能够在将盖主体42a从筒部24a取下时防止筒体部22内的药液m(干燥粉末药剂d)向外部飞散。

注射器10b也可以代替盖主体42a而具备上述盖主体42b~42d。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具备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c的预灌装注射器12c进行说明。

如图10及图11所示,构成预灌装注射器12c的注射器10c具备针筒主体14和盖16c。盖16c具有盖主体42a、覆盖盖主体42a的罩部件80c、和设于罩部件80c的顶端侧的顶端罩部件100。

罩部件80c构成为圆筒状,由不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实质上不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罩部件80c具有覆盖盖主体42a的筒主体部82c。在筒主体部82c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使盖主体42a从筒主体部82c露出(突出)的开口部102。

筒主体部82c具有覆盖基部44的圆筒状的第1罩部86c、和从第1罩部86c的基端向基端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第2罩部88c。在第1罩部86c的内周面的顶端部形成有用于卡定顶端罩部件100的两个贯穿孔104和两个卡定凸部106。贯穿孔104及卡定凸部106各自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各贯穿孔104形成为矩形,并沿着筒主体部82c的周向延伸。这些贯穿孔104彼此相对。卡定凸部106的沿着周向的长度比贯穿孔104的沿着周向的长度稍短。在各卡定凸部106形成有与构成贯穿孔104的顶端侧的壁面相连的第1抵接面106a、从第1抵接面106a与筒主体部82c的轴线平行地向顶端方向延伸的第2抵接面106b、和从第2抵接面106b的顶端朝向顶端方向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106c。

第2罩部88c的内径比第1罩部86c的内径小。第2罩部88c的外径比第1罩部86c的外径小。第2罩部88c在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的状态下覆盖筒部24a的外表面。第2罩部88c的内表面与环状突起39的突出端面接触。

在第1罩部86c与第2罩部88c的连结部上,沿筒主体部82c的周向等间隔地设有与基部44的基端面(基端层差面)接触的多个(图11中为六个)卡合爪部108(卡合部)。也就是说,在周向上彼此邻接的卡合爪部108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各卡合爪部108构成为以从筒主体部82c的内表面向顶端方向相对于筒主体部82c的轴线向径向内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并能在筒主体部82c的径向上弹性变形。

由多个卡合爪部108的内端(顶端面)形成的中央孔110的孔径比基部主体50的外径小。卡合爪部108能够以防止盖主体42a从罩部件80c向基端方向脱离,并同时容许盖主体42a相对于罩部件80c向顶端方向移动的方式与盖主体42a的基部44卡合。

顶端罩部件100的纵截面形成为大致u字形,安装于罩部件80c的开口部102。顶端罩部件100覆盖盖主体42a以使对罩部件80c和盖16c一起进行操作的用户无法触碰盖主体42a。即,顶端罩部件100具有接触阻止功能。顶端罩部件100还具有作为阻止盖主体42a从罩部件80c的开口部102脱离的脱离阻止部的功能。

顶端罩部件100具有以从筒主体部82c的开口部102向顶端方向延伸的方式在罩部件80c的顶端部嵌合有基端部的环状部112、和设于环状部112的顶端的顶端壁114。环状部112的内径从其顶端到基端都是固定的,且比基部44的外径大。

环状部112由顶端侧的环状周壁部118、和从环状周壁部118的基端向基端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卡合延伸部120构成。环状周壁部118和顶端壁114划分出能够容纳基部44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空间121(参照图10)。

在卡合延伸部120的外周面中的与罩部件80c的贯穿孔104对应的部位设有与罩部件80c的卡定凸部106的第1抵接面106a抵接的圆环状的卡定爪122。卡定爪122的外径比卡定凸部106的分离间隔大。

在卡合延伸部120的外周面中的卡定爪122的顶端侧形成有供卡定凸部106的突出端部插入的环状槽124。在环状槽124的槽底面抵接有卡定凸部106的突出端面即第2抵接面106b。此外,环状槽124的基端侧的壁面由卡定爪122构成。

在环状周壁部118的外周面的基端部设有与罩部件80c的顶端面接触或接近的圆环状的定位突起126。定位突起126的横截面形成为三角形。换言之,定位突起126在其顶端侧具有朝向基端方向向外倾斜的倾斜面126a。由此,当插入用于搬送预灌装注射器12c的插入筒等时,能够防止定位突起126卡在插入筒的开口部的缘上。

顶端罩部件100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即,环状周壁部118是用于对容纳空间121内进行视觉辨认的视觉辨认容许部128。在罩部件80c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情况下,顶端罩部件100的透明度与罩部件80c的透明度相比设定得较高。由此,用户能够从盖16c的外侧相较于罩部件80c的内部更清晰地视觉辨认顶端罩部件100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罩部件100是无色的,但也可以上色。

顶端壁114能够以防止盖主体42a从罩部件80c向顶端方向脱离的方式与盖主体42a的顶端抵接。

在这种预灌装注射器12c中,如图10所示,在盖16c的未开封状态下,盖主体42a的基部主体50位于与筒主体部82c的开口部102相比处于基端侧的第1位置。具体而言,盖主体42a的顶端与筒主体部82c的开口部102相比位于基端方向且顶端罩部件100的卡合延伸部120内。由此,基部44的外周部隐藏在实质上不透明的筒主体部82c内而无法从外部视觉辨认。另外,插入部46a成为安装于筒部24a的状态,第1密封部56液密地密封筒部24a的流路32的顶端部,第2密封部58a液密地密封筒部24a的流路32的基端部,第3密封部62液密地密封筒部24a的流路32的中间部60。

在将盖16c从针筒主体14开封时将罩部件80c从针筒主体14拔出。这样,如图12a所示,盖主体42a由卡合爪部108向顶端方向推压,插入部46a从筒部24a脱离。由此,盖16c完成开封。

在将已开封的盖16c重新安装(重新连接)到针筒主体14上时,将筒部24a的顶端部从筒主体部82c的基端侧的开口部插入第2罩部88c内。这样,如图12b所示,筒部24a的顶端部与盖主体42a的第3密封部62(抵接部130)接触。

接着,当使罩部件80c与针筒主体14彼此接近时,通过盖主体42a的抵接部130与筒部24a的顶端部的抵接,位于第1位置的盖主体42a被筒部24a推压着相对于罩部件80c向顶端方向位移,且基部44从罩部件80c的顶端侧的开口部102向顶端侧突出。

而且,通过使筒主体部82c的基端向针筒主体14的肩部28接近,已开封的盖16c相对于针筒主体14重新安装。此时,盖主体42a的基部44位于容纳在由环状周壁部118和顶端壁114形成的容纳空间121内的第2位置。因此,基部44的外周部能够经由顶端罩部件100的视觉辨认容许部128从外部视觉辨认。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盖主体42a从由实质上不透明的筒主体部82c覆盖的第1位置位移到第2位置,能够经由视觉辨认容许部128视觉辨认基部44的外周部。由此,即使在将从筒部24a取下过一次的盖主体42a重新安装到筒部24a上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容易且可靠地判断盖16c的未开封状态和已开封状态。

顶端罩部件100由透明的材料构成,整个环状周壁部118为视觉辨认容许部128。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经由视觉辨认容许部128对盖主体42a进行视觉辨认。

在注射器10c中,视觉辨认容许部128也可以由形成于环状周壁部118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透明部构成。即,环状周壁部118也可以具有实质上不透明的部分。另外,视觉辨认容许部128也可以是以将构成顶端罩部件100的环状周壁部118贯穿的方式形成的窗(开口部)。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能由视觉辨认容许部128可靠地对盖主体42a进行视觉辨认。

本发明的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当然能够选取各种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