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446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已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是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示例。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吸收性主体跨接设置在前身片外装体和后身片外装体之间,并且前身片装体和后身片装体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彼此接合以形成腰部开口。在前身片外装体和后身片外装体中,腰部弹性构件在内片和外片(非伸缩性片)之间以伸长状态被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8795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给出了线状的弹性构件作为腰身弹性构件的示例,但通过替代地使用伸缩性片,能够使前身片外装体和后身片外装体(腰身部)与穿着者紧密接触。因此,这能够抑制弹性构件在穿着者的皮肤上留下痕迹的情况。

然而,在将伸缩性片以伸长状态固定至非伸缩性片之后,如果伸缩性片的端部未固定至非伸缩性片,则出现伸缩性片的端部卷曲的现象。例如,即使伸缩性片在由于施加在生产线中的两个输送辊之间的张力伸长的情况下被输送,也认为上述卷曲是由于伸缩性片的局部收缩而发生的,该局部收缩是根据在输送辊之间通过之后的位置而施加的张力的微小差异引起的。可以认为,当伸缩性片在与伸缩性片的延伸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暂时伸长时,也容易发生伸缩性片的卷曲。

特别地,如果伸缩性片的腰身开口侧(腰周开口侧)端部卷曲并被折叠,则伸缩力在伸缩性片的折叠部中相应地增加。结果,腰身区域中的伸缩力变得高于设计的力,并且当穿上吸收性物品时腰身开口更难以张开。

鉴于上述传统问题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抑制设置在腰身部中的伸缩性片的腰身开口侧端部的意外卷曲。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第一腰身部;和第二腰身部,所述第一腰身部包括伸缩性片、非伸缩性片和固定部,所述伸缩性片能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伸缩,所述非伸缩性片层叠于所述伸缩性片,所述固定部将所述伸缩性片固定到所述非伸缩性片,所述伸缩性片具有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伸缩性片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比所述第二端高的位置,所述固定部设置成在所述上下方向上跨过所述伸缩性片的所述第一端延伸。

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抑制设置在腰身部中的伸缩性片的腰身开口侧端部的意外卷曲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以下,称为“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处于生产途中的腹侧腰身部20的截面图。

图5是处于产品状态的腹侧腰身部20的截面图。

图6是图4所示的腹侧腰身部20的平面图。

图7是腹侧腰身部20的变型例的截面图。

图8是腹侧腰身部20的变型例的截面图。

图9是腹侧腰身部20的变型例的截面图。

图10是腹侧腰身部20的变型例的截面图。

图11是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说明图。

图12是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说明图。

图13是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说明图。

图14是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说明图。

图15是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将变得清楚。

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第一腰身部;和第二腰身部,所述第一腰身部包括伸缩性片、非伸缩性片和固定部,所述伸缩性片能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伸缩,所述非伸缩性片层叠于所述伸缩性片,所述固定部将所述伸缩性片固定到所述非伸缩性片,所述伸缩性片具有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伸缩性片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比所述第二端高的位置,所述固定部设置成在所述上下方向上跨过所述伸缩性片的所述第一端延伸。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通过固定部将伸缩性片的延伸至其第一端的范围固定于非伸缩性片。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端部中未设置固定部的情况下发生的伸缩性片的第一端部的卷曲,即能够抑制伸缩性片的腰身开口侧端部的意外卷曲。而且,防止了由于在第一端部中不存在固定部而导致的伸缩性片的第一端部的卷曲和折叠。这使得能够防止伸缩性片的腰身开口侧端部中的伸缩力增加。因此,能够维持腰身开口的张开容易性。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伸缩性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腰身部的上端部。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能够防止第一腰身部的上端部中的伸缩力增加,并且能够维持腰身开口的张开容易性。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非伸缩性片具有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非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位于比所述非伸缩性片的第二端高的位置,所述非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侧部分向下折叠,并且从所述第一腰身部的上端到所述伸缩性片的第一端的上下方向长度比从所述第一腰身部的上端到所述非伸缩性片的第一端的上下方向长度短。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侧部分未向下折叠的情况下,伸缩性片不会位于太低的位置。因此,可以维持腹侧腰身部的上端部的贴合性。另外,例如在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侧部分折叠的情况下,伸缩性片的折叠部的长度不会太长。因此,这适当地抑制了第一腰身部的腰身开口侧端部中的伸缩力。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区域,其将所述伸缩性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固定至所述非伸缩性片;以及第二区域,其是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不露出。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能够抑制第一腰身部的舒适性和质感下降。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整个所述第二区域不露出。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能够抑制第一腰身部的舒适性和质感下降。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非伸缩性片具有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非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位于比所述非伸缩性片的第二端高的位置,并且所述非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侧部分向下折叠,并且所述固定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非伸缩性片的折叠部覆盖。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能够防止固定部的第二区域露出。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侧部分不向下折叠。

根据该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第一腰身部的伸缩力被适当地抑制。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固定部具有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位于比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高的位置,并且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侧部分不向下折叠。

根据该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第一腰身部可以被制得更柔软,并且能够抑制对穿着者的皮肤的刺激。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伸缩性片的第一端和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位于比所述第一腰身部的上端低的位置。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第一腰身部可以被制得更柔软,并且能够抑制对穿着者的皮肤的刺激。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固定部具有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位于比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高的位置,并且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侧部分向下折叠。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固定部向下折叠,并且在第一腰身部的具有两层的部分中增加了刚性。因此,当拉起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时,第一腰身部可以被容易地被抓住。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伸缩性片的第一端侧部分向下折叠,并且所述伸缩性片的折叠的第一端侧部分和所述伸缩性片的未折叠部分的相对面彼此不固定。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固定部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跨过伸缩性片的向下折叠的第一端。因此,能够抑制在伸缩性片的向下方折叠的部分中的伸缩性片的第一端部的意外卷曲。另外,在伸缩性片的折叠部和非折叠部之间形成空间。这改善了第一腰身部的缓冲能力,并且使得能够改善对穿着者的表面质感。

在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所述伸缩性片的第二端侧部分在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处向上折叠。

根据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通过固定部将伸缩性片的延伸至其第一端的范围固定于非伸缩性片。因此,能够抑制在未在第一端部中设置固定部的情况下发生的伸缩性片的第一端部的卷曲,即能够抑制伸缩性片的腰身开口侧端部的意外卷曲。另一方面,伸缩性片的第二端侧部分没有通过固定部固定到非伸缩性片,因此在固定部的下端处向上折叠,从而增加了伸缩性片的裆侧端部中的伸缩力。因此,可以抑制吸收性芯的位置偏移。因此,这使得即使在排泄之后也能够维持吸收性芯与穿着者的贴合性,并且能够减少排泄物的泄漏。

===实施方式===

下面以婴幼儿用一次性尿布为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注意,根据本发明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不限于婴幼儿用一次性尿布,例如,也可应用于成人用一次性尿布和卫生短裤。此外,它不仅可应用于短裤型一次性尿布,而且还可应用于例如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的构造===

图1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以下,称为“尿布”)的立体图。图2是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在图1所示的内裤形状的状态下,尿布1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并且包括腰身开口bh和一对腿部开口lh。相对于上下方向,腰身开口bh侧为上侧,而裆侧为下侧。而且,如图3所示,厚度方向是指尿布1的构成构件彼此层叠的方向,皮肤侧是指在厚度方向上与穿着者接触的那侧,非皮肤侧是指在厚度方向上不与穿着者接触的那侧。

尿布1还包括吸收性主体10、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它们是在平面图中为矩形的三个构件。腹侧腰身部20与穿着者的腹侧区域接触,背侧腰身部30与穿着者的背侧区域接触。

当尿布1处于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时,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配置成使其长度方向与尿布1的左右方向一致。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配置在腹侧腰身部20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并且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配置在背侧腰身部30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

当尿布1处于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时,吸收性主体10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与尿布1的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在长度方向大致中央处折叠一次。通过使用热熔接、超声波熔接等将腹侧腰身部20的在尿布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端部接合到背侧腰身部30的两侧端部,以形成一对接合区域2,从而获得处于图1所示的内裤形状的状态下的尿布1。

如图3所示,吸收性主体10包括吸收体11、配置在吸收体11的皮肤侧的透液性的正面片12、配置在吸收体11的非皮肤侧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3以及配置在背面片13的非皮肤侧的外装片14。

吸收体11包括吸收并保持诸如尿的排泄液的吸收性芯11a,以及覆盖吸收性芯11a的透液性芯包裹片11b。例如,吸收性芯11a由被模制成预定形状的液体吸收性纤维(诸如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sap)的浆粕)构成。

此外,如图2所示,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设置有腿部弹性构件15,从而允许尿布1贴合穿着者的腿部。例如,腿部弹性构件15以在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伸长的状态被固定在沿左右方向向内折叠的两层外装片14之间。腿部弹性构件15是线状的弹性构件、伸缩性片等。

如图3所示,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分别包括内层片21和31、分别层叠于内层片21和31的外层片22和32以及多个线状弹性构件23和33。

外层片22和32配置在内层片21和31的非皮肤侧。内层片21和31以及外层片22和32配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非皮肤侧。应当注意,外层片22和32的上端部221和321以从皮肤侧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方式向下折叠。

内层片21和31以及外层片22和32均是在尿布1的左右方向上实质没有伸缩性的非伸缩性片。内层片21和31以及外层片22和32可以由sms无纺布片(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片)、纺粘无纺布片、透气无纺布片、塑料片、多孔塑料片或包括以上任意层的层压片构成。

线状弹性构件23和33在上下方向上分别在内层片21和31与外层片22和32之间并排配置,并以在左右方向上伸长的状态被固定。因此,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可以在左右方向上伸缩,以便贴合穿着者的腰身。线状弹性构件23和33可以由橡胶、氨纶等制成的线状弹性构件构成。

在背侧腰身部30中,线状弹性构件33配置在从上端部到下端部的范围内。然而,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未设置线状弹性构件23,而是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伸缩性片24。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伸缩性片24的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与线状弹性构件23重叠,但是该重叠不是必须的。

根据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未设置线状弹性构件23而是设置伸缩性片24的这种构造,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与穿着者紧密地面接触。因此,这抑制了局部勒压,并且可以抑制由弹性构件形成痕迹。特别地,婴幼儿具有鼓胀的腹部区域,因此有利抑制腹侧腰身部20的收缩。

此外,腰身部20和30的上端部中的伸缩力极大地影响了当穿上尿布1时腰身开口bh容易张开的能力。伸缩性片24具有容易从自然状态伸长但难以从伸长状态收缩的特性。因此,通过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设置伸缩性片24,能够在穿上尿布1时更容易地将腰身开口bh张开,并且还防止在腰身部20和30已经贴合于穿着者之后勒压腹侧区域。

伸缩性片24可以由通过各种已知制造方法中的任一种制造的伸缩性纤维无纺布片构成,诸如由质量为10g/m2至40g/m2或更优选为15g/m2至30g/m2的弹性纤维构成的纺粘无纺布片、透气无纺布片、针刺无纺布片等。构成弹性纤维的原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橡胶等。特别地在原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的情况下,与通常的热塑性树脂同样,能够使用挤出器进行熔融纺丝。由此获得的纤维可以容易地热熔接,这对于伸缩性纤维无纺布片是有利的。热塑性弹性体的示例包括苯乙烯弹性体、烯烃弹性体、聚酯弹性体和聚氨酯弹性体。可以单独使用上述任何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伸缩性片仅需要至少在左右方向上表现出弹性,并且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个方向上表现出弹性。伸缩性片24在左右方向上的伸缩倍率优选为约1.2倍至3.0倍。

===伸缩性片24的腰身开口bh侧端部===

图4是处于生产途中的腹侧腰身部20的截面图。图5是处于产品状态的腹侧腰身部20的截面图。图6是图4所示的腹侧腰身部20的平面图。注意,在图4和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腹侧腰身部20的构造,并且腹侧腰身部20被描绘得比实际厚。这也适用于后述的截面图。另外,在图6中未示出线状弹性构件23。

如前所述,腹侧腰身部20包括内层片21、外层片22和伸缩性片24。在生产途中的状态(图4)下,外层片22、内层片21和伸缩性片24在厚度方向上从非皮肤侧开始依次彼此层叠。

如图6所示,内层片21、外层片22和伸缩性片24分别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端21a、22a、24a和第二端21b、22b、24b。在产品状态(图5)下,这些片的第一端21a、22a和24a位于比第二端21b、22b和24b高的位置。

内层片21和外层片22使用涂布在它们之间的粘接剂(未示出)接合在一起。内层片21和外层片22对应于本发明的非伸缩性片。以下,也将内层片21和外层片22一起称为非伸缩性片。

在生产途中的状态(图4)下,内层片21的第一端21a的位置和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准。外层片22延伸到比内层片21和伸缩性片24高的位置。

在产品状态(图5)下,外层片22已经在对应于内层片21的第一端21a和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的位置的折叠位置f处向下折叠。外层片22的折叠部分221在皮肤侧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端部。而且,外层片22的折叠部分221使用粘接剂42固定至伸缩性片24和吸收性主体10。

另外,在非伸缩性片(内层片21和外层片22)与伸缩性片24之间涂布有作为热熔粘接剂等的粘接剂41。伸缩性片24通过粘接剂41固定到非伸缩性片21和22。如图6所示,涂布有粘接剂41的涂布区域是平面图中的矩形区域。涂布有粘接剂41的涂布区域对应于本发明的固定部。以下,也将涂布有粘接剂41的涂布区域称为固定部41。

注意,可以将粘接剂41仅涂布在涂布粘接剂41的部分涂布区域中,或者可以将粘接剂41涂布到整个涂布区域中。粘接剂41的涂布图案可以是已知的图案,诸如条纹图案、螺旋图案或ω图案。另外,涂布有粘接剂41的涂布区域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此外,固定部可以是通过热熔接、超声波熔接等将伸缩性片24固定到非伸缩性片21和22的熔接区域,并且固定方法不限于粘接剂41。

如图6所示,固定部4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端41a和第二端41b。在产品状态(图5)下,固定部41的第一端41a位于比第二端41b高的位置。而且,固定部4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跨过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

具体地,在生产途中的状态(图4)下,固定部41位于伸缩性片24和内层片21之间,并且延伸超过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到外层片22的在皮肤侧表面上的位置。因此,在产品状态(图5)下,伴随着外层片22的折叠,固定部41的一部分也向下折叠,并且固定部41从上方覆盖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因此,在产品状态(图5)下,固定部4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跨过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

由于以这种方式设置固定部41,伸缩性片24的位于第一端24a侧并且延伸至第一端24a的部分被固定到非伸缩性片21和22。因此,在生产期间能够抑制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即,腰身开口bh侧的端部)由于伸缩性片24的收缩力而意外卷曲并向下折叠的情况。

伸缩性片24的卷曲是指在尿布1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折叠线处,伸缩性片24的端部在厚度方向上立起或伸缩性片24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折叠的情况。如果伸缩性片24的端部折叠成两层伸缩性片24,则左右方向伸缩力在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中相应地增加。

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抑制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的折叠,能够防止腹侧腰身部20的左右方向伸缩力超过设计的力。因此,这使得能够在穿上尿布1时维持容易地张开腰身开口bh的能力,并防止穿着者的腹部区域的收缩。

而且,腰身开口bh的张开容易性受到腰身部20和30的上端部的伸缩力的极大影响。因此,在如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那样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设置有伸缩性片24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地抑制了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的折叠。因此,这使得能够维持容易地张开腰身开口bh的能力。

注意,设置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的伸缩性片24是指伸缩性片2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腹侧腰身部20的上下方向中心cl(参见图5)高的位置的情况。更优选地,伸缩性片24整体位于比腹侧腰身部20的上下方向中心cl高的位置。

在产品状态(图5)中,外层片22的第一端22a侧部分已经向下折叠。长度l1是从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到非伸缩性片的向下折叠部的一端(在此为外层片22的第一端22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另外,从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到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为零。该长度(零)比上述长度l1短就足够了。

换言之,使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位于比外层片22的折叠部的第一端22a高的位置就足够了。根据该构造,伸缩性片24的位置不会过低。因此,可以维持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的贴合性。

而且,固定部41具有将伸缩性片24的一个表面24a(图4中的非皮肤侧表面)固定至非伸缩性片21和22的第一区域411和第一区域411以外的第二区域412。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是固定部41的与第一区域411连续的区域,并且设置在非伸缩性片(在此为外层片22)中,延伸超过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

在生产途中状态(图4)中,固定部41的第一区域411位于伸缩性片24和内层片21之间,并且不露出。另一方面,固定部41的设置在外层片22上的第二区域412在皮肤侧露出。如果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在产品状态下在皮肤侧露出,则硬化的粘接剂41将与穿着者接触,并且腹侧腰身部20的舒适性将降低。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即使在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在非皮肤侧露出的情况下,当从外部触摸时,腹侧腰身部20的质感也会降低。

因此,优选的是,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的至少一部分不露出。更优选的是,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整体不露出。换言之,优选的是,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位于尿布1的构成材料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在皮肤侧被外层片22的向下折叠的部分221覆盖。换言之,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位于外层片22的向下折叠的部分221与伸缩性片24之间,并且不露出。因此,能够抑制腹侧腰身部20的舒适性和质感的降低。

注意,腹侧腰身部20的构造不限于图5所示的构造。其它示例包括内层片21也与外层片22一起向下折叠的构造、仅内层片21向下折叠的构造以及内层片21和外层片22均未向下折叠的构造。因此,覆盖固定部41的第二区域412的皮肤侧的材料不限于外层片22。其它示例包括内层片21的向下折叠的部分和除了外层片21和22以外的别的片。

而且,在产品状态(图5)中,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没有向下折叠。换言之,尿布1的制造方法不具有将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步骤。另外,通过跨过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延伸的固定部41抑制了伸缩性片24的卷曲。

因此,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存在一层伸缩性片24。换言之,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左右方向伸缩力被适当地抑制。因此,当穿上尿布1时,腰身开口bh可以容易地张开,并且能够抑制穿着者的腹部区域的收缩。

而且,在产品状态(图5)中,固定部41的第一端41a侧部分已经向下折叠。换言之,尿布1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固定部41与外层片22一起向下折叠的步骤。

因此,固定部41在厚度方向上层叠于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更具体地,存在两层粘接剂41,并且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的刚性较高。因此,当穿上尿布1时,可以更容易地抓住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从而可以更容易地拉上尿布1。还能够抑制在包装等过程中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卷曲并起皱的情况,由此抑制尿布1的外观劣化。

===变型例===

图7至图10是腹侧腰身部20的变型例的截面图。图9的(a)和图10的(a)是处于生产途中状态的腹侧腰身部20的图。其它图示出了处于产品状态的腹侧腰身部20。

在图7的(a)、图7的(b)和图8的腹侧腰身部20中,与图5同样,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没有向下折叠。应当注意,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位于比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低的位置。此外,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跨过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延伸的固定部41抑制了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的卷曲。

在图7的(a)、图7的(b)和图8的腹侧腰身部20中,长度l2是从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到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的上下方向长度,长度l1是从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到外层片22的第一端22a的上下方向长度,并且长度l2比长度l1短(l2<l1)。换言之,伸缩性片24的位置不会过低。因此,可以维持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的贴合性。

另外,在图7的(b)的腹侧腰身部20中,与图5同样,固定部41的第一端41a侧部分已经向下折叠。因此,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具有较高的刚性。

另一方面,在图7的(a)和图8的腹侧腰身部20中,固定部41的第一端41a侧部分没有向下折叠。因此,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存在一层固定部41,并且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是柔软的。

另外,在图8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和固定部41的第一端41a位于比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低的位置。因此,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具有未设置伸缩性片24和固定部41的区域。因此,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更柔软。

如果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较柔软,则能够防止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边缘)20a刺激穿着者的皮肤。此外,在尿布1的自然状态下,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可能具有褶皱形状。因此,能够给使用者留下尿布1柔软和舒适的印象。

在图9的(b)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已经向下折叠。因此,在生产途中状态(图9的(a))下,伸缩性片24与外层片22同样地延伸至内层片21上方的位置。此外,尿布1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伸缩性片24与外层片22一起向下折叠的步骤。因此,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存在两层伸缩性片24。因此,图9的(b)中的腹侧腰身部20中的左右方向伸缩力比图5等中的腹侧腰身部20中的大。

另外,同样在图9的(b)的腹侧腰身部20中,通过跨过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延伸的固定部41来抑制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的卷曲。因此,存在三层或更多层的伸缩性片24,并且能够防止腹侧腰身部20的伸缩力超过设计的力。

此外,在图9的(b)的腹侧腰身部20中,没有设置用于将各层伸缩性片24彼此固定的粘接剂,并且伸缩性片24的作为折叠部的第一端24a侧和伸缩性片24的非折叠部的相对面彼此不固定。因此,在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和非折叠部之间形成空间24b,这增加了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中的缓冲能力。这使得能够改善对于穿着者的表面质感。

另外,在腹侧腰身部20中,设置有伸缩性片24的部分的表面比设置有线状弹性构件23的部分的表面平滑,并且手指在拉起尿布1时不容易被卡住。然而,在图9的(b)中,存在两层伸缩性片24,并且由于在两层之间形成的空间24b,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具有较大的厚度。厚的部分用作抓握部,并且尿布1可以更容易地被拉起。

另外,同样在图9的(b)的腹侧腰身部20中,作为从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到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的长度l2比作为从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20a到外层片22的第一端22a的上下方向长度的长度l1短(l2<l1)就足够了。因此,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不会太长,并且能够减小存在两层伸缩性片24的区域的尺寸。换言之,适当地抑制了腹侧腰身部20在左右方向上的伸缩力。

而且,如图10的(b)所示,在腹侧腰身部20中,可以通过固定部41将伸缩性片24固定至外层片22的已向下折叠的部分221。注意,通过粘接剂43固定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和内层片21就足够了。

在这种情况下,在生产途中状态(图10的(a))下,伸缩性片24的下端24a是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并且固定部41向下延伸超过伸缩性片24的下端24a。因此,在产品状态(图10的(b))下,抑制了伸缩性片24的第一端24a侧部分(即,腰身开口bh侧的端部)的卷曲。

===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

图11至图15是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说明图,并且是处于产品状态的腹侧腰身部20的截面图。

例如,如上述的图10的(b)所示,用于将伸缩性片24固定到非伸缩性片21和22的固定部41可以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跨过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抑制了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即,裆侧端部)的卷曲。

另外,如上述的图5和图6等所示,固定部41在上下方向上不跨过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延伸的构造是可以的。换言之,伸缩性片24的位于第二端24b侧的部分处不设置固定部41的构造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1至图15所示,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由于伸缩性片24的收缩力而卷曲。

认为这种卷曲是由于伸缩性片24的局部收缩而发生的,该收缩是在制造尿布1的过程中将伸缩性片24固定于非伸缩性片21和22之后的输送期间向伸缩性片24施加的张力的微小差异引起的。还认为在伸缩性片24在宽度方向上暂时伸长的情况下发生固化,该宽度方向与伸缩性片24的延伸方向相交。

另外,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或者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附近。因此,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不仅在厚度方向上卷曲并立起,而且还易于在固定部41的下端41b(第二端)处向上折叠。

注意,可以以形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折叠线的方式来折叠伸缩性片24,或者可以以使伸缩性片24的下端如图11的(a)等所示地弯曲(即,卷曲)的方式来折叠伸缩性片24。另外,为了避免图9之前的附图中的图示复杂,这些附图示出了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未折叠的状态。

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被折叠成具有两层,从而增大了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左右方向伸缩力。具体地,腹侧腰身部20的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的部分或其附近的伸缩力较高。因此,这能够抑制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a)的位置偏移。例如,能够抑制由排泄液的吸收引起的吸收性主体10的下垂。因此,这使得即使在排泄之后也能够维持吸收性主体与穿着者的贴合性,并减少排泄物的泄漏。此外,例如,穿着者不会感到不适并且可以更轻松地行走。

另外,与腰身开口bh侧端部的伸缩力相比,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伸缩力对腰身开口bh的张开容易性的影响较小。因此,即使裆侧端部中存在两层伸缩性片24,也能够维持腰身开口bh的张开容易性。

另外,利用伸缩性片24的收缩力来实现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折叠。换言之,尿布1的制造方法不具有将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向上折叠的步骤。因此,可以说,在不增加尿布1的制造方法的复杂性的情况下,增加了伸缩性片24的裆侧端部的伸缩力。

另外,短裤型尿布1具有一对接合区域2,在该对接合区域2中,腹侧腰身部20的左右方向两侧端部通过熔接与背侧腰身部30的左右方向两侧端部接合。如图6所示,优选的是,伸缩性片24设置成相对于形成接合区域2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向外延伸。另外,优选的是,接合区域2形成为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侧部分向上折叠的状态。根据该构造,维持了伸缩性片2的第二端24b侧部分的折叠状态。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5说明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以下也称为折叠部241)的上下方向位置。折叠部241具体是从伸缩性片24的与固定部41的第二端41b接触的部分24c延伸到伸缩性片24的第二端24b的部分。

注意,在图11的(a)、图12的(a)、图13的(a)、图14的(a)和图15的(a)所示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非皮肤侧。另一方面,在图11的(b)、图12的(b)、图13的(b)、图14的(b)和图15的(b)所示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皮肤侧。

在图11的(a)和图11的(b)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位于比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高的位置。换言之,折叠部241在上下方向上不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折叠部241可以使腹侧腰身部20的在吸收性主体10附近的部分与穿着者的身体紧密接触。因此,这能够抑制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a)的位置偏移。而且,折叠部241的伸缩力不太可能被具有较高刚性的吸收性主体10阻碍。

在图12的(a)和图12的(b)中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位于比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低的位置,并且还位于比吸收性芯11a的上端11aa高的位置。换言之,折叠部241在上下方向上与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部(正面片12、背面片13、外装片14以及芯包裹片11b)重叠,但不与吸收性芯11a重叠。

而且,图12的(a)中的折叠部241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非皮肤侧。因此,折叠部241可以使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部从非皮肤侧与穿着者紧密接触,并且可以抑制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a)的位置偏移。

另一方面,图12的(b)中的折叠部241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皮肤侧。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腹侧腰身部20的与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部重叠的部分也可以通过折叠部241与穿着者紧密接触,并且可以抑制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a)的位置偏移。另外,在图12的(b)中,伸缩性片24与外层片22一起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的皮肤侧。因此,穿着者不太可能感觉到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边缘),并且能够抑制穿着者有异物感的情况。

另外,吸收性主体10的设置有吸收性芯11a的区域的刚性比未设置吸收性芯11a的区域的刚性高。因此,在图12的(a)和图12的(b)所示的情况下,折叠部241的伸缩力不太可能被具有较高刚性的吸收性芯11a阻碍。

在图13的(a)和图13的(b)中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跨过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逐渐改变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附近的材料层的数量。

具体地,材料层的数量可以从上侧到下侧增加,也就是说,存在具有一层伸缩性片24的区域、具有两层伸缩性片24的区域(折叠部241)以及吸收性主体10的层叠于具有两层伸缩性片24的部分(折叠部241)的区域。因此,能够减小具有吸收性主体10的区域和不具有吸收性主体10的区域之间的高度差和刚性差,并且能够抑制穿着者有异物感的情况。

特别地,在图13的(b)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的皮肤侧。因此,甚至比图12的(b)所示的情况更大程度地,穿着者不太可能感觉到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边缘),并且能够抑制穿着者有异物感的情况。

在图14的(a)和图14的(b)中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位于比吸收性芯11a的上端11aa低的位置。换言之,折叠部241在上下方向上与吸收性芯11a重叠。

而且,图14的(a)中的折叠部241位于吸收性芯11a的非皮肤侧。因此,折叠部241可以使吸收性芯11a从非皮肤侧与穿着者紧密接触,从而可以抑制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a)的位置偏移。另外,由于吸收性芯11a在吸收排泄液时变重,因此吸收性主体10的设置有吸收性芯11a的部分最可能发生位置偏移。因此,在图14的(a)中,吸收性主体10的最可能发生位置偏移的部分可以与穿着者紧密接触。

另一方面,图14的(b)中的折叠部241位于吸收性芯11a的皮肤侧。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腹侧腰身部20的与吸收性主体10的最可能发生位置偏移的部分重叠的部分也可以通过折叠部241与穿着者紧密接触,并且可以抑制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a)的位置偏移。另外,在图14的(b)中,伸缩性片24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a和吸收性芯11的上端11aa的皮肤侧。因此,穿着者不太可能感觉到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边缘)10a和吸收性芯11的上端(边缘)11aa,并且能够抑制穿着者有异物感的情况。

在图15的(a)和图15的(b)的腹侧腰身部20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跨过吸收性芯11a的上端11aa。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逐渐改变吸收性芯11a的上端11aa附近的材料层的数量。

具体地,材料层的数量可以从上侧到下侧增加,即存在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部和一层伸缩性片24彼此层叠的区域、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部和两层伸缩性片24(折叠部241)彼此层叠的区域以及吸收性主体10的设置有吸收性芯11a的区域和两层伸缩性片24彼此层叠的区域。因此,能够减小具有吸收性芯11a的区域和不具有吸收性芯11a的区域之间的高度差和刚性差,并且能够抑制穿着者有异物感的情况。

特别地,在图15的(b)中,伸缩性片24的折叠部241覆盖吸收性芯11的上端11aa的皮肤侧。因此,甚至比图14的(b)所示的情况更大程度地,穿着者不太可能感觉到吸收性芯11a的上端(边缘)11aa,并且可以能够抑制穿着者有异物感的情况。

===其它实施方式===

尽管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以上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促进对本发明的理解,而不应以任何方式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其要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良,并且本发明涵盖了其等同形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腹侧腰身部20具有伸缩性片24,并且腹侧腰身部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腰身部,背侧腰身部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腰身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如下的方面是可以的:背侧腰身部20具有伸缩性片24,背侧腰身部3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腰身部,并且腹侧腰身部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腰身部。而且,本发明的第二腰身部可以包括伸缩性片,或者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两者都可以具有伸缩性片。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二腰身部的伸缩性片(腹侧腰身部20或背侧腰身部30中的任一者的伸缩性片)固定至非伸缩性片的固定部可以或者不可以跨过伸缩性片的上下方向上的第一端延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伸缩性片24配置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端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伸缩性片24配置在腹侧腰身部20的上下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给出了如下的示例: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是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为分离的构件的所谓三件式尿布,并且该尿布因此包括三个构件,即腹侧腰身部20、背侧腰身部30和吸收性主体1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可以是所谓的两件式尿布,其中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形成为这两个构件经由裆部连接的单个构件,因此,尿布包括两个构件,即吸收性主体以及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在其中一体化的外装构件。

附图标记说明

1尿布(短裤型吸收性物品)、2接合区域、

10吸收性主体、11吸收体、

11a吸收性芯、11b芯包裹片、

12正面片、13背面片、

14外装片、15腿部弹性构件、

20腹侧腰身部(第一腰身部)、

21内层片(非伸缩性片)、22外层片(非伸缩性片)、

23线状弹性构件、24伸缩性片、

30背侧腰身部(第二腰身部)、31内层片、

32外层片,33线状弹性构件,

41固定部(粘接剂)、42,43粘接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