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内酯类化合物的镇静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8481发布日期:2020-03-17 18:4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2018年9月1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1811053032.2,发明名称为“萜内酯类化合物的镇静用途”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文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本申请中。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镇静用途。



背景技术:

人的各种意识、思维、情感、行动、记忆等均由大脑皮层控制。脑干网状结构内有调节循环、呼吸、消化和睡眠等生命中枢,有促进和抑制肌紧张的区域,有含有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递质)的神经元,可将外界的感知以及运动有机联系,通过发送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沿上行激动纤维传递到大脑皮层,使人体保持清醒状态。

镇静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镇静药物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和焦虑,被用来治疗精神紧张,并不影响正常的大脑活动。根据药物的剂量不同,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小剂量产生初步镇静作用,中等剂量可产生生理性睡眠,大剂量有抗惊厥和麻醉的作用。

理想的镇静药应具备以下特点中的至少一种:起效快,镇静作用强,镇静程度易于控制;半衰期短,无蓄积;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与其他药物无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代谢方式不依赖肝、肾功能,具有多种体内代谢方式;抗焦虑与遗忘作用同样可预测;停药后能迅速恢复;价格低廉等。常用的镇静药物有巴比妥类、苯二氮革类、抗组胺类以及其他类型。因此,需要开发具有镇静作用的天然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下式i所示的萜内酯类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用于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用于解痉且用于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

其中,每一个r1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下列基团:c1-40烷基、c1-40烷氧基;

每一个ra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f、-cl、-br、-i、-oh、-sh、-cn、=o、-no2、-nh2;

每一个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c1-40烷基、c1-40烷氧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每一个r1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下列基团:c1-6烷基、c1-6烷氧基;

其中,每一个ra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f、-cl、-br、-i、-oh、-sh、-cn、=o、-no2、-nh2;

每一个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1-6烷氧基。

作为具体的实例,所述式i化合物可以选自如下所示式ii化合物:

本发明对所述药物的剂型不做限制,所述剂型可以是医学上认可的任何一种剂型,如常见的口服制剂或注射剂,所述口服制剂例如选自片剂、胶囊、滴丸、颗粒剂、口服溶液剂或悬混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式i化合物的用药剂量为0.001mg/kg~100g/kg。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用药剂量并非限制性范围,所述用药剂量可以随需要缓解的症状的严重和根据因素如受试者的疾病状态、年龄、性别和体重发生变化。

作为实例,所述式i化合物的用药剂量可以为0.001mg/kg~10mg/kg,例如0.001mg/kg、0.002mg/kg、0.003mg/kg、0.0038mg/kg、0.004mg/kg、0.005mg/kg、0.006mg/kg、0.007mg/kg、0.008mg/kg、0.009mg/kg、0.01mg/kg、0.013mg/kg、0.02mg/kg、0.03mg/kg、0.04mg/kg、0.05mg/kg、0.06mg/kg、0.07mg/kg、0.08mg/kg、0.09mg/kg、0.1mg/kg、0.2mg/kg、0.3mg/kg、0.4mg/kg、0.5mg/kg、0.6mg/kg、0.7mg/kg、0.8mg/kg、0.9mg/kg、1.0mg/kg、1.1mg/kg、1.2mg/kg、2mg/kg、3mg/kg、4mg/kg、5mg/kg、6mg/kg、7mg/kg、8mg/kg、9mg/kg、10mg/kg。

作为实例,所述式i化合物的用药剂量可以为1.3g/kg~100g/kg,例如1.3g/kg、1.5g/kg、2.5g/kg、5.8g/kg、7.6g/kg、10g/kg、12g/kg、20.5g/kg、31g/kg、40g/kg、50g/kg、70g/kg、90g/kg、100g/k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所述的萜内酯类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解痉且用于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所述的萜内酯类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包含药用辅料,如载体、赋形剂,例如溶剂、抛射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抗黏合剂、整合剂、渗透促进剂、ph值调节剂、缓冲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湿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助滤剂、释放阻滞剂等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用于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其它化合物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用于解痉的其它化合物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治疗的患者施用上述萜内酯类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痉且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治疗的患者施用上述萜内酯类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包括但不限于抑郁、焦虑或精神紧张、惊厥等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本发明对于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制备方法(例如提取、分离等)得到本发明的式ii化合物。

例如,所述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取缬草,用溶剂提取;

2)萃取: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然后用溶剂萃取,收集萃取液;

3)分离:将步骤2)得到的萃取液进行柱色谱分离,得到式ii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缬草优选为粉碎好的缬草;

步骤1)中,所述溶剂优选为有机溶剂,进一步优选为醇类溶剂,例如乙醇;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溶剂优选为有机溶剂,进一步优选为非极性有机溶剂,更进一步优选为烷烃类溶剂,例如正己烷;

根据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柱色谱分离包括以下步骤:用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然后合并含有结构如式ⅰi所示的二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洗脱流份,减压浓缩后得到粗品,将粗品按前述方法再进行1-3次柱色谱分离,洗脱,将洗脱流份浓缩、干燥得到式ii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柱色谱分离可以使用薄层色谱法检查得到的洗脱流份;

根据本发明,当再进行柱色谱分离时,优选将粗品使用溶剂溶解;所述溶剂可以为有机溶剂,优选为非极性有机溶剂,例如烷烃类溶剂,如环己烷。

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已知方法,以式ii化合物为原料制备式i范围内的其他化合物,所述已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烷基化、醚化、还原、氧化、卤代、氰基化、氨基化、水解、缩合等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有益效果

迄今为止,现有技术对式i化合物的镇静用途并无研究。申请人意外地发现,本发明式i化合物具有镇静作用,为此可以用于镇静或预防和/或治疗与非镇静状态相关的疾病或病症。应当理解,式i化合物可以作为镇静药物的活性组分,这将为镇静药物的开发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且,所述含式i化合物药物的毒副作用得到改善,适用人群广泛且安全。此外,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制备药物时的工艺较为简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术语定义和说明

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基团和术语定义,包括其作为实例的定义、示例性的定义、优选的定义、表格中记载的定义、实施例中具体化合物的定义等,可以彼此之间任意组合和结合。这样的组合和结合后的基团定义及化合物结构,应当属于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内。

术语“c1-40烷基”应理解为优选表示具有1~4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一价烃基,优选为c1-10烷基。“c1-10烷基”应理解为优选表示具有1、2、3、4、5、6、7、8、9或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一价烃基。所述烷基是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2-甲基丁基、1-甲基丁基、1-乙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4-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1-甲基戊基、2-乙基丁基、1-乙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1-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或1,2-二甲基丁基等或它们的异构体。特别地,所述基团具有1、2、3、4、5、6个碳原子(“c1-6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更特别地,所述基团具有1、2或3个碳原子(“c1-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

术语“c1-40烷氧基”应理解为“c1-40烷基-o”,其中c1-40烷基具有上文所述的定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

实施例1式ii化合物的制备

1)提取:取缬草药材20kg,粉碎后用50%乙醇(指重量含量为50%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每次的乙醇用量为120kg。

2)萃取:合并乙醇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然后加入正己烷萃取,收集正己烷萃取液。

3)分离:称取200-300目硅胶700g,干法装柱,用石油醚(60-90℃)洗脱平衡,将上述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过硅胶色谱柱,使样品溶液的有效成分完全吸附于硅胶上。然后先用体积比为99:1的石油醚(60-90℃)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洗脱,用薄层色谱法在254nm紫外光下检查得到的洗脱流份,薄层色谱中所使用的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1)。当洗脱流份中出现目标物组分时,改用体积比为98:2的石油醚(60-90℃)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洗脱,至洗脱流份中检测不到目标物组分,合并98:2的洗脱流份,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得到粗品;

将粗品用正己烷溶解后按前述方法再进行2次柱色谱分离,洗脱,将洗脱流份浓缩、干燥后得到纯品。

经hplc检测,产物的纯度为98.8%,产量为5.39g,由于缬草药材中结构如式ⅰi所示的二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为0.045%,由此计算转移率为:5.39*98.8%/20000*0.045%=59.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为:ods24.6*250mm,5μm分析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去离子水(70:30,v/v),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68nm,进样量20μl。

实施例2式ii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解析

1)淡黄色油状物。

2)uv(λmeohmax)谱中,269nm,说明有共轭系统存在。

3)ir(νmaxkbr)cm-1:3443.84,2929.24,2871.71,1735.32,1677.59,1622.83,1453.35,1376.10;

以上数据说明此结构中存在甲基、亚甲基、羰基、烯键等官能团。

4)ei-ms(me/z):291.29,279.25,263.31,234.16,219.04(100%),204.98,190.95,178.96,173.06,148.92,144.99,130.92,119.11,107.15,104.92,90.99,76.95,64.99,54.94;

maldi-tofms(me/z):315.1,299.1,273.0,257.0,235.0。

谱中,219.04(100%),但没有给出分子离子峰。

5)1h-nmr(cdcl3,500mhz)δppm:9.28(s,1h),6.35(d,j=9.5hz,1h),5.35(dd,j=5.5hz,j=11.5hz,2h),4.18(d,j=12.0hz,1h),4.15(d,j=12.0hz,1h),2.91(m,1h),2.85(dd,1h),2.26(m,1h,c14-h),2.02(t,2h,c12-h),2.00(s,3h),1.28(s,3h,c20-ch3),1.18(s,3h,c11-ch3),1.19(s,3h,c11-ch3),1.02(s,3h,c16-ch3),1.03(s,3h,c16-ch3);

谱中,9.28ppm处,给出一个h的s峰的信号,为24位醛基h信号;6.35ppm处,给出一个h,偶合常数为9.5hz的d峰信号,为6位烯h信号;5.35ppm处,给出一个h,偶合常数分别为5.5、11.5hz的dd峰信号,为2位烯h信号;4.18ppm处,给出一个h,偶合常数分别为12.0hz的d峰信号,为23位h信号;4.12ppm处,给出一个h,偶合常数分别为12.0hz的d峰信号,为23位h信号;2.88ppm处,给出一个h,m峰信号,为13位h信号;2.84ppm处,给出一个h,偶合常数分别为12.0hz的dd峰信号,为4位h信号;2.02ppm处,给出3个h,s峰信号,为-ococh3基团h信号;1.28ppm处,给出3个h,s峰信号,为20位ch3基团h信号;1.19ppm处,给出3个h,s峰信号,为11位偕ch3基团h信号;1.18ppm处,给出3个h,s峰信号,为11位偕ch3基团h信号;1.03ppm处,给出3个h,s峰信号,为16位偕ch3基团h信号;1.02ppm处,给出3个h,s峰信号,为16位偕ch3基团h信号;

6)13c-nmr(cdcl3,125mhz)δppm:193.80(d,c-24,醛基碳),170.89(s,-ococh3,中酰基碳),175.32(s,c-22,-o-c=o),155.88(d,c-6,=ch),142.64(s,c-5,=c-),132.94(s,c-1,=c-),130.23(d,c-2,=ch),85.59(s,c-20,-o-c-),60.76(t,c-23,-och2),48.87(d,c-13,-c-coo),41.37(d,c-19,-ch-),40.65(t,c-21,-ch2-),40.43(d,c-14,-ch-),37.01(d,c-8,-ch-),35.03(d,c-10,-ch2),29.85(q,c20-ch3),29.05(s,c11),28.52(q,c11-ch3),28.38(q,c16-ch3),27.77(t,c-3,-ch2),26.52(t,c-7,-ch2),25.31,24.38(t,c-9,-ch2),23.94(d,c-17,-ch),23.75(t,c-18,-ch2),23.31(t,c-4,-ch2),21.07(t,c-15,-ch2),20.96(q,c-23-ococh3),20.55(t,c-12,-ch2),15.86(q,c11-ch3),15.81(q,c16-ch3);

谱中给出31个信号,其中193.80(d,c-24,醛基碳),170.89(s,-ococh3,中酰基碳),175.32(s,c-22,-o-c=o)信号很弱,为羰基碳信号;155.88(d,c-6,=ch)为含有h质子信号与142.64(s,c-5,=c-)为季碳信号,二者为烯键双键上碳信号,且与基团存在共轭系统;132.94(s,c-1,=c-)为季碳信号与130.23(d,c-2,=ch)为含有h质子信号,二者为烯键双键上碳信号;85.59(s,c-20,-o-c-)为含氧的饱和季碳信号,60.76(t,c-23,-och2)为含氧的饱和仲碳信号;48.87(d,c-13,-c-coo)为含有吸电子基团的叔碳信号;41.37(d,c-19,-ch-),40.65(t,c-21,-ch2-),40.43(d,c-14,-ch-),37.01(d,c-8,-ch-),35.03(d,c-10,-ch2),29.85(q,c20-ch3)为伯碳信号,29.05(s,c11),28.52(q,c11-ch3)为伯碳信号,28.38(q,c16-ch3)为伯碳信号,27.77(t,c-3,-ch2),26.52(t,c-7,-ch2),25.31,24.38(t,c-9,-ch2),23.94(d,c-17,-ch),23.75(t,c-18,-ch2),23.31(t,c-4,-ch2),21.07(t,c-15,-ch2),20.96(q,c-23-ococh3)为伯碳信号,20.55(t,c-12,-ch2),15.86(q,c11-ch3)为伯碳信号,15.81(q,c16-ch3)为伯碳信号。

7)h-hcosy谱中,给出6.35(d,j=9.5hz,1h,c6-h)与1.48(m,1h),5.35(dd,j=5.5hz,j=11.5hz,1h,c2-h)与2.36、2.00、2.88,2.84(dd,1h,c4-h)与5.35(dd,j=5.5hz,j=11.5hz,1h,c2-h),2.91(m,1h,c13-h)与2.26(m,1h,c14-h),2.02(t,2h,c12-h)存在相关。

8)hmqc谱中,给出9.28(s,1h)与193.80(d,c-24,醛基碳),6.35(d,j=9.5hz,1h)与155.88(d,c-6,=ch),5.35(dd,j=5.5hz,j=11.5hz,2h)与130.23(d,c-2,=ch),4.18(d,j=12.0hz,1h)和4.12(d,j=12.0hz,1h)与60.76(t,c-23,-och2),2.91(m,1h)与48.87(d,c-13,-ch-coo),2.85(dd,1h)与23.94(d,c-17,-ch),2.00(s,3h)与20.96(q,c-23-ococh3),1.02(s,3h)与15.81(q,c16-ch3),1.03(s,3h)与28.38(q,c16-ch3),1.18(s,3h)与15.86(q,c11-ch3),1.19(s,3h)与28.52(q,c11-ch3),1.28(s,3h)与29.85(q,c20-ch3)等相连接。

9)hmbc谱中,给出9.28(s,1h)与155.88(d,c-6,=ch),142.64(s,c-5,=c-),23.31(t,c-4,-ch2)相关;6.35(d,j=9.5hz,1h)与193.80(d,c-24,醛基碳),142.64(s,c-5,=c-),23.31(t,c-4,-ch2)相关。5.35(dd,j=5.5hz,j=11.5hz,1h)与60.76(t,c-23,-och2),35.03(t,c-10,-ch2-),27.77(t,c-3,-ch2)相关;4.18(d,j=12.0hz,1h)和4.12(d,j=12.0hz,1h)与170.89(s,-ococh3,中酰基碳),130.23(d,c-2,=ch),35.03(t,c-10,-ch2-)相关。2.91(m,1h)与26.52(t,c-12,-ch2-)相关;1.28(s,3h,c20-ch3)与41.37(d,c-19,-ch-),40.65(t,c-21,-ch2-),85.59(s,c-20,-o-c-)相关。1.18(s,3h,c11-ch3)和1.19(s,3h,c11-ch3)与37.01(d,c-8,-ch-),20.55(t,c-12,-ch2),29.05(s,c11)相关。1.02(s,3h,c16-ch3)和1.03(s,3h,c16-ch3)与21.07(t,c-15,-ch2),23.94(d,c-17,-ch)相关。27.77(t,c-3,-ch2)与5.35(dd,j=5.5hz,j=11.5hz,1h),2.84(dd,1h,c4-h)相关,1.48(m,1h)与142.64(s,c-5,=c-),37.01(d,c-8,-ch-)相关。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其分子式为c31h46o5,确认此化合物结构如式ii所示,此结构为2个倍半萜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为变异的倍半萜内酯结构,从生源途径上符合异戊二烯规则。

实施例3式ii化合物的镇静作用

采用抗惊厥实验,评价式ii化合物对小鼠的镇静作用。

spf级nih小鼠,雌雄各半,18-20g。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式ii化合物剂量组1(0.3mg/kg)、式ii化合物剂量组2(0.6mg/kg)、式ii化合物剂量组3(1.2mg/kg)。小鼠灌胃给药(0.2ml/10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式ii化合物灌胃给药后1h,腹腔注射尼可刹米注射液(5%生理盐水配制),观察30min内小鼠惊厥数量、惊厥潜伏期、死亡小鼠数量及死亡时间。其中,当小鼠出现生病或者死亡情况时,将其剔除;当小鼠的试验数据不在统计的可信区间内时,将其剔除。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式ii化合物对尼可刹米致惊厥的拮抗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

从表1可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式ii化合物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尼可刹米诱导小鼠惊厥的死亡时间,表明式ii化合物对尼可刹米诱导的小鼠惊厥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为此具有镇静作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