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0136发布日期:2019-04-20 05:4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



背景技术:

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片热效率高达95%,可以做到迅速升温,当升至35摄氏度后便可产生与人体细胞光谱频率相近红外线。太阳光中波长为5.6—15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可产生生物活化现象,被专家称为“生命之光”,而石墨烯在发热过程中产生的8—14微米远红外线恰是其中最适合人体健康的波段,和太阳光、艾灸火产生的远红外线最为接近,可以改善人体内部细胞的微循环环境,激活人体免疫力。由此,具有这样功能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产品,它的渗透力可达肌肉及关节深处,能使肌肤深层组织温度上升,使身体内部温暖从而放松肌肉、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带动微循环网的氧气及养分交换,提高细胞的再生及肌体解毒、排毒功能,排除积存体内的疲劳有害物质和乳酸等,对消除内肿,缓和酸痛效果显著。更能激活身体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活性,加强细胞的再生能力。无疑,这是一种对亚健康患者调理帮助很大的产品,而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片所产生的远红外线能效沿毫针壁随针进入身体深层筋膜,更能发挥其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祛湿散寒的功效。

磁穴疗法.是利用磁场作用人体经络穴位或患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我国对磁石的认识非常久远,用于医疗也有悠久的历史。据载公元前239年,文献中就有“磁石招铁”的描述;《史记·扁鹊苍公列传》载有磁石治病的经验;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明确地记载“磁石味辛,至周痹风湿。肢节肿痛不可持物……”。以上是远古时代有关磁石内服以治病的记载,在中医传统应用上,磁石的另一治疗是体现在外治方面,因为使用磁石与穴位相结合,后人则将此法称“磁穴疗法”。宋,严用和的《济生方·耳门》中载用“鸣聋散”治耳鸣耳聋,其法是“磁石一块如豆大,穿山甲烧存性。为末,右用新棉裹了,塞于所患耳内,口中衔小生铁,觉耳内如风声即住。”此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有关利用微弱磁场能外治的记载。此后,《直指方》也有类似的记载。在国外,应用磁疗方法也较早,公元450年希腊有以手握磁石治疗痛风的报告。16世纪以后相继出现各种磁疗器械。本世纪50年代曾流行使用磁性降压带治疗高血压病及神经衰弱。1961年首届国际生物磁学会仪后,在“生物磁场和磁共振”等方面作过不少研究。我国医务人员在继承和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基础上,于1973年由湖南和北京首先用稀土元素钐钴、铈钴永磁体作穴位治疗,创造性地将磁场与经络结合起来,提高了治疗效果,扩大了治疗范围。此法在全国范围推广后,不断得到充实、完善。

中药药包除艾绒(或沉香绒)外,还添加挥发性较强、辛香走窜、活血化瘀、行气通痹的药物,挥发油含量足,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药力与石墨烯远红外的渗透力结合,更能实现深层调理。

市面上传统的颈部不适调理器具都存在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且药物敷贴时易产生皮肤过敏、身体抗药性等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手机的需求性、依赖性不断提升,颈部的保健意识也在提升,对保健与手机理念结合的产品存在着广泛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温度可控、能量集中、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操作、节能环保、疗效显著且集现代科技一体的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包括石墨烯温灸器和电源线,其特征在于:石墨烯温灸器呈扁圆体、且其底部圆环内嵌有石墨烯发热片;所述的电源线一端与石墨烯温灸器的正负极电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供电端、且通过供电端取得工作用电;所述的电源线上还设置有若干级用于调节石墨烯温灸器工作温度的调节按钮。

所述调节按钮设置有至少四级、且通过至少四级调节石墨烯温灸器工作温度。

还包括有温灸器布套;所述的石墨烯温灸器底部圆环上还贴紧有中药药包、且与石墨烯发热片一并放置在温灸器布套内。

所述中药药包呈圆形、且设置有三层,该三层分别为上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和内料层;其中,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交叠、且二者的布边缘通过加热印烫压制成型,内料层由艾绒与中药粉、或沉香绒与中药粉构成,并设置在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之间。

所述石墨烯发热片与中药药包之间相互密封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密封的聚能空间。

所述温灸器布套呈圆形袋状、且与石墨烯温灸器形状相互匹配,温灸器布套上边缘开设有置物口,置物口处设置有收紧带;所述的石墨烯温灸器通过置物口和收紧带的配合紧固放置在温灸器布套内;其中,收紧带的材料为亲肤棉料。

所述温灸器布套两边分别设置有用于穴位刺激按摩的按摩凸排,该按摩凸排内料为带凸起的硅胶片,面料为亲肤、透气材料。

所述温灸器布套背部可拆装设置有用于制作不同修饰形状图案的装饰背套,装饰背套上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并通过固定装置与按摩凸排、温灸器布套相互扣合,装饰背套下部与按摩凸排、温灸器布套相互缝接。

所述按摩凸排后侧一体设置有磁铁;所述的装饰背套上还可拆装有挂绳,挂绳上还可拆装扣接有置物套。

所述供电端为usb插头电源或充电宝。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有效地结合了石墨烯远红外线、中药药包来代替传统的明火远红外线,将石墨烯远红外线、中药药包、磁疗、按压刺激四合一体,充分地运用石墨烯远红外强渗透作用,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有效改善头部供血、低头一族、颈部不适的优良产品,极大地强化了对颈部的刺激调理,温经通络作用。

当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片得电升温后产生远红外线,并通过石墨烯温灸器与中药药包之间的聚能作用,集中成束作用将热力导入患者穴位,大大提高了腧穴热敏化,从而起到深层温经透络、祛寒护阳的功效;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片升温后加热中药药包,中药药包能量通过皮肤吸收,传送到肌肉深层,有效地激活人体生物分子活性,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代谢有害物质,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同时,石墨烯温灸器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时,在石墨烯温灸器底部圆贴合中药药包后,以中药药包的面压紧在患者皮肤上面固定,并贴上胶布;将石墨烯温灸器的电源线插入充电宝电源,使内部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片通电升温,产生最适合人体细胞生长的光谱频率红外线;中药药包挥发油含量足,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药绒与患者体温相互作用生热产生的短红外线,并在石墨烯红外线的加温下,通过皮肤毛孔透皮吸收,快速将能量深入理疗区,达到温经祛寒、疏通经络、活血、养血的作用。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结构的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很好地解决了颈部不适调理器携带不方便、药物敷贴时易产生皮肤过敏、身体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它发热渗透深层,无副作用,对颈部不适带来的系列问题可高效调理。同时,本结构的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具有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片的远红外层,结合中药药效作用,石墨烯远红外能量与中药药包的挥发油能量整合,能量束集中,靶向作用于患者施治的穴位,从而提高了腧穴热敏化,起到温经透络、祛寒护阳的功效,还可以对身上任一位置的疼痛点、穴位进行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等的调理,是一种很好的无火艾灸、无针针灸产品。

综合而言,其具有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温度可控、能量集中、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操作、节能环保、疗效显著等特点,实用性强,是古老治疗技术的一种创新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石墨烯温灸器、石墨烯发热片、电源线、调节按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石墨烯温灸器、中药药包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摩凸排、磁铁、装饰背套、收紧带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线、温灸器布套、装饰背套、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患者颈部理疗示意图。

图11、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患者其它部位理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2,本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包括石墨烯温灸器1和电源线3,其特征在于:石墨烯温灸器1呈扁圆体、且其底部圆环内嵌有石墨烯发热片2;所述的电源线3一端与石墨烯温灸器1的正负极电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供电端、且通过供电端取得工作用电;所述的电源线3上还设置有若干级用于调节石墨烯温灸器1工作温度的调节按钮4。

进一步地讲,调节按钮4设置有至少四级、且通过至少四级调节石墨烯温灸器1工作温度。理疗过程中,若石墨烯温灸器1温度过高,发烫时灼烧皮肤,可通过调节按钮4来降低温度,防止烫伤皮肤。

本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还包括有温灸器布套6;所述的石墨烯温灸器1底部圆环上还贴紧有中药药包5、且与石墨烯发热片2一并放置在温灸器布套6内。

进一步地讲,中药药包5呈圆形、且设置有三层,该三层分别为上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和内料层;其中,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交叠、且二者的布边缘通过加热印烫压制成型,内料层由艾绒与中药粉、或沉香绒与中药粉构成,并设置在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之间。患者在使用时还可根据不同的身体不适状况制作不同功效的中药药包5,如感冒药包、头痛药包、失眠药包等。

进一步地讲,石墨烯发热片2与中药药包5之间相互密封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密封的聚能空间。该聚能空间的能量能深层集中成束,并将热力导入患者穴位,大大提高了腧穴热敏化,从而起到温经透络、祛寒护阳的功效,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研发的无针针灸的调理方式。

进一步地讲,温灸器布套6呈圆形袋状、且与石墨烯温灸器1形状相互匹配,温灸器布套6上边缘开设有置物口10,置物口10处设置有收紧带11;所述的石墨烯温灸器1通过置物口10和收紧带11的配合紧固放置在温灸器布套6内;其中,收紧带11的材料为亲肤棉料。患者在使用时,从置物口10放入石墨烯温灸器1后,利用收紧带11将石墨烯温灸器1固定锁紧从而进行理疗。

进一步地讲,温灸器布套6两边分别设置有用于穴位刺激按摩的按摩凸排7,该按摩凸排7内料为带凸起的硅胶片,面料为亲肤、透气材料,如棉料等。

进一步地讲,温灸器布套6背部可拆装设置有用于制作不同修饰形状图案的装饰背套9,装饰背套9上部设置有固定装置12,并通过固定装置12与按摩凸排7、温灸器布套6相互扣合,装饰背套9下部与按摩凸排7、温灸器布套6相互缝接。其中,装饰背套9可制作成诸如卡通、人物造型等不同形状款式,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讲,按摩凸排7后侧一体设置有磁铁8;所述的装饰背套9上还可拆装有挂绳13,挂绳13上还可拆装扣接有置物套15。患者使用时,拉开固定装置12,打开装饰背套9,置入挂绳13,然后合上固定装置12以固定挂绳13。

进一步地讲,供电端为usb插头电源或充电宝14。置物套15可以将充电宝14、手机和工作牌等物品进行收纳。

本实施例的供电端优选为充电宝14,充电宝14的电源连接电源线3,并给石墨烯温灸器1供电,石墨烯温灸器1通电发热;该充电宝14可以给予手机和本产品同时供电,大大提升了使用手机的便捷性。

本产品除石墨烯温灸器、电源线、调节按钮和充电宝外,其它部件均可换洗。

参见图6-图10,充电宝14重力作用下使挂绳13、石墨烯温灸1与颈部自然紧密贴合,按摩凸排7的作用力因此增加,起到按摩与刺激穴位的作用。

具体地讲,操作时,先将石墨烯温灸器1的底部圆环先贴合一块中药药包5,然后一并置入温灸器布套6;打开固定装置12,将装饰背套9翻开,把挂绳13放置在装饰背套9与温灸器布套6的中心位置后,关闭固定装置12;将充电宝14放置在置物套15内,然后将石墨烯温灸器1的电源线3连接充电宝14;将挂绳13挂置在脖子上,并打开充电宝14开关按钮,石墨烯温灸器1通电工作,开始理疗。中药药包5挥发油含量足,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药绒与患者体温相互作用生热产生的短红外线,并在石墨烯红外线的加温下,通过皮肤毛孔透皮吸收,快速将能量深入理疗区,达到温经祛寒、疏通经络、活血、养血的作用。

参见图11、图12,石墨烯温灸器1可以单独使用,将挂绳13移走,直接把石墨烯温灸器1贴敷在身体任意痛点穴位位置,就可以进行相关的经络调理,或在石墨烯温灸器1底部放置中药药包5后,朝中药药包5面压紧在身体任意痛点穴位位置上固定,并贴上胶布。

具体地讲,参见图11,使用时,在石墨烯温灸器1底部圆环贴合中药药包5一面后,以中药药包5的另一面压紧在任意理疗部位上面,用手固定。将石墨烯温灸器1的电源线3插入充电宝14电源,使内部的石墨烯发热片2通电升温,产生最适合人体细胞生长的光谱频率红外线,并激发药包的药力,共同完成调理功效。充电宝14可放置在一旁或衣袋内。

参见图12,使用时,在石墨烯温灸器1底部圆环贴合中药药包5一面后,以中药药包5的另一面压紧在患者理疗穴位上面,在石墨烯温灸器1上表面和周边皮肤贴上胶布固定石墨烯温灸器1和中药药包5。此应用例轻松简便,能解放人手操作。

上述的石墨烯温灸器1为申请人的产品,可查看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395500.8的申请文件,现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同时,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横向”、“纵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