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5645发布日期:2019-04-29 13:57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



背景技术:

头颅畸形是指婴幼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由于外力或颅缝早闭等原因所造成的多围度颅骨畸形,其中头颅遭受到异常的外力作用(如胎位不正、多胞胎、斜颈、异常睡姿)是绝大多数头颅畸形的成因。胎儿或新生儿因头骨较软,且颅缝未闭合,最易受外力影响而产生变形。常见的头颅畸形有斜头畸形、短头畸形、不对称性短头畸形。斜头畸形主要是婴幼儿后枕部的不平均受压所致,最终导致后枕部一侧过度扁平、另一侧过度凸出,部分婴幼儿可能会因此出现面部、耳朵的不对称生长。短头畸形主要是婴幼儿两侧后枕部均受压,则导致两侧后枕部均过度扁平,而头颅的两侧、顶部、额部则过度生长,从外观上看则是后枕部扁平、面颊宽大、颅顶部增高、额部凸出。不对称性短头则兼有斜头畸形和短头畸形的外形特征。相关研究提示,头颅形态的异常发育,会导致婴幼儿外观不佳、进而令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除此之外,头颅形态亦可能会导致感觉运动失调、运动或认知功能障碍。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以毛巾、被子或“定型枕”来限制婴幼儿的头部活动,以期预防或减轻头颅畸形。但限制过程中,婴幼儿常常会通过自主的头部运动来摆脱这种令其感到不舒适的“束缚”,尤其是2-3月龄的婴幼儿,他们头控能力更好,能更轻易地变换头部的位置,令头部置于自己更为喜爱的、舒适的位置上,这使得姿势调整的时间变短,从而不能有效地起到预防或减轻头颅畸形的作用。其次,这种方法需要家长密切地留意婴幼儿的状况,以避免婴幼儿在入睡后,旁边的毛巾等物品堵住其口鼻,导致婴幼儿窒息,而家长在晚上一般难有相当的精力去时刻监护婴幼儿。再次,家长若频繁地帮婴幼儿调整姿势,可能会使婴幼儿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而现有的头颅固定矫形器,则是针对已出现一定程度头颅畸形的4-18月龄的婴幼儿,其配戴时间长(一般建议是23小时/天),价格相对昂贵;且其作用主要是治疗,而非预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安全、令家长易于接受、且更为轻松的、避免将来进行矫形治疗或手术的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包括有用于包裹婴儿头部的固定器主体,及用于婴儿头部矫正的、一个以上的内镶嵌件,所述固定器主体及内镶嵌件皆采用具有柔软轻便属性的环保医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器主体上开有一组以上的、与内镶嵌件相配合的定位镶嵌孔,所述内镶嵌件包括有一呈扁平设置的承压面,及一个以上的、固设于承压面上的镶嵌定位柱组成,所述内镶嵌件的镶嵌定位柱嵌入于定位镶嵌孔内、且承压面位于固定器主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主体的两侧处设有松紧调节开口、且在每一松紧调节开口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背胶魔术贴,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背胶魔术贴上套入有一双环扣,通过背胶魔术贴穿过双环扣来调节松紧,以应对婴幼儿头围随生长发育而产生的变化,从而增加每个固定器的使用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松紧调节开口的下方连通有一耳部容纳口,所述固定器主体对应耳部容纳口的后侧下缘处设有两个与人体耳后乳突部相贴合的限位凸起,用于贴合耳后乳突部;弧位前侧的挡板和小突起有助于稳定固定器的位置,避免固定器在配戴过程中出现左右移位。

作为优选,每一组所述定位镶嵌孔皆由一个以上的圆形孔体组成,用于镶嵌配备的内镶嵌件。

作为优选,每一组所述定位镶嵌孔皆由四个呈正方形分布的圆形孔体组成,固定效果较佳。

作为优选,所述双环扣为锌合金双环扣,强度和耐腐蚀性较佳。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主体及内镶嵌件皆采用聚乙烯泡沫材料一次发泡成型,对婴幼儿的头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对头颅过度凸出的部位提供一个恒定的矫形力以限制其往变形方向继续生长,换言之,本方案的限制作用能稳定长时间地作用于头颅异常生长的部位;因此,家长不需要再以外物限制婴幼儿的睡姿,也可以减少家长日常带养的工作量,且可以避免在姿势调整过程中由于家长疏忽而使外物堵住婴幼儿口鼻引起的窒息;其次,在配戴该固定器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婴幼儿翻身、坐位、爬行等日常活动,且用于制作本发明的材质较传统矫形器的材质更为轻便柔软,不会对婴幼儿的头颅、颈椎造成过大压力;此外在表面留有气孔以增加透气性,且价格相对低廉,因此本发明更易为婴幼儿和家长所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圆形设置的内镶嵌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圆形设置的内镶嵌件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椭圆形设置的内镶嵌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的椭圆形设置的内镶嵌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实施例1

参阅图1-7所示,一种婴幼儿防畸形头部固定器,包括有用于包裹婴儿头部的固定器主体1,及用于婴儿头部矫正的、一个以上的内镶嵌件2,所述固定器主体1及内镶嵌件2皆采用具有柔软轻便属性的环保医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器主体1上开有一组以上的、与内镶嵌件2相配合的定位镶嵌孔3,所述内镶嵌件2包括有一呈扁平设置的承压面21,及一个以上的、固设于承压面21上的镶嵌定位柱22组成,所述内镶嵌件2的镶嵌定位柱22嵌入于定位镶嵌孔3内、且承压面21位于固定器主体1内,所述固定器主体1的两侧处设有松紧调节开口11、且在每一松紧调节开口11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背胶魔术贴12,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背胶魔术贴12上套入有一双环扣4,通过背胶魔术贴12穿过双环扣4来调节松紧,以应对婴幼儿头围随生长发育而产生的变化,从而增加每个固定器的使用时间,所述松紧调节开口11的下方连通有一耳部容纳口13,所述固定器主体1对应耳部容纳口13的后侧下缘处设有两个与人体耳后乳突部相贴合的限位凸起14,用于贴合耳后乳突部;弧位前侧的挡板和小突起有助于稳定固定器的位置,避免固定器在配戴过程中出现左右移位,每一组所述定位镶嵌孔3皆由一个以上的圆形孔体31组成,用于镶嵌配备的内镶嵌件2,每一组所述定位镶嵌孔3皆由四个呈正方形分布的圆形孔体31组成,固定效果较佳,所述双环扣4为锌合金双环扣4,强度和耐腐蚀性较佳,所述固定器主体1及内镶嵌件2皆采用聚乙烯泡沫材料一次发泡成型,对婴幼儿的头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使用说明

若婴幼儿出现轻微头颅不对称性生长或存在斜头畸形倾向时,可先通过医生专业评估,了解其头形生长的特点,再选择不同尺寸和数量的内镶嵌件2,镶嵌在固定器内侧的不同位置,使头颅过度凸出的部位承压面21厚度大于其他部位,借此来提供一个恒定的压力,在头颅表面的颅缝尚未完全融合的月龄内,限制已存在轻微移位或有移位倾向的骨块往变形方向继续移动;其次,这种压力还可以对移位的骨块起到轻微引导作用——引导骨块往对称方向生长;同时,其他未偏离的部位则通过固定器的主体来包裹,使之紧贴固定器内侧,从而固定这些部位,使之不会因内镶嵌件2产生的压力和推动力影响而发生继发性变形。内镶嵌件2和固定器主体1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头颅形态的整体调整,以此来让婴幼儿的颅骨在颅缝尚未完全闭合的时期内,预防颅骨移位或减轻移位程度,从而使头颅的整体发育更对称,更符合现代审美。

适用对象与使用时间

适用于轻微头颅畸形或有畸形加重倾向的2-16月龄婴幼儿,主要是在白天使用,每天的配戴时间为4至6小时。本发明设有大、中、小三个型号,可用于头围为35至48cm的婴幼儿。

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内镶嵌件2的承压面21其外形及尺寸可根据需要矫正的面积选择圆形状设置或者椭圆形状设置等。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对头颅过度凸出的部位提供一个恒定的矫形力以限制其往变形方向继续生长,换言之,本方案的限制作用能稳定长时间地作用于头颅异常生长的部位;因此,家长不需要再以外物限制婴幼儿的睡姿,也可以减少家长日常带养的工作量,且可以避免在姿势调整过程中由于家长疏忽而使外物堵住婴幼儿口鼻引起的窒息;其次,在配戴该固定器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婴幼儿翻身、坐位、爬行等日常活动,且用于制作本发明的材质较传统矫形器的材质更为轻便柔软,不会对婴幼儿的头颅、颈椎造成过大压力;此外在表面留有气孔以增加透气性,且价格相对低廉,因此本发明更易为婴幼儿和家长所接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