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乌饮片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6170发布日期:2019-05-03 21:20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川乌饮片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炮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川乌饮片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为了降低中药材的毒性,科学家们研究出中药饮片,通过炮制的中药饮片可以减毒、增效、缓性或产生新的药效,以除其劣性,存其良性,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川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湿经止痛的功能。生川乌,有大毒,多外用于风冷牙痛,疥癣,痈肿。制川乌毒性降低,可供内服。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不仁,心腹冷痛,疝痛,跌打肿痛。

传统的制川乌的方法是,取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大约需要浸泡15-20天,取出,再加水煮沸4-6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有些地方加金银花甘草、鲜姜等辅料与草乌同蒸,有些地区分别用豆腐、甘草、黑豆、鲜姜或皂角等辅料与川乌同煮。

这样的制川乌的方法为了解毒效果好,制备的效率较低,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川乌解毒至合理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川乌饮片的炮制方法,可以更好地降低中药中双酯型生物的含量,增加总生物碱的含量,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川乌饮片的炮制方法,选用川乌作为中药的主材,采用甘草和金银花提取液作为辅料,通过炮制得到的中药制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大小均一的川乌,洗净后自然阴干;

(2)将金银花加入至黄酒中置于密闭的黄酒罐内,金银花与黄酒的质量比为1:15~50,密封黄酒罐,用减压冷浸法减压至0.06±0.002mpa,持续2-3小时后恢复常压,在不打开黄酒罐的情况下手动振荡黄酒罐15-30秒,再静置30min后取上清液作为辅料提取液;

(3)将川乌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辅料提取液中,加入甘草,所述甘草的加入量为川乌质量的十分之一,置于高压蒸制设备内,密闭,进行高压蒸制,持续4~5小时,设定温度为135~140℃,压力为0.20~0.28mpa,然后压力设定调节至常压,闷润24小时后取出;

(4)将取出的药材置于微波中药干燥设备内,设定干燥温度为45-48℃,干燥时间为6-8小时,干燥至药物水分含量在10%时,取出,切薄片,密封包装即得。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川乌为熟川乌药材。

进一步地说,步骤(3)中所述的川乌在加入辅料提取液之前,用ph值为10.5-11的碱液浸润2-3小时。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或氢氧化钙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

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等症。

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脾益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炮制出的中药制剂,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传统工艺生产通常需要将近1个月的时间,本发明方法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就可以达到同等效果。传统工艺长期浸泡川乌后致使其有效成分流失,而本发明方法充分保留了川乌的有效成分,并且同样达到了解毒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最终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和峰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最终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和峰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最终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和峰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川乌饮片的炮制方法,选用川乌作为中药的主材,采用甘草和金银花提取液作为辅料,通过炮制得到的中药制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大小均一的川乌,洗净后自然阴干;

(2)将金银花加入至黄酒中置于密闭的黄酒罐内,金银花与黄酒的质量比为1:15,密封黄酒罐,用减压冷浸法减压至0.06±0.002mpa,持续2小时后恢复常压,在不打开黄酒罐的情况下手动振荡黄酒罐15秒,再静置30min后取上清液作为辅料提取液;

(3)将川乌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辅料提取液中,加入甘草,所述甘草的加入量为川乌质量的十分之一,置于高压蒸制设备内,密闭,进行高压蒸制,持续4小时,设定温度为135℃,压力为0.20mpa,然后压力设定调节至常压,闷润24小时后取出;川乌在加入辅料提取液之前,用ph值为10.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润2小时。

(4)将取出的药材置于微波中药干燥设备内,设定干燥温度为45℃,干燥时间为6小时,干燥至药物水分含量在10%时,取出,切薄片,密封包装即得。

所述的川乌为熟川乌药材。

实施例2:

(1)选用大小均一的川乌,洗净后自然阴干;

(2)将金银花加入至黄酒中置于密闭的黄酒罐内,金银花与黄酒的质量比为1:50,密封黄酒罐,用减压冷浸法减压至0.06±0.002mpa,持续3小时后恢复常压,在不打开黄酒罐的情况下手动振荡黄酒罐30秒,再静置30min后取上清液作为辅料提取液;

(3)将川乌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辅料提取液中,加入甘草,所述甘草的加入量为川乌质量的十分之一,置于高压蒸制设备内,密闭,进行高压蒸制,持续5小时,设定温度为140℃,压力为0.28mpa,然后压力设定调节至常压,闷润24小时后取出;川乌在加入辅料提取液之前,用ph值为11的氢氧化钾水溶液浸润3小时。

(4)将取出的药材置于微波中药干燥设备内,设定干燥温度为48℃,干燥时间为8小时,干燥至药物水分含量在10%时,取出,切薄片,密封包装即得。

所述的川乌为熟川乌药材。

实施例3:

(1)选用大小均一的川乌,洗净后自然阴干;

(2)将金银花加入至黄酒中置于密闭的黄酒罐内,金银花与黄酒的质量比为1:35,密封黄酒罐,用减压冷浸法减压至0.06±0.002mpa,持续2.5小时后恢复常压,在不打开黄酒罐的情况下手动振荡黄酒罐20秒,再静置30min后取上清液作为辅料提取液;

(3)将川乌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辅料提取液中,加入甘草,所述甘草的加入量为川乌质量的十分之一,置于高压蒸制设备内,密闭,进行高压蒸制,持续4.5小时,设定温度为138℃,压力为0.25mpa,然后压力设定调节至常压,闷润24小时后取出;川乌在加入辅料提取液之前,用ph值为10.5的氢氧化钙水溶液浸润2.5小时。

(4)将取出的药材置于微波中药干燥设备内,设定干燥温度为46℃,干燥时间为7小时,干燥至药物水分含量在10%时,取出,切薄片,密封包装即得。

所述的川乌为熟川乌药材。

本发明方法炮制出的中药制剂,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检测后,得出以下参数:

含苯甲酰乌头原碱(c32h45no10)、苯甲酰次乌头原碱(c31h43no9)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c31h43no10)的总量平均值为0.085%,符合标准规定的0.070~0.15%;含双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次乌头碱(c33h45no10)和新乌头碱(c33h45no11)的总量计,平均为0.006%,小于国家标准不超过0.040%;未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水分为7.2%,不超过国家标准最大值11.0%;所述的标准为tsp-zl-40842-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