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力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2659发布日期:2019-07-13 09:2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力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视力检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视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视力测试者想要检测视力必须前往专门的机构或医院,并且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配合才能完成视力测试,造成视力测试不方便,视力测试过程冗余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力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视力测试不方便,视力测试过程冗余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视力测试方法,应用于视力测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获取测试者的身高信息;

在与所述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所述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年龄信息;

根据所述年龄信息在预设题库中查找对应的视力测试试题,并将所述视力测试试题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试题答复,根据所述试题答复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根据不同年龄匹配在题库中匹配当前年龄适应的测试试题,使得视力测试试题更加具有针对性,生成的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更加准确。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结果包括测试准确数目和测试的时间,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所述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准确数目、测试的时间以及预设的评判标准确定视力测试等级。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根据测试者的测试正确数量以及测试时花费时间的多少和预设的评判标准来确定视力测试等级,正确数量越多测试时间花费的越少,表示视力等级越高,测试者的视力越好,确定测试等级使得测试者能够简单直接的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请求包含测试者的年龄,在所述根据所述测试准确数目、测试的时间以及预设的评判标准确定视力测试等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者的视力测试等级以及测试者的年龄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根据视力测试等级和年龄针对性地生成对应的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使得测试者在了解到自己的视力情况后,可以针对性的对自己视力不足之处进行训练,进而使得视力恢复好转。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并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包括所述视力测试装置的设备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用户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触发。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广告内容页面;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从所述广告内容页面切换至视力待测页面。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在没有测试者需要进行视力测试的情况下,视力测试装置则显示一些广告内容,当需要视力测试时则切换视力测试的模式,合理地利用了视力测试装置的空闲时期。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拍照请求,根据所述拍照请求开启摄像头,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待确认指令;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确认拍照指令,根据所述确认拍照指令控制所述摄像头进行拍照。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视力测试装置还可实现拍照功能,体现了视力测试装置的多功能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视力测试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测试请求;

获取所述测试者对所述视力测试图像的测试结果,并向所述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所述测试结果,以使所述视力测试装置根据评判标准和所述测试结果对所述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视力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请求获取测试者的身高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在与所述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测试结果;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所述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上述方案设计的装置,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在第三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查找模块、生成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年龄信息;

所述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年龄信息在预设题库中查找对应的视力测试试题;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视力测试试题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试题答复;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试题答复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视力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测试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测试者对所述视力测试图像的视力测试结果;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所述视力测试结果,以使所述视力测试装置根据所述视力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所述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上述方案设计的装置,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视力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视力测试装置,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视力测试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测试请求;

所述视力测试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获取测试者的身高信息,在与所述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

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测试者输入的视力测试图像的测试结果,并向所述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所述测试结果;

所述视力测试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所述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上述方案设计的系统,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和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传输;当所述计算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方法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方法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方法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方法第四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方法第五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方法第六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视力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视力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用户终端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测试请求,转到步骤101。

步骤101:视力测试装置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并根据测试请求获取测试者的身高信息,转到步骤102。

步骤102:视力测试装置在与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转到步骤103。

步骤103:用户终端获取测试者对视力测试图像的测试结果,并将该测试结果发送给视力测试装置,转到步骤104。

步骤104:视力测试装置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测试结果,根据视力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其中,视力测试装置可为但不限于测试屏、电视以及投影仪等,其安装的场所可为医院、学校、工作单位或者药房、小区等;用户终端可为测试者使用的手机、平板等移动通信设备或者是设计的专用测试设备。

在步骤101中,根据测试请求获取测试者的身高信息,其中,获取方式可为两种,第一,通过测试者在用户终端输入自身的身高信息,并将身高信息发送给视力测试装置来进行获取;第二,在接收测试请求之后,视力测试装置自动检测测试者的身高信息来进行获取,例如通过红外线或者图像处理的方式来对测试者的身高进行检测。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获取身高信息外还可以获取测试者的视力的高度或者测试者眼睛的高度,所以,前述的身高信息也可以替换成视力的高度或者眼睛的高度。由此,步骤102中的在与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其具体含义可以为根据身高高度来匹配显示高度适应的视力测试图像,或者匹配与测试者眼睛高度一致或者大致相同高度的视力测试图像,使得测试者不会因为视力测试图像过高或者过低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举个实例进行说明,如果测试者是年龄较小的小孩子时,他们的视力高度是相对较低的,然而现有的视力测试装置的高度一般相对较高,导致视力测试图像过高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或者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

然而,本方案中的视力测试装置可为大屏幕设置,当测试者是年龄较小的小孩子时,视力测试装置可通过摄像头拍摄小孩子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来获取小孩子的身高信息,进而在小孩子身高对应高度的视力测试装置的显示屏显示视力测试图像,避免测试图像过高造成小孩子不能进行测试或者一直仰望的问题。

另外,视力测试装置还可以为分屏设置,当测试者的身高较高时,将视力测试图像显示在相对较高的屏幕上,当测试者的身高较矮时,则将视力测试图像显示在相对较低的屏幕上;视力测试装置的屏幕还可带有滑动设备,屏幕可根据测试者的高度上下滑动调试到适当的高度;还有,当视力测试装置为投影仪时,可根据测试者的高度调整投影投放的高度。

承接步骤102中的在与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所说,除了检测测试者身高信息外,还可以检测测试者与视力测试装置的距离,其具体的方式可为:在视力测试装置的最佳测试距离处打上标识,通过语音提示用户在进行视力测试时站在标识上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或者摄像头来判断测试者与视力测试装置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来提示测试者。

在步骤102中的视力测试图像可为但不限于国际标准的“e”字表,“c”表、幼儿专用的图像视力表、散光测试图像以及色盲测试图像等。另外,在步骤102中视力测试图像的显示方式也具有多种设置,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视力测试图像一个一个间隔出现,间隔的时间可自行设置。例如,当视力测试图像为国际标准的“e”字表时,第一次出现的“e”为中等大小比如4.8,并且“e”的方向随机,在用户对当前的“e”进行判别之后,下一个“e”随之出现,其中,当用户判断错误时,则出现比4.8的“e”大的4.7的“e”,当用户判断正确时,则出现比4.8的“e”小的4.9的“e”。

第二,视力测试图像可以一起显示,就如目前医院的国际标准的“e”字表一样,当前进行测试的“e”字突出显示,当前没有进行测试的“e”字变暗或者变灰。例如,当视力测试图像为国际标准的“e”字表时,显示国际标准的“e”字表的全部内容,首次随机突出显示中等大小比如4.8的“e”,当用户判断错误时,则随机在“e”字表的上一排也就是4.7大小的“e”字中随机选择一个进行突出显示;当用户判断正确时,则随机在“e”字表的下一排也就是4.9大小的“e”字中随机选择一个进行突出显示。

在步骤103中,用户终端获取测试者对视力测试图像的视力测试结果的方式可为多种方式,这里举出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第一种,在视力测试装置上出现视力测试图像,例如为国际标准的“e”字表时,用户终端上即刻出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箭头,用户判断“e”字的朝向后,在用户终端上滑动“e”字朝向的对应方向来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测试者判断的结果。

第二种,在视力测试装置上出现视力测试图像,例如为国际标准的“e”字表时,测试者可以让移动终端进行运动,比如用手拿着进行晃动,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则表示测试者对“e”字朝向的判断。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0中的用户终端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的测试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视力测试装置生成并显示二维码,该二维码包括视力测试装置的设备信息,转到步骤11。

步骤11:用户终端扫描该二维码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

其中,步骤10~11说明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的连接方式为扫码后通信连接,但其连接方式还可为蓝牙连接,无线网络连接等方式。

在第一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步骤104中的测试结果包括测试准确数目和测试的时间,根据视力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包括:

步骤105:根据测试准确数目、测试的时间以及预设的评判标准确定视力测试等级。

具体地,上述方案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可为:

总共测试六个不同大小的视力测试图像,当测试者全对且在预设的时间(例如10秒)内测完的,属于视力测试等级a;当测试者错1个且在预设的时间(例如10秒)内测完的,属于视力测试等级b;当测试者错2个且超过预设的时间内测完的,属于视力测试等级c等;另外每个测试等级可对应一个视力测试数值,例如当测试的视力图像为“e”字表时,视力测试等级a对应的视力测试数值为5.3,视力测试等级b对应的视力测试数值为5.2,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匹配。

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步骤101中的测试请求包含测试者的年龄,在步骤10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6:根据测试者的视力测试等级以及测试者的年龄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

由于不同年龄的测试者当前年龄状况下的眼睛发育程度不同,所以需要知晓测试者的年龄来对其进行综合的判断,进而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

在第一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2中的显示视力测试图像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进行视力测试提示,例如,发出语音提示测试者摘掉眼镜;在5s之后进行左眼或者右眼的视力测试等。

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10:用户终端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年龄信息,转到步骤111。

步骤111:视力测试装置接收该年龄信息,并根据年龄信息在预设题库中查找对应的视力测试试题,将视力测试试题发送给用户终端,转到步骤112。

步骤112:用户终端获取测试者对该视力测试试题的试题答复,并将该试题答复发送给视力测试装置,转到步骤113。

步骤113:视力测试装置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试题答复,根据试题答复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

对于步骤110~步骤113可理解为以下两种场景:

第一,步骤110承接前述步骤104,测试者在视力测试装置面前视力测试完成之后,通过用户终端发送测试者的年龄信息,由于后台题库已经根据年龄将测试试题进行了分类,视力测试装置在题库中查找测试者年龄对应的视力测试试题,并将此批视力测试试题发送给当前测试者,当前测试者在回答试题之后,将回答的试题答案发送给视力测试装置,视力测试装置根据试题答案以及之前视力测试时的评估结果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训练计划。

第二,当前不在视力测试装置面前的测试者,其中,这类测试者可通过其他用户分享的链接或者二维码与视力测试装置建立连接,然后测试者在用户终端输入年龄或者自己的视力数值(该视力数值可为之前用户在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时医生诊断的数值),将其发送给视力测试装置,视力测试装置匹配对应的试题,并将此批视力测试试题发送给当前测试者,当前测试者在回答试题之后,将回答的试题答案发送给视力测试装置,视力测试装置根据试题答案以及测试者发送的视力数值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训练计划。

视力发育有四个不同的年龄阶段,0~7岁、7~18岁、19~45岁以及46岁以上,在步骤112中根据年龄信息在预设题库中查找对应的视力测试试题,可以按照这四个年龄阶段来进行对应试题的查找。每个年龄阶段的测试题数量不同,并且根据测试者填报的戴眼镜时间和视力数值匹配的题目也不同。

例如,0~7岁阶段的题目可为:

(1)父母是否600度及以上近视:

a双方都是b只有一方是c都不是

(2)宝宝两眼球位置不对称,明显向一边歪斜。

a两个眼球活动不同步,偏向不同方向

b一只眼睛总是朝向鼻梁,是内斜视

c一只眼睛总是向斜上方看,是上斜视

(3)每天3米以内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是:

a60分钟以上b30分钟-60分钟c少于30分钟

对每一题的选项会有对应的选项分析,例如,对题目(1)的选项分析为:

a:父母双方高度近视,因遗传导致孩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98%,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b:父母一方是高度近视,您的孩子更容易高度近视,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c:父母双方视力良好,导致孩子高度近视的原因就是不良的用眼习惯。

根据测试者对所有题目的回答以及测试者填报的视力数值生成对应的视力健康报告和训练计划。其中,视力健康报告包括训练前的视力数值,是否散光、是否斜视等;训练计划包括对孩子视力改善的一系列建议,例如,每天训练的次数,每次训练的时间以及具体的训练方式等。

如图5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0用户终端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测试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视力测试装置显示广告内容页面,转到步骤21。

步骤21:用户终端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连接请求,转到步骤22。

步骤22:视力测试装置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根据该连接请求从广告内容页面切换至视力待测页面。

步骤20~步骤22的场景如下:视力测试装置除了能够进行视力测试外,视力测试装置在没有进行视力测试前(也就是空闲时期)显示屏可显示广告内容。在有测试者使用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连接,视力测试装置的显示屏界面也就不显示广告内容了,由广告内容页面切换至视力待测页面,其中视力待测页面可以是视力提示页面,比如将后续进行视力测试的步骤显示在显示屏上供测试者阅览等。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测试者完成视力测试之后,视力测试装置的页面也可从视力测试页面又切换回广告内容页面,继续进行广告宣传。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在没有测试者需要进行视力测试的情况下,视力测试装置则显示一些广告内容,当需要视力测试时则切换视力测试的模式,合理地利用了视力测试装置的空闲时期。

如图6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0:用户终端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拍照请求,转到步骤31。

步骤31:视力测试装置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拍照请求,根据拍照请求开启摄像头,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待确认指令,转到步骤32。

步骤32:用户终端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确认拍照指令,转到步骤33。

步骤33:视力测试装置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确认拍照指令,根据确认拍照指令控制摄像头进行拍照。

在步骤30~步骤33中体现的是通过用户终端控制视力测试装置进行拍照的过程。其中,在用户终端在与视力测试装置连接之前,视力测试装置的显示屏也可以是显示广告的情况,在与视力测试装置连接之后,用户终端上可出现多个选项,例如视力测试、拍照等,测试者可在用户终端上进行选择。例如,当选择拍照功能后则出现上述步骤,步骤31到步骤33的过程可理解为:视力测试装置打开摄像头,显示屏上则显示视力测试装置的摄像头拍摄到测试者的场景,测试者只需在用户终端上按下拍照按键等则会控制视力测试装置上的摄像头进行拍照。

另外,除了进行拍照之外,测试者还可在用户终端上选择游戏功能,例如俄罗斯方块等游戏,则视力测试装置上出现对应的游戏画面,而控制游戏的部分则由用户终端来进行,例如在用户终端上设置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按键以及附加的变换方块形态的功能按键等来进行控制,进而体现视力测试装置的多功能性。

第二实施例

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视力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试请求;

获取模块202,用于根据测试请求获取测试者的身高信息;

显示模块203,用于在与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

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视力测试结果;

评估模块204,用于根据视力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上述方案设计的装置,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在第二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查找模块205、生成模块206以及发送模块207;

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年龄信息;

查找模块205,用于根据年龄信息在预设题库中查找对应的视力测试试题;

发送模块207,用于将视力测试试题发送给用户终端;

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试题答复;

生成模块206,用于根据试题答复生成视力健康报告和/或训练计划。

第三实施例

如图8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视力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301,用于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测试请求;

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测试者对视力测试图像的视力测试结果;

发送模块301,还用于向视力测试装置发送视力测试结果,以使视力测试装置根据视力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第四实施例

如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视力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401和视力测试装置402,用户终端401与视力测试装置402通信连接;

用户终端401,用于向视力测试装置402发送测试请求;

视力测试装置402,用于接收用户终端401发送的测试请求,并根据测试请求获取测试者的身高信息,在与身高信息相匹配的高度显示视力测试图像;

用户终端401,还用于接收测试者输入的视力测试图像的视力测试结果,并向视力测试装置402发送视力测试结果;

视力测试装置402,还用于根据视力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上述方案设计的系统,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与视力测试装置进行通信,使得测试者能够随时进行视力测试,对测试者的视力进行评估,测试者不用费时费力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视力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时性强。

第五实施例

如图10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01,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502和通信模块503,存储器502存储有处理器50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通信模块503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传输;当所述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501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时执行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