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4420发布日期:2019-06-22 00:18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胶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药品、化妆品、能源、环境及工业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微胶囊技术可以保护芯材不受腐蚀、失活和氧化,能够增强活性物质稳定性,有效减缓芯材的扩散和挥发并能实现对芯材的控制释放。传统微胶囊不可忽视的缺点是芯材成分呈指数型释放,缓释效果差,这是由微胶囊芯材成分与环境之间的浓度梯度造成的。

茶树精油(tteo)以其显著杀菌性、高效渗透性和低毒性在皮肤及口腔疾病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常常被作为祛痘产品的有效成分应用于化妆品行业。tteo的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挥发性,其中的萜烯成分会被氧化成p-异丙基苯和1,4-过氧对孟烯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及致敏性。另外,tteo中所含有胺树酚成分虽然能够增强皮肤渗透力,但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这也是化妆品市场不能接受直接添加tteo制成产品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精油具有含有不饱和键、易挥发等特性,造成留香时间短、释放不可控等缺点,不便于贮藏、运输和药物剂型多样化等,而且易受光、热、空气等因素影响而变质,限制了茶树精油的作用效果和应用范围。

因此,制备一种茶树精油微胶囊包覆材料来改善茶树精油在挥发性、刺激性、致敏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对精油类化妆品的开发、应用与存储放置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既能减少茶树精油对皮肤的刺激,又可以实现茶树精油缓慢释放的长效修复,克服了茶树精油易挥发、不稳定、刺激性及致敏性强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所述微胶囊以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其中,所述茶树精油与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1.0:0.8~1.0,所述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5%~3.5%,所述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2.5%~3.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茶树精油与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1.0:0.88,所述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0%,所述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3.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胶囊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固化剂,所述戊二醛的质量浓度为1.5%~2.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胶囊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所述戊二醛的质量浓度为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混合均匀后搅拌30~60min,然后进行超声处理,使茶树精油充分吸附于多孔淀粉中;离心进行油水分离,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制得囊芯微球;

2)向囊芯微球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在30℃恒温水浴中搅拌至均匀;

3)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形成澄清透明粘稠的海藻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将海藻酸钠溶液与囊芯微球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壳聚糖溶液继续搅拌均匀,滴加交联固化剂进行固化,静置12~36h使固化完全,制得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溶液。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速度为8000~12000r/min。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处理时间为20~40min。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的交联固化剂为戊二醛,所述戊二醛的质量浓度为1.5%~2.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温度为28℃~4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每次搅拌的搅拌时间为30~60min。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每次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000~15000r/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在精油类化妆品中的应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通过以多孔淀粉(ps)为载体,以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s)为壁材,以茶树精油(tteo)为芯材,以戊二醛(ga)为固化剂,采用聚电解质法通过反相电荷的吸附作用对多孔淀粉-茶树精油微球进行包覆,制备得到茶树精油(cs/sa/ps-tteo)微胶囊,本发明所制得的cs/sa/ps-tteo微胶囊既能减少tteo对皮肤的刺激,又可以实现tteo缓慢释放的长效修复克服了茶树精油易挥发、不稳定、刺激性及致敏性强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另外,本发明分别考察了ps与tteo的比例、sa、cs及ga的浓度以及合成温度对cs/sa/ps-tteo微胶囊粒径和包覆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和制备步骤,得到cs/sa/ps-tteo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29.9μm,包覆率为88.68%。通过tem,tga,ft-ir、稳定性及释放率测试对cs/sa/ps-tteo微胶囊性质和释放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cs/sa/ps-tteo微胶囊中的tteo释放率明显下降,具有缓释效果,这一结果为精油类化妆品的开发、应用与存储放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cs/sa/ps-tteo微胶囊的形成过程;

图2为不同因素对cs/sa/ps-tteo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和包覆率的影响;其中,a为sa浓度的影响,b为cs浓度的影响,c为ga浓度的影响;d为温度的影响;

图3为ps-tteo粉末微球(a)、cs/sa/ps-tteo微胶囊(b)的光学显微镜照片以及单个cs/sa/ps-tteo微胶囊(c)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tteo、ps和cs/sa/ps-tteo微胶囊热失重曲线图;

图5为tteo、ps和cs/sa/ps-tteo微胶囊的ft-ir图;

图6为不稳定的cs/sa/ps-tteo微胶囊溶液(a)和稳定的cs/sa/ps-tteo微胶囊溶液(b);

图7为tteo和cs/sa/ps-tteo微胶囊的释放率曲线;其中,a为累积释放率,b为单日释放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该微胶囊以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固化剂;其中,茶树精油与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1.0:0.88,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0%,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3.0%,戊二醛的质量浓度为2.0%。

上述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按照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混合均匀后搅拌30min,然后进行超声处理30min,使茶树精油充分吸附于多孔淀粉中;以12000r/min的转速离心进行油水分离,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制得囊芯微球;

2)向囊芯微球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在30℃恒温水浴中搅拌均匀;

3)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形成澄清透明粘稠的海藻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将海藻酸钠溶液与囊芯微球混合并搅拌30min直至均匀,加入壳聚糖溶液继续搅拌30min直至均匀,滴加2%的交联固化剂戊二醛进行固化,30℃下静置24h使固化完全,制得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溶液。

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包覆率为88.68%、平均粒径为129.9μm。

实施例2:

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该微胶囊以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固化剂;其中,茶树精油与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1.0:1.0,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5%,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3.5%,戊二醛的质量浓度为2.5%。

上述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按照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混合均匀后搅拌40min,然后进行超声处理25min,使茶树精油充分吸附于多孔淀粉中;以10000r/min的转速离心进行油水分离,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制得囊芯微球;

2)向囊芯微球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在30℃恒温水浴中搅拌均匀;

3)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形成澄清透明粘稠的海藻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将海藻酸钠溶液与囊芯微球混合并搅拌60min直至均匀,加入壳聚糖溶液继续搅拌30min直至均匀,滴加2.3%的交联固化剂戊二醛进行固化,35℃下静置36h使固化完全,制得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溶液。

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包覆率为89.91%、平均粒径为162.6μm。

实施例3:

一种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该微胶囊以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固化剂;其中,茶树精油与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1.0:0.8,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5%,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2.5%,戊二醛的质量浓度为2.5%。

上述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按照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多孔淀粉和茶树精油,混合均匀后搅拌60min,然后进行超声处理30min,使茶树精油充分吸附于多孔淀粉中;以8000r/min的转速离心进行油水分离,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制得囊芯微球;

2)向囊芯微球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在30℃恒温水浴中搅拌均匀;

3)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形成澄清透明粘稠的海藻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将海藻酸钠溶液与囊芯微球混合并搅拌60min直至均匀,加入壳聚糖溶液继续搅拌45min直至均匀,滴加2.5%的交联固化剂戊二醛进行固化,30℃下静置24h使固化完全。制得缓释型茶树精油微胶囊溶液。

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包覆率为85.51%、平均粒径为167.8μm。

一、仪器与试剂

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ls900型激光粒度仪(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dtg-60型差热-热重分析仪(日本岛津公司);irprestige-21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jem3010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np900偏光显微镜(明慧科技有限公司);cjj-931磁力搅拌器(江苏金坛环宇科学仪器厂);kq-50da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r/t20m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赫西仪器有限公司)。

茶树精油(teatreeessentialoil,tteo,化妆品原料,纯度>99%,重庆富铂化工有限公司);多孔淀粉(porousstarch,ps,缓释剂,辽宁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a,阿拉丁公司);壳聚糖(chitosan,cs,脱乙酰度≥95%,粘度100-200mpa.s,阿拉丁公司);戊二醛(ga,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无水乙醇均购自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试剂除特殊说明均为分析纯。

二、实验方法

1、ps-tteo粉末微球的制备:

称取适量ps(w)与tteo按1:1(质量比)混合,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常温高速搅拌30min,再超声30min后,转移至离心管,高速离心30min(12000r/min),将多余的tteo倾出,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即得ps-tteo粉末微球,称重(w1)。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采用公式(1)计算ps的吸油率oa(%):

oa(%)=[(w1-w)/w]×100(1)

式中,oa(%):吸油率;w:称取的多孔淀粉ps的质量;w1:制备得到的ps-tteo粉末微球的质量。

2、cs/sa/ps-tteo微胶囊的制备:

称取ps-tteo粉末微球2.0g置于20ml玻璃小瓶中,加入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ml,于30℃恒温水浴中搅拌至均匀。随后向其中加入3.0%的sa溶液2ml,高速搅拌30min,再加入3%cs溶液4ml,继续搅拌30min后,制成cs/sa/ps-tteo微胶囊溶液。用针头吸取2.0%的ga溶液2ml缓慢滴加至上述微胶囊溶液中,静置24h,即形成乳白色微胶囊乳液。

3、包覆率测定:用移液管移取0.11ml(相当于0.10g)tteo,于25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配制成浓度为4.0mg/ml的tteo-乙醇溶液。分别移取该溶液0.10、0.30、0.50、0.70、0.90ml于5个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制备成浓度为0.04mg/ml、0.12mg/ml、0.20mg/ml、0.28mg/ml、0.36mg/ml的tteo-乙醇标准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无水乙醇为空白溶液,对tteo-乙醇标准溶液进行全波段扫描,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64.5nm,并在该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绘制a-c标准曲线。得曲线回归方程为:

a=4.4334c-0.02345(r2=0.99985)(2)

称取cs/sa/ps-tteo微胶囊样品0.10g(m)于50ml小烧杯中,加入20ml无水乙醇溶解,50℃下超声30min,再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30min(20000r/min)后,将上层清液完全倾出,置于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待测。

准确移取1.0ml上述待测液至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测定吸光度a,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根据回归方程(2)式可计算cs/sa/ps-tteo微胶囊中包覆的tteo质量(mtteo),采用公式(3)可计算cs/sa/ps-tteo微胶囊的包覆率:

cr(%)=(mtteo/m)×100(3)

式中,cr(%):微胶囊的包覆率;m:cs/sa/ps-tteo微胶囊样品的质量;mtteo:cs/sa/ps-tteo微胶囊中包覆的tteo质量。

4、释放率测定:

将cs/sa/ps-tteo微胶囊样品分别于敞开体系和封闭体系中放置,根据包覆率测定方法,每隔24h测定cs/sa/ps-tteo微胶囊中包覆的tteo质量(mtteo),采用公式(4)可计算tteo的释放率,并绘制释放率曲线:

rr(%)=[(mtteo(n)-mtteo(n+1))/mtteo(n)]×100(4)

式中,mtteo(n):第n天cs/sa/ps-tteo微胶囊中tteo质量;mtteo(n+1):第n+1天cs/sa/ps-tteo微胶囊中tteo质量。

三、cs/sa/ps-tteo微胶囊制备条件的优化

1、cs/sa/ps-tteo的形成过程

以sa和cs为壁材,利用壁材分子末端的-oh、-nh2等活性基团和tteo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同时由于cs分子链上有大量的-nh2,sa的分子链上有大量的-cooh,彼此可静电吸引形成异性电荷-nh3+和-coo-以双电层形式包覆在ps-tteo粉末微球的表面,然后再以双功能团分子戊二醛(ga)对微胶囊的表面进行修饰,由于cs的-nh2可与ga的-cho可形成shiff碱,即可使cs和双功能团分子形成交联层,进而形成聚电解质膜,相当于在ps-tteo粉末微球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形成致密且稳定的cs/sa/ps-tteo核壳微胶囊材料,从而可控制精油的释放行为,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2、tteo与ps的质量比

选取tteo与ps的质量比分为1:0.2、1:0.4、1:0.6、1:0.8、1:1.0、1:1.2进行吸附实验。当质量比在1:0.2-1:0.8之间,ps不能达到饱和吸附,体系不易分散。当质量比大于1:1.0时,过量tteo吸附于ps的孔径及外表面,形成一种油状体,无法形成粉末微球。精油与淀粉质量比范围应为1:0.8-1:1.0之间,多孔淀粉对tteo精油达吸附饱和而不过量,可得到ps-tteo粉末微球。通过吸油率测定方法测定了ps的饱和吸油率为88.10%,因此选择最佳质量比为1:0.88。

3、sa的浓度选择

分别使用质量浓度(w/w)为1.5%、2.0%、2.5%、3.0%、3.5%、4.0%的sa进行包覆试验。随着sa浓度的增大,其包覆率则先增大后减小,而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如图2(a)所示,当sa浓度为1.5%-2.0%时,体系中tteo的刺激性气味较大,长期放置不稳定会有部分油珠析出,说明包覆率较低,同时粒径也较大;当sa浓度为3%时,体系的tteo气味随之减小,其平均粒径最小,可达到129.9μm,包覆率为88.68%;当sa浓度为3.5%时其包覆率最高,可达到89.91%,说明sa量的增加使包覆率略有提高,但是其粒径也随之增大为162.6μm;当sa浓度增大至4.0%时,体系的粘度过高难于分散均匀导致包覆率下降,粒径增大,气味也随之增大,稳定性也变差,会有部分精油析出。因此,结合sa对粒径和包覆率的影响,确定sa的适宜浓度为3.0%。

4、cs的浓度

当加入cs后体系更为粘稠,随着cs加入量的增大,微胶囊的粒径也逐渐减小,包覆率逐渐增大,tteo的刺激性气味也逐渐减小;当cs浓度过大,体系粘度过高,导致包覆率下降,粒径随之增大。同时体系容易变质,且造成壁材的浪费,故选择cs的最适宜浓度对微胶囊的制备至关重要。由图2(b)可知,当为cs浓度3.0%时,其包覆率和粒径都处于较好水平,故选择cs最适宜浓度为3.0%。

5、ga的浓度

ga的加入可以使微球表面胶体状的cs固化形成微胶囊。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1.5%、2.0%、2.5%、3.0%、3.5%、4.0%的ga溶液2ml进行固化试验。通过粒径及包覆率判断壳聚糖最佳浓度范围。由图2(c)可知,随着ga浓度的增大,微胶囊的粒径逐渐减小,包覆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在ga浓度为2.0%时包覆率最大,体系中tteo的刺激性气味较小,之后随着ga浓度增大包覆率开始下降,当ga浓度高于3.5%时包覆率已经低于60%,体系中tteo的刺激性气味也随之增大。可能的原因是过量-cho与cs的-nh2结合可破坏包覆体的双电层结构,进一步导致包覆率下降,因此ga的浓度不易过高,适宜浓度选择为2.0%。

6、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控制分别为55℃,50℃,45℃、40℃,35℃、30℃。通过气味以及粒径和包覆率判断最佳温度范围。如图2(d)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包覆粒子的粒径变化不大,但是包覆率随之下降,体系中tteo的刺激性气味也随之增大,当温度高于45℃时包覆率小于60%。说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体系tteo有一定程度的挥发导致包覆率下降,刺激性气味增大,而温度对粒径的影响并不显著。当温度为30℃时,包覆率达最高,粒径为129.9μm,较为适中,因此,结合温度对粒径和包覆率的双重影响最终选择适宜的制备温度范围为30℃。

四、cs/sa/ps-tteo微胶囊的性能分析

1、形貌分析

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ps-tteo粉末微球与cs/sa/ps-tteo微胶囊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如图3所示。由图3(a)和图3(b)对比可知,ps-tteo粉末微球与cs/sa/ps-tteo微胶囊均为不规则形状,由于cs/sa的外层包覆作,胶囊粒子的外观也更加饱满。图3(c)为单个cs/sa/ps-tteo微胶囊粒子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可见多孔淀粉ps在外层cs/sa包覆作用下的孔径结构,说明ps-tteo粉末微球已被包覆。

2、tga分析

在n2氛围内,测试温度为30℃-600℃,升温速度为10℃/min条件下进行tga分析。如图4所示,cs/sa/ps-tteo微胶囊表现出与tteo和ps完全不同的热失重趋势,开始测量时随着温度升高,tteo、ps及cs/sa/ps-tteo微胶囊均缓慢挥发与释放,当升温60℃时,tteo进入快速分解阶段,约200℃左右进入平缓阶段,基本达到完全失重;ps在317℃-380℃进入迅速失重阶段,而cs/sa/ps-tteo微胶囊从210℃开始进入快速失重阶段,至278℃其失重率达60%以上,之后进入平缓失重阶段,说明微胶囊中的茶树精油挥发速度减慢,逐渐至完全失重。由此说明,cs/sa/ps-tteo微胶囊的热失重温度比纯tteo的热失重温度有所提高,是因为cs/sa将tteo封闭在了ps中,改变了ps-tteo微胶囊的热行为,提高了tteo的热稳定性。

3、ft-ir分析

tteo、ps和cs/sa/ps-tteo微胶囊的红外光谱分析如图5所示,tteo在2874cm-1、2968cm-1分别是精油中-ch3对称伸缩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2924cm-1出现的强吸收峰,是精油中-ch2的反对称伸缩伸缩振动吸收峰;1450cm-1和1370cm-1分别为-ch3和-ch2的变形振动及芳环骨架振动的重叠峰,这些峰是tteo茶树精油中有效成分的特征吸收峰,而在cs/sa/ps-tteo微胶囊中,上述吸收峰均消失,说明这些基团与壁材发生了化学反应,证明tteo被完全包覆。tteo中位于1370cm-1以下的指纹区的精细结构吸收峰在cs/sa/ps-tteo微胶囊红外光谱曲线中完全消失,也进一步证明了tteo被完全包覆。在ps中1146cm-1和1008cm-1处出现的吸收峰为淀粉中葡萄糖多聚体中-c-o-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cs/sa/ps-tteo微胶囊红外谱图中并不存在,说明ps与壁材发生了交联反应导致-c-o-c-结构破坏,也证明了ps-tteo被壁材包覆,这可进一步说明cs/sa/ps-tteo微胶囊包覆体的形成。

4、稳定性分析

微胶囊的冷热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化妆品的储存和使用。分别取样品微胶囊放置于50℃烘箱和-18℃冰箱,30d后观察微胶囊的冷热稳定性,结果显示产品外观完好,无油析出。耐有机溶剂性能也是衡量微胶囊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化妆品常用的有机溶剂易破坏微胶囊,如异十六烷、葵花籽油、葵酸甘油三酯等,本实验分别考察了上述三种溶剂对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图6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微胶囊在异十六烷、葵花籽油、葵酸甘油三酯溶剂中的稳定性图片。图6(a)为非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在溶剂中不稳定,很快出现微胶囊粒子沉淀析出及团聚现象,14天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0.54%、57.43%和68.20%。图6(b)是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在上述溶剂中能够稳定存放,外观均匀,无油析出,14天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仅为10.43%、13.87%和11.21%。说明条件优化后的cs/sa/ps-tteo微胶囊对溶剂具有一定稳定性。

5、释放性能分析

取0.1gtteo和相当于含0.1gtteo的cs/sa/ps-tteo微胶囊,分别置于密闭及敞开体系中放置,对其累积释放及每日释放行为进行研究。释放行为见图7。由图7(a)看出,在敞开体系中的tteo24h内全部挥发,相当于释放率100%。在敞开体系中的cs/sa/ps-tteo微胶囊,前4天累积释放率变化较快,以后逐渐放缓,14天累积释放率达15.77%。在封闭体系中,cs/sa/ps-tteo微胶囊释放率变化不大,14天累积释放率仅为7.37%。图7(b)是cs/sa/ps-tteo微胶囊在敞开和封闭体系单日释放率。由图7(b)可知,敞开体系中cs/sa/ps-tteo微胶囊中的tteo单日释放率逐渐降低,在10天左右释放趋于平稳,单日释放率最低仅为0.04%,说明cs/sa/ps-tteo微胶囊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在封闭体系的释放率明显低于敞开体系,这是由于在封闭体系中tteo蒸汽与cs/sa/ps-tteo微胶囊内部体系接近浓度平衡状态,故在10天后释放率逐渐减小,直至不再释放。这一性质有利于含tteo类化妆品的存储和放置稳定性的提高。

四、cs/sa/ps-tteo微胶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将本发明所制得的茶树精油微胶囊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茶树精油微胶囊祛痘凝胶,并对茶树精油微胶囊祛痘凝胶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qb/t1857-2013《润肤膏霜》的标准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茶树精油微胶囊祛痘凝胶检验结果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制得的茶树精油微胶囊应用于化妆品时,完全符合化妆品的相关要求,cs/sa/ps-tteo微胶囊在-18℃~50℃温度下和化妆品常用溶剂环境中可稳定存放,这一性质有利于提高tteo类化妆品储存和运输稳定性。同时本发明的茶树精油微胶囊既能减少tteo对皮肤的刺激,又可以实现tteo缓慢释放的长效修复,能够有效保证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在精油类化妆品的市场中具有优良的推广价值。

五、结论

本发明以ps为载体,以sa和cs为壁材,以tteo为芯材成功制备出了cs/sa/ps-tteo微胶囊。本发明所制得的cs/sa/ps-tteo微胶囊既能减少tteo对皮肤的刺激,又可以实现tteo缓慢释放的长效修复。同时本发明分别考察了ps与tteo的比例、sa、cs及ga的浓度以及合成温度对微胶囊粒径和包覆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得到cs/sa/ps-tteo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29.9μm,包覆率为88.68%。通过tem,tga,ft-ir、稳定性及释放率测试对cs/sa/ps-tteo微胶囊性质和释放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cs/sa/ps-tteo微胶囊中的tteo释放率明显下降,具有缓释效果,这一结果为精油类化妆品的开发、应用与存储放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