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3084发布日期:2020-01-21 17:4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治内外肾失衡萎小的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儿童及未婚青年男子由于先天不足或营养素供给失衡匮乏食物营养素不纯正都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外邪容易侵入机体生长发育不健全,特别是脾胃失健,食物难化成精华存纳在骨髓丹田内,不能充足的营长调节内外肾体与骨骼生长发育,将会影响成年后生育生活及劳动的能力,会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

此类疾病现代医学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用各种生物化工药物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现代中医中药上有些药物只能解决表面问题,不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

本发明采用中医取类比项,通过调养五脏六腑,进行标本兼治,能从根源上解决年轻人的生长发育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驼鹿茸1-70g;

鹿蹄筋1-70g;

驴尾1-70g;

牛尾1-70g;

鸡雏1-70g;

黄鳝1-70g;

泥鳅1-70g;

青桑葚1-70g;

高梁糠1-70g;

覆盆子1-70g;

兰花菜1-70g;

老牛错1-70g;

黄瓜子1-70g;

菠菜子1-70g;

生菜子1-70g;

小茴香1-70g;

高良姜1-70g;

大青盐1-70g;

百合1-70g;

桂皮1-70g;

花椒1-70g。

其中,所述驼鹿茸、鹿蹄筋、驴尾和牛尾均取自人工养殖的动物。

其中,所述鸡雏采用幼小鸡仔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黄鳝采用鳝鱼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泥鳅采用成年泥鳅的干制品。

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然后将称取后的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分成两份原料,将两份原料分别标记为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并且第一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第二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

s2、将第一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第一组份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第一组份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

s3、将第二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第二组份原料3倍的饮用水,并使第二组份原料在饮用水中先浸泡6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至100℃,并且使用反应釜加热30分钟左右,然后从反应釜中取出蒸煮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中的残渣过滤掉,并通过浓缩的方式使滤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70%;

s4、将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将s3中制成的滤液加入到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s3中制成的滤液与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初始原料;

s5、将s4中制成的初始原料加入到干燥箱内,将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100℃,通过干燥箱对初始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待初始原料的含水量达到6%~30%时,关闭干燥箱,并取出初始原料;

s6、将干燥后的初始原料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初始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初始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最后得到细度在30目~300目的粉末状药粉,从而制成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比,使用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配制出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并且本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通过制粉、提汁、浓缩、混合、干燥、打粉等现代加工技术精致而成,制得的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见效快治愈率高,本制剂的功能是强肾壮骨、除寒清疝、增强免疫力,主要防治儿童原精原营失供所造的双肾睾丸大小失平,外肾萎小、寒疝冷痛、骨骼发育身高生长迟缓、免疫力低下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驼鹿茸5g;鹿蹄筋5g;驴尾5g;牛尾5g;鸡雏5g;黄鳝5g;泥鳅5g;青桑葚5g;高梁糠5g;覆盆子5g;兰花菜5g;老牛错5g;黄瓜子5g;菠菜子5g;生菜子5g;小茴香5g;高良姜2g;大青盐3g;百合2g;桂皮3g;花椒10g。

其中,所述驼鹿茸、鹿蹄筋、驴尾和牛尾均取自人工养殖的动物。

其中,所述鸡雏采用幼小鸡仔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黄鳝采用鳝鱼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泥鳅采用成年泥鳅的干制品。

其中,驼鹿茸:补双肾、营气血、散痈节;鹿蹄筋:补肾阴、壮筋骨;驴尾:补肾血、通任督;牛尾:健脾胃、补气养血、强筋骨;鸡雏:健脾胃、补元阳、强壮体质;黄鳝:调节血糖、补虚补脑益气;泥鳅:滋阴祛湿、补肾壮阳、强健筋骨;青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高粱糠:健脾胃、止泻泄、收纳精髓;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兰花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老牛错:凉血止血、散淤消肿;黄瓜子:续筋接骨、祛风、消痰;菠菜子: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生菜子: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减肥瘦身;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高良姜:养脾温胃、镇痛、治疗腹泻;大青盐: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百合:养阴润燥、安心养神、补脾健胃;桂皮: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花椒:温中止痛、温热散寒。

进一步地,驼鹿茸见百合补五脏强筋骨通经络补而不燥;鹿蹄筋见老牛错强筋健肌促进筋骨生长,补排不痹;驴尾见菠菜子补肾血通任督,补而排毒;牛尾见青桑葚、高粱糠健脾生新、纳肾生髓、固排有余,以上九味共为君药。

其中,鸡雏见覆盆子补护肾阳提升阳气,补而不滞强壮体力;黄鳝见兰花菜健脾胃生精津强气血,生补不痹;泥鳅见黄瓜子健脾胃纳脾气、补肾经壮筋骨通导肠胃,以上六味共为臣药。

其中,小茴香、高良姜、桂皮祛五脏六腑之寒气,温化痰痹,利于补纳排除代谢废物毒素,此三味为佐药;大青盐见花椒一寒一热上下自如,引导诸品纳肾归元,水火共济归丹田,以上二味为使品。

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然后将称取后的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分成两份原料,将两份原料分别标记为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并且第一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第二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

s2、将第一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第一组份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第一组份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

s3、将第二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第二组份原料3倍的饮用水,并使第二组份原料在饮用水中先浸泡6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至100℃,并且使用反应釜加热30分钟左右,然后从反应釜中取出蒸煮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中的残渣过滤掉,并通过浓缩的方式使滤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70%;

s4、将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将s3中制成的滤液加入到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s3中制成的滤液与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初始原料;

s5、将s4中制成的初始原料加入到干燥箱内,将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100℃,通过干燥箱对初始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待初始原料的含水量达到6%~30%时,关闭干燥箱,并取出初始原料;

s6、将干燥后的初始原料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初始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初始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最后得到细度在30目~300目的粉末状药粉,从而制成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

其中,制成的粉末状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丸、散、膏、丹、汤、酊或饮剂等保健营养、食品。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驼鹿茸5g;鹿蹄筋5g;驴尾5g;牛尾5g;鸡雏5g;黄鳝5g;泥鳅5g;青桑葚5g;高梁糠5g;覆盆子5g;兰花菜5g;老牛错5g;黄瓜子5g;菠菜子5g;生菜子5g;小茴香5g;高良姜2g;大青盐3g;百合2g;桂皮8g;花椒5g。

其中,所述驼鹿茸、鹿蹄筋、驴尾和牛尾均取自人工养殖的动物。

其中,所述鸡雏采用幼小鸡仔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黄鳝采用鳝鱼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泥鳅采用成年泥鳅的干制品。

其中,驼鹿茸:补双肾、营气血、散痈节;鹿蹄筋:补肾阴、壮筋骨;驴尾:补肾血、通任督;牛尾:健脾胃、补气养血、强筋骨;鸡雏:健脾胃、补元阳、强壮体质;黄鳝:调节血糖、补虚补脑益气;泥鳅:滋阴祛湿、补肾壮阳、强健筋骨;青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高粱糠:健脾胃、止泻泄、收纳精髓;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兰花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老牛错:凉血止血、散淤消肿;黄瓜子:续筋接骨、祛风、消痰;菠菜子: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生菜子: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减肥瘦身;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高良姜:养脾温胃、镇痛、治疗腹泻;大青盐: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百合:养阴润燥、安心养神、补脾健胃;桂皮: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花椒:温中止痛、温热散寒。

进一步地,驼鹿茸见百合补五脏强筋骨通经络补而不燥;鹿蹄筋见老牛错强筋健肌促进筋骨生长,补排不痹;驴尾见菠菜子补肾血通任督,补而排毒;牛尾见青桑葚、高粱糠健脾生新、纳肾生髓、固排有余,以上九味共为君药。

其中,鸡雏见覆盆子补护肾阳提升阳气,补而不滞强壮体力;黄鳝见兰花菜健脾胃生精津强气血,生补不痹;泥鳅见黄瓜子健脾胃纳脾气、补肾经壮筋骨通导肠胃,以上六味共为臣药。

其中,小茴香、高良姜、桂皮祛五脏六腑之寒气,温化痰痹,利于补纳排除代谢废物毒素,此三味为佐药;大青盐见花椒一寒一热上下自如,引导诸品纳肾归元,水火共济归丹田,以上二味为使品。

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然后将称取后的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分成两份原料,将两份原料分别标记为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并且第一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第二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

s2、将第一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第一组份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第一组份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

s3、将第二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第二组份原料3倍的饮用水,并使第二组份原料在饮用水中先浸泡6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至100℃,并且使用反应釜加热30分钟左右,然后从反应釜中取出蒸煮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中的残渣过滤掉,并通过浓缩的方式使滤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70%;

s4、将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将s3中制成的滤液加入到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s3中制成的滤液与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初始原料;

s5、将s4中制成的初始原料加入到干燥箱内,将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100℃,通过干燥箱对初始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待初始原料的含水量达到6%~30%时,关闭干燥箱,并取出初始原料;

s6、将干燥后的初始原料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初始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初始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最后得到细度在30目~300目的粉末状药粉,从而制成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

其中,制成的粉末状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丸、散、膏、丹、汤、酊或饮剂等保健营养、食品。

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驼鹿茸5g;鹿蹄筋5g;驴尾5g;牛尾5g;鸡雏5g;黄鳝5g;泥鳅5g;青桑葚5g;高梁糠5g;覆盆子5g;兰花菜5g;老牛错5g;黄瓜子5g;菠菜子5g;生菜子5g;小茴香5g;高良姜2g;大青盐3g;百合2g;桂皮5g;花椒8g。

其中,所述驼鹿茸、鹿蹄筋、驴尾和牛尾均取自人工养殖的动物。

其中,所述鸡雏采用幼小鸡仔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黄鳝采用鳝鱼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泥鳅采用成年泥鳅的干制品。

其中,驼鹿茸:补双肾、营气血、散痈节;鹿蹄筋:补肾阴、壮筋骨;驴尾:补肾血、通任督;牛尾:健脾胃、补气养血、强筋骨;鸡雏:健脾胃、补元阳、强壮体质;黄鳝:调节血糖、补虚补脑益气;泥鳅:滋阴祛湿、补肾壮阳、强健筋骨;青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高粱糠:健脾胃、止泻泄、收纳精髓;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兰花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老牛错:凉血止血、散淤消肿;黄瓜子:续筋接骨、祛风、消痰;菠菜子: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生菜子: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减肥瘦身;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高良姜:养脾温胃、镇痛、治疗腹泻;大青盐: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百合:养阴润燥、安心养神、补脾健胃;桂皮: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花椒:温中止痛、温热散寒。

进一步地,驼鹿茸见百合补五脏强筋骨通经络补而不燥;鹿蹄筋见老牛错强筋健肌促进筋骨生长,补排不痹;驴尾见菠菜子补肾血通任督,补而排毒;牛尾见青桑葚、高粱糠健脾生新、纳肾生髓、固排有余,以上九味共为君药。

其中,鸡雏见覆盆子补护肾阳提升阳气,补而不滞强壮体力;黄鳝见兰花菜健脾胃生精津强气血,生补不痹;泥鳅见黄瓜子健脾胃纳脾气、补肾经壮筋骨通导肠胃,以上六味共为臣药。

其中,小茴香、高良姜、桂皮祛五脏六腑之寒气,温化痰痹,利于补纳排除代谢废物毒素,此三味为佐药;大青盐见花椒一寒一热上下自如,引导诸品纳肾归元,水火共济归丹田,以上二味为使品。

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然后将称取后的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分成两份原料,将两份原料分别标记为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并且第一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第二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

s2、将第一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第一组份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第一组份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

s3、将第二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第二组份原料3倍的饮用水,并使第二组份原料在饮用水中先浸泡6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至100℃,并且使用反应釜加热30分钟左右,然后从反应釜中取出蒸煮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中的残渣过滤掉,并通过浓缩的方式使滤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70%;

s4、将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将s3中制成的滤液加入到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s3中制成的滤液与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初始原料;

s5、将s4中制成的初始原料加入到干燥箱内,将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100℃,通过干燥箱对初始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待初始原料的含水量达到6%~30%时,关闭干燥箱,并取出初始原料;

s6、将干燥后的初始原料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初始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初始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最后得到细度在30目~300目的粉末状药粉,从而制成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

其中,制成的粉末状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丸、散、膏、丹、汤、酊或饮剂等保健营养、食品。

实施例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驼鹿茸5g;鹿蹄筋5g;驴尾5g;牛尾5g;鸡雏5g;黄鳝5g;泥鳅5g;青桑葚5g;高梁糠5g;覆盆子5g;兰花菜5g;老牛错5g;黄瓜子5g;菠菜子5g;生菜子5g;小茴香5g;高良姜2g;大青盐3g;百合5g;桂皮5g;花椒5g。

其中,所述驼鹿茸、鹿蹄筋、驴尾和牛尾均取自人工养殖的动物。

其中,所述鸡雏采用幼小鸡仔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黄鳝采用鳝鱼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泥鳅采用成年泥鳅的干制品。

其中,驼鹿茸:补双肾、营气血、散痈节;鹿蹄筋:补肾阴、壮筋骨;驴尾:补肾血、通任督;牛尾:健脾胃、补气养血、强筋骨;鸡雏:健脾胃、补元阳、强壮体质;黄鳝:调节血糖、补虚补脑益气;泥鳅:滋阴祛湿、补肾壮阳、强健筋骨;青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高粱糠:健脾胃、止泻泄、收纳精髓;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兰花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老牛错:凉血止血、散淤消肿;黄瓜子:续筋接骨、祛风、消痰;菠菜子: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生菜子: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减肥瘦身;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高良姜:养脾温胃、镇痛、治疗腹泻;大青盐: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百合:养阴润燥、安心养神、补脾健胃;桂皮: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花椒:温中止痛、温热散寒。

进一步地,驼鹿茸见百合补五脏强筋骨通经络补而不燥;鹿蹄筋见老牛错强筋健肌促进筋骨生长,补排不痹;驴尾见菠菜子补肾血通任督,补而排毒;牛尾见青桑葚、高粱糠健脾生新、纳肾生髓、固排有余,以上九味共为君药。

其中,鸡雏见覆盆子补护肾阳提升阳气,补而不滞强壮体力;黄鳝见兰花菜健脾胃生精津强气血,生补不痹;泥鳅见黄瓜子健脾胃纳脾气、补肾经壮筋骨通导肠胃,以上六味共为臣药。

其中,小茴香、高良姜、桂皮祛五脏六腑之寒气,温化痰痹,利于补纳排除代谢废物毒素,此三味为佐药;大青盐见花椒一寒一热上下自如,引导诸品纳肾归元,水火共济归丹田,以上二味为使品。

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然后将称取后的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分成两份原料,将两份原料分别标记为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并且第一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第二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

s2、将第一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第一组份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第一组份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

s3、将第二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第二组份原料3倍的饮用水,并使第二组份原料在饮用水中先浸泡6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至100℃,并且使用反应釜加热30分钟左右,然后从反应釜中取出蒸煮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中的残渣过滤掉,并通过浓缩的方式使滤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70%;

s4、将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将s3中制成的滤液加入到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s3中制成的滤液与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初始原料;

s5、将s4中制成的初始原料加入到干燥箱内,将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100℃,通过干燥箱对初始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待初始原料的含水量达到6%~30%时,关闭干燥箱,并取出初始原料;

s6、将干燥后的初始原料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初始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初始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最后得到细度在30目~300目的粉末状药粉,从而制成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

其中,制成的粉末状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丸、散、膏、丹、汤、酊或饮剂等保健营养、食品。

实施例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驼鹿茸5g;鹿蹄筋5g;驴尾5g;牛尾5g;鸡雏5g;黄鳝5g;泥鳅5g;青桑葚5g;高梁糠5g;覆盆子5g;兰花菜5g;老牛错5g;黄瓜子5g;菠菜子5g;生菜子5g;小茴香5g;高良姜2g;大青盐3g;百合4g;桂皮5g;花椒10g。

其中,所述驼鹿茸、鹿蹄筋、驴尾和牛尾均取自人工养殖的动物。

其中,所述鸡雏采用幼小鸡仔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黄鳝采用鳝鱼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泥鳅采用成年泥鳅的干制品。

其中,驼鹿茸:补双肾、营气血、散痈节;鹿蹄筋:补肾阴、壮筋骨;驴尾:补肾血、通任督;牛尾:健脾胃、补气养血、强筋骨;鸡雏:健脾胃、补元阳、强壮体质;黄鳝:调节血糖、补虚补脑益气;泥鳅:滋阴祛湿、补肾壮阳、强健筋骨;青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高粱糠:健脾胃、止泻泄、收纳精髓;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兰花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老牛错:凉血止血、散淤消肿;黄瓜子:续筋接骨、祛风、消痰;菠菜子: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生菜子: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减肥瘦身;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高良姜:养脾温胃、镇痛、治疗腹泻;大青盐: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百合:养阴润燥、安心养神、补脾健胃;桂皮: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花椒:温中止痛、温热散寒。

进一步地,驼鹿茸见百合补五脏强筋骨通经络补而不燥;鹿蹄筋见老牛错强筋健肌促进筋骨生长,补排不痹;驴尾见菠菜子补肾血通任督,补而排毒;牛尾见青桑葚、高粱糠健脾生新、纳肾生髓、固排有余,以上九味共为君药。

其中,鸡雏见覆盆子补护肾阳提升阳气,补而不滞强壮体力;黄鳝见兰花菜健脾胃生精津强气血,生补不痹;泥鳅见黄瓜子健脾胃纳脾气、补肾经壮筋骨通导肠胃,以上六味共为臣药。

其中,小茴香、高良姜、桂皮祛五脏六腑之寒气,温化痰痹,利于补纳排除代谢废物毒素,此三味为佐药;大青盐见花椒一寒一热上下自如,引导诸品纳肾归元,水火共济归丹田,以上二味为使品。

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然后将称取后的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分成两份原料,将两份原料分别标记为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并且第一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第二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

s2、将第一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第一组份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第一组份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

s3、将第二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第二组份原料3倍的饮用水,并使第二组份原料在饮用水中先浸泡6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至100℃,并且使用反应釜加热30分钟左右,然后从反应釜中取出蒸煮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中的残渣过滤掉,并通过浓缩的方式使滤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70%;

s4、将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将s3中制成的滤液加入到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s3中制成的滤液与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初始原料;

s5、将s4中制成的初始原料加入到干燥箱内,将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100℃,通过干燥箱对初始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待初始原料的含水量达到6%~30%时,关闭干燥箱,并取出初始原料;

s6、将干燥后的初始原料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初始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初始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最后得到细度在30目~300目的粉末状药粉,从而制成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

其中,制成的粉末状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丸、散、膏、丹、汤、酊或饮剂等保健营养、食品。

实施例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驼鹿茸5g;鹿蹄筋5g;驴尾5g;牛尾5g;鸡雏5g;黄鳝5g;泥鳅5g;青桑葚5g;高梁糠5g;覆盆子5g;兰花菜5g;老牛错5g;黄瓜子5g;菠菜子5g;生菜子5g;小茴香5g;高良姜2g;大青盐3g;百合2g;桂皮7g;花椒6g。

其中,所述驼鹿茸、鹿蹄筋、驴尾和牛尾均取自人工养殖的动物。

其中,所述鸡雏采用幼小鸡仔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黄鳝采用鳝鱼的干制品。

其中,所述泥鳅采用成年泥鳅的干制品。

其中,驼鹿茸:补双肾、营气血、散痈节;鹿蹄筋:补肾阴、壮筋骨;驴尾:补肾血、通任督;牛尾:健脾胃、补气养血、强筋骨;鸡雏:健脾胃、补元阳、强壮体质;黄鳝:调节血糖、补虚补脑益气;泥鳅:滋阴祛湿、补肾壮阳、强健筋骨;青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高粱糠:健脾胃、止泻泄、收纳精髓;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兰花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老牛错:凉血止血、散淤消肿;黄瓜子:续筋接骨、祛风、消痰;菠菜子: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生菜子: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减肥瘦身;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高良姜:养脾温胃、镇痛、治疗腹泻;大青盐: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百合:养阴润燥、安心养神、补脾健胃;桂皮: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花椒:温中止痛、温热散寒。

进一步地,驼鹿茸见百合补五脏强筋骨通经络补而不燥;鹿蹄筋见老牛错强筋健肌促进筋骨生长,补排不痹;驴尾见菠菜子补肾血通任督,补而排毒;牛尾见青桑葚、高粱糠健脾生新、纳肾生髓、固排有余,以上九味共为君药。

其中,鸡雏见覆盆子补护肾阳提升阳气,补而不滞强壮体力;黄鳝见兰花菜健脾胃生精津强气血,生补不痹;泥鳅见黄瓜子健脾胃纳脾气、补肾经壮筋骨通导肠胃,以上六味共为臣药。

其中,小茴香、高良姜、桂皮祛五脏六腑之寒气,温化痰痹,利于补纳排除代谢废物毒素,此三味为佐药;大青盐见花椒一寒一热上下自如,引导诸品纳肾归元,水火共济归丹田,以上二味为使品。

一种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然后将称取后的驼鹿茸、鹿蹄筋、驴尾、牛尾、鸡雏、黄鳝、泥鳅、青桑葚、高梁糠、覆盆子、兰花菜、老牛错、黄瓜子、菠菜子、生菜子、小茴香、高良姜、大青盐、百合、桂皮和花椒分成两份原料,将两份原料分别标记为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并且第一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第二组份原料占总原料组份的1%~99%;

s2、将第一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第一组份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第一组份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

s3、将第二组份原料依次加入到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第二组份原料3倍的饮用水,并使第二组份原料在饮用水中先浸泡6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至100℃,并且使用反应釜加热30分钟左右,然后从反应釜中取出蒸煮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中的残渣过滤掉,并通过浓缩的方式使滤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70%;

s4、将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将s3中制成的滤液加入到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s3中制成的滤液与s2中制成的粉末状第一组份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初始原料;

s5、将s4中制成的初始原料加入到干燥箱内,将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100℃,通过干燥箱对初始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待初始原料的含水量达到6%~30%时,关闭干燥箱,并取出初始原料;

s6、将干燥后的初始原料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将初始原料打磨成粉末状,并且通过目数为300目的过滤筛对打磨的粉末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残渣再次加入到研磨机内,通过研磨机对剩余的残渣进行研磨,直至将初始原料研磨后的粉末能够全部通过300目的过滤筛,最后得到细度在30目~300目的粉末状药粉,从而制成能够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

其中,制成的粉末状防治内外肾体失衡萎小的中药,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丸、散、膏、丹、汤、酊或饮剂等保健营养、食品。

以下表格列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应中草药的干重克数(单位/g)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