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肽制剂在制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1503发布日期:2020-04-10 23:02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科博肽制剂在制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民间俗称“蛇丹”、“缠腰龙”,属于中医学“缠腰火丹”、“蛇串疮”范畴。本病除有典型的皮肤疱疹外,神经痛是另一大特点。一般在皮疹出现前后2-3天即有神经痛,疼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且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

目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公认急性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密切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患phn的病人不仅有脊髓后根神经节的wallerian退变、脱水、囊性变、神经节神经元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和髓鞘的粗神经纤维轴突减少及明显的胶原化,脊髓后根神经节内也发现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以上病理性的改变以及长时间的精神因素导致了phn的发生。另外,对于一些恶性肿瘤的放化疗期间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细胞免疫的低下,导致身体虚弱,其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几率也增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持续性、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以及难以忍受瘙痒。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常应用止痛药物治疗,常用的止痛药物阿片类药、抗惊厥药、麻醉药、抗抑郁药物等,存在不良反应和成瘾性等副作用。

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约占干重的90%至95%;酶类和毒素约含二十多种。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的蛇种、亚种所分泌的蛇毒,毒性成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眼镜蛇属蛇毒中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眼镜蛇毒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酶类等功能组分,酶类主要分为氧化酶(l—aao)和水解酶(pla2、蛋白酶、核酸酶、乙酰胆碱酯酶、透明质酸酶)两类。现代研究证明:眼镜蛇毒神经毒素用于治疗血管性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具有一定疗效且无成瘾性;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它在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神经元的生长、分化与生存的过程,具有修复神经损伤的作用;眼镜蛇毒酶类中的l—氨基酸氧化酶、pla2、蛋白水解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凝血酶抑制剂功能。蝮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类化合物,含有水解蛋白酶、精氨酸酶、磷酸二脂酶等多种酶类。目前国内外的蝮蛇制剂主要以精氨酸酶为主的抗凝剂为主,具有抗凝、去纤、溶栓和扩张血管的功效。矛头蝮蛇蛇毒血凝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蝮蛇制剂之一,为从矛头蝮蛇的毒液分离出来的凝血物质,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银环蛇毒素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包括ɑ-银环蛇毒素(ɑ-bgt)、β-银环蛇毒素(β-bgt)、γ-银环蛇毒素(γ-bgt)和磷脂酶a等酶类。现代研究证明:ɑ-bgt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亲和力高,因此是研究乙酰胆碱受体结构的理想探针;可用于显示完整细胞膜表面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布和密度。观察各种药物、毒物和其他致病因子对乙酰胆碱受体动力学变化的影响,也是从组织中分离和纯化乙酰胆碱受体的重要工具;对重症肌无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随着蛇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蛇毒提取液及其制品已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文献《蛇毒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国民间疗法,2008)中研究了蛇毒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蛇毒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痊愈+显效率为82.8%。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痊愈+显效率为66.7%。该文献只阐述了蛇毒注射液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蛇毒中成分较多,尚未明确是由于神经因子还是其他成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不够明确。文献《蛇蜂毒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阐述了蛇毒中含有丰富的神经生长因子,可修复损伤神经,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药物。并提供了治疗方法:目前国药准字号蛇毒制剂有:纤溶酶、消栓灵、降纤酶、靳蛇酶、巴曲酶等。采用纤溶酶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给药,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停7天再继续第2、3疗程。临床观察,蛇毒疗法副作用少,疗效可靠,治愈率高。疼痛症状消失后改用蛇毒口服制剂2~3个月,巩固疗效。纤溶酶、消栓灵、降纤酶、靳蛇酶、巴曲酶属于蛇毒中血凝酶组分,主要是通过抗凝、去纤、溶栓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慢,治疗周期长。

科博肽是从眼镜蛇蛇毒中分离提纯的低分子多肽,其化学名为眼镜蛇毒神经毒素,分子量在7000道尔顿左右。眼镜蛇毒神经毒素与n型乙酰胆碱受体有高度亲和力,能阻止神经肌肉接头神经冲动信号的传递。影响脑内乙酰胆碱的代谢,并能提高人、鼠脑内脑啡肽含量,产生镇痛作用。科博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疼痛、慢性关节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麻风反应神经痛等慢性疼痛的治疗,长期临床使用表明,科博肽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无成瘾性、无耐受性,镇痛作用持久,对停药或禁戒海洛因后出现的各种生理和精神依赖症状均有一定疗效,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慢性、顽固性、持续性疼痛治疗,出现疗效后可减量维持。

目前,科博肽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科博肽制剂在制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科博肽制剂中的主要成分科博肽是从眼镜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的神经毒蛋白,按干燥品计算,含神经毒蛋白不得少于35.0%。

本发明所述科博肽制剂,是按一定工艺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可以从现有专利公开的文件中获得,或根据其他公开的文献技术及药品标准制备。如ws-10001-(hd-0833)-2002、文献《注射用科博肽制剂生产工艺研究》(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15)、cn200710121481.1、cn201410572487.0。

所述科博肽制剂是根据需要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稀释剂、赋型剂、助溶剂、缓释剂、缓冲剂、抑菌剂、渗透压调节剂,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所需要的剂型。

所述科博肽制剂的剂型为注射剂、口服制剂、肠溶制剂、直肠给药制剂、口腔吸收制剂;优选为注射剂。

本发明所述的科博肽制剂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如已上市的由云南南诏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科博肽注射液,注射液中科博肽的含量为2ml:70μg,每次用药140μg,每日140μg—280μg,用药时间应大于6小时,连续用药10天后应停药1-2日。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hpn)目前临床研究发病症状为:带状疱疹病毒造成的脊髓后根神经节wallerian退变、脱水、囊性变、神经节神经元细胞数量显著降低,髓鞘的粗神经纤维轴突减少及明显的胶原化,脊髓后根神经节内出现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持续性、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以及难以忍受瘙痒。

为了探究科博肽制剂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进行了药效研究,从治疗效果、现有技术/产品给药对比情况方面,比较了给药后模型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变化;并研究了给药大鼠肝功能指标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的科博肽制剂具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的作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制剂对带状疱疹病毒造成的脊髓后根神经节的wallerian退变、脱水、囊性变、神经节神经元细胞数量显著降低,髓鞘的粗神经纤维轴突减少及明显的胶原化,脊髓后根神经节内出现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而引起的激烈神经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相比现有相似配方及常用产品,具有治疗效果更优、恢复程度快等优势,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验例1科博肽制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效学评价及机制分析实验研究

1、试验材料

组1:上市科博肽注射液,由云南南诏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ml:70μg;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用药4ml,每日注射2次,注射时间应大于6小时。

组2:科博肽口服片,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280μg/0.25g片;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片。

组3:科博肽肠溶片,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为:280μg/0.25g/素片,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片。

组4:科博肽直肠给药栓剂,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140μg/2g栓;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栓。

组5:科博肽口腔吸收片剂,按照现有公开技术方案制成,规格:40μg/0.1g/片;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2片。

对照组1:眼镜蛇毒注射液,按照现有公开技术(公开号为cn1124159a的专利)制成,规格为0.1mg/ml;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日1次,每次用药1ml。

对照组2: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按照现有公开技术(公开号为cn1285357a的专利)制成,规格:1000单位/支;用法用量每日肌注1次,每次2000单位。

对照组3:文献《蛇毒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国民间疗法,2008)公开的治疗方法:纤溶酶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给药,每天1次,纤溶酶停7天再继续第2、3疗程。

2、试验对象:spf级7-8周龄sd大鼠,体重为180-220g,150只,雌雄各半。

3、试验方法

3.1造模方法

3.1.1病毒接种液的制备:取实验室保存的cv-1细胞完全培养基(dmem/f12)中制成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计数后接种于培养瓶中(浓度为5×105个/cm2),再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当有80%以上cv-1细胞感染后,收集被感染细胞于pbs中洗涤,重悬,最后得到浓度约为11×107个/100μl的病毒接种液。

3.1.2造模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空白组,造模组108只,空白组12只;空白组sd大鼠左趾璞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0μl;造模组sd大鼠于左趾璞处皮下注射病毒接种液50μl,从注射次日起观察实验组大鼠缩爪阈值的变化,缩爪阈值由压力测痛仪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的缩爪阈值于注射后第2天起开始持续下降,其中实验组大鼠在注射后第12~15天时缩爪阈值降至较低水平并稳定于这一痛阈水平,说明此phn模型已造模成功。

3.2给药方法: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0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1-5、对照组1-3,每组12只大鼠。在给药周期内,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8ml/d;实验组1大鼠肌内注射科博肽注射液,一次注射1.14ml,每次注射2次,两次注射时间大于6小时;实验组2大鼠灌胃科博肽口服片,每日1次,每次0.036g;实验组3灌胃科博肽肠溶片,每日1次,每次0.036g;实验组4大鼠直肠给科博肽直肠给药栓剂,每日2次,每次0.51g;实验组5大鼠口腔黏膜给药,将科博肽口腔吸收片剂放置在大右侧口腔颊囊处,放置0.028g,每日放置1次;对照组1大鼠肌内注射眼镜蛇毒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0.2ml;对照组2大鼠肌内注射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0.8支;对照组3大鼠静脉给纤溶酶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天1次。各组连续给药5天。

4、指标检测剂及计算

4.1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wt)测定

在大鼠给药第3日、第5日以及给药后5日采用vonfreyfilament触觉测痛仪测定大鼠右侧后肢pwt。记录大鼠出现抬足、舔足或躲避行为时刺激强度,每只大鼠测5次,取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3次的平均值即为pwt。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试验组药物对大鼠pwt的影响

从表1可知,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在给药第3日、第5日以及给药后5日的pwt值均明显降低;而各实验组、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各组给药第3日、第5日以及给药后5日的pwt值明显升高,表明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可显著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pwt值,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实验组各组间差异不大,但总体上好于对照组;尤其是实验组1,给药第3日、第5日以及给药后5日的pwt值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例2动物毒性实验

8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分为8组,每组雌雄各5只;按照实验例1中实验组1-5和对照组1-3的给药方法给药。连续给药30天,给药期间及停药后5天时,观察小鼠生长状态和活动饮食,鉴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组织结构以及尿常规等。结果发现所有sd大鼠均健康生存,无任何毒副作用;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状态,与正常sd大鼠比较无差异。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科博肽制剂,用药安全可靠。

三、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遗留的神经性病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持续性、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以及难以忍受瘙痒。本实验通过带状疱疹病毒诱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模型,研究了本发明制剂对带状疱疹病毒造成的后遗神经痛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剂能明显增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pwt),对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激烈神经性疼痛、瘙痒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愈率高、安全稳定。

现有技术认知中,蛇毒在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时,发挥改善作用的主要是神经生长因子、蛇毒血凝酶;本发明研究打破了神经生长因子、蛇毒血凝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这种认知,提供了一种眼镜蛇毒神经毒素制剂(科博肽制剂)的新应用,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提供了又一良好选择。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2月18日 20:50
    不清楚退款理财通处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