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1234发布日期:2019-12-06 17:0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



背景技术:

喉镜是口腔喉部及气管医疗过程中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抬升病人会厌附近的组织,以收集病人喉部的图像,利用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手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技术,因此可视喉镜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在手术过程中,气道导管的插管过程和脱管过程是否顺利直接决定了手术的成功率,因此现有的部分可视喉镜会内设引导部件,具体是在可视喉镜的前端部分内设一个小台阶作为气道导管插管和脱管时的引导部件,上述设计的可视喉镜对气道导管插管、脱管的成功率相对会高一些,但是该可视喉镜中的引导部件是固定设置在可视喉镜内的,导致喉镜的前端尺寸较大,增加喉镜置入和取出的难度,以及增加对患者喉部过度压迫造成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解决了现有的内设引导部件的可视喉镜,由于前端尺寸较大导致的置入和取出难度大和压迫喉部风险的技术问题,既能实现内设引导片喉镜辅助插管和脱管的高成功率及易操作性,同时可大幅降低传统固定式引导片喉镜对患者喉部造成损伤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包括显示器和喉镜手柄,所述喉镜手柄的一端可与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喉镜手柄的另一端凸设有喉镜叶片,所述喉镜叶片的前端安装有摄像组件;还包括活动式导片,所述活动式导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喉镜叶片的内壁,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所述活动式导片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喉镜叶片的前端开口。

进一步,所述喉镜叶片的内壁还设有连接部,所述活动式导片包括交叉设置的连接片和引导片,所述连接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活动式导片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引导片与所述喉镜叶片的内壁形成弧形导向通道。

进一步,所述连接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活动式导片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引导片与所述喉镜叶片的内壁形成弧形导向通道。

进一步,所述连接片的前端设有导向台阶,且所述导向台阶向所述引导片的中线凸伸。

进一步,所述引导片的横向截面呈第一弧形,所述引导片的纵向截面呈第二弧形,所述第一弧形的弧度小于所述第二弧形的弧度。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设置为阻尼器。

进一步,所述前端开口的边缘圆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喉镜叶片的内壁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喉镜手柄和所述活动式导片之间,且所述限位部可与所述活动式导片抵接,用于限制所述活动式导片的转动幅度。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为所述喉镜叶片的内壁凸设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设有活动式导片,活动式导片转动连接于喉镜叶片的内壁,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活动式导片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以打开或闭合喉镜叶片的前端开口。上述可视喉镜的设置,在喉镜叶片被置入人体的口腔或咽喉部位之前,先驱动活动式导片转动到闭合位置,以闭合喉镜叶片的前端开口,达到缩小喉镜叶片前端尺寸的效果,使喉镜叶片容易通过人体的口腔及咽喉部位;接着,将气道导管送入该可视喉镜中,活动式导片在气道导管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到打开位置,以打开喉镜叶片的前端开口,此时活动式导片与喉镜叶片的内壁形成弧形导向通道,从而有效对气道导管进行导向,使其朝着正确的轨迹进入人体的气管内;当在取出喉镜叶片时,气道导管可轻松从喉镜叶片中脱出,避免对气道导管造成不适当的位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解决了现有的内设引导部件的可视喉镜,由于前端尺寸较大导致的置入和取出难度大和压迫喉部风险的技术问题,既能实现内设引导片喉镜辅助插管和脱管的高成功率及易操作性,同时可大幅降低传统固定式引导片喉镜对患者喉部造成损伤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闭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闭合位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气道导管驱动作用下转动到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在使用状态下活动式导片在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第一弧度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第二弧度的示意图。

图中,10—喉镜手柄、11—喉镜叶片、101—前端开口、101a—边缘、102—内壁、103—连接部、104—限位部、20—显示器、31—摄像头、32—连接线、40—活动式导片、41—连接片、401—连接孔、402—导向台阶、42—引导片、50—气道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闭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闭合位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在气道导管驱动作用下转动到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在使用状态下活动式导片在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第一弧度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喉镜的活动式导片的第二弧度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的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下述简称可视喉镜),包括喉镜手柄10、显示器20和活动式导片40,喉镜手柄10的一端可与显示器20固定连接;喉镜手柄10的另一端凸设有喉镜叶片11,喉镜叶片11为开放式结构,喉镜叶片11的前端安装有摄像组件,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31和连接线32,连接线32的一端接口连接摄像头31,连接线32从喉镜叶片11的外侧穿入喉镜手柄10内,连接线32的另一端接口连接显示器20,摄像头31安装在喉镜叶片11的前端,且接近前端开口101处,可获得最佳的声门暴露图像;另外,活动式导片40转动连接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活动式导片40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以打开或闭合喉镜叶片11的前端开口101;其中,在喉镜叶片11被置入人体之前,活动式导片40被人手操作,将活动式导片40转动到闭合位置,以闭合喉镜叶片11的前端开口101;在气道导管50被送入可视喉镜的过程中,活动式导片40被送入的气道导管50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到打开位置,以打开喉镜叶片11的前端开口101,此时,活动式导片40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形成送管通道,气道导管50顺着该送管通道进入人体气道内。

具体参见图1-图4,上述可视喉镜的设置,在喉镜叶片11被置入人体的口腔或咽喉部位之前,先驱动活动式导片40转动到闭合位置,具体参见图1和图2,以闭合喉镜叶片11的前端开口101,达到缩小喉镜叶片11前端尺寸的效果,使喉镜叶片11容易通过人体的口腔及咽喉部位;接着,将气道导管50送入该可视喉镜中,活动式导片40被送入的气道导管50的驱动作用转动到打开位置,具体参见图3和图4,以打开喉镜叶片11的前端开口101,此时活动式导片40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形成弧形导向通道,从而有效对气道导管50进行导向,使其朝着正确的轨迹进入人体的气管内;当在取出喉镜叶片11时,气道导管50可轻松从喉镜叶片11中脱出,避免对气道导管50造成不适当的位移。解决了现有的内设引导部件的可视喉镜,由于前端尺寸较大导致的置入和取出难度大和压迫喉部风险的技术问题,既能实现内设引导片喉镜辅助插管和脱管的高成功率及易操作性,同时可大幅降低传统固定式引导片喉镜对患者喉部造成损伤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但不限制于,参见图1-图6,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设有连接部103,活动式导片40包括交叉设置的连接片41和引导片42,也就是说连接片41和引导片42折弯设置,连接片41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03,以实现活动式导片40转动连接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活动式导片40在打开位置时,引导片42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形成上述弧形导向通道。优选地可以是,连接片41设有连接孔401,连接部103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凸设形成,连接片41通过连接孔401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03,参见图3和图4,活动式导片40在打开位置时,引导片42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形成上述弧形导向通道,从而有效对气道导管50进行导向。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设置通孔作为连接部103,对应地,连接片41设有连接柱,连接片41通过连接柱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03,以实现活动式导片40转动连接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

此外,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图6和图8-图9,引导片42的横向截面呈第一弧形,引导片42的纵向截面呈第二弧形,其中,第一弧形的的第一弧度r1小于第二弧形的第二弧度r2,第二弧形的设计,利于实现引导片42与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匹配形成弧形导向通道,第一弧形的设计,利于实现有效引导气道导管50左右居中在上述弧形导向通道中,如此设计,有效对气道导管50进行导向,使其朝着正确的轨迹进入人体的气管内。

另外,为了进一步有效引导气道导管50左右居中在上述弧形导向通道,参见图6,连接片41的前端设有导向台阶402,导向台阶402向引导片42的中线凸伸,更好地对气道导管50定位,进一步有效对气道导管50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部103设置为阻尼器,阻尼器可保持活动式导片40停留在转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避免可视喉镜在置入和取出过程中,活动式导片40发生位移造成干涉。

另外,在喉镜叶片11被置入人体的口腔或咽喉部位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口腔及咽喉组织造成不当的损伤,具体参见图1和图2,喉镜叶片11的前端开口101的边缘101a圆滑过渡,进一步地,呈圆弧形过渡面。

此外,为了限制活动式导片40的转动幅度过大,避免喉镜叶片11的前端开口101过大,参见图1和图3,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还设有限位部104,限位部104位于喉镜手柄10和活动式导片40之间,且在活动式导片40的转动过程中,限位部104可与活动式导片40抵接,保证在转动行程范围内,达到有效控制活动式导片40的转动幅度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部104为喉镜叶片11的内壁102凸设的突起,设计巧妙,加工简单。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置活动式导片的可视喉镜,解决了现有的内设引导部件的可视喉镜,由于前端尺寸较大导致的置入和取出难度大和压迫喉部风险的技术问题,既能实现内设引导片喉镜辅助插管和脱管的高成功率及易操作性,同时可大幅降低传统固定式引导片喉镜对患者喉部造成损伤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