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2522发布日期:2019-12-06 17:2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护理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护理充气垫。



背景技术:

卧床病人日常护理劳动强度很大,一来需定时翻身拍背,目的是减少肺部痰液蓄积,产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同时防止背部产生褥疮;二来大小便接取及清洗,每日重复必不可少。往往身体强健的护理人员都难以长期应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理充气垫,辅助护理人员为病人翻身,方便省力;充气抬高病人臀部,方便大小便处理及清洗,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护理充气垫,包括左右侧独立的从肩部延伸至大腿部的a气囊腔、b气囊腔,两气囊腔下部将臀裆部避开形成凹弧状,a气囊腔、b气囊腔充气后上壁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斜壁,在凹弧状部位设一独立的骶尾部c气囊腔,每一气囊腔独立气管连通气泵。

将本护理充气垫铺放在床上,病人仰卧,需要向左侧翻身时,向右侧b气囊腔充气,b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右侧身体向左翻掀。同理,当需要向右侧翻身时,向左侧a气囊腔充气,a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左侧身体向右翻掀,护理人员可扶着病人较轻松为之翻身。当病人需要大小便时,则向c气囊充气,c气囊抬起病人骶尾部,可方便放入便盆为其接屎尿,也便于清洗。利用本实用新型辅助护理,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a气囊腔、b气囊腔连接处上下部分别连接有拉带,拉带两端分别搭放在a气囊腔、b气囊腔上方。借助拉带牵翻病人,更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三个气囊腔上分别设有充气开关阀,开关阀气管连通气泵。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a气囊腔、b气囊腔外侧分别设有长条型d气囊腔、e气囊腔,a气囊腔与e气囊腔连通,b气囊腔、d气囊腔连通。充气a气囊腔时,e气囊腔也鼓起,充气b气囊腔时,d气囊腔也鼓起,这样可以限制病人身体向要翻侧的方向移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骶尾部c气囊腔底边部呈w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左右侧a气囊腔、b气囊腔以及拉带可配合协助护理人员为卧床病人翻身,d气囊腔、e气囊腔起着阻挡病人在掀翻时移位;c气囊腔充气可抬起病人臀部,方便为病人接屎尿及清洗。使用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提高患者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侧独立的从肩部延伸至大腿部的a气囊腔1、b气囊腔2,两气囊腔下部将臀裆部避开形成凹弧状,a气囊腔1、b气囊腔2充气后上壁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斜壁,在凹弧状部位设一独立的骶尾部c气囊腔3,c气囊腔3底边部呈w型,三个气囊腔上分别设有充气开关阀,开关阀气管连通气泵(图中未示出)。所述a气囊腔1、b气囊腔2外侧分别设有长条型d气囊腔5、e气囊腔6,a气囊腔1与e气囊腔6连通,b气囊腔2、d气囊腔5连通。

a气囊腔1、b气囊腔2连接处上下部分别连接有拉带4,拉带4两端分别搭放在a气囊腔、b气囊腔上方。

将本护理充气垫铺放在床上,病人仰卧,需要向左侧翻身时,向右侧b气囊腔充气,b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右侧身体向左翻掀,同时d气囊腔也鼓起,这样可以限制病人身体向左侧的方向移位。同理,当需要向右侧翻身时,向左侧a气囊腔充气,a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左侧身体向右翻掀,同时e气囊腔也鼓起,限制病人身体向右侧的方向移位,护理人员可扶着病人较轻松为之翻身。当病人需要大小便时,则向c气囊充气,c气囊抬起病人骶尾部,可方便放入便盆为其接屎尿,也便于清洗。利用本实用新型辅助护理,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提高患者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