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用黏膜切割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5598发布日期:2019-12-20 19:5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用黏膜切割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用黏膜切割闭合器。



背景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技术,作为一种胃肠道病变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通过该技术可以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治愈效果,但是现有的黏膜切除技术一般是先在内镜下用用切开刀切除黏膜组织,然后再用止血钳给患者止血,这种方式手术时间长,而且容易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内镜用黏膜切割闭合器,其在导管的一端设有压板和底板,在切割好后转动丝杆转动,丝杆移动时通过螺杆带动压板移动,压板下移后通过卡块与底板配合夹紧,由此可使本装置闭合,从而可避免使用止血钳而引起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导管、压板、底板、一号螺杆、二号螺杆、丝杆、卡块和挡块,所述导管上下两侧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固定环,上侧的固定环的上侧壁上通过轴承旋接有丝杆,该丝杆的上端穿过导管后,露设在导管的上方,且该丝杆与导管的内侧壁通过螺纹旋接,下侧的固定环的下侧壁固定在导管下侧的内侧壁上,上下两个固定环内分别插设有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该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左端穿过导管的左端后,悬设在导管的左侧,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右端穿过导管的右端后,分别旋接在压板和底板的左端内,该压板和底板的右端悬设在导管右端的上下两侧,压板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挡块,压板设置于底板的上方,底板上表面中端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嵌设有卡块,卡块均由竖板、下夹板、上夹板和一号弹簧构成,竖板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一号弹簧,该一号弹簧的下端与空腔下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其上端固定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上表面的一端上固定有滑片,该滑片滑动设置在上夹板下表面上的滑槽内,该上夹板呈工字型设置,且其一端穿过空腔上端一侧的侧壁后,露设在竖板的一侧,其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空腔一侧侧壁上的滑槽内,竖板下端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下夹板,该下夹板设置于上夹板的下侧,且其与竖板呈90°设置,下夹板下表面的中心固定有二号弹簧,该二号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底板前后两端凹槽的下侧壁上,底板前后两端凹槽的左右两侧壁分别通过螺栓与竖板的下端旋接,竖板的上端分别向底板的前后两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左侧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上端插设在压板内,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有摇柄。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内部的右端设有弹性钢条,该弹性钢条的中端与导管后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旋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压板的下表面上均设有药层。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薄膜,该薄膜固定在空腔一侧上端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镜用黏膜切割闭合器,其在导管的一端设有压板和底板,在切割好后转动丝杆转动,丝杆移动时通过螺杆带动压板移动,压板下移后通过卡块与底板配合夹紧,由此可使本装置闭合,从而可避免使用止血钳而引起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和底板夹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夹板使用后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夹板使用前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竖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导管1、压板2、底板3、一号螺杆4、二号螺杆5、丝杆6、卡块7、竖板7-1、下夹板7-2、上夹板7-3、一号弹簧7-4、空腔7-5、限位板7-6、滑片7-7、二号弹簧7-8、t型槽7-9、卡槽7-10、缺角7-11、挡块8、固定环9、伸缩杆10、摇柄11、弹性钢条12、药层13、薄膜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导管1、压板2、底板3、一号螺杆4、二号螺杆5、丝杆6、卡块7和挡块8,所述导管1上下两侧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固定环9,上侧的固定环9的上侧壁通过轴承旋接有丝杆6,该轴承嵌设在固定环9上侧的侧壁内,且其外圈与固定环9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丝杆6的下端焊接固定,该丝杆6的上端穿过导管1后,露设在导管1的上方,且该丝杆6与导管1的内侧壁通过螺纹旋接,下侧的固定环9的下侧壁焊接固定在导管1下侧的内侧壁上,上下两个固定环9内分别插设有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该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的左端穿过导管1的左端后,悬设在导管1的左侧,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的右端穿过导管1的右端后,分别通过螺纹旋接在压板2和底板3的左端内,该压板2和底板3的右端悬设在导管1右端的上下两侧,压板2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焊接固定有挡块8,压板2设置于底板3的上方,底板3上表面中端前后两侧的凹槽内均嵌设有卡块7,且通过螺栓旋接,卡块7均由竖板7-1、下夹板7-2、上夹板7-3和一号弹簧7-4构成,竖板7-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5,空腔7-5内设有一号弹簧7-4,该一号弹簧7-4的下端与空腔7-5下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上端焊接固定有限位板7-6,该限位板7-6上表面的一端上焊接固定有滑片7-7,该滑片7-7滑动设置在上夹板7-3下表面上的滑槽内,该上夹板7-3呈工字型设置,且其一端穿过空腔7-5上端一侧的侧壁后,露设在竖板7-1的一侧,其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空腔7-5一侧侧壁上的滑槽内,竖板7-1下端一侧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下夹板7-2,该下夹板7-2设置于上夹板7-3的下侧,且其与竖板7-1呈90°设置,下夹板7-2下表面的中心焊接固定有二号弹簧7-8,该二号弹簧7-8的下端焊接固定在底板3前后两端凹槽的下侧壁上,底板3前后两端凹槽的左右两侧壁分别通过螺栓与竖板7-1的下端旋接,竖板7-1的上端分别向底板3的前后两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3左侧的上表面上焊接固定有伸缩杆10(该伸缩杆10与现有技术中折叠伞伞柄的结构原理相同),该伸缩杆10的上端插设在压板2内,且焊接固定,可增加压板2和底板3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6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摇柄11,可通过摇柄11带动丝杆6转动,从而可方便医务人员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1内部的右端设有弹性钢条12,该弹性钢条12的中端与导管1后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旋接,该轴承分别套设在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上,且其外圈分别与弹性钢条12的两端焊接固定,其内圈分别与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焊接固定,可增加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和压板2的下表面上均涂设有药层13,可在夹紧伤口后,将药敷在伤口,从而可加快伤口的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7-6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薄膜14,该薄膜14粘设固定在空腔7-5一侧上端的内侧壁上,该薄膜14在使用前,其与上夹板7-3上的缺角7-11相抵触设置,可防止上夹板7-3在未触碰到挡块8时,先向空腔7-5内侧移动,造成后期无法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导管1的右端插入患者体内所需要的位置,再将切开刀插入导管1内,进行切除手术,切好后向外拉动的同时,手动摇动摇柄11,摇柄11带动上侧的固定环9向下移动,固定环9带动一号螺杆4向下移动,一号螺杆4带动压板2向下移动,当压板2压着伤口触碰到下夹板7-2时,将下夹板7-2向下压动,下夹板7-2将二号弹簧7-8向下压动,该二号弹簧7-8的弹力较差,从而可防止其挡住下夹板7-2向下转动,而竖板7-1则向中心转动,竖板7-1的上端带动上夹板7-3向中心转动,当上夹板7-3远离竖板7-1的一端触碰到挡块8时,上夹板7-3的另一端将薄膜14弄破后,向另一端移动,由于上夹板7-3呈工字型设置,其再向另一端推动时,其中端则掉至空腔7-5一侧的滑槽内,该滑槽为t型槽7-9,在未使用前,上夹板7-3的一端卡设在t型槽7-9的上端,当上夹板7-3将薄膜14弄破移动后,该上夹板7-3中端的卡槽7-10则滑动设置在t型槽7-9内,由于一号弹簧7-4的自弹力则将其向下侧拉动,从而使上夹板7-3在空腔7-5一侧的滑槽内向下滑动,直至上夹板7-3的下表面与压板2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可将伤口压紧,防止其出血,夹紧后,手动旋转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使其分别与压板2和底板3分离,分离后直接将导管1抽出即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其在导管1的一端设有压板2和底板3,在切割好后转动丝杆6转动,丝杆6移动时通过一号螺杆4带动压板2移动,压板2下移后通过卡块7与底板3配合夹紧,由此可使本装置闭合,从而可避免使用止血钳而引起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的右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弹性钢条12的两端旋接,而弹性钢条12的中端固定在导管1的内侧壁上,从而可增加一号螺杆4和二号螺杆5的稳定性;

3、压板2的下表面和底板3的上表面上均涂设有药层13,可在夹紧伤口后,将药敷在伤口,从而可加快伤口的复合。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