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液收集计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1236发布日期:2020-04-07 21:1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液收集计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尿液收集计量组件。



背景技术:

尿检是常规的体检或疾病治疗过程中非常普遍的检查项目。一般地,尿检过程中,通常采用敞口容器盛装待检尿液,然后再将容器中的尿液倒入检测试管中。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尿液盛装容器,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易泼洒,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尿液收集计量器组件,所述尿液收集计量器组件可折叠,具有占用空间小,利于收纳,使用方便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收集袋、环形折叠件和支撑件,所述柔性收集袋呈桶状,所述柔性收集袋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柔性收集袋的侧壁上设有安装袋,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收集袋的侧壁透明,且所述柔性收集袋的透明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所述环形折叠件安装在所述柔性收集袋上,且所述环形折叠件可弯折;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组件,通过将可弯折的环形折叠件安装在柔性收集袋上,使得尿液收集计量组件可折叠,具有占用空间小,利于收纳,使用方便等优点。

可选地,所述柔性收集袋包括:中空的桶体、呈圆形的顶盖和呈圆形的底盖,所述顶盖密封连接在所述桶体顶部,所述底盖密封连接在所述桶体底部,其中,所述环形折叠件安装在所述顶盖和/或所述底盖上。

有利地,所述环形折叠件包括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所述第一折叠件安装在顶盖的外周沿,所述第二折叠件安装在所述底盖的外周沿。

可选地,所述顶盖的外周沿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折叠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底盖的外周沿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折叠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沿所述柔性收集袋的周向延伸的环形。

有利地,所述桶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袋,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袋在所述桶体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安装袋沿轴向延伸,所述支撑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一一对应安装在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袋内。

可选地,所述进液口设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出液口设在所述桶体下部或所述底盖上,且所述进液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出液口通过阀门与取样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流管为可伸缩的波纹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液口可拆卸配合的导流嘴,且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设有适于与人体阴部适配的排尿器。

可选地,还包括:搅拌棒,所诉搅拌棒适于可拆卸地从所述进液口伸入所述柔性收集袋内,所述搅拌棒沿其轴向可伸缩。

有利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收集袋上设有两个提手,所述两个提手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提手为柔性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组件的柔性收集袋的折叠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柔性收集袋;21-第一折叠件;22-第二折叠件;3-支撑件;4-导流管;5-取样管;6-搅拌棒;7-提手;11-桶体;12-顶盖;13:底盖;41-导流嘴;42-排尿器;51-阀门;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03-安装袋;121-第一安装孔;131-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尿液收集计量器包括:柔性收集袋1、环形折叠件(即图示的第一折叠件21或第二折叠件22)和支撑件3。

所述柔性收集袋1呈桶状,所述柔性收集袋1上设有进液口101和出液口102,待收集的尿液可以从进液口101进入柔性收集袋1,需要检测或排出时,可以从出液口102将尿液排出。

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收集袋1的侧壁透明,从而患者和医务人员可以透过该透明侧壁看到柔性收集袋1内部,且所述柔性收集袋1的透明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如图1所示,可以实现计量,以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观察柔性收集袋内1的尿液容量。可选地,柔性收集袋1可整体透明。

所述环形折叠件安装在所述柔性收集袋1上,且所述环形折叠件可弯折,当需要收集尿液时,将环形折叠件展开,从而可以将柔性收集袋1展开,用于收集尿液并计量尿液容量,当需要收纳存放或运输时,将环形折叠件弯折,从而可以将柔性收集袋1折叠起来,占用空间小,而且利于收纳。该环形折叠件可以是高强度可弯折钢丝。

所述柔性收集袋1的侧壁上设有安装袋103,所述支撑件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袋103内,这样,使用时,将支撑件3安装在安装袋103内,可以利用支撑件3支承柔性收集袋1,使柔性收集袋1不易变形,使用方便。该支撑件3可以是支撑棒,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组件,通过将可弯折的环形折叠件安装在柔性收集袋1上,使得尿液收集计量组件可折叠,具有占用空间小,利于收纳,使用方便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收集袋1包括:中空的桶体11、呈圆形的顶盖12和呈圆形的底盖13,所述顶盖12密封连接在所述桶体11顶部,所述底盖13密封连接在所述桶体11底部,其中,所述环形折叠件安装在所述顶盖12和/或所述底盖13上。也就是说,柔性收集袋1呈中空的圆柱状,环形折叠件可以安装在顶盖12或底盖13中的至少一个上。例如,环形折叠件可以安装在顶盖12上;或者,环形折叠件可以安装在底盖13上;再或者,顶盖12和底盖13上可以同时安装有环形折叠件。

可选地,如图1所示,环形折叠件可以包括第一折叠件21和第二折叠件22,所述第一折叠件21安装在顶盖12的外周沿,所述第二折叠件22安装在所述底盖13的外周沿。这样,第一折叠件21在顶部支撑柔性收集袋1,第二折叠件22在底部支撑柔性收集袋1,支撑效果好,并且,将第一折叠件21和第二折叠件22重叠后同时弯折,即可将柔性收集袋1折叠,便于收纳。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顶盖12的外周沿具有第一安装孔121,所述第一折叠件2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内;所述底盖13的外周沿具有第二安装孔131,所述第二折叠件2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31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31均为沿所述柔性收集袋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安装方便,而且外形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体11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袋103,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袋103在所述桶体1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安装袋103沿轴向延伸,所述支撑件3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3可拆卸地一一对应安装在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袋103内。例如,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桶体11上设有六个安装袋103,六个支撑件3分别对应安装在六个安装袋103内。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3在柔性收集袋1展开后安装入安装袋103,从而可以有效支撑柔性收集袋1,使柔性收集袋1具有确定形状且不易变形,利于实现对收集在柔性收集袋1内的尿液进行精确计量,而且,便于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口101设在所述顶盖12上,所述出液口102设在所述桶体11下部或所述底盖13上,且所述进液口101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密封盖(图中未示意)或导流管4,所述出液口102通过阀门51与取样管5连通。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所述进液口101设在所述顶盖12上且靠近顶盖12的中部,所述出液口102设在所述桶体11下部。由此,可以利用导流管4将待收集的尿液导入柔性收集袋1,收集尿液标本后,可将导流管4拆下,装上密封盖,使柔性收集袋1呈密闭状,需要取样或排除尿液时,控制阀门51打开,可以方便地取样或排尽柔性收集袋1中的尿液,不易泼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干净卫生,使用方便。

有利地,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管4为可伸缩的波纹管,所述导流管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液口101可拆卸配合的导流嘴41,且所述导流管4的另一端设有适于与人体阴部适配的排尿器42。其中,所述排尿器42可为免蹲站式排尿器42,男女适用,采用柔韧的医用硅胶,可折叠收纳,耐用,清洁后可反复使用,排尿器42有效避免二次导流时样本污染,防止检验结果偏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器组件还包括:搅拌棒6,所诉搅拌棒6适于可拆卸地从所述进液口101伸入所述柔性收集袋1内,所述搅拌棒6沿其轴向可伸缩。由此,可以利用搅拌棒6对待检测尿液搅拌,可伸缩的搅拌棒6,可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为了便于对患者或医务人员对柔性收集袋1进行手持操作,所述柔性收集袋1上设有两个提手7,所述两个提手7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提手7可以设置在顶盖12的两侧边缘,且每个所述提手7为柔性提手7,这样,柔性提手7不会影响折叠收纳,而且便于手持操作,使用更加便利卫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组件,在收纳时,先将支撑件3从安装袋103中拆出,再将顶盖12和底盖13对齐叠加,然后如图2箭头示意的,将环形折叠件经过8字扭转后对折,即可使柔性收集袋1整体折叠为圆片状,不占用高度空间,而且圆形面积也可以减小为顶盖12的一半。在使用时,将环形折叠件经过8字扭转后打开,将顶盖12和底盖13分离,再将支撑件3装入安装袋103中,使柔性收集袋1呈桶装,即可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计量器组件可折叠,具有占用空间小,利于收纳,使用方便,而且不易泼洒,可以有效避免尿液样本污染,防止检验结果偏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