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8247发布日期:2020-02-18 13:02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时,需要用拉钩拉开切口周围的组织,以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手术操作。现在,有的拉钩在使用时需要有一定的体力支持,容易使人产生疲劳,一旦人体感受到疲劳,就造成在使用的过程中易产生影响手术的情况;有的拉钩专用性太强,如甲状腺拉钩或疝拉钩,适用范围狭窄;有的拉钩的长短尺寸是固定的,不同的病人对拉钩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无法灵活的满足各种情况的需要;有的拉钩的钩臂是硬质结构,没有弹性,不能柔性牵拉,易损伤牵拉的血管和神经;且不能够调节距离,达不到最佳显露手术区域;有的拉钩只能实现对手术切口的两个或三个方向的牵拉,不能实现全方位的牵拉,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能够将手术切口组织全方位牵开,达到最佳显露手术区域、减轻手术难度、避免组织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包括半圆状结构的第一环套、第二环套及至少一个弹性拉钩,第一环套与第二环套的内圈分别设置有拉钩固定杆,弹性拉钩的端部挂在拉钩固定杆上;所述的第一环套与第二环套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调节相互套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套接后通过弹性限位按键进行定位;所述的拉钩固定杆与第一环套、第二环套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附件进行连接,相邻连接附件之间形成拉钩固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为圆筒状结构,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部的内径,以使第一连接部能够套入第二连接部内;所述的弹性限位按键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内且弹性伸出于第一连接部的侧壁,第二连接部侧沿设置有与弹性限位按键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环套、第二环套为弹性空心管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环套、第二环套相互转动铰接,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为相同弧度的圆弧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为第一环套、第二环套的直线延长段,且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拉钩包括依次包括挂钩、弹性结构以及拉钩。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钩为单齿钩型拉钩、双齿钩型拉钩、浅窄型拉钩、浅宽型拉钩、深窄型拉钩、深宽型拉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第一环套与第二环套合围形成环状结构,内环周沿具有多个拉钩固定位能够连接弹性拉钩,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牵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以通过弹性限位按键进行调节位置,能够调整第一环套与第二环套之间的距离,调整到最佳显露手术区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拉钩的多种形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包括半圆状结构的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及至少一个弹性拉钩3,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的内圈分别设置有拉钩固定杆4,弹性拉钩3的端部挂在拉钩固定杆4上;所述的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可调节相互套接,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套接后通过弹性限位按键5进行定位;所述的拉钩固定杆4与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附件41进行连接,相邻连接附件41之间形成拉钩固定位42。其中,第一环套1与第一连接部11为一体结构、第二环套2与第二连接部21为一体结构,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均为弹性空心管状结构。拉钩固定杆4为实心杆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合围形成环状结构,内环周沿具有多个拉钩固定位42能够连接弹性拉钩3,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牵拉;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可以通过弹性限位按键5进行调节位置,能够调整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之间的距离,调整到最佳显露手术区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包括半圆状结构的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及至少一个弹性拉钩3,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的内圈分别设置有拉钩固定杆4,弹性拉钩3的端部挂在拉钩固定杆4上;所述的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可调节相互套接,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套接后通过弹性限位按键5进行定位;所述的拉钩固定杆4与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附件41进行连接,相邻连接附件41之间形成拉钩固定位42。

其中连接附件41为焊接固定的连接杆。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及第二连接部21为圆筒状结构,第一连接部11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部21的内径,以使第一连接部11能够套入第二连接部21内;所述的弹性限位按键5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内且弹性伸出于第一连接部11的侧壁,第二连接部21侧沿设置有与弹性限位按键5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孔51。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分别与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相互转动铰接,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为相同弧度的圆弧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合围形成环状结构,内环周沿具有多个拉钩固定位42能够连接弹性拉钩3,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牵拉;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可以通过弹性限位按键5进行调节位置,能够调整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之间的距离,调整到最佳显露手术区域。

其中弹性限位按键5可以采用球状按键,底部通过弹簧与第一环套1内部相连,球状按键部分凸出于第一环套1壁面,且与对应的定位孔51定位卡合,按下弹性限位按键5后,移动调节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定位孔51移动到与弹性限位按键5对应时,重新卡合定位,操作简易,定位稳定。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一种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包括半圆状结构的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及至少一个弹性拉钩3,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的内圈分别设置有拉钩固定杆4,弹性拉钩3的端部挂在拉钩固定杆4上;所述的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可调节相互套接,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套接后通过弹性限位按键5进行定位;所述的拉钩固定杆4与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附件41进行连接,相邻连接附件41之间形成拉钩固定位42。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及第二连接部21为圆筒状结构,第一连接部11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部21的内径,以使第一连接部11能够套入第二连接部21内;所述的弹性限位按键5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内且弹性伸出于第一连接部11的侧壁,第二连接部21侧沿设置有与弹性限位按键5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孔51。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分别为第一环套1、第二环套2的直线延长段,且相互平行。

所述的弹性拉钩3包括依次包括挂钩31、弹性结构32以及拉钩33。弹性结构32为缠绕成弹簧的结构,外侧的挂钩31为“g”型弹性结构。

如图4-9所示,所述的拉钩33为单齿钩型拉钩331、双齿钩型拉钩332、浅窄型拉钩333、浅宽型拉钩334、深窄型拉钩335、深宽型拉钩336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可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型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方位手术拉钩装置,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合围形成环状结构,内环周沿具有多个拉钩固定位42能够连接弹性拉钩3,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牵拉;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可以通过弹性限位按键5进行调节位置,能够调整第一环套1与第二环套2之间的距离,调整到最佳显露手术区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