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655发布日期:2020-06-16 23:5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领域,具体是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



背景技术:

虽然临床上越来越提倡重观察、轻干预,但是实际分娩中遇到的情况非常复杂和多,有指征就得干预,没指征就观察,一味的重观察也是不行的,所以人工破膜的操作也非常常见,且有必要熟练掌握和提高操作水平。

在人工破膜的操作中,传统的正规操作要求是使用齿钳,具体是手指引导下以齿钳人工破膜,穿刺点应略高于宫内口水平,使羊水沿针头流出,如羊水大量涌出时候,应用手将宫口堵住,使羊水缓慢流出,防止急骤流出而引起的腹压骤降性休克、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或胎儿小部分娩出。破膜后了解羊水情况,先露根据胎儿矢状缝和卤门确认胎方位,以及宫缩时先露的下降状况,破膜后仔细听胎心或胎儿监护。

但是,由于齿钳的较长,其进入产道中和操作时并不随手,使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手感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齿钳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齿钳的钳头,对羊膜进行夹持撕裂,故破口都是顿挫的,且开口大小没法掌握。故对操作带来很大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使用它对羊膜进行干预操作的时候,能够保证安全,且破口的可控度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长度为5~10cm;

所述棒体延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设有直柱腔,所述直柱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直柱腔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可伸缩的探块,所述探块的前端用于破膜,所述探块的后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棒体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直柱腔的前端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所述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后端冲齐,且所述直柱腔的内壁上沿截面方向设有弧形过槽,所述弧形过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后端相连通,

所述探块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在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内前后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棒体的后端可拆卸的设有尾帽;

所述尾帽的前端端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插柱,

所述直柱腔的后端设有与直柱腔相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柱紧密配合;

所述插柱上缠绕有环形绳圈,所述环形绳圈上连接有直绳,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设有过孔,所述直绳贯穿过孔,所述直绳的末端设有配重球。

进一步的,所述棒体为后端直径大于前端直径的锥台形,且前端端面及后端分别设有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探块的前端设置包括勾头、锥形头、片状头、螺旋头中的任一种结构。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本装置的前端不尖锐,且压缩弹簧既能保证一定的张力,又能保证过于压缩后收缩使尖端缩回,非常安全,易于做出较小的开口,易于用手指控制羊水流出情况。

同时,本棒体较小,易于捏握和控制,进入阴道的时候不会对抗阴道的生理弯曲,方便控制和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件拆分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自然状态)。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压缩探块状态)。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棒体;2、直柱腔;3、压缩弹簧;4、第一直槽;5、第二直槽;6、弧形过槽;7、探块;8、凸块;9、勾头;10、尾帽;11、容纳槽;12、插柱;13、绕绳;14、环形圈绳;15、直绳;16、配重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

主要用于认为方式的干预撕破宫口处妊娠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

虽然临床上越来越提倡重观察、轻干预,但是实际分娩中遇到的情况非常复杂和多,有指征就得干预,没指征就观察,一味的重观察也是不行的,所以人工破膜的操作也非常常见,且有必要熟练掌握和提高操作水平。

在人工破膜的操作中,传统的正规操作要求是使用齿钳,具体是手指引导下以齿钳人工破膜,穿刺点应略高于宫内口水平,使羊水沿针头流出,如羊水大量涌出时候,应用手将宫口堵住,使羊水缓慢流出,防止急骤流出而引起的腹压骤降性休克、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或胎儿小部分娩出。破膜后了解羊水情况,先露根据胎儿矢状缝和卤门确认胎方位,以及宫缩时先露的下降状况,破膜后仔细听胎心或胎儿监护。——这些都是规范的操作方式。

但是,由于齿钳的较长,其进入产道中和操作时并不随手,使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手感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齿钳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齿钳的钳头,对羊膜进行夹持撕裂,故破口都是顿挫的,且开口大小没法掌握,受到腹压、羊水多少、羊膜厚度、单胎双胎等情况的影响:

如果是双胎,宫内压力较大,肯定不能够使用齿钳;

如果宫内压力较大,羊水多,也不建议使用齿钳;

诸如上述问题,都是因为齿钳撕裂的口一般很大,不好控制大小,如果宫内压力较大,或者羊水较多的情况下,羊水流水太多太急,用手指是无法将宫口堵住的,羊水大量涌出会导致宫内压骤减,脐带脱垂等问题。

在操作上,我们科室曾经用过以下方法:将长棉签折断一点,右手探入阴道做指导,左手就将长棉签伸进阴道在胎膜上轻轻划几下胎膜就破了。这种操作据我们了解,在许多医院都非常普遍,主要就是棉棒不尖,又好用,滑出的小口易于控制,很安全也很好用。棉棒较小,易于捏拿探入的同时,也是要注意不能掉落。

现在,我们还使用的有长针头,比如双胎引导分娩的都是长针,除非是前羊水囊水太少破膜针不好破才会用齿钳,防止大量羊水涌出脐带脱垂,也防止宫内压骤减(羊水多时用手是堵不住的)。但针头终归有一定风险,刺伤自己容易发生感染,刺伤胎头也容易引发感染,故操作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但基于规范管理和分娩指征要求,部分产妇也只能用长针干预。

基于上述产科经常需要进行的破膜操作,其中一项方案,就是本示例的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它主要采纳了以往不正规操作但非常安全实用的棉签的短小易持握,以及操作灵活掌握精确,破口小便于堵住的优势进行设计。

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锥台形的棒体1,所述棒体1的长度是9cm,其前端(指向宫口的一端)的外径是6mm,后端的外径是15mm。

所述棒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设有直柱腔2,所述直柱腔2内设有压缩弹簧3。

所述直柱腔2的前端的侧壁上设有沿直柱腔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直槽4和第二直槽5,

所述第一直槽4和第二直槽5的底端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直槽4与第二直槽5之间设有将二者连通的弧形过槽6,所述第一直槽4的前端贯穿棒体1前端,形成半通槽,所述第二直槽5的前端距离棒体1的前端为14mm。

所述棒体1的前端设有可伸缩的探块7,所述探块7能在直柱腔2的顶端上下滑动,所述探块7的底部设有凸块8,所述凸块8的凸出方向与探块7的径向相对应,所述凸块8的凸出高度与第一直槽4及第二直槽5的深度相适应。所述凸块8用于与第一直槽4和第二直槽5配合,具体使用的时候,能够自第一直槽4插入低端的弧形过槽6(这一过程要对压缩弹簧3向内压缩一段行程距离),再控制探块7(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因为这个仅在安装的时候进行,故不影响使用)转动,使凸块8在弧形过槽6内转动至第二直槽5,松开控制,在压缩弹簧3的作用下,即可将探块7顶出,所述凸块8顶在第二直槽5的前端时,是安装后探块7探出的最长距离,为12mm。所述探块7的长度比第一直槽4长2mm。由于探块7的前端设计为非针尖的造型,故不会扎伤。

所述探块7为截面是圆形的直柱体,所述探块7的前端为勾形的勾头9,且勾头9的边缘为圆角结构,不局限于本示例的情况下,所述探块7的前端也可设计为一个短针的结构,针尖不要过于尖锐,所述探块7的前端也可设计成一个薄片的结构,不设置刀刃,根据要求配合多种前端的结构,设计成不同型号的探块7,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但是注意都不要有过于尖锐的针或刃。

所述直柱腔2的后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直柱腔2相连通,且轴向重合,所述插槽的内径大于直柱腔2的内径。

所述棒体1的后端设有可拆卸的尾帽10,所述尾帽10向着后端拱起为圆角结构,整体圆润不扎手,所述尾帽10的前端端面的外径与棒体1后端端面的外径相对应,二者可以配合流畅。所述尾帽10的前端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的底部居中的设有插柱12,所述插柱12与插槽配合使用,二者紧密配合。

上述结构特别方便对内部组件的更换,取下尾帽10,就能取出弹簧。故本装置的内部组件,如弹簧、探块7都可以取出,取出后可以独立清洗消毒,取下尾帽10后整个直柱腔2也是两端敞开的结构,便于清洗消毒。我们常用微波清洗消毒,可以洗的很彻底。

所述插柱12与容纳槽之间形成环形的缝隙,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过孔,所述尾帽10上配合有绕绳13,所述绕绳13包括相连接的环形圈绳14和直线延伸的直绳15,所述直绳15得末端设有配重球16。所述环形圈绳14绕在插柱12根部,且所述直绳15从过孔贯穿,使配重球16垂落在棒体1外部的后端。

下面结合具体操作和使用,对上述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使用前,将消毒过后的无菌的本装置组件,包括探块7、压缩弹、棒体1、尾帽10;进行安装,具体安装方法是:

1)将弹簧放入直柱腔2,封闭尾帽10,保证直绳15从过孔贯穿,使配重球16垂落在棒体1外部的后端。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块7,将探块7的凸块8冲齐第一直槽4,向着直柱腔2内压入探块7,使凸块8沿着第一直槽4到达低端(过程对压缩弹簧3有压缩量),进入弧形过槽6,控制探块7使其转动,使凸块8沿着弧形过槽6转动到第二直槽5低端后(180度,半圈),松开压缩弹簧3即可向前顶探块7后端,使探块7的前端探出棒体1的前端,形成一个弹簧勾头9结构。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干预者左手持本棒体1,右手探入阴道做指导,左手将棒体1前端在前伸进阴道在胎膜上轻划数下,或适当的向内前顶几次,感受弹簧的压缩和羊膜的张力,几次就可以开口。

由于本装置的前端不尖锐,且压缩弹簧3既能保证一定的张力,又能保证过于压缩后收缩使尖端缩回,非常安全,易于做出较小的开口,易于用手指控制羊水流出情况。

同时,本棒体1较小,易于捏握和控制,进入阴道的时候不会对抗阴道的生理弯曲,方便控制和使用。

在操作的时候,配重球16垂落在阴道外部,这样一来,主要由两点好处:1)一旦羊水流出超出预想需要紧急堵住宫口,干预者可以松开本装置,集中精力用手指去控制宫口的情况,而不用担心本装置的掉落。2)可以防止操作中的掉落,保证进入的棒体1能够取出。

操作完成后,由于浸泡在羊水中,需要对本装置拆分清洗,通过上述结构,能方便的将本装置拆分成探块7、弹簧、尾帽10、棒体1、绕绳13这5部分,且拆开后整个棒体1为两端敞开的结构,特别方便用刷子擦刷,或者直接用设备清洗和消毒。以及后续的烘干。

故本装置保证了操作,解决了现有临床人工干预破膜的诸多问题,且兼顾了设备的清洗、拆装、消毒、烘干、存放等管理环节,真正做到了有助于对羊膜干预操作水平的提高,以及方便管理和使用,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