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8072发布日期:2020-02-18 13:0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增长迅速,远超全球增速。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器械和骨科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细分市场领域,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器械领域生产企业众多,常规医疗器械设备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高端医疗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且部分产品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作为医学影像的关键配件,设计好的结构,对图像显示,使用的方便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移动式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更有防水密封的结构要求。现有技术中在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的壳体和盖板之间设置防水胶圈进行密封,但是防水胶圈未被压紧的位置裸露在外,不能得到较好的固定,会影响防水胶圈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防水胶圈裸露在外的部分不能得到较好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其包括壳体、盖接于所述壳体上端的上盖板以及盖接于所述壳体下端的下盖板,所述壳体包括周壁,所述周壁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板、所述周壁的底部与所述下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周壁与所述上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圈、所述周壁与所述下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胶圈,所述第一防水胶圈和所述第二防水胶圈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防水胶圈和所述第二防水胶圈包括外圈部和压紧部,所述周壁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板、所述周壁的底部与所述下盖板共同压紧相应的所述压紧部,所述周壁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和底面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所述外圈部设置有第一嵌入部以及所述二防水胶圈的所述外圈部设置有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受挤压地插入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二嵌入部受挤压地插入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周壁的顶部设有为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所述压紧部让位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包括朝向所述上盖板的第一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周壁的顶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所述压紧部的侧端面和底端面分别抵靠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周壁的底部设有为所述第二防水胶圈的所述压紧部让位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朝向所述下盖板的第三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周壁的底面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二防水胶圈的所述压紧部的侧端面和顶端面分别抵靠所述第四表面和第三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部为在所述周壁顶面上沿周向的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部为在所述周壁底面上沿周向的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嵌入部为在所述上盖板的底面上沿周向的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凹陷部沿所述周壁的顶面的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嵌入部沿所述下盖板的顶面的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凹陷部沿所述周壁的底面的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所述压紧部的顶部设有朝靠近所述上盖板方向延伸的第一突起部,所述上盖板的底部设有为所述第一突起部让位的第三台阶部,所述第三台阶部包括朝向所述压紧部的第五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上盖板的底面的第六表面,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侧端面和顶端面分别抵靠所述第六表面和所述第五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胶圈的所述压紧部的底部设有朝靠近所述下盖板方向延伸的第二突起部,所述下盖板的顶部设有为所述第二突起部让位的第四台阶部,所述第四台阶部包括朝向所述压紧部的第七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七表面和所述下盖板的顶面的第八表面,所述第二突起部的侧端面和底端面分别抵靠所述第八表面和所述第七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位于外缘的第一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包括位于顶部的且与所述第一防水胶圈配合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防水胶圈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互接触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支撑壁的壁厚自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面处至所述第一支撑面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凹陷部包括位于外缘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二支撑壁包括位于底部的且与所述第二防水胶圈配合的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二防水胶圈包括与所述第三支撑面相互接触的第四支撑面,所述第四支撑面与所述第三支撑面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支撑壁的壁厚自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面处至所述第三支撑面处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防水胶圈未被压紧固定的外圈部处设置向靠近所周壁方向延伸的第一嵌入部和第二嵌入部,周壁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第一嵌入部受挤压地插入第一凹陷部内,第二嵌入部受挤压地插入第二凹陷部内,使得防水胶圈裸露在外且没有被压紧的部分得到固定,增强了防水胶圈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壳体;2、上盖板;3、下盖板;4、第一防水胶圈;5、第二防水胶圈;6、压紧部;7、外圈部;11、周壁;111、第一凹陷部;112、第二凹陷部;41、第一嵌入部;51、第二嵌入部;113、第一台阶部;114、第二台阶部;1131、第一表面;1132、第二表面;1141、第三表面;1142、第四表面;61、第一突起部;62、第二突起部;21、第三台阶部;31、第四台阶部;211、第五表面;212、第六表面;311、第七表面;312、第八表面;8、第一支撑壁;81、第一支撑面;42、第二支撑面;9、第二支撑壁;91、第三支撑面;52、第四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该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盖接于壳体1上端的上盖板2以及盖接于壳体1下端的下盖板3,壳体1包括沿壳体1四周设置的周壁11,周壁11与上盖板2、周壁11与下盖板3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周壁11与上盖板2之间、周壁11与下盖板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的结构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包括外圈部7和压紧部6,周壁11与上盖板2、周壁11与下盖板3共同压紧压紧部6,周壁1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陷部111和第二凹陷部112,第一防水胶圈4的外圈部7的底面以及第二防水胶圈5的外圈部7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向靠近周壁11方向延伸的第一嵌入部41和第二嵌入部51,第一嵌入部41受挤压地插入第一凹陷部111内,第二嵌入部51受挤压地插入第二凹陷部112内。当第一嵌入部41和第二嵌入部51设置得足够长,相应地第一凹陷部111和第二凹陷部112设置得足够深时,第一嵌入部41和第二嵌入部51完全插入第一凹陷部111和第二凹陷部112,可有效防止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由于压紧部6长期受力导致外圈部7出现翘边现象,能够提高防水胶圈的密封效果。

另外,第一凹陷部111包括位于外缘的第一支撑壁8,第一支撑壁8包括位于顶部的且与第一防水胶圈4配合的第一支撑面81,第一防水胶圈4包括与第一支撑面81相互接触的第二支撑面42,第二支撑面42与第一支撑面81的宽度相等,第一支撑壁8的壁厚自第一凹陷部111的底面处至第一支撑面81处逐渐减小,第二凹陷部112包括位于外缘的第二支撑壁9,第二支撑壁9包括位于底部的且与第二防水胶圈5配合的第三支撑面91,第二防水胶圈5包括与第三支撑面91相互接触的第四支撑面52,第四支撑面52与第三支撑面91的宽度相等,第二支撑壁9的壁厚自第二凹陷部112的底面处至第三支撑面91处逐渐减小。由于支撑壁的厚度自凹陷部底部处至支撑面处逐渐变小,所以支撑壁的支撑面处的壁厚足够小,使得防水胶圈的支撑面也足够小,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不容易掰离壳体1。

为了进一步保证防水胶圈的密封作用,如图2所示,周壁11还包括为第一防水胶圈4的压紧部6让位的第一台阶部113以及为第二防水胶圈5的压紧部6让位的第二台阶部114,第一台阶部113包括朝向上盖板2的第一表面1131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131和周壁11的顶面的第二表面1132,第一防水胶圈4的压紧部6的侧端面和底端面分别抵靠第二表面1132和第一表面1131。第二台阶部114包括朝向下盖板3的第三表面1141以及连接第三表面1141和周壁11的底面的第四表面1142,第二防水胶圈5的压紧部6的侧端面和顶端面分别抵靠第四表面1142和第三表面1141。第一台阶部113和第二台阶部114分别对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起支撑作用,使得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可靠地密封周壁11和上盖板2以及下盖板3之间的间隙,提高防水性能。优选的,第一表面1131和第二表面1132相互垂直,第三表面1141和所述第四表面1142相互垂直。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分别对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起支撑作用,使得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可靠地密封周壁11和上盖板2以及下盖板3之间的间隙,提高防水性能。可选的,上盖板2和下盖板3为碳纤维板,具有耐腐蚀性、抗震性、抗冲击性等良好性能。

具体的,第一台阶部113为在周壁11顶面上沿周向的间隔设置结构,第二台阶部114为在周壁11底面上沿周向的间隔设置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台阶部113也可在周壁11顶面上沿周向连续设置,第二台阶部也可在周壁11底面上沿周向连续设置,只要能够保证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可靠地密封周壁11和上盖板2以及下盖板3之间的间隙即可。优选的,第一嵌入部41为在上盖板2的底面上沿周向的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第一凹陷部111沿周壁11的顶面的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第二嵌入部51沿下盖板3的顶面的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第二凹陷部112沿周壁11的底面的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设置结构。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该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的防水密封结构的第一防水胶圈4的压紧部6的顶部设有朝靠近上盖板2方向延伸的第一突起部61,上盖板2的底部设有为第一突起部61让位的第三台阶部21,第三台阶部21包括朝向压紧部6的第五表面211以及连接第五表面211和上盖板2的底面的第六表面212,第一突起部61的侧端面和顶端面分别抵靠第六表面212和第五表面211。第二防水胶圈5的压紧部6的底部设有朝靠近下盖板3方向延伸的第二突起部62,下盖板3的顶部设有为第二突起部62让位的第四台阶部31,第四台阶部31包括朝向压紧部6的第七表面311以及连接第七表面311和下盖板3的顶面的第八表面312,第二突起部62的侧端面和底端面分别抵靠第八表面312和第七表面311。第一突起部61和第三台阶部21之间的配合、第二突起部62和第四台阶部31之间的配合进一步限制了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的移动,并且防止第一防水胶圈4和第二防水胶圈5出现不均匀变形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除上述结构外,该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