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0954发布日期:2020-04-17 17:5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病情发作往往突然发生,这样对于病人来说,突然发作会造成意外的跌伤,同时病人会出现牙关紧闭、呕吐等,如果病人发作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很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

癫痫发作期往往需要专人看护防止再次发作,并且让患者侧躺,以便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临床上还没有专门针对癫痫病人的防护设施,病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以在癫痫患者发病时对癫痫患者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板以及铰接在座板左右两端的支撑板,所述座板与支撑板之间具有在支撑板转动至与座板平行时定位支撑板和座板的定位结构,所述座板的前后两端具有护板,至少一个护板与座板之间具有调节护板在座板宽度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两个护板之间的癫痫患者的胸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为轴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轴孔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下侧的销轴孔以及沿左右方向插入销轴孔的销轴。

进一步的,所述护板包括前护板和后护板,所述后护板通过燕尾榫与底座滑动装配,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与燕尾榫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与底座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座板的下端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侧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癫痫患者发病时,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中的位于座板两侧的支撑板打开至与座板平行位置并定位。将癫痫患者置于座板和支撑板上,并使癫痫患者处于侧卧姿势,转动调节手柄,调节前、后护板之间的距离,将癫痫患者夹紧在前、后护板之间,防止癫痫患者翻身,再使用胸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将癫痫患者固定在座板和支撑板上。当需要将癫痫患者送至医院时,可推动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将癫痫患者送至医院。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能够使发病的癫痫患者处于侧卧位,有助于癫痫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发病的癫痫患者救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1-座板;2-右支撑板;3-左支撑板;4-前护板;5-后护板;6-胸部固定带;7-腰部固定带;8-燕尾槽;9-调节手柄;10-螺杆;11-安装座;12-支腿;13-滚轮;14-销轴;15-销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板1以及铰接在座板1左右两端的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2。座板1的下端具有四个支腿12,四个支腿12的下端均转动装配有滚轮13,以便于移动防护装置。

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2通过合页与座板1铰接,且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2的转动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左支撑板3与座板1之间、右支撑板2与座板1之间均具有在支撑板转动至与座板1平行时对支撑板和座板1定位的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通过沿左右方向导向装配在座板1下侧的销轴14,具体的,座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孔,销轴14导向装配在导向孔内。左支撑板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具有左侧的供销轴14插入的销轴孔15。右支撑板2的下侧也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具有供右侧的销轴14插入的销轴孔15。左支撑板3转动至与座板1平行时,座板1左侧的销轴14插入左支撑板3下侧的销轴孔15内,使左支撑板3与座板1保持水平状态。右支撑板2转动至与座板1平行时,座板1右侧的销轴14插入右支撑板2下侧的销轴孔15内,使右支撑板2与座板1保持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中,座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护板4,座板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后护板5。具体的,座板1的后侧开设有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燕尾槽8,后护板5的下侧具有与燕尾槽8适配的燕尾榫,座板1和右护板5通过对应配合的燕尾槽8和燕尾榫滑动装配。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还包括调节后护板5在座板1前后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后护板5于燕尾榫的下侧具有向下延伸的凸台,调节机构包括贯穿凸台前后两侧的螺杆10,螺杆10与凸台螺纹配合,且螺杆10通过安装座11转动装配在座板1的下侧。螺杆10转动时,右护板5在燕尾槽8内做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后护板5在座板1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螺杆1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9,以便于转动螺杆10。

本实施例中,前护板4和后护板5的左侧分别连接有配合使用的胸部固定带6,用于固定前护板4和后护板5之间的癫痫患者的胸部。前护板4和后护板5的右侧分别连接有配合使用的腰部固定带7,用于固定前护板4和后护板5之间的癫痫患者的腰部。

本实施例中,左支撑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抽拉盒(图中未视出),用于承接癫痫患者发病时的呕吐物,抽拉盒可在前后方向抽出,以便于对抽拉盒进行清理。

癫痫患者发病时,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中的位于座板1两侧的支撑板打开至与座板1平行位置并定位。将癫痫患者置于座板1和支撑板上,并使癫痫患者处于侧卧姿势,转动调节手柄9,调节前、后护板之间的距离,将癫痫患者夹紧在前、后护板之间,防止癫痫患者翻身,再使用胸部固定带6和腰部固定带7将癫痫患者固定在座板1和支撑板上。当需要将癫痫患者送至医院时,可推动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将癫痫患者送至医院。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能够使发病的癫痫患者处于侧卧位,有助于癫痫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发病的癫痫患者救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二,与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前护板和后护板均与座板滑动连接,当然,座板与前护板之间具有用于调节前护板在座板前后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三,与神经内科用癫痫发作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座板上的卡钩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卡柱。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