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0915发布日期:2020-06-30 20:04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拐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老人、下肢残疾人和伤病患者行走时重要的辅助工具,是这些人的行走时的“第三条腿”。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腋下长期抵压在拐杖的腋托上,一方面导致腋下疼痛,另一方面腋下产生的汗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使用者使用不舒服,甚至造成使用者的腋下长痱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拐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及时排出腋下的汗液,并且提高拐杖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拐杖,包括支撑架、支撑腿、握杆和腋托,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下端均和支撑腿连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上端分别和腋托的两侧连接,所述握杆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并且位于腋托正下方,所述握杆上设置有能够将手掌对握杆的压力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机构,所述腋托内开设有安装腔二,所述腋托的下侧面上开设有一个通孔一,所述通孔一连通安装腔二,所述腋托的上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二,所述通孔二连通安装腔二,所述安装腔二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和通孔一连通,所述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和通孔二连通,所述安装腔二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风机电连接,所述发电机构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腋托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上侧面开设有圆弧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通孔二一一对应,所述通气孔贯穿缓冲层的下侧面并且和相对应的通孔二连通,所述容纳槽的槽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半球形的凸点。

在上述的一种拐杖中,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压电材料层,所述握杆中设置有安装腔一,所述压电材料层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腔一的相对两侧壁上,所述握杆的上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均滑动设置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下端通过弹簧和压电材料层的上侧面固连,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圆柱杆的上端可以伸出所述定位孔的上边沿,所述压电材料层与蓄电池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拐杖中,所述握杆的下侧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横截面呈弧形的握槽。

在上述的一种拐杖中,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上水平固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下侧面上固设有半球形的支脚垫,所述支脚垫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层,所述橡胶防滑层的外壁上具有若干个半球形的橡胶凸部。

在上述的一种拐杖中,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盲孔一,所述盲孔一内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蓄电池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拐杖中,所述圆柱杆的上端设置有呈半球状的橡胶块。

在上述的一种拐杖中,所述腋托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拐杖中,所述握杆的两端均开设有盲孔二,所述盲孔二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三,所述支撑杆一上的通孔和支撑杆二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并且相对应的两个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握杆两端的盲孔二分别通过螺栓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上相对应的两个通孔三连接,使得握杆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者在使用本拐杖时,手握在握杆上,腋下支撑在缓冲层上。行走时,腋下对缓冲层的压力使得缓冲层发生形变,从而增加缓冲层与腋下的接触面积,使得本拐杖对腋下的压强减小,提高本拐杖使用的舒适性。

2、风机将外界空气吸入,并将其排出到缓冲层的上方,从而增加腋下与缓冲层之间的空气流动,加速汗液挥发,同时也带走腋下的热量,提高本拐杖使用的舒适性。容纳槽的设置防止通气孔被堵塞,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凸点的设置一方面防止容纳槽和通气孔被堵塞,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另一方面增加与腋下的接触面积,提高本拐杖使用的舒适性。

3、本装置使用时,手掌对圆柱杆产生压力,使得圆柱杆向下运动,同时弹簧被压缩。该压力通过弹簧传递到压电材料层上,使得压电材料层发生形变产生电能。压电材料层产生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该发电过程不会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腋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握杆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架;11、盲孔一;12、led灯;13、支撑杆一;14、支撑杆二;15、通孔三;2、支撑腿;3、握杆;31、安装腔一;32、压电材料层;33、定位孔;34、圆柱杆;35、弹簧;36、握槽;37、橡胶块;38、盲孔二;4、支板;5、支脚垫;51、橡胶防滑层;52、橡胶凸部;6、腋托;61、安装腔二;62、通孔一;63、通孔二;7、缓冲层;71、通气孔;72、凸点;73、容纳槽;8、风机;9、蓄电池;91、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图1~3所示,一种拐杖,包括支撑架1、支撑腿2、握杆3和腋托6,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所述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的下端均和支撑腿2连接,所述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的上端分别和腋托6的两侧连接,所述握杆3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之间并且位于腋托6正下方,所述握杆3上设置有能够将手掌对握杆3的压力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机构,所述腋托6内开设有安装腔二61,所述腋托6的下侧面上开设有一个通孔一62,所述通孔一62连通安装腔二61,所述腋托6的上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二63,所述通孔二63连通安装腔二61,所述安装腔二61内设置有风机8,所述风机8的进气口通过管路和通孔一62连通,所述风机8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和通孔二63连通,所述安装腔二61内设置有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与风机8电连接,所述发电机构和蓄电池9电连接,所述腋托6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缓冲层7,所述缓冲层7的上侧面开设有圆弧形的容纳槽73,所述容纳槽73的槽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71,所述通气孔71和通孔二63一一对应,所述通气孔71贯穿缓冲层7的下侧面并且和相对应的通孔二63连通,所述容纳槽73的槽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半球形的凸点72。

使用者在使用本拐杖时,手握在握杆3上,腋下支撑在缓冲层7上。行走时,腋下对缓冲层7的压力使得缓冲层7发生形变,从而增加缓冲层7与腋下的接触面积,使得本拐杖对腋下的压强减小,提高本拐杖使用的舒适性。当缓冲层7远离腋下时,缓冲层7恢复原状。

同时,风机8将外界空气吸入,并将其排出到缓冲层7的上方,从而增加腋下与缓冲层7之间的空气流动,加速汗液挥发,同时也带走腋下的热量,提高本拐杖使用的舒适性。容纳槽73的设置防止通气孔71被堵塞,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凸点72的设置一方面防止容纳槽73和通气孔71被堵塞,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另一方面增加与腋下的接触面积,提高本拐杖使用的舒适性。优选的,缓冲层7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缓冲层7和凸点72的材料为硅胶。

此外,握杆3的可拆卸设置有利于调节握杆3的高度,适应于不同高度的使用者。握杆3上设置的发电机构能够为蓄电池9提供电能,减少蓄电池9充电时间,并且该发电方式绿色无污染。

具体来说,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压电材料层32,所述握杆3中设置有安装腔一31,所述压电材料层3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腔一31的相对两侧壁上,所述握杆3的上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33,所述定位孔33中均滑动设置有圆柱杆34,所述圆柱杆34的下端通过弹簧35和压电材料层32的上侧面固连,在所述弹簧35的作用下所述圆柱杆34的上端可以伸出所述定位孔33的上边沿,所述压电材料层32与蓄电池9电连接。

本装置使用时,手掌对圆柱杆34产生压力,使得圆柱杆34向下运动,同时弹簧35被压缩。该压力通过弹簧35传递到压电材料层32上,使得压电材料层32发生形变产生电能。压电材料层32产生电能储存在蓄电池9内。在手掌远离圆柱杆34时,被压缩的弹簧35复原,使得圆柱杆34的上端伸出定位孔33。该发电过程不会产生污染。

优选的压电材料层32的材料为压电陶瓷,圆柱杆34的材料为木杆。

具体来说,所述握杆3的下侧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横截面呈弧形的握槽36。

握槽36的设置有利于手指的放置,提高手握握杆3时的舒适性。

具体来说,所述支撑腿2的下端上水平固设有支板4,所述支板4的下侧面上固设有半球形的支脚垫5,所述支脚垫5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层51,所述橡胶防滑层51的外壁上具有若干个半球形的橡胶凸部52。

支脚垫5、橡胶防滑层51和橡胶凸部52的设置提高支撑腿2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从而增强本拐杖的防滑性能。

具体来说,所述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盲孔一11,所述盲孔一11内设有led灯12,所述led灯12与蓄电池9电连接。

在夜间,led灯12打开,提醒旁边的行人注意避让以及便于使用者观察道路情况。此外,led灯的设置还有利于使用者在夜间寻找本拐杖。

具体来说,所述圆柱杆34的上端设置有呈半球状的橡胶块37。

所述橡胶块37的设置增加圆柱杆34与手掌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圆柱杆34对手掌的压强,提高手握握杆3时的舒适性。

具体来说,所述腋托6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91,所述充电接口91与蓄电池9电连接。

充电接口91的设置便于蓄电池9充电。

具体来说,所述握杆3的两端均开设有盲孔二38,所述盲孔二38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三15,所述支撑杆一13上的通孔和支撑杆二14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并且相对应的两个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握杆3两端的盲孔二38分别通过螺栓和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上相对应的两个通孔三15连接,使得握杆3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之间。

通孔三15和盲孔二38的设置便于握杆3的拆装,使得本拐杖能够调节握杆3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使用者。

支撑腿2通过螺栓螺母与支撑杆一13和支撑杆二14连接一起,该结构便于支撑腿2安装和拆卸。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